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第14节

“妹子觉得咱是在叫你们练字?”朱元璋道,“标儿你觉得呢?”

“儿臣也觉得是在练字。”朱标道。

“练字?格局小了。”朱元璋微微一笑道,“实话告诉你们吧,咱们不是在练字,咱们是在为大明赚取库银。”

“赚取库银?”马皇后惊讶。

“你们相不相信,就这一张字幅,起码能卖五千万两银子。”朱元璋拿起其中最大的一张字幅,小心吹了吹上面的墨汁道,“其他小一点的字幅,最少五百万两一张。”

“五千万两银子!?那可是我大明五年的赋税收入!”马皇后和朱标听了尽皆傻眼,马皇后道,“重八,我看你是昏了头吧?”摸了摸他的额头,“没发烧啊,怎么尽说些胡话?还大的卖五千万小的卖五百万,你的书法水平比刘伯温差多了,他的一副字画也最多值五两。”

“标儿你信不信?”朱元璋并没有理会马皇后,而是向朱标问道。

“儿臣……也有些不信。”朱标有点畏惧自己的爹,从来不敢在爹面前说不字。但这次他爹说的实在是有点太匪夷所思,良心上告诉他不能撒这个弥天大谎。

“你们不信也怪不得你们,毕竟你们没有秦先生那样的学问和独到的眼光。等着吧,不出一个月,你们就会不得不相信咱的话了。”朱元璋道,“到时候,估计你们娘俩都会傻眼。”

“重八,你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马皇后皱眉道。

“算了,咱也不瞒你们了。”朱元璋道,“那张最大的字幅,咱是要卖给沈万三的。至于其他字幅,则是要卖给全国各地的商贾富户。”

“字幅是卖给商户们的?”马皇后听后低头沉思起来,似乎明白了什么,“皇帝御赐的字,对商户们来说的确是一份巨大荣耀,不但是金字招牌还可以流传后世。世上任何一个商户,都千方百计的想得到皇上的御赐亲笔,他们必定会花大价钱购买。”

“只不过重八,你把价钱定的太离谱了。大明刚刚开国,他们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第三十一章 谁说咱要卖了?

“标儿,莫非你也和你娘的想法一样,觉得那些商贾富户拿不出那么多银子?”朱元璋转头向朱标问道,只要找到机会就会提点他,增长他的治国能力。

“儿臣也觉得他们并没有那么多钱。”朱标答道。

“说说你的理由。”朱元璋道。

“华夏土地刚刚经历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商贾富户也不能幸免。元庭官府把赋税收到几百年后,早就把他们的财富搜刮干净。再加上各方军阀的烧杀抢掠,他们能活到新朝建立都算幸运的了。”朱标道,“所以儿臣觉得,他们是真的没钱。”

“而且大明建国之后,儿臣和手底下的官吏也暗中考察过应天府的商贾富户,他们一个个住的都是破房子,吃的都是粗茶淡,甚至还遣散了家丁丫环。”

“标儿分析的很有道理,也能亲自考察这点值得表扬。”朱元璋道,“你说各方军阀曾抢夺过商贾富户的财富也符合事实,这事咱在起事之初也干过。让手下将领暗中把那些商贾富户抓起来,抢夺他们的财富充当军饷,义军不司生产不掠夺财富无法生存。”

语气一转:“只不过标儿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还请父皇赐教。”朱标急忙站起身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你何不把自己带入商贾富户的角色,设身处地的为他们想一想?”朱元璋经过和秦宇的一番交谈之后,眼界开阔了思维也活络不少,“现在你就假设自己家中资产巨万,遇到元庭末年朝廷彻底腐败会怎么做,遇到兵荒马乱又该怎么应对。”

“妹子,你也可以一起想一想。”

朱标和马皇后听了,低头沉思起来。

“如果我是商贾富户,遇到元庭末年地方官吏贪腐成风那种情况,我会拿出钱来贿赂当地官员以保全自己,毕竟世道如此,不识时务只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马皇后道,“所以在王朝末年虽然朝廷处在崩溃边缘,但那些有钱人受到的影响其实很小。”

“朝廷腐败受到最大伤害的,只能是普通百姓。”

“不错!”朱元璋沉声道。马皇后说的情况他有切肤之痛,当初他家里已经饿死了好几口人,父母死了下葬连裹身的芦席都没有,而地主家照样过着好日子,很小的时候他就给地主放过牛,知道地主家富得流油。贫苦老百姓还不敢反抗地主,因为他们已和官府勾结。

“母后说的不错!”这时候朱标的脑筋也转过弯来了,“遇到兵荒马乱,普通富户和中产富户会全家躲藏,实在躲不开的名门望族,会拿出部分家产给军阀交差。然后他们还会哭穷,说自己的家底就只有那么一点点,让抓他们的军官放过他们。”

“标儿说的对!”朱元璋狠狠的道,“当初咱派徐达去搞钱,也只抓到了当地最大的地主老财,其余的小地主都躲进了深山,连影子都没有见到。当时那最大的地主老财拿出了五十万两银子,徐达和咱都是农民没见过世面,见到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眼都花了。”

“最后还真听信了他的鬼话,以为那就是他的全部家当。现在想起来,五十万两估计只是他家产的九牛一毛,真是便宜他了。”

“商贾富户能积累巨额财富,本身就是极其聪明或者说是奸猾的人,他们能够在朝廷腐败和兵荒马乱中全身而退也不奇怪。”马皇后道,“重八,经你这么一提醒我算是明白了,之前我们的想法都是错的。社会的动荡并没有让他们伤筋动骨,他们还很有钱。”

“你总算开窍了。”朱元璋又向朱标问道,“标儿,等到新朝廷建立,天下安定之后,如果你是商贾富户又会怎么做呢?”

“我会装穷一段时间,避免树大招风。”朱标道,“因为天下初定,社会还不安稳,商贾富户不但要防备山上的盗匪下来抢劫,还要防备朝廷……”

突然眼睛一亮:“父皇,儿臣也明白了,那些商贾富户的穷都是装出来的!”

“孺子可教也!”朱元璋满意的点头道。

“父皇的眼光,真是独步天下非常人可比,儿臣敬佩。若非父皇提点,儿臣还一直蒙在鼓里,被那些狡猾的商贾富户欺骗。”朱标道。

“恐怕不是你父皇的眼光独到,而是那人的眼光独到吧。”马皇后笑道,“如果是你父皇是自己看出来的,还用等到现在才提出来?”

“不错,是秦先生告诉咱的。”朱元璋也不隐瞒,“妹子,标儿,现在你们应该知道那人的厉害了吧?就凭他看出商贾富户有钱这一点,就能为我大明增加数千万两银子收入,让大明朝廷立刻富起来。此人的学问,甩了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腐儒好几十条街。”

“那位秦先生真是一位了不得的高人啊!他看到了我们所有人都看不到的事情。”朱标眼望前方,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先生已经充满了敬佩。

“标儿,用不了多久,咱就会把你送到他的门下。你要把他的这些学问,全部给咱学会。”朱元璋道,“他的那些学问,随便一个都足以安邦定国。”

“儿臣遵旨,儿臣定不辜负父皇的厚望,在秦先生门下用心读书,认真研究,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只要标儿你能认真学习他的学问,我大明必当兴盛国富民强,开创盛世指日可待,而你也必将名垂青史。”朱元璋道,“妹子,标儿,现在你们应该明白我写的这些字,为何价值百万千万两银子了吧?”

“皇上的意思是要把这些字幅卖给那些商贾富户,他们也拿得出钱来买?”马皇后道,“虽然皇上的御笔每个商户做梦都想得到。但现在毕竟是大明初定,那些商贾富户行事必定会非常小心谨慎,他们一个个都是人精,不会在这个时候暴露家产。”

“谁说咱是要把字卖给他们了?咱是皇帝又不是卖字的穷酸书生。”朱元璋冷冷一笑,“咱是要赏赐给他们,皇帝御赐的东西,他们不收也得收。”

第三十二章 大鱼我要亲自操刀

赏赐?马皇后和朱标一听,立刻明白了朱元璋这是要用上权力强迫他们就范。不由得担心起来,害怕如此一来恐怕又有无数人头落地。

“至于如何赏赐给他们,秦先生教了咱一个天下无双的计策。”朱元璋道,“这个计策既是阴谋又是阳谋,咱暂时不方便透露。不过咱敢肯定计策一旦用上,那些商贾富户,就会乖乖的给咱献上大把的银子,并且一个个还会对咱感恩戴德。”

“居然有这么厉害的计策!?”马皇后震惊。

听了朱元璋的话,二人总算是松了一口气,看来皇帝这次并不打算大规模杀人了。他们最担心的,就是皇帝一个旨意发出,就会滚滚人头落地。

“简单的说吧,秦先生的这个计谋其厉害程度远远超过了汉朝的推恩令,超过了管仲的买鹿制楚,超过了二桃杀三士,总之是千古第一厉害,杀人不见血。”朱元璋道。

“如果真能做到这点的话,那位秦先生真是太厉害了。”朱标感叹道,“在不杀人的前提下就能拿到钱,也符合圣人所说的‘仁政’。”

“是啊。”朱元璋道,“相信用不了一个月,朝廷就会有几千万两银子的收入。从以前的贫困户,摇身一变变成大土豪。”

“等有了银子之后,咱就大力发展农耕,兴修水利,减免百姓赋税,赈济各地灾民……让大明的所有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

“秦先生的这条计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拯救了我大明千千万万子民,”

“重八,秦先生的这个计策有名字没有?”马皇后问道。

“目前还没有,都是咱从跟他的闲谈中提炼出来的。”朱元璋道,“如果非要有个名字的话,应该可以称之为割韭菜之法。”

“那位秦先生眼光独到,又有如此厉害的计谋……”马皇后道,“之前是气候更替,现在又是割韭菜之法,他厉害的有点让人害怕。”

“但凡大才,都会强大到令人畏惧的。”朱元璋道,“没有让人畏惧的实力,也配不上大才两个字。就像当年的诸葛亮,死了都把司马懿吓的屁滚尿流……不过我们老朱家也不用忌惮他,毕竟他不喜欢当官,只喜欢田园生活,不会对皇家构成威胁。”

“这样的人才,真是让儿臣敬佩。”朱标由衷道。

“对于普通的人才,像刘伯温胡惟庸等人,你身为太子,只能说是赏识。但对于像秦先生这样的人才,你完全可以用上敬佩。”朱元璋道。

“不要说标儿你了,就连咱都可以敬佩他。”

“标儿啊,宋濂他们教你的那些圣贤知识都是些没用的玩意儿,秦先生的那些学问才是真正实用的,圣贤书上没有记载宋濂他们也教不出来。”

“圣贤只会教你以仁孝治国,仁孝不能当饭吃不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不能让朝廷富强。如果一个朝廷只有仁孝没有银子的话,迟早会饿死。

“儿臣知道了。”朱标道。

“秦先生的学问也让我打心底敬佩。”马皇后道,“我虽然也读过不少书,自认也是个读书人了。但我也提不出气候更替的观点,看不出那些商贾富户的真面目,更想不出什么千古第一阳谋。”

“不要说是我了,就连刘伯温宋濂他们都这个本事。”

“京师之外的行省内的商贾富户,由当地的平章事负责割韭菜。”朱元璋道,“沈万三这条大鲸鱼就在京师,咱要亲自操刀御驾亲征,用一下秦先生的这条计策。”

“重八。”这时候,马皇后突然对朱元璋道,“依我看,也不用等到以后了,咱们现在就可以把标儿送到秦先生门下去学习。”

“标儿秉性醇厚,已经具有仁君子风,不用再跟着宋濂学习仁义治国那一套了。再仁就成懦弱了。以前我们之所以暂缓让标儿到秦先生那里去学习,是因为还不能确定他的学问能不能学以致用,是不是纸上谈兵。而今天从他出的阳谋看来,他的学问完全具有实际操作性。”

“妹子说的有理!”朱元璋道,“标儿,你明天就跟着咱一起去见秦先生。”

“儿臣遵旨!”朱标道,“儿臣期待不已。”

“既然让标儿去,那么朱棣,朱樉,朱椿也要跟着去。以后他们封为藩王,也要治理他们的封地。”马皇后提议道。

“就这么定了。”朱元璋道。

……

陆家村。

陆家祠堂内院。

秦宇已经和徐达一起,在院子里制作黑板了。通过二人的不懈努力,很快一块大木板就做好了,没有胶水便用了榫卯结构。

把秦宇累的是满头大汗,而反观徐达,虽然重活都是他一个人做但一点儿累的感觉都没有。

莫非此人会武功?众所周知高手在民间。秦宇有些怀疑。

不过他却一点儿也不嫌累,反而干的很起劲。亲自动手制作,应该就是男人简单的乐趣吧。

“黑板做的差不多了,只不过板子不是黑的就有点美中不足了,得想个办法。”秦宇道,只有黑板和粉笔字对比明显学生才看的清楚,否则会伤害坐在远处的孩子们的眼睛。

“秦先生想要把木板弄黑啊,涂些桐油在上面不就行了?”徐达提议道。

“桐油能让木板变黑?等下我们就试试。”秦宇道。以前他支教过的山区虽然也很穷,但黑板还是有的。

“秦先生,我来给孩子报名了。”就在这时候,一名衣衫褴褛的村民,带着一名六七岁的男孩走了进来。

“行,你们跟我去教师办公室。”秦宇道,带着小孩和家长走进了房间。“秦先生,我上山打点桐子,给黑板涂上桐油。”外面传来徐大的声音。

“姓名,籍贯,年龄,家长姓名……”秦宇拿出花名册,一一进行登记。

在家长的带领下,陆家村的孩子们陆陆续续前来报道了。

不过人恨少,整整一个下午他就只收到了三个学生,而且全部都是男孩,一个女孩都没有。不由得让他感到奇怪起来。记得在刚下山的时候,他就见到了村里有十几个学龄儿童。

第三十三章 卡里的几个亿都没用了

就在这时,七老八十的陆家村族长,陆三省推门进来。

我正想找你问问原因呢你就来了,秦宇心中说道。然而还没等他开口,老族长的一个动作就让他呆住了,只见老族长从袖子里摸出一物来,恭敬的递给秦宇道:“秦先生,这是村里给你这个月的束脩银。只有二两银子,还望先生不要嫌少。”

“就是这二两银子,都是村民们从牙缝里抠出来的。”

这白中带灰的东西就是银子!?

秦宇瞪着眼睛:他们居然还在用银子作为货币流通?

得得得,会用银子都算好的了,至少他们没有用贝壳做货币。这世界上还存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部落,现在出现一个用银子付账的村子,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秦宇自我安慰道。

纯银的价格现在是三十块钱一克,二两银子就是三千块钱,他给的这块碎银子也不知道是哪个朝代的,拿出去估计也是个古董。

十分无语的把银子往前一推:“族长老爷子,现在外面已经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了,换句话说就是,我教书你们不需要给我交学费。”

“不收钱?这怎么能行呢。”老族长一下懵了,喃喃自语道。

秦宇看他不收,直接把银子放回他手中,“你现在给我钱,这不是让我犯错误吗,被上面查出来要取消我的教师资格的。”

“既然这样,那老朽就收下了。”听到秦宇说害怕上面查,还误以为秦宇是害怕当地县令,以为这是县令为了让姓黄的当村长给他们的福利,于是就收回了怀中。

“请问族长老爷子,为何都快到晚上了,就只有三个孩子报名,而且一个女孩都没有?”秦宇问道。

“大概是他们自己不想来吧,他们自己不愿意让孩子读书,老朽也不能强迫村民……”族长吞吞吐吐的道,不愿透露实情,“老朽告辞。”

说完竟然直接走了。

这……秦宇讶然。

首节 上一节 14/7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