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仪想了想道:“周罗睺乃忠义之人,当初降隋,也是晋王攻入建康之后,挟我父王手书,才令他投降的,我见周罗睺,他对我仍执臣子之礼,恭敬有加。”
“我提醒你一下,”杨铭皱眉道:“在我这里,我不会计较,但是以后勿要在外人面前提什么父王,更不要说什么臣子之礼,这是犯忌讳的。”
陈淑仪噘嘴道:“我当然知道啊,我只会跟你才这样说。”
沉思半晌后,杨铭问道:“这个周仲牟成亲没有?”
陈述点头道:“有的,妻子是江南人士,有两个儿子,对了,我忘了跟你说,周罗睺的祖籍就在九江,他们周家在九江地区也算大族,颇有影响。”
还有这回事?那可真是比小说里的故事还巧。
五牙大舰就在九江,周罗睺老家也在九江。
杨铭道:“周仲牟两个儿子多大?”
“一个十六,一个十五,皆已成年,”陈淑仪道。
杨铭又问:“成婚否?”
“尚未,”陈淑仪答。
杨铭在想,如果让周仲牟去九江帮他养护五牙舰,想要让对方忠心务实的给他做事,要么给点苦头,要么给点甜头。
这就叫恩威。
他们老周家不是很想进卫府吗?那就给他两个儿子安排一下,让周仲牟对自己心存感激,才会实心做事。
古代嘛,为人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子女能有个好去处。
于是杨铭直接就去找自己的大哥杨昭帮忙。
卫府大将军是遥领,并不具备真正的战时指挥权,战时,是由皇帝亲任的行军大总管总领,外加各部主将为先锋。
比如左领军府大将军史万岁,他并没有调兵权,除此之外,左领军府的其它事务都归他管。
老大杨昭是左武卫大将军,别说安排几个侯卫,就是安排几个校尉、旅帅也是张张嘴的事,毕竟人事任命这一块,是他管。
不过杨昭就任左武卫大将军之后,也就去过几次军府,大致知道手底下几个重要将领都是谁之后,就再也没去过。
所以左武卫府的日常事务,是两个将军在处理。
一个叫李浑,是宇文述的妹夫,这小子后来稀里糊涂帮李渊顶了一口大黑锅,被杨广处死,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杨氏将亡,李氏将兴”事件。
一个叫周法尚,原本在陈朝为官,得罪了陈叔宝的弟弟长沙王陈叔坚,直接率领部下投靠了北周,大隋立国之后,参加了隋灭陈之战,长期安抚岭南地区,去年返京,被授予左武卫将军一职。
反观仇人陈叔坚,为避讳改名陈叔贤,现在混得那叫一个惨。
当杨昭见过杨铭之后,直接派手下的奴仆去一趟左武卫府打个招呼,给那两小子安排个巡城的侯卫。
“你竟然买了一条船?”杨昭纳闷道。
杨铭纠正道:“不是买,是大姑母送给我的。”
其实整个过程,他都一五一十的跟杨昭说了,杨铭历来的行事风格就是这样,以真诚换取信任,不要总是编瞎话糊弄,人家没几个人是傻子。
当然,这个也得看人下菜,有些人不值得他真诚。
杨昭无奈摇头:“你不动那个念头,大姑母能帮你要来吗?你竟然还弄来了晋阳楼?不过嘛......”
说着,杨昭又嘿嘿笑道:“晋阳楼倒是挺不错,是个会友的好去处。”
“那是那是,又没花钱,白给的还不要吗?”杨铭也跟着嘿嘿道。
杨昭这些天也出不了门了,被萧妃看的死死的,杨铭也是一样。
所以杨铭闲着的时候,就会带着建成在王府四处逛逛,话里话外经常叮嘱建成:老大傻、老二奸、老三老四飞上天,你愿意做傻大哥吗?不愿意吧,那你从小就要好好教训自己的弟弟,尤其是老二,你千万注点意,揍他的时候不要手软。
也不知道李建成听懂没听懂,反正是一个劲的在点头。
没过几天,周仲牟来了,
一见到杨铭,直接便跪地叩谢,他是从陈淑仪那里知道,是杨铭帮他两个儿子安排的。
这时候杨铭再提五牙大舰的事情,就是水到渠成了。
周仲牟本就出生在九江,老家那边还有不少亲戚朋友,他可以招募数百人,来为杨铭养护那艘五牙舰。
具体他会怎么做,杨铭也不插手,毕竟他是个外行。
临走时,杨铭让徐景准备了钱五千贯,布帛两百匹,周仲牟说什么都不要,但是被杨铭厉声呵斥之后,还是勉为其难的收下。
毕竟养护一艘五牙大舰,开支绝对不小,五千贯钱坚持不了多久。
接下来,就是坐等杨暕成婚了。
这些天,前来王府道贺的客人可谓络绎不绝,很多地方官员也派人送来了贺礼,杨暕是宗室,所以他的婚礼自然由宗正寺主持。
半个月后,新娘子进府了。
杨坚下令,大兴城暂停宵禁三日,举城庆贺。
当天晚上,晋王府灯火通明,杨广那边正招待着数十位朝中大佬,萧妃则是与江南来的一些士族贵人另开了一席,把酒言欢。
老大杨昭也没闲着,不够格去杨广那里喝酒的,都集中到了杨昭这里。
至于老二杨暕,应该是在打扑克。
相比较下,就属杨铭这里最是冷清,只有一个客人:杨茵绛。
如果李建成也算客人的话,那就是两个。
第94章 换防
杨茵将一个未出阁的大姑娘,老是往杨铭这里跑,其实有点不太合适,会让人说闲话的。
好在杨铭是杨广的儿子,杨茵绛是杨素的孙女,敢说他们闲话的,一只手掌都能数的过来。
闲聊的时候,杨铭才从杨茵绛口中知晓了杨素面圣的整个过程。
其实他也没想到,这件事会如此顺利。
史万岁这个人除了脾气太硬,性格太直之外,其实算得上良臣了,可惜杨坚不喜欢这样的良臣。
这跟杨坚的性格没关系,而是与他的经历有关系。
他是以权臣身份篡位得的天下,所以当时不服他的人很多。
远了不说,长女杨丽华首先就不服他。
当然,事实证明,杨坚来做皇帝,远胜宇文氏。
杨坚心里也清楚,自己这个皇帝宝座,来的不是那么名正言顺,所以他特别忌讳有人给他提意见,尤其是有人敢顶撞他,这样会让他觉得,对方没把他放在眼里。
赵煚就是一个例子,本来好好的尚书右仆射,被贬成了一个刺史。
苏威也是吃了这个亏。
当初杨坚对群臣言道:朕若有过失,汝等当劝谏之。
苏威当时身兼门下省纳言,干得就是劝谏皇帝的事,于是他信了杨坚的鬼话,还真的上疏劝谏,结果呢,被撸了一堆官职。
像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隋初四贵之一的虞庆则,也是经常顶撞杨坚,结果以谋反罪被诛杀。
郢国公王谊,儿子娶了杨坚的五女杨阿五,都没保住他的命,被赐死。
乐安郡公元谐,这位和杨坚还是同窗好友,私底下说杨坚坏话:我是主人,殿上者贼也,直接被诛杀,抄家除籍。
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杨铭看来,这当然是杨坚巩固皇权的必然手段,没有什么对错可言。
毕竟在关陇门阀之中,很多人认为:杨坚能坐得皇帝,我亦坐得。
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史万岁也是被杨坚暴杀于朝堂,实因老史太能顶撞杨坚了,这纯属活腻歪了。
所以杨铭觉得,这一次能保住史万岁,不代表下一次也能,这老小子如果还是改不了犯上的习惯,早晚都是一死。
有机会了一定要好好劝劝自己这位师父,不然这种性格,熬得过杨坚,熬不过杨广。
.......
杨暕的婚事刚过,杨坚夫妇便移驾仁寿宫,又去避暑去了。
实际上也谈不上什么避暑,就是仁寿宫那里的环境比较好,住着舒服,毕竟当初杨素监工仁寿宫,单是民夫就累死了一万人,其奢华程度可想而知。
接下来,杨暕夫妇在大兴呆了七天后,就要动身离开了。
萧妃又哭成了一个泪人,在马车前抱着二儿子不肯撒手。
有哪个母亲,不希望儿女承欢膝下呢?可惜生在皇室,注定了母子之间聚少离多。
河南王杨昭距离返回封地的日子,也不远了,也就是杨铭因为年龄还小的缘故,不到就藩的时候。
杨暕带着自己的王妃,乘坐马车走朱雀大街,在街道两旁的击鼓鸣锣声中,离开了大兴。
郡王以上,不论进京还是离京,朱雀大街都会净街鸣锣,寓意一路顺风。
如今的朝堂,又是太子杨勇说了算了。
偏偏这个时候,赶上了京师换防。
每逢京师换防,全城戒严,各里坊全部关坊,不得出入。
左右卫,左右武卫,左右候卫,这六卫的军府,都在关中地区,主要是负责京师及周边卫戍,每半年换防一次。
当然,京城巡街的侯卫不算,这些人分别来自六卫,只负责京城内的巡逻,不会跟着换防,顶头上司只有一个,骠骑大将军崔弘升,杨昭的老丈人。
这天,崔弘升来了王府,没有去找女婿杨昭,而是直接面见杨广。
老爹杨广和别人密会的内容,很少会告诉杨铭,但如果是杨昭问,他就会说。
于是杨铭老是怂恿杨昭去打听情况。
因为他必须得知道每天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尤其是牵扯到杨广同志。
众所周知,今年是开皇二十年,历史上,今年年末,就是杨广同志被册封皇太子的重要时刻。
如今杨勇因为正妃过世,东宫无嫡的原因,已经被二圣大为冷落,朝中很多原本保持中立的官员,看出苗头不对,已经开始朝晋王这边慢慢靠拢。
就如崔弘升一样,别看他跟晋王府是姻亲,但因掌管京城宿卫,位置特殊,所以一直以来都刻意与杨广保持距离,如今竟然正大光明的入府拜见,至少说明他已经看出一些苗头了。
还有贺若弼,据说杨暕成婚那晚,他是最后一个从王府离开的,甚至还曾帮着杨广送客。
送客这种事情,以前都是杨素和宇文述干的,这俩也是众所周知的晋王党。
杨昭回来后,将打听到的消息转述给杨铭。
原来崔弘升竟然是来抱怨来了。
杨坚夫妇不在,眼下的大兴是太子杨勇说了算。
而在这次换防的过程中,崔弘升这位掌管京师宿卫的骠骑大将军,差点跟左卫大将军元旻干起来。
至于原因,这就要说到大兴城的城防布置。
大兴城的城市布局,东、西、南各有三道城门,分别是南安化门、明德门、启夏门,东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西通化门、春明门、延兴门。
每道城门附近都设置有卫所,每卫八百人,分置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各一人。
大兴城有南北向大街十一条,东西向大街十四条,每条大街布置有武侯府、哨所、卫所、塔楼,再加上各里坊中的宿卫,总人数在两万五千人左右。
这些人分别来自六卫,却都归崔弘度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