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知道鲁肃有大才,但是不代表其他人也知道。
所以,这个问题他必须得提,从而让郭嘉等人知道鲁肃的才能,这样也好为他提拔鲁肃做准备。
听到姜战的问题,鲁肃不由得面皮一抽。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
不是答不上来,而是答上来的话容易得罪老板啊。
他是来面试的,要是刚刚面试就将老板得罪了,那日后还怎么工作?
“怎么,子敬答不上来?”
姜战面露玩味之色的问道。
靠!
我顾忌你的面子,你竟然不知好歹,属实欺负老实人了!
谁还不是个年轻人,我鲁肃还不是后期那个老好人,现在我也很勇的好吧?
“燕王您身经百战,凡兵锋所指,从无败绩,又怎能不知荆州乃必争之地?”
“夺取荆州后,燕国无论攻打扬州还是西川,皆可两路大军齐头并进。”
心中吐槽了一下后,鲁肃也不客气了,拱了拱手道。
“哈哈哈,诸位,鲁子敬之才,想必都已窥得一二了吧?”
随着鲁肃话音落下,姜战不由大笑道。
“子敬腹有韬略,吾不及也!”
郭嘉拱了拱手,很是满意鲁肃的表现。
“不敢,郭大人谋深似海,在下不敢与您相比。”
闻言,鲁肃连忙有些紧张的回道。
郭嘉是什么人他鲁肃自然不会不知道,对方夸他可以,但他却不能接受这种夸赞。
“呵呵,子敬也不用太过紧张,吾等日后皆为同僚,还需戮力同心,辅佐燕王以平天下之乱。”
徐庶笑了笑,出言缓解了鲁肃的紧张之感。
“子敬既然说孤下一步乃是取荆州,那不妨说说,数年之后攻打荆州胜算几何?”
姜战坐回椅子上,一脸期待的问道。
“回燕王,大燕虽然兵精将猛,但若贸然攻打荆州,于国无利。”
鲁肃拱了拱手,随即神色严肃的说道。
语间竟然并不认为燕国可以轻取荆州。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虽然姜战与郭嘉等文臣没有什么表情变化,但是伫立在左右的穆青却很是不满。
黄口小儿,毛长齐了吗,就在这夸夸其谈?
燕国已定江淮以北,如今手握九州之广袤,天下仅剩下四州未曾平定。
可以说局势已经无比的明朗,这个小子怎么敢的呢?
如果燕王等人不在场的话,穆青绝对想要给对方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如今天下孤独占九州,为何在子敬心中,我燕国攻打荆州颇为不妥呢?”
沉默良久,姜战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
虽然他知道鲁肃说的对,但是并不代表他不想听听鲁肃的想法。
“燕国将士精悍,数万铁骑更是横扫中原从无敌手。”
“但,您的部曲皆为北方将士,而荆襄境内河流密布,更有汉水、长江两道天堑,敢问诸位,燕国将士可熟悉水战否?”
鲁肃走到御书房一侧挂有全国舆图的墙壁前,指着横贯荆州的两道大江说道。
“子敬可知,甘宁、周泰、蒋钦等人皆乃善水之将,而我大燕的黄河水师大小战船数百,如何不能攻下荆州啊。”
“何况,你的好友,周瑜周公瑾也在燕国效力,如今更是身居要职。”
姜战面色平静的说道。
“甘、周、蒋三位将军身经百战,更有丰富的水战经验,公瑾胸有韬略、精于兵法,同样也是水军主将的不二之选。”
“可是行军打仗不是仅靠将领就能轻易胜之,影响大战走向的还有兵!”
“刘表经营荆州十数年,兵力雄厚、粮草充足,精锐水师足有十万众,可燕国仅有不足两万的水军。”
“虽然燕王您可以招募新军,然后让诸位将军严加操练,可是数年的时间,又如何能够比得过有着十数年经验的老兵呢?”
鲁肃并没有反驳诸位将军的能力,反而是从另一个点切入了进去。
并将燕国的劣势彻底摆在了姜战以及在场的众人面前。
“那依你之见,孤当如何取荆州?”
姜战没有因为鲁肃对燕国接下来南下不看好有所恼怒,反而静下心来向鲁肃问道。
“以守代攻、以逸待劳,以九州之富饶,静等江南生变。”
鲁肃神色平静的将心中所思道出。
闻言,姜战不由想起私下里与荀彧商谈之时,荀彧对燕国未来的规划,就是坐观天下生变。
如今两位在汉末三国时期最顶尖的战略家都这么说,姜战算是彻底明白是时候暂息兵戈了。
“子敬之言,与文若之见无二,看来,孤想要夺取荆州,确实没那么容易啊。”
姜战叹了口气,有些失望的说道。
“呵呵,实则不然,攻取荆州对于您来说,不过是需要等待数年而已。”
“这数年之间,刚好可以整修内政,治理民生,让燕国国力继续上升。”
鲁肃笑了笑,出言安慰道。
第 477 章 学部
又与众人讨论一番后,姜战屏退众人。
众人临去前,姜战将鲁肃封为骑都尉,暂时在郭嘉手底下任职。
骑都尉这个起点可不低了,鲁肃也是异常激动的接下了这个任命,并贡献了一千的成就点。
冬去春来,194年的冬季悄悄溜走。
德阳殿内
新年之后的第一次早朝,注定了要有许多的条令要颁布下去。
“吾等参见燕王!”
百官齐声见礼。
“众爱卿免礼!”
姜战神情威严的抬手道。
“自孤建立大燕以来,连年征战,虽战果累累,但也让民生有所凋零,今,孤决定暂息兵戈五年。”
“大司农,待得天气回暖之后,应当督促各州郡官员发展民生,凡有灾害,需尽快整治,不得耽误春耕。”
姜战看向田丰,嘱咐道。
“臣领命,臣必定会协调各部,确保各地春耕能够如常进行。”
田丰躬身一礼,朗声道。
“文若,待得早朝结束,以尚书台的名义传令各军屯田。”
姜战看向荀彧,下令道。
“臣遵旨。”
荀彧双手持着芴板躬身道。
“孤决定另设一学部,主司全国书院及地方私塾,位同九卿,这学部主官就由郑玄任职。”
姜战整理了一下思绪,随即开口道。
虽然不常过问,但他也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几大书院。
既然已经花费了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建成了冀州书院、幽州书院以及洛阳书院,那么就没有不加以利用之理。
当成立学部的政令下达,百官神色各异。
尤其是一些在朝为官的世家之人,更是百感交集。
世家用什么来稳固地位?
自然是不断地笼络人才,从而将他们绑到自己的战车之上。
那如何才能笼络住人才呢?
最好的手段当然是在他们最需要机会的时候给他们机会。
古代人是极讲报恩的,这种提拔之恩对大部分没有出头机会的寒门子弟来说,无异于恩同再造了。
听着百官们窃窃私语,姜战自然知道他们想阻止但却不敢。
不知道有多少挡路的世家湮灭于姜战铁血的手段上,所以他们只能忍着。
“燕王此举,臣认为极好!”
“建设学堂,重视学子,可让我大燕在选拔人才上强于任何一方诸侯。”
“长此以往,我大燕将愈发兴盛。”
荀彧没有丝毫迟疑的第一个站出来力挺此项政策。
颍川荀家经营数百年,姜战的政策不会让荀家伤筋动骨。
在没有重大利益纠葛上,荀彧是坚定的燕王派系。
“荀大人所言甚是,寒门之中仍有诸多好学之士,却因旧制所锢,从而只得蹉跎岁月而不得其志。”
戏忠拱了拱手,神色严肃的附和道。
“臣附议!”
郭嘉没有多言,仅仅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态度。
作为颍川最穷的两个人,这俩人可谓是深受旧制之苦。
家门落魄,导致许多先辈们留下来的书籍被贩卖而求生。
等到他们这一代时,家中的藏书已经不足辉煌时的十之一二。
“臣等附议!”
随着郭嘉等人的话落,荀攸、徐庶、贾诩等人纷纷出声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