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军最擅长的就是游击战,为此他们需要盟友,来共同对抗强大的塞尔维亚军队。
起初波斯尼亚人觉得这是个陷阱,然而在塞尔维亚军刚刚进入东波斯尼亚,双方就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正面战场上波斯尼亚人完全不是塞尔维亚人的对手,于是乎他们一方面到处抓从西波斯尼亚迁移来的壮丁,另一方面也向米洛什抛出了橄榄枝。
可东波斯尼亚的联军,依然不是塞尔维亚军对手。联军只能转入地下游击战,同时更加疯狂地抓壮丁。
遭受了损失的塞尔维亚军同样需要抓壮丁,虽然他们名义上的君主是米洛什的儿子,但是实际掌控权利的却是十七人议会。
十七人议会自然不会让米洛什得逞,因为这不只关系到他们的权利,更关系到他们的生命。
而作为这场无限制吃鸡大赛的究极受害者,西波斯尼亚人也不愿意任人宰割,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队伍进行反制。
其实十七人议会也是迫于无奈,因为让出了贝尔格来德之后,塞尔维亚原来的土地便无险可守。
而东波斯尼亚的萨拉热窝,不仅是塞尔维亚人聚居地,更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坚城,再加上米洛什逃到了那里。
十七人议会就更不得不攻下它了,东波斯尼亚名义上是属于奥斯曼的领土,虽然奥地利和塞尔维亚之间做了交易,但却得不到当地土着的承认。
起初十七人议会认为只要消灭了当地的波斯尼亚人,当地的塞尔维亚人会很愿意接受他们。
却没想到适得其反,东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人和波斯尼亚人联起手来保卫萨拉热窝。这一下塞尔维亚反倒成了侵略者,但他们又不能不打。
因为当初想要给奥地利帝国留下一片白地,十七人议会尽可能地迁走了贝尔格来德当地的民众,并且向他们许诺一定会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无限制吃鸡大赛就意味着,小路边、稻田里、城市中的巷子,且无论白天、黑夜,男人、女人、老人、甚至小孩子都有可能成为你的敌人,这种战斗对于军队的
士气是个沉重的打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然而祸不单行,沉寂已久的武契奇再次举起了反旗,这一次他要将米洛什和十七人议会全部打倒。
(武契奇是俄国人扶植的代理人,但之前由于误判了形势,导致功败垂成。)
第五十三章 犹太人要建国
奥地利帝国,维也纳。
斯特拉特福子爵刚到维也纳就收到了奥地利出兵西波斯尼亚的消息,这并不让他惊讶,因为列强之间趁火打劫并不是什么稀奇事。
关键是奥地利人下手居然如此之快,难道他们确信埃及一定会战败,还是他们打算和埃及等国联手瓜分奥斯曼?
正当斯特拉特福子爵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得到了奥地利帝国海军,搬空埃及海军秘密基地的消息,他不禁倒抽一口凉气。
斯特拉特福子爵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埃及人居然还有舰队,如果他们直接派出全部舰队去攻击西蒙斯中将,那第二次贝鲁特海战的结果就不好说了。
而奥地利海军又是怎么回事,那不是一支内河舰队吗?俘虏十几艘战列舰,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斯特拉特福子爵到了维也纳,才知道奥地利截胡埃及海军的问题。
因为斯特拉特福子爵在得到英国海军战胜的消息之后,就离开了伊斯坦布尔,此时海上信息交流极为不畅,而奥地利海军的消息是晚于英国海军胜利的消息到达的。
不过此时斯特拉特福子爵要想的,不是奥地利人是怎么成功的,而是现在怎样做才能为英国谋取最大利益。
奥地利人和俄国人可以以宗教和民族的名义,英国人显然无法这样做,但这难不倒聪明的斯特拉特福子爵,更难不倒已经谋划多年的帕麦斯顿。
帕麦斯顿给斯特拉特福子爵写了一封信。
“如今,在遍布欧洲各地的犹太人中间存在一种强烈的想法:犹太民族返回巴勒斯坦的时刻到来了……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土耳其苏丹要鼓励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定居,因为犹太人带来的财富会增加苏丹的可支配资源。
如果犹太人是在苏丹的邀请和保护下返回的,他们就会在未来阻止***·阿里或其继任者的任何恶毒企图……我必须请大使阁下强烈地推荐(土耳其政府)竭尽全力鼓励欧洲的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
斯特拉特福子爵与帕麦斯顿一拍即合,让犹太人返回他们祖先生活的古老国度,这样大英帝国就等于在奥斯曼国土的中心区域建立了一块殖民地。
按照斯特拉特福子爵的估计很多犹太人都会仰慕强大的大英帝国,他们都会愿意成为英国的盟友,而且在这个天方教盛行的区域,他们的盟友也只能是英国。
而帕麦斯顿相信,犹太人在大量进入奥斯曼帝国之后,会蚕食这个崩溃中的帝国。而最终犹太人会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努力维持这个帝国不倒,而这就是英国人的目的。
《泰晤士报》刊登了一篇头条文章,报道了“安置犹太人返回家园”的计划,说这一计划正受到“认真的政治考虑”。
不过《泰晤士报》的节操,大家都懂的。甲午战争时期600英镑就被日本人收买,罔顾事实的报道,甚至连英国利益都能弃之不顾。
就在帕麦斯顿和斯特拉特福子爵为犹太国造势的时候,《泰晤士报》用整版报道了西波斯尼亚人是如何被奥斯曼人压迫的,奥地利帝国是为了维护世界的正义与和平才不得不“接纳”了西波斯尼亚。
由于西方人本来就不待见奥斯曼人,又看到海一般的铁证,英国国内立刻群情激愤,呼吁支持奥地利拯救波斯尼亚。再加上之前赫尔穆特中将的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英国人的反战情绪高涨,甚至要求和奥斯曼帝国断绝盟友关系。
很多政治家都不得不表态,会慎重处理和奥斯曼的关系,并对波斯尼亚给予一定帮助,就连英国女王都声称一定会让虐待文明人的野蛮君主付出代价。
维多利亚女王找到墨尔本子爵告诉他,英国和奥斯曼的关系依然不变,但是奥斯曼苏丹必须为自己的罪行道歉,并且做出必要的让步。
老实说,就算
女王不找自己,墨尔本子爵也打算这么做,因为舆论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墨尔本子爵不想给自己的政敌留下攻击自己的机会,而奥斯曼的利益并不重要,只要他们能替英国守住近东就可以。
这铺天盖地的舆论攻势,只花费了弗兰茨3000英镑,而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捐赠要超过十万英镑,其中奥斯曼苏丹麦吉德捐赠了一万英镑,以显示他是一位文明的君主。
历史上最喜欢吹嘘犹太金融集团伟力的,便是盎格鲁—撒克逊人。
然而对于犹太国,最富有的几个犹太家族都不太感兴趣。
罗斯柴尔德家族、富尔福德家族、沙逊家族、瓦伦堡家族,他们都在各自所在地有着极大的势力,并不怀念祖先居住的那片沙漠。
看起来帕麦斯顿想靠犹太人,来解决奥斯曼经济问题这个方法是行不通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热衷于在巴勒斯坦建国的犹太人,比如著名的蒙蒂菲奥里男爵,他就坚信自己是摩西的转世,职责便是带领犹太人返回他们的家园。
蒙蒂菲奥里的英国爵位,为他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以至于可以直接进入***·阿里的王宫与其面谈交易。
对方的强硬,让***·阿里以为对方是英国的使者,不但好吃好喝招待对方,更是一股脑地同意了蒙蒂菲奥里的所有要求。
接着蒙蒂菲奥里又去了奥斯曼皇宫,在大萨拉基里奥皇宫中当面指责麦吉德的昏庸无能,对方碍于蒙蒂菲奥里的身份和自己的文明人形象,没法发作只能照单全收。
蒙蒂菲奥里要求苏丹立刻释放监狱中的所有犹太囚犯,后者思虑再三只能照做。
于是乎蒙蒂菲奥里便带着一大批犹太罪犯来到了叙利亚,这个时代巴勒斯坦只是叙利亚的一部分而已。
蒙蒂菲奥里在离开奥斯曼帝国之前,又去了一次皇宫逼迫苏丹麦吉德签下了诏书,宣布保证犹太人享有与土耳其臣民同等的待遇,并且要给予每一个犹太人应有的补偿。
内忧外患的奥斯曼苏丹只能低头签发了这份诏书,蒙蒂菲奥里十分满意地离开了大萨拉基里奥皇宫,并宣称“这是犹太人在奥斯曼领土上的大***”。
而蒙蒂菲奥里所不知道的是,那些匍匐在地的奥斯曼大臣几乎要把牙齿咬碎,五指深深扣进自己的肉里。
年轻的苏丹麦吉德,更是发誓一定要将今日的耻辱百倍奉还。
第五十四章 下马威
奥地利帝国,维也纳。
斯特拉特福子爵(即坎宁的堂弟,也叫坎宁),独自一人坐在马车之中,他没心思看窗外的风景。
因为身上的重担几乎要将他压垮了,此行他不光要说服奥地利站在英国一边,全力打压埃及防止阿里东山再起,还要让奥地利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同时陆上的行动也需要奥地利人的配合。
英***队经不起再一次失败了,否则这口天大的锅,让所有内阁成员集体辞职来谢罪也不够背。
如果再能将俄国的海峡霸权也一并消除,那这次近东危机就算是圆满完成任务了。
其实斯特拉特福子爵的野心并不算大,如果换成是帕麦斯顿来,他一定会顺手拉上俄国和法国把奥地利也一并解决了。
其实战争的事态,远没有这些政客想象的严峻。
此时英国的龙虾兵可以说是天下无敌,历史上2000龙虾兵在七艘军舰的掩护下,就把易卜拉欣手下的三万大军赶出了贝鲁特。
虽然现在易卜拉欣率领两万大军围攻贝鲁特,然而在贝鲁特城内的英***人丝毫没有胆怯,海军反而开起了宴会,龙虾兵(陆军)也得到了当地人的支持,防守并不费力。
易卜拉欣派兵攻了三次,每一次都是大败而归。其中有一次,阿努比斯军团甚至已经冲进了城市。
然而这支被认为是死神仆从的军队,却被英国人用刺刀赶了出来。
(阿努比斯军团是一支奴隶部队,崇拜死神,将阿里视为死神阿努比斯的化身。不过战斗力么,也就那样。)
易卜拉欣久攻不下是不敢继续围困的,因为作为海上通道的贝鲁特被截断,路上的补给线也在被不停地骚扰。
而一旦英国人截断红海的补给线,那么留在叙利亚的十三万埃及大军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不过在英国的政客看来却是凶险无比,英军在贝鲁特只有2000陆军,皇家海军虽然有7000多人,但是却拒绝参战,每天都在港口附近花天酒地。
要他们参战也可以,但是得加钱。
威廉·西蒙德的履历可以用光辉来形容,他曾经是胜利号的船员,之后从一名卫护舰舰长做起,经历过无数战火,甚至有人提议过让他做北海舰队的司令,不过被其本人拒绝了。
但威廉·西蒙德也是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将领,他只会完成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还经常要求政府犒赏他的士兵,或者允许他劫掠。
英国政府自然不会被一个将军威胁,命令将其撤职,并且继续向贝鲁特派遣援军。
可是国内高涨的反战情绪,再加上之前赫尔穆特的惨败,让英国政府无法承受再一次的失败。
斯特拉特福子爵必须说服奥地利帝国尽快参战,这样才能保证对埃及作战的胜利。
斯特拉特福子爵终于到达了双方会面的地点,然而梅特涅似乎已经恭候多时了。
“梅特涅先生,你好。斯特拉特福德·坎宁,英国大使。我想先恭喜贵国取得了,贵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胜利。”
这时候随行的英国官员,小声提醒斯特拉特福子爵。
“大使先生,之前奥地利帝国也取得过很多次海战胜利。”
“哦?是吗?那真太不好意思了,我一直以为奥地利帝国没有海军呢。”斯特拉特福子爵略有歉意地说道,只不过表情有些做作。
梅特涅明白,英国外交官总是喜欢先给别人一个下马威,掌握着世界海上霸权的英国人,鼻孔总是喜欢朝着天。
本来这种程度的挑衅并不会对梅特涅这种人起作用,但是弗兰茨一直在给他洗脑,说英国人欺软怕硬,你的仁慈和礼貌都会被对方当成软弱的表现,想守住奥地利的胜利果实,就不能一味地妥协退让。
“您知道吗?海盗是很讨
厌的,你不主动招惹他们,他们却来招惹你。对于这些讨厌的家伙,各国一般采取的是绞刑。”
斯特拉特福子爵当然明白,梅特涅口中的海盗是什么意思。不过是他自己先挑起来的,对方强硬回击也无可厚非。但他不准备放弃,毕竟对手只是个糟老头子而已。
“您知道吗?海盗其实很可敬,因为他们是民主和自由的先行者,是这世上最讲究公平的一群人。我们英国从没有过海盗,有的只是一群拥有私掠许可证的海上绅士。”
由于受现代影视作品影响,我们往往对海盗的固有印象是,满身酒气,肮脏破裂的衣服,沙哑的嗓子不断问候着别人的家人,腿上装着铁质或木制的义肢,手中拿着一支老旧的火枪,还有肩膀上那一只聒噪的鹦鹉。
但实际上海盗头子通常都是由民主选出,每一名海盗都参与投票,是真正做到了全员参与。
除此之外,海盗也不仅仅会打家劫舍,实际上他们也会参与贸易,通常都会有一身比较得体的衣服。
斯特拉特福子爵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便掏出一支昂贵的古巴雪茄放进嘴里,一旁的随行人员忙掏出一盒最新式的豪华火柴。
随着“呲”地一声,火柴被点燃,散发出一股淡淡的香气,每一根火柴都是用橄榄枝做成造价可以说十分昂贵了。
只不过这种早期火柴有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味道不好,硫化锑、氯酸钾、树胶和淀粉同时燃烧的气体,经常可以将人呛得咳嗽连连。
以至于当时的火柴上通常会有这样一句标语:“请尽量不要吸入气体。肺部敏感者不得使用本产品。”
而在其中混入***和没药,会大大减少燃烧时产生的异味,只不过价格就有一点..
同时这种火柴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那就是十分易燃,稍一磕碰就可能被点燃,所以这么危险的东西,斯特拉特福子爵肯定要交给别人了。
这样的火柴一盒就要5英镑,相当于此时一个英国工人4-5个月的工资。
斯特拉特福子爵长长吐出一个烟圈,刚准备炫耀一下,便听到“呯”的一声,随着金属盒盖被打开,一条火焰应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