大唐:武神聊天群 第708节

“李泰现在应当就在用心准备了吧?听说许多才子都投了行卷到魏王府上?”

李承乾的语气带着些嘲讽,又有些怨气。

那谋士什么都不敢多问,只得就事论事的回答道:“还未听闻魏王递交科举安排相关的折子上去,不过想想,应当也快了。那些才子每年都要有名士推荐,投递行卷已经是常事,哪个达官贵人府上不能收到一沓呢?”

李承乾听了这话,才勉强心情缓和了一些。

“这也罢了。”李承乾转过头问起他找了谋士过来的目的所在,“之前交代你们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李承乾说的是什么事,这位谋士显然十分清楚。

他听到太子李承乾问起此事,身体猛地颤了颤,而后在李承乾冰冷的眼神注视下,才勉强定了定心神,斟酌着词句回答道:“殿下交代的事情,在下与其他人早已着手办了。只是此事实在不小,也不是轻易能够办成的,还需要些时间。还望殿下海涵,宽容些时候。”

李承乾冷冷的看着那为谋士,他只觉得仿佛被什么冷血动物盯上了一般,全身血液都像是要凝结了,整个人瞎搞事要被冻住一般,只是他虽然十分害怕,却不敢再动一下,生怕惹了李承乾的厌恶,受到惩罚.

第1074章 太子谋划

“罢了。这事的确不好办,难为你们费心。本宫是一定要办成这事的。你们且记住了。事成之后,本宫自然论功行赏。若是失败,你们也不用本宫惩罚了。”

李承乾见那谋士实在是害怕得紧了,也不再故意吓人。

只是这话一出,那位谋士却觉得更加的惧怕了。

那样的大事,若是办成了,他们或许还能够得到太子的奖赏,或是办不成,怕是也~没有他们的活路了。

李承乾原来与之前的谋士商量的,是要给魏王李泰一个教训,好让知道还有她这个太子在,算是给众人一个警醒。

但是实际上,李承乾却是已经不仅是要给魏王李泰一个教训了。

魏王李泰能够得到如此的地位,甚至能够威胁到他这个太子,不都是父皇给的吗?

唐王李二之歌明君,向来明君都擅长制衡之道。

太子位高权重,皇帝担心太子太过能干出挑,威胁到他的皇位也是在所难免的。

毕竟这世上能够有几人,尝过手握生杀大权,说一不二之后,会甘愿退为让贤的?

历史上年迈的帝王常有,退位的太上皇却少有。

如今唐王李二虽然也不年轻了,却还没有半点要退位的意思,反而还提拔了一位儿子与太子打擂台。

唐王李二为了制衡太子,不断的给魏王加重筹码,自然会让太子李承乾感觉到威胁。

而太子李承乾也不是那种能够容忍,懂得韬光养晦的。

李承乾生为嫡长子,身份尊贵,被立为太子,更是与众皇子不同。

他自来尊贵,受人敬仰,又因为是太子,得人追捧,习惯了高高在上,自然会自傲些。

李承乾又不是那种不受重视的皇子,唐王李二对他也是颇为看重,疼宠有加。

韬光养晦、积蓄力量的方法,并不适合李承乾这个一出生就集万千目光于一身、备受关注的太子。

现如今魏王李泰因为自身才能还有唐王李二的提拔,已经到了能够威胁到太子的地步了,这怎么可能让李承乾安心呢?

他都当了这么多的太子了,如今却被一个皇子抢尽了风头,以后,又哪里还有他的位置呢?

他可不想当一辈子的太子!

更何况,太子若不能顺利继承大统,又有哪个皇帝能够容得下他?

他成为太子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只有一条路可走,凝聚是等唐王李二驾崩后,顺理成章的继承皇位,成为天下至尊的皇帝!

因为做不成皇帝的太子,往往只有死路一条。

既然唐王李二为求自己的皇位安稳,扶持了魏王李泰来跟太子李承乾互相制衡,李承乾想着,那么自己自己也能够为了自己的性命,好好谋划一番。

唐王李二,是皇帝,是君,然后才是他的父亲。

当唐王李二不再拿他当儿子,而是臣子的时候,李承乾自认,也无须再顾及什么父子之情了。

生在皇家,哪里有什么真正的父子亲情。兄友弟恭?

要做大事者,又怎么能为私情所困?

李承乾觉得,自己已经被他们逼到了这个地步,为求自保,也该硬起心肠。

那位谋士见李承乾似乎在沉思,也没敢出声打扰,就静静的代立在一边,不敢发出任何响动。

这些时日,因为长安城里魏王的赞誉颇高,名声愈盛,太子的脾气便一天比一天暴躁易怒,前些天还因为一个奴婢伺候不尽心,惹恼了太子,被罚杖毙的,他虽然是个谋士,却也并非得用的,不过是因为旁人有更要紧的事情,才轮到他来此跟着太子罢了。

他向来有自知之明,自然不敢以身犯险。

长安城里因为开科举,而聚集了诸多有才之士,显得热闹非凡。

无论是魏王李泰还是唐王李二,此时都不知道,太子李承乾在谋划着什么。

故而此二人还能够安坐,一起探讨今科的相关事宜要如何安排。

“父皇,这是儿臣与礼部诸位大人们一起拟定的今科科考的安排,还请父皇过目。”

魏王李泰双手捧着一份折子,恭敬的奉上。

0 ········求鲜花···· ······

唐王李二一挥手,示意呈上来,荣德全便立刻上前去,将那份折子接了过来,而后奉给唐王李二。

唐王李二拿过折子,心事大概的扫了一眼,便心中有数了,也不再细看。

“你能够守着旧例,这很好。科考一事,乃是选拔人才的大事,不应当有大的变动,免得天下欲从科举晋身的人惶恐不安,故而旧例不当大改。礼部的人也是办熟了这事的,你去请教他们,做的不错。这份折子朕也看了,并非一味的照搬旧制,也未有大改之处,显见是用了心的。”

唐王李二竟然下旨命魏王李泰主持此事,自然是对他有些期许的。

......... 0 0

现在看见他不骄不躁,懂得请教人,也没有一心干一番事业反而要推翻前人的所有惯例的,也没有为求保险一味照搬原来的旧例,心中顿时觉得很是满意。

魏王李泰能够做到这般,不仅是才能过人可以言明的了,还得是为人处世上,也颇为通透。

有儿如此,唐王李二自然高兴。

“多谢父皇夸赞,儿臣不过是为了不负父皇的看重,想要将此事办好,故而费心斟酌。也多亏了礼部的诸位大人们,愿意教我,才能够将此事做好。”

魏王李泰得了唐王李二的夸赞,自然是喜不自胜,不过是为了表明自己的沉稳持重,才没有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

他也记得家中谋士的提点,不忘了给礼部的人也一同表表功。

果然,唐王李二听了这话,很是欣慰。

认为魏王李泰如此年纪,能够不贪功,还记得有旁人协助的功劳,很是不错。

“你有心了。他们帮着你,原是他们身为礼部官员的本分。你能记着他们相助之情,却是你的心意。你放心吧,朕自然不会忘了他们的功劳,也不会忘了你的功劳。”

唐王李二虽说那些事是礼部官员的本分,但是分内之事办得好,自然也该有奖赏犒劳,否则又怎能激励群臣,用心办事呢?个.

第1075章 最后一次机会

魏王李泰显然也是知道其中的道理的,自然不会再多嘴说些什么。

“儿臣谢父皇隆恩!”

魏王李泰干脆利落的谢恩,没有矫揉造作的故作推辞,也让唐王李二舒心,便叫人赏了些珍玩摆件给他带回去。

之后唐王李二又嘱咐了几句,让魏王李泰好生办事,将此次科举办好,不得出现什么疏漏,而后便让人退下了。

不说魏王李泰得了赏赐如何高兴得意,唐王李二待他走了之后,便收起了脸上的笑意。

他重新拿起案上的一封密折,忍着怒气的再看了一边,胸中似有团团火焰在燃烧着肺腑,唐王李二一怒之下将那封密信摔了出去,骂了一声:“孽畜!”

一旁的荣德全却是耳观鼻鼻观心“九零零”,只当自己师哥木头人,看不见也听不见,不敢出声劝慰什么。

唐王李二坐在龙椅上顺了好一会儿的气,才勉强平静下来。

难道真的是他做错了?

还是说他的太子,就是这么一个狠得下心肠的人?

唐王李二一时不知道究竟是该为自己不识人心悲哀,还是该为太子狠心而感到痛心。

还是观音婢对这些孩子们了解甚深。

唐王李二想起了长孙皇后临死前的交代,又不由得感到哀伤。

观音婢在他心中的份量尤其不同,如今想起来,仍旧还会觉得伤心。

李承乾是他们之间的长子,自生下来,唐王李二就对他寄予厚望。

一直以来,虽然太子李承乾有诸多地方做得不好,令他、令朝臣不满,但是唐王李二都选择了包容。

毕竟没有人是天生就懂就会就擅长的。

以后慢慢教导,多经历一些也就会了。

他让魏王李泰办差,也是为了他们兄弟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并没有让魏王李泰威胁到太子的意思。

只是他却忘了天家无父子,更无兄弟!

如今造成这样的局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唐王李二也早有预料,只是一直都不愿意去多想罢了。

“唉!”

唐王李二响起太子小时候的乖巧与稍大一点时的优秀,再对比如今,不由得叹了口气。

再怎么说都是从小疼宠偏爱的太子,他也不可能一时撂开手就不再管他死活了。

就算太子犯了错,他也还是不忍心看着他自取灭亡。

只是如今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容不得他心软了。

那就再给太子最后一次机会,端看他自己如何选择。

若是最后太子真的走上了那条抄家灭族之路,他也没有办法再宽容。

就算他肯容太子,天下人也不能容。

但是身为一位父亲,唐王李二也有了年纪,也经历过丧妻之痛,不忍再经历丧子之痛,便只得留太子一命,其余的却是该如何,就如何了。

郭默在长安,也是消息灵通的,但有什么风吹草动,他都一一记录狭隘,然后寄去郭黠处,让他安排人送到唐峰手里。

如今夫人长孙明兰将近临盆,虽然局势紧张,太子和魏王也有许多动作,但这些都得往后排了。

什么事都比不上他们唐国公府正经的世子出生要紧。

虽然唐峰前面已经有了两位公子了,但是都并非唐国公府上正经明媒正娶的国公夫人所出。

虽然那两位也都是出身不凡,身份贵重,真要计较起来比正经的国公夫人长孙明兰还要高出不少,但是这时代,毕竟讲究名正言顺,讲究一个名分。

不管唐峰与外人生有多少孩子,这国公的爵位,将来也只能传给长孙明兰肚子里出来的长子。

毕竟,只有长孙明兰与唐峰的孩子,才是这府里名正言顺的嫡出。

如今唐峰出征在外,顾及不到。

这府里府外的事情,就都交给了郭默操持。

当家主母即将临盆,可不是小事。

首节 上一节 708/116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