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铭笑道:“李大哥无需客气,快请坐。”
李靖和杨铭已经老熟人了,闻言也不客气,点了点头,在杨铭对面坐下,丫鬟暖冬赶忙为他添了一副碗筷,李靖微笑答谢,非常有礼貌。
这位史书上大名鼎鼎的人物,今年年初,靠着关系,混了一个长安县功曹,等于是县令之下的二把手,算是县长吧。
事实上,大隋所有的官都是关系户,因为科举前几年才刚刚施行,寒门士族还没机会冒头。
记住,是寒门士族,不是普通老百姓,老百姓永远也冒不了头。
李靖也是关系户,还是官三代,祖父李崇义是北周的殷州刺史(高官),父亲李诠是大隋的赵郡太守(市长)。
他的大舅更出名,大隋上柱国韩擒虎,灭陈之战,第一个攻进陈都建康的大将军,二舅也是上柱国,江都郡公韩僧寿,
不过他这个功曹,不是他爹安排的,他爹没那个本事,也不是他大舅他二舅安排的,韩僧寿的手还伸不了这么长,至于韩擒虎,六年前已经过世了。
提拔他的是尚书右仆射杨素,因为李靖是杨素的门生。
能够成为杨素的门生,当然是杨铭在背后出了力,好在李靖本身实力够硬,被杨素一眼看中,收入门下。
而李靖本身,也是出自大名鼎鼎的陇西李氏,和李渊是一个祖宗,但到了他们这一辈,早就没有任何关系了,现如今李阀的核心掌权人物,都是李渊祖父李虎这一支的。
两人边吃边喝,聊的也都是一些闲扯淡的话题。
每次见面,两人都是在聊一些新鲜有趣的市井轶事,李靖在长安县当县长,平日遇到见过的新奇事情数不胜数。
杨铭一开始姿态又放的很低,所以两人逐渐成为非常要好的忘年之交。
“刘居士这小子这么孬?”杨铭笑问道,
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最近大兴风头最劲的一位官二代身上。
李靖是个正派人,在长安当县长还不到一年,已经快不想干了,因为见过太多的腌臜事,但他又做不了主,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不瞒殿下,只是今年一年,上报到县衙的命案就有三十多件,其中有十一件与刘居士有关,卑职几次三番想要将案件呈报给大理寺,但都被上司给摁下来了,以至于刘居士直到如今仍是逍遥法外,整个大兴无人敢管。”
案件真要送到大理寺,刘居士肯定完蛋,因为大理寺有个狠人。
“这话说的,”杨铭笑道:“他算老几啊?大兴没人管的了他?”
李靖叹息一声:“其中颇为复杂,总之,上头都在护在他。”
复杂吗倒也不复杂,杨铭知道刘居士这个人,庆州总管,左武卫大将军刘昶(chang)的儿子,刘居士如今混了个东宫的千牛备身,是太子杨勇的看门狗。
刘昶这个人,没什么能力,就是身份有点不同寻常,他是北周王朝的奠基者,关陇集团的第二代领袖宇文泰的女婿,祖父杨坚在北周做丞相的时候,两人关系就不错。
大隋建立之后,完全是靠着跟杨坚的关系好,才混的风生水起。
没想到他的儿子已经成长为大兴城第一纨绔?
这把你给能的。
至于李靖说的上司包庇,这就更正常了。
李靖的顶头上司有两个,两个姓杨的,出身宗室,和杨铭是本家人。
京兆尹暂时空缺,原来是个猛人,后来被撸了。
京兆内史是雍州别驾河间王杨弘,暂时管理京兆府所有公务。
长安县令杨子崇,论族内的辈分,应该是杨坚的叔伯辈。
开皇元年杨勇被立为太子之后,整个关陇集团基本上都在向杨勇靠拢,何况是宗室。
所以包庇杨勇的看门狗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杨铭知道这段历史,刘居士这小子最后是按谋反罪被诛杀的,连累他爹刘昶也被杀了。
既然史书上明明白白的交代了你俩的结局,为自身利益着想,杨铭也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推波助澜一下。
“李功曹将所有涉及刘居士的案宗,想办法给本王弄到一份,剩下的你就不用管了。”
李靖震惊道:“万万不可!卑职只是酒后与殿下闲言,殿下万不可掺和进来,会得罪太子的。”
得罪杨勇?我特么自打被送到大兴宫抚养,就已经得罪他了。
杨铭无所谓的摆手道:“你想多了,一个千牛备身而已。”
嘴上虽然这么说,但是杨铭知道,千牛备身远远不是“而已”那么简单。
.......
......
第12章 南北之争
杨铭因为是杨广的儿子,所以他和太子杨勇处在绝对的对立面。
如果能够剪除刘昶刘居士父子,对自己老爹争夺储君之位,非常有利,
李靖非常谨慎,与杨铭约好了在一条犄角旮旯的巷弄里完成了交接,还再三苦劝杨铭打消主意。
杨铭一笑了之,这个世界上或许只有自己一个人知道,大隋皇朝的下一任接班人并不是杨勇。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当杨铭阅览那些卷宗之后,就知道刘居士真是活腻了。
京师晋王府,
晋王杨广只有返京述职的时候,才会在这里短暂居住,大部分时间王府都是空着的,只留着几百来个下人奴婢。
王府的规格很高,这是当年杨广短暂的担任了几个月的尚书令后,按照尚书令的规格修建的。
什么是尚书令?
地位高于尚书左仆射高颎和尚书右仆射杨素,是真正意义上的尚书省老大,百官第一。
但是杨坚非常不喜欢有人坐在这个位置上,因为这等同于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够掣肘的一个职位。
所以在杨广顺利灭陈之后,他就被自己的老爹杨坚过河拆桥,从这个位置上撸了下来。
府中居室。
杨铭坐在桌子上,翻看着一本本卷宗,徐景站在一旁大眼瞪小眼,
他识字不多.......
因为他是马奴出身,就是杨广上马的时候,他弓背跪地的角色。
一旁的陈淑仪倒是非常诧异,因为她完全想象不到,一个十一岁的孩童,是怎么能看懂卷宗的?
实际上,杨铭也是连蒙带猜,繁体字嘛,有时候也好认,何况他也是在国子监读过两年书的。
看完之后,杨铭指了指卷宗,示意陈淑仪也看一看。
这位旧陈公主如今已经被死死绑在自己这辆车上,所以杨铭并没有让她避嫌,反而是光明正大的让对方参与进来。
半个时辰后,杨铭问道;“怎么样?”
陈淑仪缓缓合上卷宗,冷笑道:“如果卷宗记载为真,那刘居士真是活腻了,竟然敢在京都豢养三千打手,还敢跑去旧都未央宫大言不惭,别说他是刘昶的儿子,他就是杨勇的儿子,这一次也死定了。”
杨铭深表同感,至于刘居士什么勾连公卿之子结为党羽为祸大兴,殴打百姓,强抢民女,肆虐街市,殴人致死什么的,都是毛毛雨。
就凭他敢坐在汉长安城未央宫大殿,汉武帝曾经坐过的地方,来了一句“当为一死耳”。
他就死定了。
他这话什么意思?意思是在他刘居士看来,能坐上这个宝座,死了都特么值。
那你死去吧!
杨铭思来想去,决定将卷宗想办法交给大理寺的那位狠人。
只有这个人才敢办刘居士。
大理寺最大的官叫做大理寺卿,下来才是少卿。
曾经的大理寺卿是个非常牛叉的人。
隋初四贵之一,苏威,担任纳言(可以劝谏皇帝)兼度支(户部)尚书,又兼任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
身兼五职,宰相之权。
不过苏威前几年因为犯了点事,被撸掉一堆官职,后来又将功补过,保留了邳国公的爵位兼纳言,又给封了一个大将军,地位大不如从前。
大隋的官,不是免一个就会有人补上的,这得看杨坚觉得有没有合适人选,没有的话,那个位置能一直空着。
所以现在的大理寺,是少卿说了算,而少卿赵绰应该就是下一任的大理寺卿。
他就是杨铭口中的狠人。
敢给杨坚挑刺的猛人,而且还是屡教不改,在杨坚面前反复横跳的那种,他不是纳言,但是他却干着纳言该干的事。
卷宗要是交到赵绰手里,刘居士的小命就算交代一半了。
问题来了,怎么交给赵措,直接去大理寺?
那特么是开玩笑,这样岂不是把自己推到前台了吗?
可是赵绰这老小子,经常吃住都在皇城大理寺官署,日常用度都是用的公家的,家里新续弦了一个美妻嗷嗷待哺,他也不想着回去交公粮。
想要把卷宗交到赵绰手里,还真不容易。
对了,赵绰是河东人。
.......
在大兴城玩了两天,买了些独孤后喜欢吃的糕点酱菜,杨铭返程回宫。
千牛备身,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位,只有皇帝和太子身边才有,属于高级侍卫,相当于领导身边的警卫员。
皇帝身边十二人,太子身边十二人,都是大隋的顶级关系户。
李渊就曾经靠着独孤伽罗的关系,给杨坚当过千牛备身,也就干了两年,就被杨坚外放出去当官了。
历史上的瓦岗军李密,还给杨广当过千牛备身,李密也是关陇集团贵族出身。
想当千牛备身,不单单要有过硬的背景,还得长的人高马大,模样周正,领导身边的警卫是不允许有歪瓜裂枣存在的,因为丢不起这个人。
刘昶的门路,肯定不够资格让儿子刘居士给杨坚当千牛备身,但是给杨勇当也是一样,因为杨勇是储君,早晚会继承大宝,到时候儿子被外放出去,起步都是个县级最高长官,而且爬升相当快,几乎是一年一进步。
这样的人物,自然会受到多方包庇,一般情况下不会出什么意外。
除非有人铁了心想搞你,比如杨铭。
在杨铭看来,老爹必须上位,不然的话,等到杨勇顺利继位,他们这一家子都跑不了,因为杨广现在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必须要争一争皇位。
灭陈之后,南北大一统,南方士族开始将手伸进北方,北方豪阀也想在富裕的南方分一杯羹。
各方利益争夺,由此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以关陇集团为首的北方士族集团,由杨广罩着的南方士族集团。
这就是为什么史书上记载,杨广动不动就往江都跑,因为那里才是人家的大本营。
这一点,其实和历史上的李建成李世民非常相似,李建成代表的就是关陇集团,而李世民代表的是隋末大起义中冒头的寒门士族集团,两者间必将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搞刘氏父子,就是剪除太子党羽,杨铭不得不做。
.......
回到宫中的第二天,杨铭早早便去永安宫请安,祖孙俩一起分享他带回来的美味酱菜。
期间,杨铭忽然问道:“祖母,孩儿想多了解一下河东郡的本土人文,不知朝中哪些官员出自河东?”
独孤伽罗笑道:“河东人可不少,毕竟河东属关中,我想想,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