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东家进入书房之后。
这才有些喃喃的说道:“从前我就猜测,东家的来历绝不会简单。果然,我果然没有猜错。”
刚刚说完,张伯马上捂住自己的嘴巴,下意识的左右瞧了瞧。
回到房间里的朱英,微微思索一会,准备文房四宝,在书案上铺开一张白纸,研磨后,就开始作画起来。
他要凭借前世模糊的记忆,描绘出火绳枪的大概。
现在的火器虽然算得上大规模的普及,但在实际上的伤害上,并没有彻底的改变战争的模式。
其中火统的使用,首先是火药粉末化还有提纯上,导致伤害是有限的。
然后就是瞄准的问题。
火统如果是单人的话,需要一手持火统,一手持香去点燃,或者用个架子之类的进行固定,这样的瞄准可想而知。
但是火绳枪加火药颗粒化,那概念就完全不一样了。
严格来说,正是因为火绳枪的出现,才改变了从古至今的战争模式。
颗粒化火药,取消了粉末火药上,运输不便,燃速不均匀、容易受潮等影响。
颗粒化的火药在经过颠簸的运输后,虽然也会分层,最大的颗粒会跑到火药桶底层,最小的颗粒则跑到火药桶表层,但这不会影响火药的质量和使用。
其次,颗粒化火药的吸潮性也远小于粉末状火药,因为颗粒火药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更小,从空气中吸取的潮气也就更少。
因为颗粒火药都呈颗粒状,所以即使是受到压迫时,它们之间贴合的也并不紧密,不会像粉末状黑火药那样形成一个整体。
颗粒火药之间留下的空隙,便于氧气为火药的燃烧起到助燃作用,让燃速更均匀,提高火药燃烧的效率。
不像粉末火药在射击时那样将相当一部分还未被点燃的火药被喷出枪管,因此其威力得到极大增加。
颗粒火药威力的增加,意味着同等威力下,火药消耗量的减少,这进一步降低了火器的使用成本和方式。
可以更加大规模的装备在军队上面。
朱英之所以自信,可以征伐大明周边,其中自信的来源,就是在于火绳枪。
火绳枪的制造最大的问题就是火药颗粒化。
最初的火绳枪,是在十五世纪初,才开始逐渐的普及开来,后世的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大航海殖民。
之所以如此强势,火枪的出现才是关键。
不然就那点微末的人口,怎么可能殖民如此多的区域。
几百人的小队,就可以吊着数千大军打。
如果能够占据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在弹药充足的情况下,哪怕是上万大军又如何。
古代军队的死亡在三成以上,还没有溃散的话,都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强军。
大多数情况下,死亡人数达到一成,就已经开始军心不稳了。
也就是说,上万大军,死个两三千人,就可以说是这场战争已经失败了。
在火枪手的冲击下,一波接着一波,排队式枪毙的打法,对于古代的军队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般存在。
唯一能够抵抗的,也就是重装骑兵了。
那种全身铠甲,连马屁都包裹在里面的重装骑兵。
但是这样的骑兵打造出来的代价,简直不要太大。
每一个重装骑兵,完全就是用银子堆起来的,称呼为移动的银山都丝毫不过分。
火枪手的打造,那就太容易了,在造价上,比弓弩手都要来得容易太多。
普通的新兵,只需要一月的时间训练,就能成军。
训练三月胆气,只需要在面对大军冲击的时候,不要太过于慌乱,临阵脱逃就行了。
再加上火绳枪的射程,尤其是在小规模的战役上,打起来不要过于简单。
再深度训练一番,有个百八十人的火枪骑兵。
高机动性加上火绳枪,在西域都能横着走了,野战直接无敌。
怀揣着激动有些兴奋的心情,朱英一顿操作之后,终于在白纸上,将整个火绳枪的大概全部画了出来。
然而,当朱英画完,端详自己的画作后。
这特么什么玩意。
第120章 :我大哥怎么可能还活着
马车里,朱元璋带着两小回宫。
“以后跟你们大哥,要多多亲近明白吗,你大哥失了忆,十年来都没什么亲人,你们是他的弟弟妹妹,莫让让你们大哥感到孤独。”
车里,朱元璋有些唏嘘的说道。
大孙和这两个孩子,都是标儿和常氏所生,如今父母皆亡,尤其是大孙,连父母的容貌都忘记了。
现在标儿的灵柩,还在仁智殿中,近日朱元璋就准备找个时候,让大孙见见父亲。
“谢谢皇爷爷,皇爷爷,我可以跟父王说大哥的事情吗。”
朱明月率先说道。
女孩子的心思向来要细腻一些,看到皇爷爷的表情,朱明月隐约有些猜测。
“好孩子,当然可以。”
朱元璋不由摸了摸朱明月的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丝的宠溺。
这让朱明月感觉很是暖心,虽然她知道,这种来自于皇爷爷的慈祥,基本上是属于大哥的连带。
到了皇宫后,朱元璋让两小去了仁智殿,自己却朝着坤宁宫的方向过去。
在刘和的陪伴下,朱元璋再一次走进了这个让他难以忘怀的地方。
“大妹子,你在天上看到了吧,咱们的大孙很是优秀呢,就是脾气太犟了,这倒是跟咱一个样。”
“只是这终究是咱们的大孙呐,打又舍不得,骂也舍不得。只能是哄着,他要是哭鼻子了,咱该怎么办呢。”
“你不在了,咱都不知道怎么去哄他。”
“大孙要打倭国,看那样子,咱也拦不住。现在又要去打安南,咱好像也拦不住,真是让咱头疼。”
“关键大孙这话,一套一套的,咱都不知道如何反驳了。”
“上次咱让兵部尚书茹瑺过去,就是想说服大孙放弃打倭国的想法,好好经营自家就行了。”
“结果你猜怎么着,那茹瑺竟是被大孙给说服了。”
“这大孙,真是让人不省心,咱估摸着,可能妹子你还要等咱一段时间了,就这个样子,咱怎么能放心离开。”
“妹子你要是在就好了,大孙自小就听你的。”
朱元璋屏退左右,一个人在寝宫里,絮絮叨叨的念着。
心里的有些话,他只能来这里,跟大妹子说说。除了大孙,朱元璋左右看去,已经没有人可以和他说些体己话了。
仁智殿里。
两小今天的状态完全不同了,不仅仅紧挨着父王的灵柩没有丝毫的害怕。
更是左一句右一句的,跟父王说着他们今天见到大哥的心情。
“父王,你是不知道,弟弟他看到第一眼的时候,竟然开口叫爹。”
“姐姐不也是一样嘛,还说我呢,声音叫得比我还大。”
“我那不是被你给吓到了么,不过大哥确实跟爹长得好像啊,难怪皇爷爷一眼就能认出来。”
“哼,常言道,长兄如父,我叫声爹也没错吧。”
“你这是个什么话,还有理了是吧,不过我现在有些怀念大哥的猴儿酒了,好甜。”
“我也是,姐姐,你说我们下次要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大哥。”
“傻啊你,皇爷爷不是说了吗,给我们出宫的腰牌,到时候我们就可以天天都去找大哥了。”
“姐,今天我们过去,就一起吃了个饭,都没能跟大哥好好聊聊,我有好多话想跟大哥说呢。”
“皇爷爷在呢,哪还能轮到我们,皇爷爷每天那么忙,去一趟不容易,咱们时时间多。”
“姐说得对。”
对于这个死而复生的大哥,加上孝陵神乎其神的流言,两小的兴趣显然兴趣很大。
还有难以忘怀的美食。
“姐姐。”朱允熥左右看了看,轻轻的喊了一声,然后从袖子里小心翼翼的掏出一个巴掌大精致小木盒。
在临别前,这是大哥特意给他们的见面礼。
两小一人一盒,里面是果味方糖。
这玩意对于小孩子的杀伤力,可想而知。
“省着点吃,这两盒大哥肯定花了不少心思才弄到的,我们在皇宫里都没听说过,想来必是极为珍贵。”
朱明月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摸了摸怀里同样的木盒,然后对弟弟朱允熥交代道。
“好吧,听姐姐的,那我以后每天吃一颗可以吗。”朱允熥念念不舍将木盒收了回去问道。
朱明月认真的思索了一番后,这才回道:“好,那咱们以后,每天就吃一颗。”
而后补充道:“藏好了,莫要让别人知道,这么一点点,都不够分的。”
在春和殿里一起生活的,可不只有两小。还有除了朱允炆外,另外两个弟弟。
本来有三个的,还一个没三岁就早夭了。
……
春和殿里。
朱允炆刚刚和黄子澄一同吃过晚膳。
黄子澄看向朱允炆的眼神中,左边一个忠,右边还是一个忠。
进过锦衣卫的事件后,黄子澄可谓是完全的死心塌地了。
便是让他为朱允炆去死,他都心甘情愿。
这时,一个小太监,悄悄的溜了进来,然后附耳在朱允炆说了些什么。
说完后躬身作揖,迅速离开。
待小太监离开后,朱允炆气得直接把手里的书都摔在了地上。
“殿下,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黄子澄见此,不由有些急切的问道。
“皇爷爷带着允熥,明月,下午出宫,此时才回。”朱允炆面色阴沉的说道。
黄子澄闻言,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