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华夏开局对话十大皇帝 第703节

不造反,难道看着他一步步把百姓逼死?

如此看来,朱由检也就是嘴巴说得好听,事实上跟一些昏君暴君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这家伙很会立人设,每当出一个压榨百姓的政策,就会动不动就会来句,朕是迫不得已,朕只能先苦百姓一会之类的话,来为自己压榨百姓的事实提供理论基础,看似无奈,实则步步蚕食。

就拿剿饷来说,开始于崇祯十年(1637),崇祯皇帝在试行之初就假惺惺地说过:“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

可到崇祯十二年时,这一饷还在进行全征,崇祯对自己做下的承诺简直只字不提,不断地压榨并挑战百姓的底线。

再就是练饷,同样是为了针对农民起义军!

一方面不断地加重赋税,把农民逼得走投无路,一方面越发冠冕堂皇地搜刮农民的钱去镇压那部分走投无路的农民,这不是把大明百姓往死里逼么?

到了崇祯四年(1631年)时,辽饷足足达到1000多万两,再到崇祯十年(1637)时,又加剿饷二百八十万两!

等到崇祯十二年,再加练饷七百三十余万两,加派总数高达2000余万两,远超一国正常赋税的全年收入!

甚至,直到崇祯十五年还在加征!

980、

虽然崇祯皇帝表面上废除了几个,但无不从其他税中找补,看似税少了,实则依然在增多!

百姓又不傻子,税是越多还是越少,心里会没点数?

可崇祯就是这样,一边口口声声地说不想累民,一边又把百姓累得踹不过气,在镇压起义方面完全是既不治标又不治本!

这样说一套做一套,实际上虚伪至极的皇帝,就算是平了李自成又如何,难道就不会东自成、南自成么?

这种种不把百姓当人的举措,换来的是当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军进攻燕京前哨重镇宣府时,百姓“举城哗然皆喜,结彩焚香而迎”!

一些被农民军派遣到山之东、河之南等地方州县中去就任的官员,更是获得了“先造牌至,士民苦征输之急,痛恨旧官,借势逐之,执香迎导,远近若狂”的待遇!

纵然口口声声说为了百姓,纵然看似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可崇祯,真正为百姓做了些啥呢?

如果靠嘴说说就有用的话,那这世间的压榨岂非皆可谅解?

再让崇祯多做几年皇帝,大明的百姓怕是连树皮都没得吃了!

因此,一向以百姓为本的朱元璋得知,如何能不懊恼?

他今天就是要当着古今观众的面,细数崇祯的亡国之罪!

也许祸根从万历就开始埋下,但崇祯对此有着不可推卸的罪过!

“你说,你有没有拿大明的百姓当人,你这个不肖子孙!”

朱由检刚刚起身,朱元璋又一脚踹了过去,这回朱由检直接被踹到了三米开外,整个人虚脱至极,想要站起却没有多少力气!

王承恩赶忙跑到朱由检身边,流泪护着他:“太祖爷,陛下真的是无可奈何,陛下真的是没有办法!”

在王承恩的搀扶下,朱由检缓缓起身,始终不敢站起,朝着朱元璋跪下。

“你自行掌嘴!”

朱元璋怒瞪王承恩,什么时候他说话轮得到太监插嘴了?

王承恩不敢怠慢,立即“啪!啪!”地扇起了自己的耳光!

“你是不敢得罪士大夫和工商,所以就拿百姓开刀是么?”

朱元璋步步逼近朱由检:“你很喜欢鱼肉百姓啊,你敢说苦百姓一年,为何不敢说苦士大夫一年,为何不敢说苦工商一年?”

“你杀了魏忠贤,导致士大夫独大,所以你不敢惹他们是么?”

“你怕死是么?皇帝?”

朱元璋走到朱由检面前,从他身上扯出一块布来,上面用血写着:“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最开始看到这话,朱元璋原谅了朱由检不敢提剑直面敌人的懦弱,他觉得朱由检是爱护百姓的。

可如今看到这话,他反倒觉得充满了讽刺。

“你现在告诉朕,这块布算是什么?”

朱元璋摊开布,晃在朱由检瞳孔之中,质问道:

“是真正想要爱护百姓,还是在临死作秀,又或是对百姓真正有所愧疚?”

第981章 只能得罪农民了!

“真心有愧!”

朱由检拜倒在朱元璋面前,一字一句,坚定不移地回道。

“太祖爷,晚辈这一生,注定是负了百姓,可晚辈别无选择,若无三饷,朝廷拿什么去对抗叛军和外敌?”

“若大明连年打仗,百姓又如何能得以安生?”

“晚辈连衣物破了都是打的补丁,都是由皇后赶制,一针一线都不舍得多花,为此连走路都不敢快,生怕一不小心露出衣物,在大臣面前失了天子威严。”

朱由检挣脱开胸前龙袍,内衣上露出一块又一块补丁,那都是大明皇后的一针一线,是大明天子和后宫节俭的辛酸证明。

朱由检流泪哭诉着:“太祖爷,晚辈虽然愚笨,但为了这大明天下,着实已经费尽心力,是晚辈无用,没能挽大明于危难之际,还苦了大明的百姓!”

“晚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百姓苦,却别无他法,就只能和他们一起受苦,我每天都要忙碌七八个时辰,无一日不在想该如何拯救大明!”

“可是……可是,晚辈真的救不了大明了!”

“太祖爷,您知道比一个君王亡国更痛苦的是什么吗?”

朱由检眸中泪光闪烁,捶胸顿足,悲痛不已地哽咽道:“是晚辈明明看出了这点,却无力改变!!!”

他像是失心了一般起身,朱元璋盯着他内衣的补丁,神情复杂,并未阻止。

他一步一步,声泪俱下,嘴唇颤抖得像是在打着摆子。

他蹒跚着向前,背始终躬着,像是千斤重的大山压在了他的背上,让他的腰再也直不起来。

他才三十四岁,就已经白发苍苍,他注视着这位尽在眼前,却好像远在另一个世界的先祖,踉跄地靠近着,靠近着……

“晚辈,只能一步,一步的看着,大明江山走向倾覆,看着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苦,看着叛军一步一步地壮大,我也想让百姓过些好日子啊,可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该怎么做!!!”

朱由检心底防线彻底崩溃,浑然像是个孩子般,在快要朱元璋身边的时候,他“扑通”一声再次跪了下来,把头仰起。

“太祖爷,求求您,一剑斩了我吧……”

这样,也许我还能好受一些……

身有万斤担,却无治世能,这样超脱着扛重担的日子,他足足经历了十几年……

朱元璋森然道:“朕从未否认过你的节俭和勤奋,可你竟还不知错?”

“你若不将孙传庭下狱三年,让他再练军些时日,率领精兵和洪承畴部双线出击,他李自成还能获得三年的发展壮大之机么?”

“本该趁军心正盛,热打铁再乘胜追击,一鼓作气剿灭李自成的你,竟然想的是勾心斗角,玩弄权谋?”

“玩也就算了,你还玩不会!”

“从来只听说飞鸟尽,鸟弓藏,到你这就是飞鸟未尽,自折良弓!”

“就算是头猪,他也没你这般蠢吧!”

朱元璋简直是恨铁不成钢,他没想到后世居然出了这么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东西!

“不会弄权,你收买人心总会吧?”

“潼关失守已成定局,孙传庭誓死护卫得来的却是个叛逃之名,孙家妻妾自尽你都还不知悔改,看似公正公道,实则刻薄寡恩!”

“长安为何不到五日就失手,除去民心早就被你糟蹋完之外,难道就没有守城将士不愿再为你效死命的原因么?!”

“是你,你会为了这样的朝廷去拼命吗?!”

“百姓为什么这么恨你,士卒为何不愿死守,臣子为何不愿和你共存亡,你可想过自己的原因?”

“你一次又一次地避开能挽大明于将倾的正确决策,一次次地努力将大明王朝推入了万劫不复的火坑,还在这跟朕哭哭啼啼?!”

朱元璋越说越气,干脆又一脚踹了出去:“把你的臭泪抹干净!”

“老朱家的男儿流血不流泪,宁死不折腰,到你这就只敢躲到山上来死了么?!”

朱由检再次被踹倒,胸闷的几乎要踹不过来气。

王承恩还在一旁自打耳朵,眼角一边流着血,一边痛哭着。

只有他知道,自己的陛下到底有多么难。

可现在,老祖宗从未说他玩忽职守和游手好闲,说的,是他做的一件又一件大错特错、本末倒置的决定啊!

这,又岂是因为勤奋节俭就能揭过的呢?

勤奋节俭就可以做错事,就可以敷衍和拿百姓不当人,拿百姓的粮食不当粮食?

那是多少百姓一家老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辛勤耕耘出来的成果?

本就遇上了小冰河时期,哪个农民不是苦得揭不开锅?

本该是共克时艰的时候,朝廷却想要成为压死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要是农民都能吃上点饭,谁愿意顶着诛九族的危险造反?

要实在颗粒无收也就罢了,可问题是什么,问题是他们自己种出来粮食本就为数不多,朝廷还要变着法的抢。

唉,可若是站在崇祯的角度来讲,他不想办法多弄点钱,似乎也不行。

毕竟总要抵御外敌的,外敌要是打进来,结合历史上的各种前车之鉴,百姓们肯定不会有好日子过。

可关键是,他本可以得罪士大夫的,但又不敢。

在国家最最缺钱的时候,他也不敢对那些阳奉阴违的士大夫怎么样,只敢去求他们募捐,由此可见他对士大夫的态度是何等卑微。

那好,士大夫不敢得罪,那怎么办呢,只能得罪农民了!

一次次地试探底线,说好苦一年,结果一年加一年。

要是百姓再忍气吞声,没准就是三年又三年,关键是百姓们再怎么忍气吞声也没用啊,实在没有粮食了你朝廷还要我们交税,那可不就得等死或拼命?

更何况我们百姓也没有胳膊肘往外拐,我们向的是李自成。

一句“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让多少百姓恨不得江山马上改朝换代,恨不得把心窝子都掏给李自成?

你老朱家做皇帝不把我们当人,我们帮一个把我们当人的做皇帝总可以吧?

最起码,他目前看起来是这样……

第982章 瞧你这窝囊劲

“朕记得,还有个叫卢象升的是吧?”

一听到卢象升这个名字,朱由检眉头皱得更深了。

“他是一个进士,一介书生,皇太极从喜峰口突入关内之时,是他招募了一万兵马进京协助防卫。”

“之后,他又外出整顿大名、广平、顺德三府的兵备,号称“天雄军”。”

“镇压叛军时,是他率军接连斩杀贼首十一名,歼灭了他们的党羽,收降、遣返男女群众两万人。”

“朕从典籍中看到,京郊三府的百姓得到了数年的安居乐业!”

提到卢象升,朱元璋的神色略微缓和,虽然他未见过他,可光从典籍中,就让他仿佛卢象升就近在眼前。

“象升每次上战场,都身先士卒,和贼兵战斗时,哪怕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战马死了就步行作战!”

首节 上一节 703/9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