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父亲是李靖 第38节

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工整无比,完全不是那些手抄书能够比拟的,而上面的内容,通俗易懂,每一句都对应着一件历史典故。

但李世民现在无暇关注文字的内容,他看着马周把刚刚排好的字模打乱,又重新排版,他陡然激动起来:“有了这,以后就不用刻模板了,一套字就可以翻来覆去用无数遍,只要把字重新排列一下就好,哈哈哈哈.....”

李世民的心陡然火热起来,有了活字印刷术,印书的成本会大大降低,他就可以大规模印刷书籍,让百姓也可以读上书。

读书将不再是世家子弟的专享,世家子弟有学问,百姓子弟也有学问,主动权就到了他的手里,他想用谁就用谁。

李德奖接着道:“我还想到了一种廉价的造纸技术,现在正在实验,如果成功,一本一百张的书籍,成本只需要八文钱。”

李世民看向李德奖的眼神愈加火热,他很想现在就和李德奖摊牌,不装了,我是皇帝,我摊牌了,但想到李德奖之前说的话,他又把心里的冲动按了下去。

“如此一来,世家无忧矣。”

两人走进堂屋,两人隔着小几对坐,马周倒上茶水,寥寥白烟升起,颇有几分炕头隆中对的意味。

李德奖说道:“知识廉价只能抑制世家,想要彻底杜绝世家之患,还差的远。”

李世民拍着小几叹息:“有的时候,真想直接....直接上奏陛下,派军队直接把他们给灭了。”

用刀把子解决问题,确实是简单高效,黄巢就是干的,一举覆灭了世家门阀,但后果同样十分严重,那就是无数优秀书籍被焚毁,消失不见。

所以李德奖一开始的主意就是软刀子杀人,就像后世盾构机一样,你不是垄断吗?老子砸钱把盾构机研究出来,白菜价对外出售,嘿嘿,看你怎么还奇货可居?

“老哥,用刀把子解决世家,这天下就乱了。”

“是呀!”李世民心中叹息,但抬头一看李德奖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他笑问道:“贤弟,心里肯定有了主意,对不对?”

李德奖小声道:“老哥,我告诉你,你可别瞎说,被世家听了去,老弟就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李世民拍着胸脯保证:“贤弟放心,为兄嘴巴严的很,陛下我都不告诉!”

“取消人头税,地丁合一,按田地的多寡纳税,田多多缴,田少少缴,无田不缴。”

李世民呆立当场,一动不动,宛若雕塑,这一刻他就像仙侠小说里的修士一般,陷入了顿悟状态,神魂空灵。

良久之后,他回过神来,呃~,通了!

“贤弟,生意我不退出,咱和世家们干了,回去为兄就把家里的藏书全部给你送过来,一本印它个几千上万本。”

“好,我就知道老哥靠得住,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以李德奖现在的实力,想要撼动传承千年的世家,无异于蚍蜉撼树,但他是个现代人,知道如何猥琐发育,知道如何拉拢盟友建立统一战线,更知道什么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李世民走后,李德奖就把自己关进书房,二黑看门,他则进入小目标广场内,坐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开始打字。

他要趁着自己还记得后世的一些知识,赶紧把它们记录下来。

......

皇宫内一副忙碌的景象,无数太监宫女们在搬运着大内藏书,识字的总管和嬷嬷负责把书籍分类,然后装进箱子里。

御书房内,李世民站在御案前,正用他那手漂亮的飞白在一张上好的宣纸上奋笔疾书,这是他的习惯,每一次从沣水村回来,他都会把与李德奖的对话写下来,闲时便拿出来阅读,每次都有新感觉。

李世民停笔,吹干宣纸上的墨迹,这时长孙皇后从门外走了进来:“陛下,怎么把大内的藏书全都装箱子里了?”

李世民抬头,从御案上拿起五张A4纸递给长孙道:“观音婢,看看这个。”

长孙接过纸张轻轻念起了上面的内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太上皇,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

大唐版的三字经,只有九百余字,李德奖删减了一些不符合历史的内容,比如窦燕山,有义方,窦燕山乃是五代的人,唐朝还没有这个人物。

还有收尾的一句,唐高祖也改成了太上皇,李渊还没死呢,你敢给他上庙号,李世民就敢拿刀砍你。

第75章 小麦期货限量

洋洋洒洒九百多字,长孙很顺畅地读了下来,她忍不住夸赞道:“极好的启蒙读物呀,读起来朗朗上口,十分顺畅,此书名叫什么?陛下从哪位大贤手里得到这本奇书?”

“此书名为《三字经》,自然是从......”

“李哪吒!”长孙脱口而出,此时她的心中如同巨浪翻滚,羊毛、琉璃、神出鬼没的商业手段,高明无比的国策,再加上这部独具匠心的启蒙书籍竟然都出自一人之手。

太乙真人到底是何方圣贤,竟然教出了一个如此妖孽的弟子。因为李哪吒展现出来的才学,即便是传承千年的世家也拿不出来。

震惊过后,长孙心里又乐了起来,大唐有如此奇才,想不兴盛都难啊!她缓缓下拜:“恭贺陛下获此良才。”

李世民开心的笑了起来,李哪吒虽然不想入朝为官,但自己已经和他结下深厚的情谊,更难得这小子和世家杠上了,除了自己,他没有别的盟友。

他拉住长孙的手走到案几前,拿出两枚印章,并成一排按在纸上说道:“不仅如此呢,观音婢你看。”

长孙看着纸张上‘贞观’二字一头雾水,李世民嘿嘿一笑,将连珠印调换了一下位置,又按了下去,只见白纸上出现了‘观贞’二字。

长孙似有所悟却又迷惑不堪,李世民耐心解释:“观音婢,现在只有两个字,如果有成千上万字呢?咱们是不是就可以组成任何一本书籍了呢?”

长孙亦是极其聪慧之人,听李世民这么一说,她瞬间明白过来,顿时失声道:“这样一来,以后再想印书只需要把这些印章重新排列一下顺序就好,再也不用刻模板了。”

“此术名为活字印刷术,皇后手里的《三字经》则是第一本用活字印刷术,印刷出来的,朕亲自印刷的哦。”

长孙连忙把A4纸放在御案上,小心翼翼地用手把皱褶捋平,她明白活字印刷术将会给大唐带来什么。

一本书想在大唐传播,只有两个办法,要么雇佣读书人抄书,要么刻雕版印刷,而无论哪一种,都是费时费力,导致书本的价格居高不下。

有了活字印刷术,书籍的成本会大大降低,这就意味着大唐会出现更多的读书人,朝廷就会获得更多的人才。

而面前这几张A4纸,则是大唐第一张用活字印刷术印出来的,而且是皇帝亲自动手,意义深重呀!

长孙捋平了纸张说道:“二郎,咱们把《三字经》裱起来,活字印刷术肯定要名垂青史,等史官写活字印刷术的时候,咱们就把《三字经》拿给史官看,这等盛事岂能少了陛下。”

“哈哈哈...”

有这样的贤内助,夫复何求,李世民舒畅至极的大笑声,在御书房内回荡。

......

这几天小麦期货的贸易十分火爆,这种新奇的交易方式,很快受到大唐商户的欢迎。甚至还有不少家庭殷实的散户,跑到大唐交易所,买上十石小麦期货。

现在长安城里老友相逢已经流行问:“买小麦期货了吗?”这种新颖的谈话方式,抢到小麦期货多的人,一副发了大财的模样:“买了,就是数量少了点,才一千石。”

小麦期货的消息已经传遍长安,这也导致西市整天人满为患,每天早上大唐和西市交易所一开门,所有人都会涌进去。

抢到小麦期货的人,自然是喜笑颜开,没有抢到的则是如丧考妣。

今日大唐和西市交易所和往常一样人头攒动,还没开门,牙人却在门口挂上了限售十万石小麦期货的牌子。

人群中顿时传来一阵抱怨之声:“十万石?还不够我们塞牙缝的呢。”

“就是,一天五十万石还抢不到,这十万石更别想了,哎~!”

混在人群中的崔家刘掌柜,看了一眼牌子,悄悄退出人群,朝崔家别院奔去。

刘掌柜来到崔家别院内堂的时候,崔文正在写字,他便小心翼翼地站在门外,不敢发出任何声响。

什么时候都能打扰崔文,唯独他写字的时候不行,已经有一个掌柜,被他打了板子,刘掌柜可不敢触这个霉头。

一篇《道德经--上善若水》写完,放下笔,满意地看着自己的佳作,这字体又多了几分仙气。

直到纸上墨迹干涸,他才看见门口的刘掌柜,他问道:“刘掌柜,进来,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刘掌柜拱手道:“公子,大唐交易所从今天开始一天限量发售十万石小麦。”

“限量十万石?”崔文沉思片刻后问道:“两个交易所一共卖出去多少小麦?”

“大唐交易所六百万石,西市交易所两百万石,共计八百万石,咱们买了一百八十万石,共交定金三十六万两银子。”刘掌柜脱口而出。

“嗯。”崔文缓慢颔首:“八百万石小麦,即便天下大丰,全国的小麦也就一千三百万石左右,啧啧,李德奖这次玩疵了!”

“公子,咱还接着买吗?”刘掌柜小心翼翼地问道。

崔文算着账:“如果今年小麦价格,与开皇十一年那次天下大丰一样,一两三钱银子一石,那就是1040万两,减去八百万两银子,还有二百四十万两银子的缺口。”

“啧啧,二百四十万两银子,我看李德奖怎么玩。”崔文旋即吩咐道:“刘掌柜等别人都不买了,咱们买进。”

限量销售政策一出,第一天被抢光之后,第二天却忽然遇冷。因为他们这才想起,两家交易所已经卖出去了八百万石小麦,八百万石什么概念,关中、河南、还得加上河北部分地区的小麦。

大唐交易所去哪里买八百万石粮食去?

张未明忧心忡忡地对李德奖说:“少爷,别往外卖了,咱们收不了那么多粮食呀!”

李德奖无所谓地躺在躺椅上摇摇晃晃:“老张,遇到凡事不要慌,先喝杯可乐先,你家少爷什么时候做过赔钱的买卖,放下思想包袱,放心大胆往外卖,记住,卡好一千万石的线。”

第76章 又见襄城

襄城的心情舒畅无比,她又出宫了,而李承乾脸黑的像锅底,上次因为那首情诗,他被李世民狠狠批了一顿,还命令他不要和李德奖在一起厮混,不许带襄城出宫。

李承乾很想告诉父皇,李哪吒就是李德奖,但是想到李德奖给的薯条、辣杠什么的,硬是挨了一顿骂,什么都没说。

李德奖说的很透彻,暴露他的身份,以后就没得玩了,零嘴自然也就没了,为了薯条,为了辣杠,挨骂就挨骂吧!

襄城捏着李承乾的脸蛋笑道:“太子弟弟,别不高兴了,一会零食多分你一包薯条。”

自从李承乾被李德奖说通透之后,在兄弟姐妹面前也不那么绷着了,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迅速升温,像襄城捏他脸蛋,长乐抱着胳膊撒娇要零食,清河趴在背上耍无赖的小动作,他已经习惯了,并且乐在其中。

只是唯一的遗憾就是李泰还被勒令闭门思过,没法出门,他这些天绞尽脑汁想出来教育弟弟的方法,没地方用。

哎,李恪也真是的,那么听话,那么恭敬干嘛?咋就不像李泰那样上蹿下跳呢,也好让自己先练练手。

哎~,总不能因为他太听话,就教育他一顿吧。

李承乾撇嘴嘟囔道:“你不去,零食都是我的。”

马车轻快地出了延庆门,没走多久,便听到熟悉的挑粪歌,李承乾立刻掀开了轿帘,没有看到李德奖,却看到尉迟宝林拿着指挥棒在僵硬抽搐。

因为不往家里带银子,尉迟宝林天天被尉迟恭揍,尉迟宝林便跑到李德奖面前哭诉,李德奖只好安排他每天早上来延庆门指挥夜香郎唱歌,一天给一两银子。

李承乾摇着头放下了轿帘,这尉迟宝林就是不行,远远没李德奖抽搐的那么丝滑。

李承乾赶到沣水村的时候,李德奖正在村口为流民送行,旁边还堆着一堆小包,一户一包。

地里的麦子已经泛黄,路程比较远的百姓开始回家,对于百姓来说,收获粮食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一幕心头有点发酸,每一位百姓都是依依不舍,接过李德奖手里的小包之后,恭敬地为他磕头,甚至还有人哭了起来。

李承乾和襄城默默地走到李德奖身边,帮着他一起发小包,李德奖看了两人一眼,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应急包里面的东西是李德奖精心准备的,有奶糖、巧克力、药店里抓的清瘟散和一小本《三字经》。

这些人家都比较远,路上得走七八天,奶糖和巧克力可以在紧急情况迅速为他们补充体力,在药店里抓的清瘟散感冒发烧的时候,可以来上一剂。

至于《三字经》则是李德奖对孩子们的殷切希望。

看着眼前百姓们感激的目光,李承乾越来越认真,发应急包的时候,还会和流民说几句话,捏捏小孩的脸蛋。

百姓们不知道和蔼的年轻人是谁,但看见他和东家站在一起,下意识地就觉得这人肯定是和东家一起的,不约而同把李德奖和李承乾的面容印在脑子里。

襄城一边为百姓发着应急包,一边看着和百姓谈笑风生的李德奖,心里想着,父皇肯定受了小人蒙骗,李德奖绝对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一个人的眼睛是骗不了人的。

领完小包,百姓们和要留在沣水村做工的孩子告别,拖着自己在沣水村挣的钱粮,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沣水村。

他们是真不想回去,在沣水村做工比种庄稼强多了,东家也和蔼,从不坑害百姓,每天还有肉吃,在家乡也就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口肉,那还得是好年景。

当马管事给他们说,能不能把年满十五岁的孩子留下来,在工厂做工,他们没有任何犹豫,立马满口答应,恨不得把十一二的孩子也留在沣水村。

在工厂做工,一个月最低也有八百文钱,还管吃管住,这哪是做工,简直就是享福,比在家种地好上百倍。

看着抹眼泪的小伙子们,李德奖笑骂道:“哭什么哭,又不是生死离别,厂里有探亲假,想家了,就请假回去。”

小伙子们去找马周报到,李德奖走到襄城面前,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兔子毛绒玩具,小兔子毛绒玩具从小目标广场里拿出来好几天了,就等着襄城来沣水村送给她。

李德奖递给襄城笑道:“襄城,送你的礼物!”

襄城的眼睛中陡然迸发出七彩的光芒,一把将小兔子捧在手里,大呼小叫道:“哇~,太可爱了。”

首节 上一节 38/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