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483节

  所有海商的通行,必须从市舶司那里取得通海文书,才能有海上航行的资格。

  但凡不取得通海文书者,一律认定为走私出海。

  违律者,大船货物尽数充公,随行人员视职务定劳役。

  在这个谕旨下达后,同时令户部出具有关于海上货物的详细赋税章程。

  朱英心里头,直呼好家伙。

  老爷子这一手,玩得溜啊。

  不声不响,就把这么个事情给敲定了。

  朱元璋这不是让群臣商议,而是乾坤独断,直接下达谕旨。

  下面的人,自然知晓没上奏的份,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就是嫌活得太长了,没人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

  朱元璋显然也注意到了大孙的神色变化,得意的笑了笑。

  下了早朝,爷孙俩就开始聊起来。

  “爷爷怎么会突然想好开海禁呢,这边倭国还没有打完。”朱英不解问道。

  朱元璋笑呵呵说道:“怎的,就允许大孙赚些钱财,咱就不行了?”

  “说起来,还是得亏大孙你,让咱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咱之前,也没接触过商道,没想到这商道里,竟是还有这么多的讲究。”

  “若是操控得好了,这钱财,还真的可以凭空生出来,太过于奇妙了。”

  “咱这心里头呀,反复琢磨着,发现有些法子,不仅让百姓得了好处,国库还能有一大笔的收入,比之曾经的赋税,都要来得快上许多。”

  “这就让咱发现一个事情,这天下间的钱财,若是能够全部均分,那么就没有饿死的人。”

  “说明啥,说明这些地主豪绅们,他们手里的钱粮,是多得超乎咱的想象啊。”

  “咱想起当初,在各地流浪的时候,一些地主家的粮食,都已经存到发霉了,被老鼠都啃了许多,还不愿拿出来。”

  “之前倒是可以抢,可现在不行,那会乱了套。所以就须得按照大孙这边的法子,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掏出钱粮,购置一些新的玩意。”

  “咱大明能有啥新奇玩意,这东西,肯定是海外来得更多。”

  “也懒得多搞,咱就让海关,把这税收给加大一些,坐着收钱,岂不美哉。”

  “大孙你来说说,是不是这么一个道理。”

  听着老爷子的长篇大论,朱英都有些呆住了。

  这还是他印象中的老爷子吗。

  怎的感觉变化如此之大。

  就好像,一下子突破了本身目光的格局。

  要知道朱英的这个东西,基本上全都是来源于前世记忆。

  有些地方,并不能说非常切合完美,不同时代的东西,强行融合在一起,可是没出问题的。

  过于超前的理论,在现在完全没有任何意义,现在的朱英,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摸着石头过河。

  朱英回道:“爷爷说得在理,就是孙儿不知道,怎得爷爷一下子,就……”

  朱元璋笑哈哈的打断道:“就怎样了,怎么,只须大孙有想法,咱就不能有想法了。”

  这话让朱英不由有些汗颜:“自然不是这个意思,孙儿只是有些奇怪。”

  朱元璋拍了拍大孙的肩头,感叹道;“咱呀,也不是那般顽固不化之人,这些日子以来,大孙的一些举措,咱都是看在心里。”

  “最开始的时候,咱觉得现在的大明,已经很是足够了,当今天下,又有哪国,能跟咱大明相提并论呢。”

  “大孙的心思,咱也清楚,亦如当年的咱一般,有着建功立业,扩土封疆的大志。”

  “大孙你今年才十九啊,这般年轻,在咱看来,哪里懂得这么多。”

  “可现在,咱这想法变了,大孙的优秀,是咱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所以咱就觉得,虽然咱年纪大了,也可跟着大孙,再试那么一回。”

  “至少从现在来看,不是更好了吗。”

  听着老爷子的话,朱英心头升起一丝暖意。

  这是老爷子,对自己的认可,是全方位的认可。

  朱英想要说些什么,却似乎肚子一堆的话,又不知从何开口。

  朱元璋看了出来,道;“咱们爷孙俩,便也就试试,看看能将这大明,再度推向多高。”

  朱英认真点头:“好。”

  ……

  开海的事情,很快就通过邸报,传遍了整个京师。

  不少行商,蠢蠢欲动。

  但凡知晓些的,谁不对那海外贸易起心思呢。

  一名尚有五十多岁的老者,听着说书人讲述这邸报上的事情后,不由起身道:“陛下当真下了如此谕旨。”

  话一开口,顿时其他客人,就传来不满。

  毕竟大伙都在认真听着呢,你这般打断,岂不是坏了兴致?

  老者见此,也知道是自己唐突了,连忙作揖赔罪。

  而后也没听说书人来讲述,径直的回了府邸。

  老者本是江南一带的人,算是大户。

  是被当今陛下,给强制迁移到京师这边。

  在此之前,他是跟船出过海的。

  海上的贸易,到底有多么值钱,心里头非常清楚。

  如今听到开海的消息,顿时就来了兴致。

  “把今天的邸报,快些给我送来。”

  老者对下人吩咐道。

  而后到书房里,仔细看关于开海的一些介绍。

  京师邸报,有这么一个好处,就是在遇到朝廷的一些决策后,就会有相对详细的介绍。

  老者看着,眼睛越发亮了起来。

  他在其中,嗅到了商机,且非常的强烈。

  他想做,这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曾经的他,也是个普通的乞儿,便就是靠着自己灵敏的嗅觉,才挣下了如今的家产。

  很多被强制迁移过来的大户,日子可没他现在过得这般舒服。

  心中头仔细想过后,感受了下自己的身体。

  “我至少还能干十年。”

  老者很是满意。

  随后就喊来管家,让他把那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全都召集过来。

  下海经商,可不是个小事,得有足够的本钱。

  老者就准备把地窖里埋的银子,全部都给拿出来,赌这一手。

  不过小儿子有些不耐烦:“父亲,如此大的风险,着实没有必要,咱们现在,也能过得挺好了,这般行去,一片未知,若是出了什么岔子,岂不是血本无归。”

  听到这话,其他的弟兄,也纷纷响应。

  大家在京师这里的舒适日子过惯了,当然不想去海上讨生活。

  “你们,逆子!”

  老者破口大骂:“咱们家里,就那两间商铺,若是等老子死了,你们三个,要怎么分?”

  “坐吃山空的败家玩意,本来老子还有些犹豫,这般看来,此行是非去不可了。”

  “不想去的,也行,老子给你些钱财,自生自灭去吧。”

  听到这话,三个儿子,顿时就不敢多嘴了。

  老者冷哼一声:“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老子带着你们几个兔崽子,出几趟海,也算是让你们多了一份本事,哪怕是身上一干二净了,也能给别人当个总官,再不济做个财附。”

  “好歹能吃口饱饭,不至于饿死。”

  对于这三个儿子,老者没一个满意的。

  读书读书不行,买卖买卖不会。

  老者一直心里头犯愁,想要好生将他们锻炼一番。

  现在有了开海的事情,就是有了机会。

  只可惜三个儿子,连总官,财附都不知道是啥意思。

  所谓总官,操持全船诸般事务。

  所谓财附,便是掌管货物买卖和每日帐目计算的职务。

  有过出海的经验,去干这两个职位,还是很容易就能上手的,那也是门本事。

  像是老者这样的情况,自然不会是个例。

  但凡接触过海贸的商人,大致都是能够知晓这其中的巨大利润。

  不过出海,也有讲究,至少护卫不能少。

  途径一些小国,杀人越货什么的,家常便饭。

  就这么一下子,武人突然就受重视起来。

  ……

  大明伐倭大军,在灭掉倭国船队后,轻而易举的就登陆了九州岛。

  虽说是号称五十万大军,严格算起来,自然是没有的。

  能战之兵的话,大概是接近三十万左右,这已经是一个极限了。

  其余十多万,几乎都算是后勤。

  像是这种长途的征战,如果不是以战养战的话,后勤就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姚广孝那边,基本上也差不多。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九州岛上的倭军来说,这也是异常巨大的压力。

  在大明火统,大炮面前。

  倭国低矮的城防,根本就不值一体。

首节 上一节 483/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