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有一事需要落定。”
“否则于我大秦而言,久而必失。”
尉缭捧起朝笏道,表情严肃。
“尉卿有何事?”嬴政看向了尉缭。
“分封制,弊端太大,不利于我大秦国本。”
“想要稳定国本,让我大秦安稳千秋万代,可施郡县制,于天下立郡县,设郡守县丞,方可彻底将六国之地兼并入我大秦,再无列国之分。”
“臣启奏,当立刻施行郡县制,以定国本。”尉缭严肃的道。
“此事。”
“的确要立刻施行了。”
“自我大秦灭六国以来,六国之地,虽政务,律法归于大秦,但有关于郡县之分,属地之分,尚未明确实施。”嬴政点了点头,知道这郡县制实施的关键。
“启奏大王。”
“臣有本奏。”
听到要立刻施行郡县制,姚贾有些急了,当即开口启奏道。
第一九二章 尊,千古一帝,始皇帝!
“说。”
嬴政目光落在了姚贾的身上。
“启奏大王。”
“郡县制,施行起来太过复杂,也难有前人经验,一旦施行,或有纰漏,分封制有很大的弊端,于我大秦未来国本不稳。”
“故而。”
“臣苦思冥想,想到了一个有利于我大秦国本,利国利民,更可定天下的分封之策。”
“于大秦而言,分封外臣,当代或者两三代或许会对大秦忠诚,但是随着时间过去,诸侯后世子孙或会谋逆作乱,逆大秦国本。”
“但如若将分封制改变,不分封外臣,而是分封大王的诸公子,以诸公子为诸侯,分封而镇天下,如此天下诸侯就是大王血脉,一代,二代,就算数代之后,大王又何须担心诸侯反叛?”姚贾一脸正色,带着几分骄傲的启奏道。
这个分封诸公子的设想是王绾临死前最后为扶苏的一次出谋划策,如果成了,也算全了扶苏的一场真心,如若不成,损失也不大。
而且王绾也料到了此法扶苏就算不实施,姚贾也会抢着去做。
无论如何,扶苏都不会有事。
在听到姚贾的启奏后。
朝堂上有些朝臣目光之中也露出了期盼之色。
如果是这样,或许也是他们的一个机会。
但。
他们没有看到,嬴政的脸色已经变冷了。
“分封诸子就可避免反叛,避免大秦颠覆?”
“姚贾。”
“你,还真是聪明过头了。”
嬴政冷冷喝道。
“大王,臣之策,一切为了大秦。”姚贾慌忙辩解道,他自然也能够听出嬴政话里的不悦。
“你以为孤的那些儿子都是圣人?没有野心,没有七情六欲?”
“昨日胡亥之事,难道你瞎了眼?”
嬴政冷冷道。
“这…这…”
被这一呵斥,姚贾的脸色变了,十分慌张。
“无能无知。”
“你当真是枉为朝堂重臣。”
“即日起,你无需再在廷尉了。”
“去北地为一方郡守吧。”
嬴政凝视着姚贾,当即下诏。
听到这话。
姚贾脸色变得苍白。
在朝堂之上,他在廷尉李斯手下为副,虽然未曾入九卿,但也算得上是一方大吏,爵位也不低,可是一旦发配北地为一个郡守,这相当于直接被贬到了苦寒之地了。
而且对于他而言,只怕毕生都没有机会再入咸阳了。
“孤,再说最后一次。”
“分封制,亡国根本。”
“孤,绝不会允许此制祸我大秦。”
“任何人再敢提,杀。”
嬴政冷厉的扫了大殿朝臣一眼,最后告诫了一句。
他不想再被这坏了心情了。
他想要的是大秦传承万世,传承不朽,可不是区区的数百年。
分封制如若实施,哪怕那些儿子,若干年后,难道他们就不会反叛?他们与外臣诸侯又有何不同?
而且。
他们一旦起兵,或许也不会有不臣之名,因为他们都是王族宗室。
听到嬴政的话,扶苏表情没有任何波澜,在得到王绾这最后的一道死前书信后,扶苏就知道自己的父王不会同意。
自己父王可不是那种被操纵的君王。
“继续议事。”
没有理会姚贾的落寞,嬴政开口道。
“启奏大王。”
“如今太子已立,国本已定,太子就将于今日搬至东宫,掌监国之权,辅佐大王处置朝政,但王绾已经辞官,我大秦相邦之位空缺,还需有一能臣担任相邦之位,辅佐大王与太子掌国,执行政令。”尉缭捧着朝笏,大声启奏道。
此话一落。
朝堂上的许多臣子都是带着一种期待的目光,特别是文臣,对于这相邦之位,他们又如何不想,这可是文臣的最顶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至于王绾。
朝堂上的人几乎全部都知道了他的下场了。
他在家中自尽身亡,全族则是离开了咸阳,未来他王家也将永远的离开大秦的朝堂,不得归来的机会。
而王绾为何会自尽?
这对于朝堂群臣而言也是一个很大的告诫。
如若是背后没有当今大王的推动,那是绝无可能的。
王绾之死,也是告诫了整个朝堂,再加上昨日反叛谋逆的清理,对于朝堂的震慑更大。
“相邦之位。”
“孤,早有人选了。”
听到尉缭的启奏,嬴政脸上也露出了一抹笑容。
等这一天。
嬴政已经等了许久了。
昔日对自己仲父的亏欠,如今也终于可以偿还几分了。
“昔日天下扬名的吕不韦归来,不知朝堂群臣会有何感想?”
站在这阶梯上,赵玄目光扫视着群臣,心底暗笑。
吕不韦的能力。
毋容置疑。
有他为相邦辅政,绝对比王强,这一个偌大的大秦,强盛的大秦,与昔日吕不韦为相时也功不可没,他毕生都投入到了大秦之中,如今重为相,当付出全力。
“宣两位爱卿上殿。”
嬴政一挥手,威声道。
“大王有诏。”
“宣吕不韦。”
“宣鬼谷子。”
“入殿觐见。”
曹宁大声喊道。
此话一落。
朝堂上,许多朝臣的脸色都是随之一变。
“吕不韦?昔日我大秦的相邦?”
“传言之中,他不是被大王赐死了吗?”
“传言竟然是假的?吕不韦竟然还活着?”
“吕相,还健在?”
“可这么多年,吕相在何处?”
听到吕不韦的名字,朝堂上果然掀起了一种波澜来。
不过于现在的朝堂而言,过去了数十载,吕不韦的名字虽然已经不在朝堂流传,但坊间有关于吕不韦的传说却是不断,而且在朝堂上还有昔日吕不韦的许多门客。
最出彩的莫过于廷尉李斯。
应声。
两个显得十分中气十足的老者缓步走到了大殿之中。
一个吕不韦。
一个鬼谷子。
皆是声望极高的人物,如今两者齐聚,可谓是极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