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长孙:朱棣送我上皇位 第715节

  稍微有点学识的,也都是把那里当做是苦寒之地,去了感觉跟流放般没有体面,还没有未来。

  这些缺点才是中原王朝的地盘一直不会说大面积扩张的缘故。

  现在就不同了。

  倭国热已经形成了风气,商人想去捞钱,文人想去施展抱负,武人想去挣些军功,甚至是世袭爵位。

  哪怕是普通百姓,也想着前去倭国做工。

  因为按照大明最新颁布的律法,去倭国做工最低可以得到比之大明数倍的工钱。

  去了就送田产,且赋税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低。

  目前在倭国,大明所占据的,不过是九州岛部分。

  可能到了今年年底的时候,九州岛就已经是全部都属于大明了。

  这些个藩王,哪里可能放过。

  倭国最繁华的地方,可不是九州岛,而是倭国王室贵族大量集中的本州岛。

  就现在来说,朱英和朱元璋都已经不准备怎么去搭理倭国使臣了。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什么和平盟约没有任何的意义。

  就看藩王们,怎么来慢慢攻克整个倭国吧。

  反观安南这边,局势更加的明朗清晰。

  寒冷的冬季对于安南来说,是气候最舒服的时候,总算是没了平常的那般炎热。

  出了正月十五,位于安南的明军就开始对整个安南进行扫荡。

  至于胡季牦所在的西都清化,便就完全的处于围困之中。

  大明水师截断了整个海岸线,让胡季牦根本没有跑路的可能。

  仅仅是三月中旬的时候,安南西都清化城下,已经是四十万明军的聚集。

  这四十万大军里,有差不多二十万本身就是安南人组成。

  胡季牦大势已去,只剩下最后清化这座城池赴欧顽抗了。

  “传令下去,大开城门,不用再抵抗了,算是留了最后一分体面吧。”

  真正到了这天的时候,胡季牦原本以为自己会死守清化,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这不是说他顾忌什么百姓的身份,而是为自己的家族后代做最后的考虑。

  明军消耗越大,死的人越多,那么他的罪责往后会更重,从而牵连到家族所有人。

  况且。

  这西都城中,早就已经不知有多少势力暗中投敌了。

第605章 :成为傀儡的安南王室

  胡季牦并没有直接处死,而是将会当成罪犯,一直押送到大明京师来进行审讯。

  这是叶升的坚持。

  即便是安南王,安南太上皇,也不敢有任何违背的意思。

  当然,这个所谓的安南太上皇,是没有经过大明正式册封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安南太上皇是安南这边自己搞出来的。

  原本安南自主,这些也没有什么,大明那边也管辖不过来。

  可现在不一样,大明全线入主安南,那你这个所谓的安南太上皇是什么意思?

  叶升直接就否定了所谓的安南太上皇统治,于东都王宫之中正式宣布,唯有安南王才得到大明的认可。

  这让安南太上皇陈颙顿时就懵了,当即就要上奏大明皇帝。

  可叶升才不管这些呢。

  其实作为武将,叶升对于这些比较政治的东西并不是很懂,其实在这个背后是朱英的意思。

  想要彻底掌控安南,可废除安南王室好像在名义上又不道德的情况下,就只能是让其当个傀儡了。

  没有了大明支持的安南太上皇陈颙,一下子就沦为了普通的皇室成员,所有的群臣都发现情况好像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少部分忠于陈颙的安南大臣之外,其他人都战战兢兢。

  三天时间。

  这些忠诚于陈颙的大臣们,就是各种意外身亡。

  比如喝水噎死,骑马摔死,病重去世等等。

  这也让陈颙意识到自身的处境已经是更加的危险了。

  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怀念起胡季牦来。

  虽说胡季牦架空朝堂,可他自身还是有很大的权力的,哪怕胡季牦造反,自己这里也没有受到任何的风波影响。

  但他也清楚,从很大层面上来说,大明已经是放弃他了。

  这等情况下,说没有大明朝廷那边的示意,叶升一个侯爷做出这样的事情,还得到了所有明军支持,大概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叶升以安南王年幼的名义,请刘胜担任安南宰相,统管安南政事。

  到了这个方面,等于是彻底的架空了安南王室。

  所谓的安南王,已经是沦为了傀儡。

  当然,即便是傀儡,在没有废除安南王的情况下,还是能够住在王宫的,且衣食住行这些都不会怎么缺少。

  安南的禁卫军全部被改换,换成了大明的军队。

  朝廷上这些安南位高权重的老臣们亦是纷纷乞骸骨,回乡养老。

  曾经跟着陈胜一起来到安南的那些商会的人,摇身一变成了各路大臣。

  包括是李秀才。

  哦,现在已经不能称之为李秀才了,应该是叫李尚书才对。

  李秀才已经是被任命为安南吏部尚书这么一个职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真是没想到啊,我竟然是有今天。”

  李正祥感叹着说道。

  李正祥是李秀才的本名,他都差不多快要忘记自己的本名了。

  曾经在西域的时候,就取过很多个假名字,而后来跟着刘胜回到大明时,多数也是以李秀才这么个名号称呼。

  而到了今日,任命书下来的时候,上面明晃晃三个大字:李正祥。

  这才想到这才是自己的名字。

  “尚书大人,还请更衣,即将要上朝了。”旁边的仆从小心的在旁边轻声道。

  李正祥回过身来,这一刻的腰杆变得笔直,双手缓缓展开,让仆从服侍。

  ……

  安南大胜的消息传到大明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份了。

  立即就登上了京师邸报。

  邸报之上,不仅仅是平叛安南大胜的消息,同时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进行对安南的介绍。

  比如说安南的粮食情况是多么容易丰收。

  比如安南的海贸有着多么远大的前景等等。

  同时颁布一条消息,是关于迁徙安南的优待政策即将出炉。

  次日,京师邸报再出一条新的通知,只要是愿意迁徙海外藩地的百姓,文人,士族等等,都有很大的优待。

  工钱,俸禄,赠送田产,入仕优先等等。

  且上面明确的讲述了,大明对于迁徙海外的户籍,是予以认可的。

  就这一条,最兴奋并非是百姓文人,而是商人。

  不管是什么情况的商人,在赚到钱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更换户籍。

  工籍肯定是不行的,他们最为向往的,还是官籍。

  往往在这方面,通常都是以联姻来改变自己后代的户籍问题。

  现在朝廷直接给了指出了一条明路。

  只要能够在海外入官籍,那么在大明这边,也可以承认你官籍的身份。

  对比现在的大明,入官籍考功名是何等的困难。

  可海外就完全不一样了。

  单说是安南那个地方,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可以想到,正是处于百废待兴之际,可谓是大量的缺人。

  朝廷的意思也很是明显,就是想让更多的汉人迁徙过去,增强大明在当地的影响力。

  只要过去了,入官籍这块必然非常的轻松。

  外边哪里会有大明这般的严谨,大不了就花钱疏通打点一下。

  不仅是商人群体,一些底层的官员亦是蠢蠢欲动。

  随着大明的升职难度不断拔升,还有来自于各方面的监管条例,官员虽说是衣食无忧,可想发财的难度是大大的提升。

  尤其是在贪财这块,更是如此。

  从京师到地位,各方面的制度正在不断的进行一个完善,对于这样监管制度,官员们还未熟悉,暂时很难说找到下手的地方。

  毕竟朱英设立的管理制度相当超前,超越当代的认知,想要一下子就找到其中漏洞进行悄声无息的贪腐,是一个长期缓慢的事情。

  官员们长期混迹于官场,对于安南的情况多数都是能够猜测出来一些。

  首先去了安南当官的话,升职是必然的,朝廷也明确说了,候补的官员前往安南,按照具体情况升一级到三级不等。

  安南那边,也是三省六部制。

  尚书的位置不太可能,各部侍郎这块,希望还是很大吧。

  且地方上府城,县城这些,肯定也是大量缺乏,大明统治下,肯定比安南那边更加具有优势。

  一时间,户部顿时更加忙碌了起来。

  现在到户部下户籍司衙门,几乎是人满为患,每天一大清早过去看,就是长长的队伍,甚至是影响到了街道的行人。

  在这里排队的,要么就是要去倭国,要么就是要去安南。

  京师都这么热闹多,其他地方更加是如此。

  像是广西这边,本来就临近安南,来去更加的方便,消息传达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完全的爆满了。

  都想着到安南去搞点事情。

首节 上一节 715/10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