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128节

  首先,朱棡一共过去,那么拥兵养寇自重这样的行为,朱棣就不可能办到了。

  其次,朱棡去清剿走私海商,定然是会得到朱英麾下势力的帮助,早就对那些海商无比熟悉,直接干进老巢就行了,并不是太费事。

  这样一来,朱棣也只能被逼迫着加大剿匪的力度,再难有其余的心思。

  “爷爷可曾听说过姚广孝?”朱英开口问道。

  朱元璋微微皱眉,回忆一下,摇头道:“未曾听说过,大孙提到此人,可是有何安排。”

  朱英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解释道:“是一名僧人,法名道衍。”

  现在的姚广孝,并不叫姚广孝。

  姚广孝原名姚天僖,出家后法名道衍,朱棣靖难成功后,这才让姚广孝恢复本性姚,赐名广孝。

  只是姚广孝这个名字太出名了,导致朱英一下子脱口而出。

  朱元璋听到道衍这个名字,感觉到十分熟悉,仔细回忆,这才笑道;。

  “原来是他,咱记得这个僧人。”

  “那还是洪武八年的时候,咱准备安排些僧官,便让懂儒学的僧人到礼部那里考核。”

  “说起这个道衍呀,咱还真是有些印象,此人文章之中,心思不纯,多是些涉及名民生进言。”

  “一个好好的僧人不做,只想着当官的和尚,能是个好和尚?”

  “咱便是赐了他一件僧衣,让他好生养养性子。”

  当时的朱元璋对于道衍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因为他让通儒僧人到礼部应试,所授予的僧官,可不是来管百姓的。

  主要的目的,还是在礼仪祭祀上。

  道衍这和尚都跑题了,朱元璋虽然对其还算是欣赏,但这样的人大明也不缺少。

  朱英点点头,他知道姚广孝有过当官的经历,这个还是很好查的。

  后来姚广孝还是如愿以偿,洪武十三年的时候,经僧录司右觉义来复、右善世宗泐推荐,入天界寺,谋一僧职。

  天界寺是京师三大寺之一,与灵谷寺和大报恩寺并列,管辖其他次等寺庙,规格最高,列五山十刹之首。

  也正是因为入了天界寺,在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的时候,姚广孝才有资格随侍诸王,诵经祈福。

  “大孙突然提到这名僧人,可是有什么想法。”朱元璋有些好奇的问道。

  姚广孝对于朱元璋来说,真就如同蝼蚁,根本没放在心上过。

  若不是当初那篇文章写得不错,早就将此人忘记了。

  朱英微微一笑,说道:“道衍此人,后来随同四叔去了北平,一直跟随。”

  “当初在北平,便是道衍法师帮忙引见四叔,也算是于我有恩。”

  “我从北平跟随四叔来到京师,和道衍法师同乘一辆马车,一路颠簸过来。”

  “道衍法师如今年纪大了,这般颠簸身子骨有些耐受不住,想来若是四叔前往沿海平倭,道衍法师无处可去,也只能随同一起。”

  “道衍法师如此高龄,还要受这等车马劳累之苦,孙儿见之于心不忍。”

  “因此想请爷爷帮忙,在京师这边的寺庙,给道衍法师寻一官职,也好安享晚年。”

  朱英说完后,又笑着补充道:“我跟道衍法师详谈甚欢,曾听道衍法师说过,他最为喜欢的事情,便是博览群书。”

  “依孙儿所见,藏经阁对于道衍法师来说,想必是一个非常好的去处,青灯古佛,研读经书。想来道衍法师定是会极为欢喜。”

  朱元璋闻言,哈哈一笑。

  大孙的话让他极为开心,笑完后说道:“大孙说得在理,好好的一个和尚,就应该干和尚该干的事情。”

  “那道衍咱没记错的话,也差不多是到了花甲之年吧,这藏经阁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极佳的去处。”

  朱英听到这话,笑着点头赞同。

  姚广孝的心思,现在太重了,直接杀掉吧,又感觉有些可惜。

  其实琢磨姚广孝的想法,就能清楚他的抱负,真要用他,必须要好好的杀一杀他的锐气。

  他不怕死,怕的就是死得毫无价值。

  朱英这一招,完全是击中姚广孝的命脉。

  老老实实在藏经阁里待着,也别跟着燕王到处晃悠了,等过了一两年,把他的性子磨平了,朱英掌控大局。

  就能将其丢到海外去发挥余热。

  想到到那个时候,姚广孝当是不会有拒绝的道理。

  想到这里,朱英再次说道:“爷爷,道衍法师一个人可能会有些不习惯,孙儿认为,应该安排几位锦衣卫过去,帮道衍法师搭理日常生活起居。”

  “毕竟法师年纪大了,难免会有腿脚不利索的时候。”

  朱英心中明白,以姚广孝的脾性,怎么可能会在藏经阁待得住,肯定会想尽办法逃走。

  还是得安排几个锦衣卫守着,这才妥当。

  一个差不多六十岁的老人,在锦衣卫的看守下,要还是能逃走,那朱英也无话可说。

  再者说了,以姚广孝的智慧,也不会逃走。

  只需一道海捕文书,姚广孝就无路可逃,哪怕是朱棣,也不见得敢去收留。

  毕竟他和朱棣的联系太过于密切,朱棣也是他唯一的去处。

  直接安排锦衣卫,在北平守株待兔就好了。

  除了朱棣,这天下还能有谁,能够让姚广孝施展心中抱负呢。

  朱元璋看了朱英一眼,虽然有些疑惑大孙为何对一个区区僧人,有如此关注。

  不过也没多问,毕竟一个僧人罢了,大孙想如何就如何便是。

  将两个叔叔的事情,全部谈完后,时辰上也差不多了。

  “行了,咱先回宫,那边还一堆麻烦事等着咱呢,你小子也别懈怠,那些奏章可不能拖延,都是国之大事,马虎不得。”

  朱元璋起身,对着朱英交代说道。

  朱英无奈称是。

  最近对于奏章,他是真的看得有些想吐了。

  不过朱英也明白,这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很多的事情,都不是天生就会的。

  批阅奏章这等事情,其实就是皇帝的权力所在。

  皇帝的命令,在古代社会环境里,便是在奏章之上得到延伸。

  现在朱英也在不断的习惯雅文,即文言文的写法。

  想要改变环境,唯有先适应环境才行。

第138章 :朱棣暴怒

  次日,奉天殿,早朝过后。

  群臣鱼贯而出,朱棣一脸阴沉,旁边是晋王朱棡尾随而至。

  朱棣没想到,父皇会给他来这么一手,完全将他的计划打破。

  三哥朱棡的底细,朱棣当然知道,在带兵打仗上,大约也就五五开的水准。

  甚至于,朱棡性子狂暴,在带兵的时候,比自己还要来得稳重一些。

  “四弟,这次沿海平倭,看来咱们两兄弟又要通力合作了。”

  朱棡怎么会舍得这个机会,眼看朱棣就要走远,连忙追赶过来,哈哈一笑说道。

  今天的早朝,确实是给了他很大的惊喜。

  沿海平倭主帅的事情,他从来没有想过,主要因为藩地在山西太原,离得太远。

  然后今天父皇突然宣布,沿海平倭的事情,由他和燕王一起负责,分两路大军,归两人分别节制。

  这等行军,跟洪武二十三年,又有什么区别。

  朱棣本就有些烦闷,听到三哥朱棡赶来嘲讽,气不打一处来。

  只是这奉天殿外,人多眼杂,朱棣也只能憋着。

  “这次想来还是要依仗三哥才是。”朱棣淡淡的说了一句,就准备离开。

  “四弟别急着走呀,咱俩兄弟不得好好筹划一番。”朱棡打趣的说道。

  “三哥,可莫要过分了些。”朱棣声音有些冰冷。

  显然朱棡一而再,再而三的举动,让他有了怒气。

  朱棣也能算个武人,武人嘛,性格都要暴躁一些。

  “哟,怎么啦,四弟这是生气啦?哥哥我也没说什么吧,还是四弟不想去沿海平倭,这怎么不早说呢。”

  “要不哥哥帮你找父皇说说,这次平倭的事情,就不劳烦四弟过去了。”

  朱棡见朱棣吃瘪,整个人都精神焕发了许多。

  这一天,他可是盼了好久。

  只感觉今日扬眉吐气了一番。

  听到这话,本来不断向前的朱棣停下脚步,他还真怕晋王朱棡去父皇那里闹一波。

  于是强颜欢笑说道:“三哥这是哪里话,就像父皇说道,东南沿海那般宽广,一人也是守不过来的,还得是我们俩兄弟同心,方可其利断金。”

  “哈哈哈。”

  朱棡大笑三声,一点颜面都不给。看向朱棣的眼神,就像是看猴子戏耍一般。

  笑完之后,也不搭理朱棣,直接扬长而去。

  这般笑声,引来了群臣目光的注视,让朱棣站在原地,好不尴尬。

  朱棣眼神狠狠的盯着朱棡离开的背影,牙根紧咬,怒火沸腾。

  听到似乎周边有大臣议论,冷冷的扫过去。

  顿时大臣们默不作声,低头赶紧离开。

  这等皇家的事,但凡有几分脑子,都知道沾染不得。

  朱棣也杀人,尤其是杀官。

  之所以没落下残暴的名头,皆是因为朱棣杀的官员,都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其贪污受贿。

  毕竟现在陛下谕旨,但凡贪污,已经不再有银两的限制,直接处死。

  便是因为这个原因,文人们也不可能拿这事来攻击朱棣,只能道一声杀得好。

  然而这事还不算完。

  朱棣回到府中,正准备找姚广孝商量一下对策。

首节 上一节 128/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