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第493节

当然看到皇家商行的这番动作,司隶地区那些一心想要加入皇家商行的商人大户也紧随其后。

很快,一支又一支队伍,携带着大量的钱粮、物资赶往赵郡。

第731章 你们是最可爱的

五月十五日。

此时距离地震过去已经过去了二十四日,刘宏也在赵县逗留了二十四日。

天子亲临灾区,率领数十万军民抵御天灾的故事,经过报纸、学子以及说书先生的大肆宣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天下百姓无不为之动容,人人无不为之歌颂。

此时此刻,在百姓的心中,天子、朝廷、军队、官府的正面形象更加深入人心,真正的得到了百姓们的信赖。

学术界,也因为天子的那番言论,悄然生出了一种“以民为本”的务实思想。

太平教的张角也因为天子的“人定胜天”,当即修改了太平教敬天的思想,改而开始敬人,天子也由上承天命,改为了因民而立。

其意为:天子是为了保护万民而来,不是为了压迫万民;百姓需要天子,所以天子出现了,谁让天子的子民受了委屈,天子就会为他出头;高句丽如此、匈奴如此、老天亦如此。

或许是因为天子在此的缘故,赵县的灾后恢复进程很快。

城内的废墟基本已经清理完毕,有了医学院学员的加入,灾区的伤者也得到了良好的救治,打破了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说法。

征召的民夫与百姓们也在工学院学员们的带领下,开始重建房屋。

皇家商行的人也来到了灾区,开始筹备工厂、作坊的建设事宜,足以保证受灾的百姓得到一份安稳的生计。

在确认一切都安置妥当之后,刘宏这才下令大军开拔,准备还都。

第二日一早,天色尚暗,赵县的数万百姓,便早早醒来,自发的赶到了天子的临时行宫,准备为天子送行。

说是行宫,其实不过就是一座稍微大一点点的帐篷罢了。

此时的刘宏仍在安睡当中,守候在外面的典韦并未进去通报,当然,百姓也不会让他进去通报。

天子为了百姓劳累了这么多天,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

听着帐内传来的酣声,看着前方密密麻麻的百姓,典韦与周围的守卫们,心中也是感动莫名。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直至天明,参与救灾的八千羽林军士兵已经集结完毕,列队于天子的行宫外。

百姓们也于道路两侧,组成了长长的送行队伍,一直排到了城外,看着将士们疲惫的脸颊,人们无不心疼不已。

过了一个时辰之后,刘宏终于醒来,看着帐口折射进来的阳光,刘宏坐起身来,忍不住伸了一个懒腰。

听到动静的张让赶忙快步跑入了帐内,开始服侍天子穿戴衣物。

“张让,现在什么时辰了?”

“回陛下,现在已经辰时二刻了。”

“哦?这么晚了?”刘宏微微一怔,随即皱了皱眉:“为何不早叫朕起来?”

“陛下,您到这赵县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睡的这么香甜,奴婢不忍....”

说着,张让鼻头一酸,竟忍不住抹起了眼泪。

“行了,你也是上过战场的人,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哭什么哭?”

刘宏话里虽然带着一股嫌弃,可是看向张让的眼神却是带着一丝柔和。

救灾的这些日子,张让一边伺候自己,一边还要监督着粥棚,巡视药材的分发,一直劳心劳力,比起那些将士们也不轻松。

很快,穿戴好了之后,刘宏便向着帐外走去。

“拜见陛下!”

刚一走出帐外,一阵整齐的声音就传入了刘宏的耳中。

“这是......”

看着道路两旁密密麻麻的百姓,刘宏也不由微微一愣。

身后的张让也走上前来恭声道:“陛下,百姓们得知您要走了,特意赶来为您送行的。”

刘宏点了点头,迎着百姓们那崇敬与感激的目光,走上前去。

“平身!”

“谢陛下!”

待一众百姓起身之后,几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年轻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了过来,四名年轻人,扯着一块长约三米宽约两米的白布,跟在了老人的身后。

刘宏抬眼望去,只见那块白布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写的什么,刘宏看不清。

待到天子近前,那几名老人固执的将搀扶的年轻人赶到了一边,向着刘宏躬身一礼。

“陛下,老朽等人,都是是被您的士兵从废墟里背出来的,没有您,我等这条老命早就没了。”

刘宏笑了笑:“老人家此话差矣,那些将士们的父母也都是大汉的百姓,他们不仅是朕的士兵,也是大汉百姓的子弟兵。

百姓有难,子弟兵自然要出面的。”

“陛下说的是,将士们都是好样儿的,有这些子弟兵在,我们什么都不怕。”

说着,老人眼睛一红,眼角流出两行浊泪。

周围的士兵听着天子与老人的对话,不自觉的挺起了自己的胸膛,黝黑坚毅的脸庞也多了一抹潮红。

他们喜欢“子弟兵”这个亲昵的称呼,为了这个称呼他们可以无惧生死的去战斗,可以奋不顾身的去守护。

“这是赵县的全体百姓,连夜写的万民书,每个人的名字,都写在了上面,还望陛下能够收下。”

说着,那四名年轻人扯着白布,来到了刘宏的面前。

刘宏抬眼望去,只见万民书上,开头写着:“建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赵县突发大震,百姓房屋倒塌、亲人离散,万分绝望之际,天子率领羽林军从天而降,救万民于水火.....”

后面也清晰的写着刘宏在赵县的所作所为,最后就是正反两面的密密麻麻的名字,

刘宏看向老人,笑声道:“好!这份礼物,朕收下了!”

随着刘宏话落,四名亲卫上前,接过了万民书,站到了刘宏的身后。

随后,刘宏看向周围吧百姓,朗声道:“如今灾害已过,朕也该走了,但请你们放心,朕会永远记得赵县,也会永远记得不惧灾难、奋勇抗争的你们.....”

“恭送陛下!!”

在一众百姓们的欢呼声中,刘宏翻身骑上了一匹战马,率领着将士们向着城外走去。

前来送行的百姓们也依依不舍的跟在了队伍后面,许多百姓也热泪盈眶的涌上前去,与将士们道别。

直至出城二十里,百姓们这才停下了脚步。

“陛下保重,我等您再来!”

“子弟兵们,你们是最可爱的,一定要好好的....”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看着越来越远的队伍,百姓们也忍不住大声呼喊起来。

行进中的士兵们,听着后方百姓那不舍的声音,不由抬起胳膊擦了擦已经湿润的眼角。

第732章 皇后宋玥

此次地震,共计摧毁了赵郡的五个县城,其余周边近十五个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受灾百姓多达八十万人,其中直接死亡人数超过了四万。

好在朝廷反应迅速,除医学院的三万学员之外,还征召了大量的民间医者,这才避免了更多的百姓因伤致死。

再加上当地府库与官仓储粮充足,并未出史书中所常见的哀鸿遍野、易子而食的惨状。

离开赵县的刘宏,并未急着返回洛阳,而是前往了赵郡的其他县城,查看灾后重建的情况。

每到一县,刘宏与将士们都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数十万的救援队伍仍旧留在灾区,帮助灾民们重建家园。

受灾的各县周边,也开始兴建各种工厂、作坊,只等百姓们修好房屋之后,便可进入工厂做工。

在接见灾民与官员们的时候,刘宏也效仿了后世的那位老人,留下了“多难兴邦”四个字。

刘宏教导百姓与官员们,在灾难面前自强不息,在灾难面前积极奋战,并提出了民族凝聚力这个概念。

这一次的灾难损失很大,直接掏空了赵郡以及周边几郡的府库官仓,国库的储备也减少了两成。

但是对于刘宏来说,无形中的收获更大,因为这次灾难,他将克服困难的民族记忆,深深的印入了百姓们的脑海之中。

六月一日,巡视完最后一个受灾县之后,刘宏率领大军踏上了返回洛阳的道路,跟在刘宏身后的,还有全体灾民送的十几份万民书。

得知天子启程还都,洛阳陷入了一片欢腾之中。

因为长乐宫与朝廷放出消息了,天子还都之后,就会马上开始准备立后大典。

天子娶媳妇儿,立皇后,这种事情,放在以往的话,与百姓的关系并不大,但是当今天子却是个例外。

以往是因为民不知君,你皇家的事儿与我平头百姓有何关系?

但是现在不同了,如今有了报纸以及各地的说书先生,不要说洛阳,即便是整个司隶,甚至是周边的州郡百姓,谁人不知天子大名?

因为崇敬,所以关心,天子成年,娶妻生子,这可是关乎大汉未来的一件大事。

因此,关于天子的终身大事,不仅是太后、圣母与朝中的那帮老臣,就连百姓们也异常的上心。

都不用朝廷发话,百姓们自己就开始张罗起来,家家户户拿出家中珍藏的红布,开始裁剪衣物。

用百姓们的话来说,那就是要人人穿红,为天子庆贺。

一时间,洛阳城内所有布庄的红布,以及各种喜庆用品,全都被抢购一空。

不仅是皇家纺织厂与染布厂,就连周边各地的作坊,也同时接到了大量的红布订单,工厂、作坊的工人,没日没夜的加班加点,但仍旧供不应求。

这一刻,经过几年的积累,百姓们的消费能力,彻底震惊了所有人。

无数商人、作坊主,也拼了命的拿出大量的钱财,雇佣匠人,开始研究更好、更快的纺织与印染技术。

因为天子娶媳妇儿,竟然间接的刺激了当地的纺织业与印染业的发展。

皇后还没立呢,人家就开始给你准备婚礼了,这不禁让刘宏有些哭笑不得。

六月十五日。

洛阳北门,鼎沸的人群,将官道两侧的空地挤的水泄不通、瓢泼不进,长长的队伍一直绵延到了十里开外。

城内也同样如此,从北门至南宫的道路两侧同样挤满了百姓。

人群中,有农民、工匠、学子、商人,也有老人、孩子。

以陈蕃为首的文武百官,也身穿朝服,按照各自的品阶,立于城门口处。

率先从灾区返回的御林营、虎贲卫、北军,也如同标枪一般,立于官道两侧。

夏侯兄弟与许褚这个祸害三人组,经过一年多的训练,以及此次救灾,也成熟了许多,身形笔挺的站在了各种的岗位上。

忽然,前方传来一阵巨大的欢呼声,越来越响,如同海啸一般,涌向城门,人们抬眼望去,只见北方的道路尽头,一股尘烟涌起。

不多时,尘烟散去,一面红底黑字大纛,出现在了百姓与文武百官的视线当中。

大纛下方,他们久候的天子,身着鎏金铠甲,骑着一匹纯白骏马,威风凛凛的向着众人缓缓而来。

北征的将士们也衣甲鲜明,昂首阔步的跟在了天子的身后。

首节 上一节 493/7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