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陕东道会不会被分拆,行台会不会被撤销?
而李建成恰恰相反,他的根基不在东宫太子本身,而是来源于李渊的支持……只要李渊没有易储之心,父子俩的政治立场就是统一的。
坐在左手第二位的老者笑道:“玄成劝诫有方,殿下仁德有道,正是君臣相济之像。”
“郡公过奖了。”
这位是荥阳郑氏郑善果,前朝爵封武德郡公,曾因清廉闻名天下,大业年间考评天下第一,名望极高,武德四年随淮安王李神通投唐,爵封荥阳郡公,东宫太子左庶子,是东宫的重要人物。
清河崔氏多有族人仕于东宫,就是郑善果在其间引荐,其母出身清河崔氏,魏征、崔帛去岁巡视山东,事多有不协,今年四月,李渊下令择官抚山东,李建成举荐郑善果出任山东安抚大使,为东宫招揽贤才。
直到前些日子,郑善果被召回朝,任民部尚书,仍兼任太子左庶子……这位辈分非常高,他的嫡亲表妹嫁给了独孤信,生了个女儿就是隋文帝的妻子文德皇后,后者有个同父异母的姐姐生下了李渊。
郑善果捋须道:“他日殿下继嗣皇业,当使玄成修史。”
李建成大笑道:“必以巨鹿魏氏为首,以清河房氏辅之。”
魏征难得露出笑意,拱手道:“殿下气度斐然。”
二十四史的《魏书》正是巨鹿魏氏的魏收主编,这位是魏征的叔祖,而辅佐魏收的众人中,最有名望的是清河房氏的房延祐,李世民心腹幕僚房玄龄的伯祖。
李建成这几句话说的云里雾里,但在场的人都是饱学之士,自然一听就懂。
前事故例,后而仿之,但前提是,李建成能继承大宝,登基为帝。
嗯,历史中李建成虽然惨死,但《隋书》的确还是魏征主编的,辅佐者中也的确有房玄龄。
不过坐在右手第四位的罗艺就听得有点懵懂了,但虽然懵懂,但还是开口道:“房陵王虽有过失,但其败落,亦有炀帝之诡谋,杨素之助桀。”
殿内安静了片刻后,所有人都听得懂这句话,隋炀帝指的就是如今的李世民。
郑善果轻笑问道:“何人为楚公?”
楚公即杨素,当年杨广夺东宫太子,杨素是出了大力的。
“天下初定,国本不定,诗才不过小道,殿下招揽英杰,当以能者为先。”罗艺虽然说的慢,但显然早就打了腹稿,“去岁刘黑闼复起,横扫大半河北道,最终魏县大溃,于永济被擒,斩于馆陶县衙。”
“殿下急信,某率兵南下收复失地,与诸军汇合,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诸军上至淮阳王、邢州总管齐善行、洛州总管程名振,无不对其心悦诚服,俯首帖耳。”
听到这儿,郑善果呵呵笑了两声却没开口打断,太子中允王珪、太子舍人徐师谟都若有所思的盯着罗艺,坐在末位的太子舍人卢承基面有不忿,偏头看了眼面沉如水的魏征。
“后魏州总管田留安北上,某曾与其在冀州相遇……道国公亲口所言,若无李怀仁筹谋,只能坚守馆陶,任由刘贼肆虐……”
“原国公于馆陶县内自尽……自尽……”罗艺嗤笑道:“听闻那日淮阳王正巧被突厥放回。”
李建成面色不渝,但还算控制得住,只侧耳倾听,作势沉思。
所有人都听得出来,罗艺又一次将矛头指向了李善,而且是以特别刁钻的角度。
首先,如果没有李善,田留安很可能只能坚守,太子亲征,从容解围,在突厥肯定离开的前提下击败刘黑闼,从而获得军功。
其次,山东战事中,但凡有所收获的,除了自领幽州军最后出来扫尾的罗艺之外,剩下的全都是秦王一脉的将领,甚至是秦王府的人马,田留安、齐善行都是秦王府左右六护军府出身。
换句话说,李善与秦王一脉的将领合作非常愉快,后者建功立业,而前者也在军中有所名望。
而李善的所作所为极大的削弱了太子李建成的声望,甚至是在李建成脸上扇了个巴掌。
在这种情况下,李善难道不会投入秦王麾下?
“听闻殿下请圣人赐名玉壶春?”罗艺想了想补充道:“平阳公主一事……圣人视其为子侄,也未听闻其致谢殿下。”
罗艺虽然说的有点乱,但意思很明显,李善此人,身负奇才,非仅诗文小道,若有抉择,当会舍东宫投秦王。
这样的人物,太子您几番怀柔都没什么效果,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其投入秦王府?
既然不能笼络,那也不能看着他投入敌手!
罗艺这番话说到底,是将秦王李世民喻为前隋杨广,而将李善喻为前隋楚公杨素。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比喻还有点道理。
当年身为晋王的杨广军功远不及秦王李世民,但也曾经名义上统领大军灭陈,结束了自后汉以来三百年天下分裂的局面。
而李善虽然年轻,但却和杨素一样得圣人厚重,而且还同样能影响皇室中地位特殊的女眷。
杨素对当年的文德皇后是有不小影响力的,换算到如今,那就是手掌兵权的平阳公主。
罗艺还准备补充几句,眼角余光却瞄见一人霍然起身。
“今日群贤讲史,所谓劝殿下仁德为先,尽揽英才。”魏征须发皆张,声如洪钟,“燕郡王却因私怨而坏太子贤德,意欲何为?!”
第328章 东宫(下)
看到魏征出列,罗艺并不意外,他知道东宫内魏征、韦挺两人和李善多有来往,甚至前者还对魏征有恩。
不等罗艺辩解,魏征高声道:“山东战事,李怀仁被一路追杀南下,眼见突厥肆虐河北,眼见村无人烟犬吠,若有其能,难道只枯坐城中吗?”
“若能坚守……”
罗艺只说了四个字,魏征就厉声打断,“某与怀仁一同启程,驻足河岸,难道他不知吗?”
李建成微微点头,这方面的事,早在几个月前就讨论过……在被围馆陶,消息断绝的情况下,唯一从陕东道北上山东的李善是心知肚明的,率数万大军的齐王李元吉不可能相援。
换句话说,李善筹谋大捷使得东宫的算计全盘落空,但并不是李善的本意。
呃,不能说这考虑方向有问题,只是他们没看过穿越小说……
郑善果笑道:“少年英杰,意气飞扬,既有其能,自当奋起。”
“当日清河县内,淮阳王坐视,眼见兵变民乱,怀仁斩崔帛头颅,立平乱事,虽失之以刚,却见心胸。”魏征顿了顿,扬声道:“若无怀仁当机立断,损的是太子贤德。”
这次王珪、徐师谟等人纷纷点头,就连其母出身清河崔氏的郑善果也点头称是,他今年安抚山东,曾经细加打探过此事手尾。
当日乱事一触即发,以李道玄为首的秦王一脉都冷眼旁观,就盼着……太子抢走安抚山东之权,最终却闹的山东第三次复叛。
这也是李建成对李善颇为优容,并不将其视为秦王一脉的主要原因……虽然战后凌敬投入天策府任职。
王珪缓缓道:“自李怀仁归京以来,先以诗才扬名,后力救平阳公主,得圣人青睐,因筹谋山东战事爵封馆陶县公……但细察之,以科举入仕,往来无忌,并无偏向。”
罗艺长于战阵,亦喜诡谋,但口舌非其所长,被怼的面红耳赤,这时候口不择言,愤然道:“此等人物,不能为殿下用之,自当除之!”
“此言大谬!”魏征怒气勃发,“天下官员名士多矣,如今秦王窥探东宫,殿下当招揽英杰应之,但绝非非此即彼!”
“不能为殿下用之,便要除之,一旦传出,天下英才尽入秦王彀中!”
李建成再次点头,心想二弟自从前年归京,就大力招揽英杰……罗艺这可真是个馊主意啊!
郑善果缓缓道:“适才玄成言,身为太子,不可逾制。”
李建成眼神闪烁,举手示意罗艺住口,柔声道:“怀仁得父亲青睐……彦超,孤使太子妃为其选配名门贵女。”
罗艺暗暗咬牙,但不得不起身代长子相谢,毕竟从前隋开始,他就在地方任军职,对朝堂事知之甚少,更何况郑善果话说的拐弯抹角,所以……
而李建成、魏征等人都听懂了,如今东宫、秦王夺嫡,朝中官员多有择主,但并不是每个官员都会择主的,相当一部分官员都只是效忠于李渊,或者说效忠于李唐。
一位青年才俊被李渊看重,而东宫太子非要刻意怀柔笼络,有这个必要吗?
郑善果的话是个警告,在警告李建成把握尺度……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子之间,总需要保持一种若近若远的微妙距离。
而前隋太子杨勇就没有把握住尺度。
瞥了眼面色阴沉的罗艺,李建成心里也有无力感,琢磨要不要将实情私下透露一二。
罗艺深恨李怀仁,无非是因为觉得李善抢了你儿媳,又落了罗氏的面子……但实际上,人家早就勾搭上了,事实是你儿子罗阳想横刀夺爱,才被李善一顿猛怼。
相比较而言,罗阳无论在哪方面都无法和李善相提并论……就连拳脚功夫都比不上,被打成那般模样。
李建成想了想,换了个话题,“今日两仪殿议事,吴王当论斩,不知对江南战事可有助益。”
“前年斩窦建德首级,山东两度复叛。”王珪捋须道:“但不可同日而语。”
魏征和郑善果都点头称是,在场诸人中,他们俩虽然出身不一,但都曾经被夏军俘虏,魏征甚至还出仕夏朝。
窦建德虽是乡豪出身,但仁义之名遍传山东,所以被斩首后才会得到广泛的同情,加上唐军在山东大肆搜捕,才导致山东两度复叛。
但这种事不太可能出现在江南,更不可能出现在杜伏威的身上,江淮军向来以凶悍闻名,时常有杀戮之举,杜伏威本人也是以手辣著称。
李建成在心里盘算,斩杀杜伏威,对大军进剿应有助益,此次六路大军中,虽有李世绩,但也有任瑰,更重要的是有李孝恭、李靖。
如今李建成已经不指望能在军中树立威望了,但绝不希望看到秦王一脉将领不停的建功立业。
正思索间,太子左卫率韦挺大步入殿,神色有些凝重。
李建成有些惊诧,他和韦挺为少时密友,知道这位好友向来没个正经,惯于调笑,少见这般模样。
“殿下。”韦挺疾步走到主位前,“适才得报,圣人命平阳公主招旧部入京,充实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皆由平阳公主节制。”
殿内登时响起一阵骚动,李建成眼睛一亮,不由自主的看了眼王珪、魏征……劝父亲召回平阳公主,就是这两位心腹幕僚出的主意,虽然颇有坎坷,但终见成效。
李唐沿袭隋制,设十六卫,前十二卫领天下府兵,后四卫是以募兵制为主,组建北衙禁军,护卫宫廷,掌门禁及守卫事。
李渊让平阳公主领北衙禁军,可以解释为对其的信重,毕竟这是托付身家性命。
也可以解释为李渊试图平衡这场夺嫡之争,毕竟平阳公主是唐军中仅有在威望和影响力上能与李世民相较的角色,而平阳公主在夺嫡中并没有明显的表态。
还可以解释为李渊对次子李世民的警惕,毕竟秦王府在京的私人武装虽然在人数上不占什么优势,但在武力和对军队的控制力上,别说李建成,就是李渊都难以想比。
但不管怎么解释,这对于东宫都是个好消息,也是一个注定震动整个长安城的消息。
第329章 未卜先知
武德四年,秦王李世民扫荡中原,一战擒两王,圣人李渊以为功高无以封,想出了所谓天策上将这个名号,李世民在洛阳组建天策府,招揽豪杰英士。
为什么陕东道大行台成为秦王府最重要的根基,一方面在于李世民亲领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另一方面在于天策府。
大量李世民旧部在秦王府、天策府中过一道手,转入了陕东道、益州道各处为官,这构成了李世民的根基……也是历史上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能迅速平稳局面的关键。
而如今李世民长期居于长安,如虎困笼中,所以在长安另组建了天策府,与秦王府、文学馆互为补益。
天策府中属官,论官职高低,长史唐俭、司马宇文士及、封伦为首,论谋略,杜如晦、薛收为首,论心腹,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为首。
但自从房玄龄弃职之后,只能以私人幕僚的身份待在天策府内,和他相仿,平日尝尝叙话的是天策府兵曹参军事凌敬。
事实上,除了官员调配之外,天策府上下事务,均由房玄龄、凌敬两人主持。
处理完公务,命下人烹茶,两人在侧屋坐定,聊起了江南战事。
“自前隋乱世,国朝先后平西秦、灭武周,扫荡中原,均为殿下军功。”房玄龄盯着手上的公文,“故谋臣猛将并在殿下麾下,罕有别立勋庸者,唯独赵郡王著方面之功。”
洛阳大战之后,李孝恭率军灭梁,虽然长史李靖异军突起,以兵法取胜,但李孝恭却实实在在是地位不可动摇的主将。
凌敬微微点头,没有说什么,他想起了之前李善私下的评价,自后汉末年,天下纷乱,西晋昙花一现后衣冠南渡,南北对峙两百载,前隋二世而亡,李唐能得天下归心,一方面在于长时间国家破碎,各个阶层对一统的渴望,另一方面也在于李唐的运气。
李唐宗室一族,其实人数并不多,之前除了北魏名将唐国公李虎之外,少有杰出之士,但没想到这十年内,却涌出如许多豪杰。
李渊身为开国帝王自然不需多说,秦王李世民军功盖世,江夏王李道宗、淮阳王李道玄均是尚未加冠即纵横沙场,襄邑王李神符领并州总管,对突厥颇有战功,之后又冒出了个赵郡王李孝恭……甚至连女子都能统兵上阵,军功赫赫。
上天如此厚待。
“若赵郡王数月内扫平江南,当回朝受赏。”房玄龄轻叹一声,神色有些不渝,“大亮欲有所为,殿下不置可否。”
凌敬瞄了一眼,他入天策府半年多了,主持各处事务,虽然还不能参与李世民密会,但也听得懂这句话。
对江南一战,李世民是无所谓的,就算李孝恭扫平江南,战功也无法与其相比,所以只从军事角度建议齐州总管李世绩出兵,而之前刚刚被授安州刺史的李大亮试图搅合进去,李世民也没有给出明确的态度。
但李建成是有所谓的,因为宗室将领中,最能打的李道宗、李道玄都偏向秦王,李神通和李世民关系很好,李神通的兄长并州总管李神符也和李世民关系很不错。
李建成那边……有点惨,之前被寄予厚望的庐江郡王李瑗任洛州总管的时候,被刘黑闼吓得启城而逃。
而李孝恭在夺嫡之争中并没有明显的偏向,自然成为东宫怀柔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