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卧底大唐,扶持李秀宁登基 第156节

只要有战事,就没他不敢上的战场。

而且比起待在洛阳整天处理尚书省的事务,他更喜欢军营里的生活。

至少他刚请战,一盆冷水就浇了下来:“以士信将军的勇猛,打退倭人自是不难。但眼下大唐刚经历大战和税制变革,百姓们要忙着伺候庄稼。且洛阳至辽州路途遥远,不利于中原粮草运输,我大唐若要调动各州府兵,至少得提前三个月筹备粮饷物资。”

开口说话的,是脸上挂着淡笑的李易。

看到李易摆出这幅姿态,武酌缓闷开口:“我们这些人里,就你最早盯上高丽那边的战事,你有什么想法赶紧说出来,不要浪费时间。”

“我这不是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李易笑着反问了句,顿了顿才说道:“这一仗,打是肯定要打的,但我大唐不能出太多兵马,特别是辽州那边。”

屈突通老爷子皱眉:“不出兵,怎么打仗?”

“自然是找人借兵。”

李易一边回答,一边暗赞屈突通的捧哏技术,这时候就需要个人出来配合他一问一答:“比如说正打算与突利交手的沙陀李克用,还有像契丹、铁勒等部。他们如今都已归附大唐,想继续留在草原放牧,总得为大唐干点什么。”

“只不过他们也不是省油的灯,想说动他们调动兵马,恐怕需要一位有足够分量的人出面。”

说到最后,李易目光已经看向坐在自己的对面的……李建成。

李易这一看,可是让在场众人都惊住了。

虽没明说,但意思很明显。由天子长兄、辽东王出面借兵,李克用也好、耶律阿保机也罢,都很难不卖这个面子。

可是,这小子怎么敢啊!

这位能留得一条性命,已经是当今陛下仁慈开恩了。

怎么可能让他再有领兵的机会?

只是让武住⑶突通不解的是,李秀宁还真的看向了李建成:“大哥,李易所言不失为谋国之策,你可愿招募沙陀、契丹兵马去辽州御敌?”

这一问,所有人都看向了李建成。

就连李建成自己,也没想到再次参与政事,居然会是这么个局面。

去还是不去?

面对这个问题,李建成一时沉默。

他清楚秀宁是不会用这种方式来试探的,他此刻要过的只是自己这关。

坦然接受,或者彻底当个闲散王爷?

又或者……

李建成想了许久,最终坚定抬头:“陛下有命,我自当遵从。”

第240章 李唐二王再出山,李易所谋战争资源

答应了。

随着李建成的回应,武明显想说什么,但却忍住了。

就连不是李秀宁心腹的李靖、罗士信,此刻都不得不感慨,这三人是一个敢提、一个敢问、一个敢应。

都胆大的很。

李秀宁似是一点都不惊讶李建成的决定,点头道:“如此,辽东百姓的安全,就拜托大哥了。”

李建成嘴唇蠕动,对望颔首:“大妹放心。”

李秀宁随后又将目光转向李世民:“二弟以为草原各部兵马,可否相助高丽收复失地?”

李世民这时忽然笑了:“若是战事顺利,未尝不可一试,可若战事焦灼,外族兵马定然是靠不住的。以臣之见,须以一支偏师从海上奇袭,切断倭人补给、断其后路,如此北征高丽的倭国兵马多半军心不稳,届时放可一举破之。”

李二的战略眼光和谋划,在场的每个人都清楚,罗士信听罢更是等不及,再度请战:“陛下,臣愿领登州水师海船,袭断倭人后路。”

李秀宁没立刻点头,武见状问道:“士信将军,可擅水战?”

罗士信自信道:“某虽不曾领过水师,但对船舶也略知一二。”

“只是略知一二,那将军可知如今登州水师有多少艘海船?其中大船有几艘、小船又有多少?”

武这么说,自然是看出了李秀宁不打算让罗士信领兵,当下不客气的说道:“眼下我登州水师,能出海的海船不过三十四艘,多半都禁不起太大风浪,并且肩负防备大明从海路偷袭的重任,任何一艘都是损失不起的。”

罗士信听完,顿时没了声音。

他就算再自负,也不敢说领军出征不损失一艘海船。

“其实这次和倭国交锋,是我大唐锻炼水师的一个机会。我们大唐和大明比起来,水上力量的确薄弱,未来想在海上争雄,水师太差恐怕连远航都做不到。”

李易这时接过话题,开口道:“另外大唐诸多战将熟水性的就不多,能指挥水师作战的更是没几个。借这次机会,我们可以用实战培养熟悉海战的将领,所以臣建议可从洛阳诸将中编出一支十人的参谋观摩队,出海亲身感受一番,必要时还能出谋划策。”

这番话说出,李靖不由自主点头。

大唐不缺马上战将,可要是乘船出海,换做他也不敢说自己知道要怎么打。

汪洋大海对大唐诸将而言,太陌生了。

李秀宁这时才开口:“子循所言,你们觉得如何?”

屈突通蹙眉道:“赵国公所言切中要害,可一次组织如此多大将出海,却是十分危险,再者说观摩队该由何人统帅?”

李秀宁目光一转,看向自己二弟:“世民,你可愿领参谋队随水师出海,观摩海战之法?”

“我?”

李世民有些惊讶,下一秒立刻点头:“臣弟愿意!”

如果说在来之前,他对议论国事已经意兴阑珊的话,这会看到大姐还能让大哥领兵,并且愿意给自己机会,李世民整个人都火热起来。

大唐!

这是他们父子兄妹一同打下来的江山。

他李世民放不下,也不可能放下。

眼下能有机会,他并不介意再次披挂出征。

“如此,观摩队择将一事就交给你,就从洛阳城内中郎将以上的武馆中选人,并调派两个校尉营随行护卫左右。”

李秀宁淡笑说出自己的命令,最后看向李易:“子循,按你之前的建议,登州水师眼下有十艘海船正在督造,再有一个月就能下水。届时水师四十余艘海船、百余艘大小战船,都将由你指挥,此战风险不比与宋一战来的小,你务必小心。”

听到李秀宁再次亲点李易领军,罗士信说不失望是假的。可从天子口中那短短几句话,他也能听出李易早就在谋划这事,他又不得不叹服。

这说明什么?

说明李易在着手宋唐一战的同时,也在悄然准备很有可能爆发的唐倭水战。

光这一点,他罗士信就输的明明白白。

好在除了领兵作战的机会,秦,不,胶东王那还有参谋观摩队的十人名额,他罗士信无法担任水师总管,要个参谋名额总是可以的。

正好,可以近距离观摩李易的战法。

罗士信有心出海,有人却遗憾摇头:“可惜老夫年事已高,连大江上的颠簸都有些受不了,无法随军出海。若是早那么十年,定然是要争一争的。”

屈突通这话,可谓半真半假。

年岁不低是真的,但以他硬朗的身子骨,可不至于坐船就晕。

只是屈突通已经表态,李秀宁也不会强逼,当下笑道:“老将军持重谋国,正可坐镇洛阳,与药师一同关注此战动向,随时提供支援。”

这句话说出,不光屈突通不用去,就连李靖也被留了下来。

李靖看了眼身旁跃跃欲试的罗士信,也是含笑点头:“尚书省事务繁忙,有士信一人去观摩水战之法便可。”

“如此,各位就去准备吧。”李秀宁舒缓开口,表情明媚:“等高丽使者到了,我大唐便可顺理成章的出兵海上。”

一场能够决定高丽、倭国命运的会议就此结束,李易出了文德殿正要拐弯回稽税寺,却被武一句话叫住:“赵国公,还请留步。”

李易止步侧身:“中书令有何事?”

武迈着步子走靠,等李建成、李世民他们都已走远,才问道:“刚才这一出,是你和陛下早就商量好的?“

“你所指?”

“别和我装糊涂,你知道我的意思。”

见武一脸不悦,李易只得开口:“陛下是不会动辽东王、胶东王的,与其让内卫、不良人天天盯着,防备他们身边的人煽风点火,不如正大光明一些,这是给他们机会,也是给陛下机会。”

武眉头皱的更深了:“你不担心引火烧身?”

在她看来不论李建成还是李世民,都是一剑就能斩杀的人。

何必冒险?

李易摸了摸下巴,回道:“陛下有自信。”

听到这个回答,武也没辙。

当下也没再纠结这事,转而问道:“你和我交个底,你谋划了这么久,是想从高丽、倭国身上得到什么?”

“你觉得呢?”

“你那一套无非割地赔款,我只是不明白,这两小国能有什么可惦记的?”

有什么可惦记?

李易轻轻摇头:“高丽有座岛地势极佳,繁殖战马数万;倭国海产丰富,只要是鱼他们就能拿的出来。”

“大唐要发展,就得懂得利用周边诸国的资源,中书令现在明白了?”

第241章 高丽丞相,礼下于人

接下来的数日,洛阳城表面风平浪静。

不论朝堂还是民间,都沉浸在新帝登基的喜悦中,仅有的影响,不过是产自高丽的折扇价格略有上涨。

至于以往颇受士子喜爱、追捧的高丽纸,早就被幻音坊出产的岐山纸取代。

就在这一片祥和之中,即便是洛阳百官都不清楚,昔日太子、如今的大唐辽东王已经带着李元吉、罗艺北上。

而在李世民府上,罗士信、李孝恭、李道宗、秦琼、尉迟恭、张公瑾、侯君集、李绩、马三宝、牛进达等人再度聚首,颇有一日重回天策府巅峰的气势。

在知道李世民敲定的参谋观摩团名单后,李易不禁摇头。

这个李二,是把大唐能打的大将全都集中了起来。

好在这些人都不在李易的出战计划内,是以他仅仅只通过李秀宁,做了几个不起眼的人员调整。

先是调苏定方去登州监督河南道官员展开‘巨额财产所得税自查’,同时又将杜牧、高仙芝调至登州、莱州担任司马。

这几个调动明面上都与高丽、倭国之战无关,但实际只有领命出发的三人知道,自己实际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就在李易暗中谋划海战之际,一架马车风尘仆仆的从洛阳东北方赶来。

马车里坐着一个面色蜡黄的老头,和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正是此时高丽王的左膀右臂,三公大臣中的两位。

柳成龙与渊盖苏文。

“等到了洛阳,还请大对卢前去大唐鸿胪寺拜会,老夫则去求见那位新晋赵国公,若能得他支持,我高丽便有救了。”

柳成龙脸上闪烁着希冀之色,但他身旁的渊盖苏文却一脸不屑:“身为我朝领议政,不去想如何反攻倭人,一心只想让大唐出兵,你这丞相当的可真好。”

听着渊盖苏文的嘲讽,柳成龙也不气恼,反而摇头:“老夫知你不服金命元夺你大将军之位,可事已至此,你我除了求助大唐还能有别的法子?”

首节 上一节 156/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