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卧底大唐,扶持李秀宁登基 第97节

换句话说,长公主正式登基也不会太久。

见李易拿着圣旨翻看把玩,娄师德低咳一声开口:“郡公,这次南下中书令还有一些话托下官转告。”

“好,你随我来内堂。”

李易听到对方还有正事,当即收起圣旨,领着娄师德穿过后门。

走进内堂让侍从端来茶水,李易开口道:“中书令可是还有其他安排?”

“有,事关十万大山。”

娄师德颔首,抿了口茶水:“长公主与中书令知道郡公经略十万大山已见成效,便让下官代为问策,十万大山中诸多江湖门派与近十万山民,朝廷该如何安置?”

十万大山吗?

李易点了点头,不算太惊讶。

以前大唐对十万大山不管不问,那是因为山里势力繁多不便管理,而大唐也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现在李易在大山中的布局已初见成效,以李秀宁、武椎难酃猓怎么可能视若无睹?

现在让娄师德来询问自己,恐怕也不止是问策。

李易略微思索,转而问道:“侍郎以为,朝廷应该怎么对待十万大山中的宗门、山民?”

这句问话试探李秀宁、武状蛩愕囊馑迹也有对娄师德的考教。

毕竟面前这位,在历史上也是二次任相的高才,在华夏的千年长河中,有着配享孔庙的待遇。

娄师德面对新晋国公的‘考验’也不怯场,思虑片刻答道:“对宗门可多加安抚,若教民有方者可许以官职,并令其约束山民开荒、屯田。如此不出三年,我大唐便有能多出七八座县城,乃至一、二州府。”

听到这个答案,李易继续问道:“开荒屯田是好,但山民自在惯了,你如何能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担负赋税甚至是徭役?”

娄师德继续道:“下官以为非常地当用非常法,朝廷可调派一员大将统筹大山各宗门,以山民为根基选将、选兵,在南端防卫宋、明或者吐谷浑等小国。开荒所得均用于山民与大军,如此对朝廷、山民都有利,应该可以推行下去。”

不得不说,能成为唐朝数百年数得上号的贤相,娄师德的确天赋异禀。明明只是前几年科举中了进士才入朝为官,都没有太多历练经验,可眼光却一点都不差。

用娄师德的说法,那就是允许山民自行休养生息,并且大开晋升之路,为此换来大唐多出一支能战之军,和登记在册的十万甚至更多的人口。

这种想法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朝廷不要太省心省事。

但是,这胖子还是嫩了些。

“假设,我只是假设,假设你所说都可行,并且做的很好。十万大山自己养活了一二十万山民,并且能有一支万余人的精锐大军抵御外敌。”

李易这时轻飘飘开口,目光中审问之意更浓:“朝廷依照此法,让各地边疆都这么照做的话,未来大唐会是什么局面?”

什么局面?

那自然是朝廷不费一钱一粮,便多出十万大军。

娄师德想到这,可话到嘴边,目光却忽然变得惊骇。

不对!

不能如此!

若各边军都自给自足了,他们还要朝廷作甚?

“想到了?”

李易这会露出浅笑:“依你方才所说,做的不好也就罢了,若做的太好,大唐自掘根基之祸就在你身上。”

历史上大唐是怎么玩完的?

说白了。

就是因为边镇节度使们,手里有人又有粮。

而这个头谁开的?

就是面前这位,为了防备吐蕃,屯田开荒干的太好了。导致他的御敌之策,成了玄宗之后的戍边之策。

这种国策短时间利大于弊,能让国力到达一个巅峰。可时间一长,弊端爆发出来足够覆灭一个庞大的帝国。

听到李易略带‘责备’的话,娄师德起身弯腰:“下官失言,还请郡公降责。”

“我都说了只是假设,再说你我二人探讨治国之方而已,又有什么罪责。”

李易摆手示意娄胖子重新坐好,随即说道:“其实你说的这些并非有错,只是还不够完备,最起码朝廷如果重视这片大山,最要紧的就不该是屯田。”

娄师德闻言,虚心道:“下官愿闻其详。”

李易颔首道:“这么和你说吧,近两年岐州出产的岐山瓜你可知道?”

“下官有所耳闻,此瓜馕甜皮薄、清凉可口,从岐山运出至洛阳,一个少说得要500文,非富贵者不可尝一片。”

娄师德点头,随后有些无奈:“以下官俸禄,在洛阳城租个宅邸,余下钱粮就只够度日,也只有宫中赏赐时,才有幸尝过小片,相比其他瓜果,的确令人挂记回味。”

李易闻言笑道:“哈哈~下回有空你随我去一趟岐山,那边地里的瓜随便吃,以你的肚皮一口气吃三五个不成问题。”

娄师德闻言,不禁咽下唾沫:“郡公所言当真?”

“自然是真的,那瓜在山里不值钱,只是从岐山运出去太难,一个夏季也未必有上千个送出山。”

李易再度点头,随后才轻声道:“要治大山,得先开路啊。”

第145章 李秀宁:让李易带李茂贞回来,我要见见

开路?

听到李易这话,娄师德不理解了:“屯田亦可开路,郡公为何说开路为先?”

“我所说开路,并非是开一两条能通外界的山道。”

李易先是摇头,随后眯了眯眼睛:“我说的是将群山打穿,使洛阳至岐山再无阻碍,南下三日即到。”

“嘶~”

娄师德不禁咂舌,随后摇头:“如此劳民之举,百万人一同开山也得数年,下官不敢苟同。”

“自然不能让普通百姓去刀凿手搬。”

“可不发民众,谁人去开山?”

“哈哈~此事暂且不急,有一件事现在确实该做。”

李易笑了笑,随后道:“那些山民也是我大唐百姓,让他们这么依附宗门,大唐颜面何在。我有意举荐幻音坊坊主李茂贞为大唐平难中郎将,并于岐山新立岐山府担任折冲都尉一职。”

“李茂贞虽是女流,却知书达理,修为更是惊人,创立幻音坊以来多有安民之功,之前大战更是相助大唐成功设伏战败宋军。最重要一点是她能得山民信任,适合替天子牧守千里大山。”

都说论功行赏,李易哪能忘了李茂贞。更何况他想让对方掌控十万大山,没有官面身份的话,始终名不正、言不顺。

李茂贞自己未必在乎,可李易觉得该给就得给。

所以他这是大大方方朝长公主要官。

娄师德听到李茂贞这个名字,心头也是一跳:“下官明白,回去后便会向中书令说明山中情况。”

其实他还有个武捉淮的任务没说,那就是从李易口中打探他要怎么安置这位江湖女侠。

现在,他南下之行的几个任务算是都完成了。

至于朝廷具体要怎么做,可不是他一个黄门侍郎能插嘴的。

李易只是看了眼窗外的太阳,说道:“差不多快到吃饭的时候了,一会我们喝两杯,算我给你接风。”

“郡公盛情,下官莫敢不从。”

………

急着回去复命的娄师德,并没在穰城久留。

只留宿一晚,第二日天刚亮就带着几名随行文吏往北赶。

回到洛阳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中书省面见武住

武锥宰约阂皇痔岚蔚男母瓜蚶床淮恚当即开口:“侍郎来回奔波辛苦了,来人,取些冰饮瓜果来。”

“多谢中书令。”

风尘仆仆的娄师德这会确实口干舌燥,连忙行礼道谢。

不一会的功夫,便有侍女端着托盘过来。

托盘上放着许多解渴瓜果,其中最惹眼的莫过于那一抹鲜红。

娄师德认的出,正是他吃不起的岐山瓜。

见娄师德望着西瓜出神,武纵付道:“侍郎去穰城,应是吃了不少这瓜吧?”

“啊?”

娄师德闻言一惊,意识到自己失态,连忙坐正:“下官只在穰城呆了一夜,便匆匆赶回,无缘品尝此瓜。”

“李易没招待你?罢了,一会你带个回去,长公主与我也吃不完许多。”武滓裁辉倬澜嵴庑┬∈拢开口问道:“我让你问的事情,你可都问清楚了?”

“下官已问明白。”

娄师德喝了口冰水,连忙把他和李易的谈话悉数说出,几乎是一字不差,就差直接给武籽莩隼础

“治山先开路?”

细细咀嚼李易这话的意思,武姿坪跸氲搅耸裁矗但又不是很确定。

如果李易真有那种打算,那他可就真的太胆大了。但那事的确急不得,武赘纱嘞炔欢嘞耄转而问道:“你这次去穰城,没见到李茂贞?”

娄师德摇头:“未曾见到,据闻那位女侠在相助郡公伏击宋军后就回到山中,目前应该是在岐山。”

“李茂贞人不在,那小子还惦记着给人请功要官。”

武浊岷咭簧,随即摆手:“你这次做的很好,和李易讨论的屯田治民之法也多有益处,准备一下吧,我会与长公主说,将你派出去历练历练。”

娄师德却没有惊喜,反而迟疑道:“可,可屯田有大弊端,郡公已点破”

“愚蠢,人怎么能因噎废食?”

武撞磺岵恢氐穆盍艘痪洌骸巴吞锸边于国有利,若有边将拥兵自重,那也是吏部不查之责,与屯田何干?”

被武渍饷匆凰担娄师德也不回话了。

不在那个位置,说什么都是空谈。

干脆利落吃完冷饮和瓜果,带着武咨痛偷囊桓銎呓镏氐尼山瓜,美滋滋的出宫回家,他今日可不当值,自是不用回属衙的。

而武椎人走后也动身离开了中书省,出门左拐走进了改名‘文德宫’的前东宫。

一路通行至后殿,来到批改奏折的长公主身侧:“公主,黄门侍郎娄师德刚回来,与臣说了些和李易相关的事情。”

李秀宁没抬头:“你先坐,等我批完手里的折子。”

武坠蜃一旁,目光轻轻一瞟奏折,一闪而过的内容让她眼睑微动。

五台山又在大兴土木造新庙新塔,周遭百姓也多有将自家均田投挂庙门,以此来躲避赋税。

这些和尚仗着破突厥有功,又不安分了。

“哼哼,现在闹的欢,来日有人收拾你们。”

武仔牡紫胱牛一旁李秀宁已经将奏折合上,放下笔墨道:“说罢,娄师德都与李易谈了什么?”

“是一些关于十万大山的治理之策。”

首节 上一节 97/2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