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峥嵘 第76节

张玄素已经回城,留下的张文瓘也不太弄得清楚,虽然成功伏击,但毕竟兵力太少,能不能赢还真不好说。

凌伯倒是看得懂,不过眉头紧皱,压根就不理会李善。

长蛇一般的突厥大队被从中截断后,自然是一片大乱,前面的蛇头回首咬向来敌,而后方的蛇尾在拼命绕起,试图将来敌牢牢卷住。

阵中的田留安不顾漫天飞舞的流箭,高声呼和,指挥骑兵戳力向前,横向凿穿敌阵后,迎面猛击回军的突厥前阵。

居高临下的唐军步卒拼命的向下放箭,试图阻止源源不断向前冲刺的突厥骑兵。

和中原大战不同,对阵突厥,即使重甲骑兵破阵,突厥兵也能凭借精湛的马术四散避开,不会因为小规模的溃败而影响全局。

就在这时候,凌伯用力一拍身下大石,似乎都感觉不到疼痛,“大局已定!”

顺着凌伯的视线,李善看见,苏定方率不到一百的骑兵不知道什么时候绕行到了突厥后阵的侧面。

当苏定方趋马冲入阵中,手中马槊横扫的那一刻起,还保留反败为胜希望的突厥兵终于崩溃了。

第121章 真正的绝境

虽然只有百名唐兵,但有苏定方这等猛将,突厥骑兵急着上前支援前阵,并不能四散相避。

当苏定方手中的马槊将一名身着铠甲的突厥将领高高挑飞的时候,突厥后阵的混乱已经不可抑制。

山丘上的唐军还在拼命放箭,前阵的突厥军被田留安顺利的击溃。

两千突厥轻骑终于开始溃逃,李善提着的心也终于放回肚子里了。

这种情形,田留安自然不会追击,下令打扫战场,搜寻伤员、俘虏。

看了眼远远的苏定方,田留安赞道:“力拔千钧、勇猛善战也就罢了,但乱军之中尚能镇定自若,绕行破敌侧翼,此子堪为名将。”

肩部中了一箭,背脊被劈了一刀的柳濬笑道:“不过牛刀小试,前日夜袭,此人战前部署明了,冲阵无双,弓马娴熟,更指挥麾下如臂所指……”

田留安摸了摸胡子,小声嘀咕了几句,这战法倒是有点眼熟。

的确,李世民最喜欢玩这一手,正面迎敌,另遣偏师甚至亲自领兵,率精骑绕行侧翼、后阵突袭,前后夹攻。

当年浅水原一战,李世民只带了几十个骑兵从侧翼杀入敌军,配合正面攻势,一战扫平西秦,定关中大局。

田留安和柳濬还在闲聊,李善健步如飞跑来,“带上伤兵,快走,快走!”

柳濬侧头看见李善脸上的表情有点惊慌失措,不由大为惊讶,就算那日陷入绝境,李善还能保持冷静呢。

“适才周赵问了个俘虏,送回去的那突厥人……是阿史那子弟!”

田留安大惊,阿史那这个姓氏是突厥王族。

“那两千轻骑真是为那俘虏而来的?!”

李善急的跳脚,“不管是不是,都得快走,入城再说!”

“未必……”

“肯定还有突厥骑兵,快走,快走!”李善顿了顿补充了句,“若是突厥来袭,如今馆陶城内有原国公!”

这句话显然有些分量,现在谁不知道是史万宝顿足不前,使淮阳王李道玄全军覆没。

若是真的遇敌,史万宝肯定是不会来救的……他巴不得秦王府出身的田留安挂了。

田留安一跃而起,还没等他说什么,已经感觉到地面在微微颤动……显然是有大股骑兵逼近。

凌伯瞪了眼李善,“老夫若死,就是死在你这张嘴上的!”

正在往马背上爬的李善也是无语了,这次明明猜对了,你怎么还骂我?!

都不用派斥候去查探了,只听听这动静就知道打不过……就算只是再来两千突厥轻骑,那也完全没办法打。

不再收拾战场了,只带上还能动弹的伤兵,千余唐军趋马狂奔,但后方的马蹄声越来越近,苍凉的号角声似乎就在李善耳边回响。

还没体会过这样狂飙突进的速度,李善伏低身子,抱着马颈,只能保证不会掉下去,至于方向……那只能让边上的苏定方、郭朴帮忙了。

不知过了多久,似乎只是一小会儿,但也似乎很久很久,马速渐渐放缓。

安全了?

李善欣喜的直起身,看见已经近在眼前的城墙,然后视线内出现在前方游走的突厥游骑。

娘的,不是安全了,而是被围住了……李善咧咧嘴,侧头看了看,不断有突厥小队游骑从侧面越过,听不懂的突厥话震耳欲聋。

凌伯冷笑道:“你不是说,必是偏师,突厥大军绝不会南下吗?”

李善都要哭了……这时候再算这些旧账,有意思吗?

我认真分析局势,次次被打脸。

随口胡咧咧,虽然先给了个小枣子,但最终是一个大耳光……我上哪儿说理去?

感情,我说什么都是错?

看了正确答案,最终还是摸不出解题思路?

李善隐隐感觉得到,这次突厥大军南下,应该是自己这个穿越者引起的连锁反应。

还想着之前在历亭陷入绝境……其实那不叫陷入绝境,现在才是。

李善回头看了眼,漫山遍野的突厥骑兵正滚滚而来。

这是多少……反正人山人海数不清。

李善叹了口气,颇有歉意,是他决定杀了范兴,将那个突厥青年带上路的。

凌伯瞥了眼李善,“不关你的事……若当日不施义举,自然没那些麻烦。”

苏定方没有说话,但也默默点头。

前面的田留安已经指挥骑兵布阵,看起来似乎是想放手一搏……投降,那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田总管,那突厥青年就在城内。”张文瓘喊了句,意思很明显,用俘虏交换。

田留安恍然醒悟,的确如此,如果之前审问俘虏无差,一个能让突厥大军追来的阿史那王族子弟,理应能让突厥人退兵。

毕竟,突厥人是南下抢东西的,不是来攻城略地的。

但接下来的问题是,谁去?

不可能就这样立即让人去将突厥青年提出来,唐军距离馆陶还有四五里路,突厥兵不退,唐军不敢入城,万一被突厥兵抓住机会破城,那就一切皆休了。

必须先以交出突厥青年为条件,和突厥人谈妥,来保证唐军的安全撤回城中。

所以,必须有一个人前去和突厥首领相商。

很短暂的沉默后,几道视线都落在李善身上……论分析时局,论明利害得失,李善都是最合适的人选。

凌伯倒是也合适,但田留安不太放心,张文瓘就更别提了。

李善苦笑着趋马出列,很多时候,一个穿越者绽放的光芒让他成为核心,成为英杰,也成为众矢之的。

“拜托了。”田留安伸出手紧紧握住李善的胳膊。

苏定方双腿一夹,趋马上前,在他看来,这是自己的义务。

但李善的视线在苏定方脸上扫了扫后,落在了周赵身上,“你不是懂突厥语吗?”

周赵的笑容有些僵硬,但毫不犹豫的上前,“自当相随。”

“苏兄就别去了。”李善锤了苏定方一拳,“若事有不协,老母如今在长安城外朱家沟。”

苏定方眉头一皱,正要说话,苍凉的号角声响起,众人抬头看去,突厥骑兵如波浪一般散开,一杆大旗由远而近。

“除了翻译,你就是哑巴!”

李善丢下最后一句话,手持马鞭,跃马出列。

第122章 谈判

被围住的千余唐军摆出了防御阵型,田留安眯着眼打量着渐渐远去的李善的背影,心里七上八下。

满怀希望的柳濬低声道:“淮阳王曾言,此人观察入微,又有捷才,必能……”

话说到一半突然戛然而止,柳濬只能呃了声,就差抬手捂着脸了。

千余唐军,万余突厥人,众目睽睽之下,跨着白马的李善骑着骑着,身子有点歪,一不留神噗通摔落马下。

苏定方刚开始还以为是突厥兵放箭……但随即就看见李善在地上打了滚迅速爬起来,试图以极为难看的姿势爬上马背。

但现在没郭朴、苏定方在身边,李善试了两次都没爬上去,两条大腿内侧还火辣辣的呢。

最终,李善目瞪口呆的看着白马嘶鸣一声,居然跑了!

两军对垒,你死我活,紧张的气氛突然消失的无影无踪,几万双眼睛都在看着,看着李善伸着手狂奔着去追那匹越跑越快的白马。

当李善和周赵合骑一匹马来到突厥阵前的时候,看见好些突厥兵都忍不住在笑……

这气氛对谈判是有利的……李善只能这么劝说自己,如果有可能,真希望气氛保持剑拔弩张啊,至少自己不会那么丢人。

但李善还是保持着冷静的思维,行了一礼,迅速瞟了眼最前方的突厥人,此人站在大旗下,理应就是突厥首领,看起来很年轻,虽然满脸胡子,也不过二十多岁。

一旁的周赵佩服的看了眼李善,也不知道是佩服他临危不乱还是佩服他的脸皮厚度。

突厥首领看了看送上来的皮帽和弯刀,微微颔首,说了几句话。

周赵凝神细听,低声翻译,“交出那人,任由离去。”

“人在馆陶城内。”李善干脆利索的说:“他们要先进城。”

几个突厥将领叽哩哇啦说了一大堆,李善侧头一看,周赵摇摇头,“骂你呢,要听吗?”

“不用了。”

突厥首领手一抬,杂声顿消,他指了指李善。

“问你是何人。”

李善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李善,岭南人氏,三年前迁居冀州枣城,行医为生,十日前被唐军裹挟南下。”

这次用不着周赵翻译,一个中年将领走到突厥首领身边低声翻译,衣着打扮和发髻都显示这是个汉人。

特地选了这个身份,理由很简单……海商不敢残害僧人,草原部落不愿杀戮医者。

那位中年将领笑了笑,“既然是医者,可认得枣城名医张吉行?”

李善神情肃穆,“吾师乃枣城名医齐吉行。”

中年将领神情一松,而周赵暗暗腹诽……那齐吉行拜师你不收,非要给人家当徒弟?!

突厥首领眯着眼打量着李善,突然低语几句,挥手让人抬出两个伤者。

李善也是无语,咱们是来谈判的,你盯着我作甚?

趁着众人看着伤者,李善也打量了眼那突厥首领,二十多岁的年纪,虽然是典型的突厥人打扮,但细细看去,并没有寻常蛮横草原人的气质。

周赵倒是隐隐猜到了点什么……有几个人能在数万突厥大军之前如此镇定自若?

不过,接下来,周赵已经顾不得那些了,他瞄了眼第一个伤者,登时脸色一白。

正是被自己审问,临走时又让士卒劈了一刀的那个俘虏……

李善自然也发现了,他咳嗽两声,从被突厥人捞回来的白马上取下包袱,从中取出匕首、布条、药粉等物,再摇了摇酒曩,还剩了点。

那伤者显然也发现了,这不就是审问自己的那两人吗?

首节 上一节 76/4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