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爷子能够住在家里,这可是我们一家的荣幸,只不过夏老爷子可是大王的御医,留在这里应该不会被大王责怪吧?”周玥儿问道。
“放心吧。”
“大王从来就不管我。”
“而且宫中有我的几个弟子,不会有什么事的。”
“况且,我这一把年纪,也早就到了告老还乡的年岁了。”
“这黄桥村正好,有周老作一个伴,我这一把年纪还能够多活几年。”夏无且笑呵呵的回道,说话都是滴水不漏。
“老夏留下来正好,以后我可就有了陪我下棋的人,而且他可是大秦的第一御医,以后宝儿要是有些不舒服,也可以直接给老夏看看。”周延笑呵呵的道。
“对对对。”
“有我在,保证宝儿一定可以活蹦乱跳,身体倍棒。”夏无且立刻笑着回道。
两个人一唱一和,完全就将事情给定下了。
周玥儿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反正蓝天大营的工匠把房屋建得很大很多,也不差一张嘴。
而且夏无且可是当今大王的贴身御医,留在府中可是很大的荣幸。
“呵呵。”
周延对着夏无且挑了一挑眉头,非常的得意。
“以后就可以和我的曾外孙一起生活了。”
“真好。”
“阿房,我终于找到家了。”
“你放心。”
“你的儿子,你的孙子,我都会照看好的。”
“而且,我会用尽一切手段,帮你的儿子登上那最高的位置。”
“唯有站在那最高,才不会有人伤害他。”夏无且心底坚定的想到。
大秦,咸阳。
秦王殿。
“哈哈哈。”
“彩。”
“彩。”
嬴政拿着手中的战报,一脸兴奋,大笑了起来。
朝堂文武也都十分的振奋。
过去了几个月时间。
每过一些时日,咸阳就可以接到魏境战报。
每一封战报。
皆是大捷。
这足以让嬴政动容。
“诸卿。”
“王翦和赵玄没有让孤失望。”
“魏国,再过不久就将为我大秦所灭,魏国疆土都将成为我大秦疆域。”嬴政将手中战报一扬,极为动容的大笑道。
“臣等恭贺大王。”
“大秦有大王掌国,必灭列国,定天下。”
满朝文武都振奋的向着嬴政恭贺道。
大秦越强,他们的权位越高,大秦一统天下,他们就将成为开创一统的功臣,青史留名。
“哈哈哈。”
听着群臣的话,嬴政大笑着,一统天下,这便是他的追求。
统御天下,掌控炎黄。
还有,倾天下之力,找到他的阿房。
如今韩国已经为大秦所灭,魏国也快了。
一统天下已经有了开端,嬴政又如何不喜。
“大王。”
“从之前的战报来看,王翦上将军和赵玄将军兵分两路攻魏,以魏都大梁为中,从时间来看,或许我大秦锐士已经兵临大梁城下了。”尉缭笑着说道。
“不错。”
“就算没有兵临大梁,也快了。”嬴政点了点头。
目光扫视着朝堂群臣。
“相邦。”
“粮草辎重之事,可有疏漏?”嬴政看向了王绾问道。
“请大王安心。”
“粮草辎重之事,老臣一刻也不敢疏漏,大秦各郡城皆全力准备,为此,老臣还征召了十万民夫,以此押送粮草辎重。”
王绾恭敬的回道。
“粮草辎重,重中之重。”
“孤,绝不允许疏漏。”
嬴政再次告诫道。
如今蓝天大营要灭魏的时刻,如若因为粮草之事引起了变故,那嬴政必会震怒。
“老臣明白。”王绾恭敬领旨。
“兵甲铜铁可有疏漏?”
嬴政又看向了冯劫。
原本事关兵甲之事,乃是少府蒙毅掌管,但如今蒙毅在韩地掌政,便将此任暂时交给了冯劫。
战场之上。
数十万大军杀伐。
消耗的不仅仅是粮草辎重,还有兵器战甲,这些都是随着战场打响而消耗的,一旦有所损耗,必须要补充。
“请大王放心。”
“大营兵锋所进,兵甲铜铁绝无延误。”冯劫当即道。
“如此就好。”
嬴政欣慰的一笑。
攻魏兵锋正甚,后勤辎重更无拖延,群臣一心,如此又怎能不灭魏。
“启奏大王。”
“韩王在数月前暴毙而死,因此故,韩王族惶惶不可终日。”
“敢问大王是否要将他们安抚一番?”
李斯站起来,恭敬启奏道。
“韩王暴毙,与孤何干?”
“至于韩王一族,孤都让他们活那么久了,要杀早就杀了,难道他们还怕孤会对他们动手?”
嬴政冷笑了声,充满了讽意。
PS:最近有人在章评带节奏,说我水,老是不认亲,话说,我写书都是有大纲的,有节奏的,有主线的,如果带节奏说啥就是啥,我还咋写,我都无奈了,那些带节奏的真的搞心态,一句话,如果真的不如意,大可直接走就行,不要崩乱我大纲好不好?
第122章 嬴政:孤的太子人选从未改变
几个月前。
韩王在被圈禁府中忽然暴毙。
韩王虽已亡国,但毕竟是曾经的君王。
他一死,自然是引起了坊间诸多传闻,大多的传闻都是说韩王是被嬴政暗中给杀了的。
听到这些传言。
嬴政自然是懒得理会。
一个亡国之王罢了,要杀自然是一句话,如果要杀他,嬴政何需暗杀,直接明面一道诏谕就可以了。
没有亡国前,嬴政姑且没有将这韩王当做一回事,更何况现在了。
“大王所言极是。”
“但是此刻我咸阳汇聚了齐,赵,燕,楚四国使臣,有关于韩王之死,坊间传闻都有他们在背后的推波助澜。”
“毕竟韩王昔日是一国之君,如今一死,也是造成了很大的反响。”
李斯恭敬的道。
“无需理会。”
嬴政冷冷的说道,丝毫没有在意。
天下列国,虽也有舆论为敌,但是在真正强大的国力面前,这些舆论显得那般的苍白。
就比如大秦现在动兵灭魏,他们难道还能够凭借舆论让大秦退兵不成?
说到底。
嬴政根本没有将这些被列国挑起来的舆论放在眼里。
“启奏大王。”
“四国使臣入我咸阳求见大王已经有数月,大王一直未曾传召他们,此番他们又在偏殿等候,不知大王是否传召?”
“毕竟是与列国之外交,大王还需慎重对待。”
王绾站起来,恭敬道。
“晾了他们三个月,也足够了。”
“宣。”
嬴政淡笑了一声,威声道。
“大王诏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