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第224节

所以弗兰茨还需要派遣一些人对其进行监督,但老实说他身边可以用的人还真不多,尤其是在政经方面。

至于老皇帝为弗兰茨安排的那些小伙伴们,此时还是一群小屁孩,即便是有几个已经成年也缺乏历练。

而且这群人也不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却有着极为特殊的身份。真要是放他们出去管事,恐怕又会酿成外行指挥内行的悲剧。

再加上官场的水太深,哪怕这些人有祖先荫庇也未必能弄清其中的门道。

所以弗兰茨只能去找布鲁克男爵。因为哪怕是此时布鲁克男爵已经贵为奥地利帝国中央银行的行长,他也只是添了一辆马车,仍然住在那间钟表店的阁楼里。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弗兰茨觉得这样的人身边一定有能用得上的人。

第七十三章 撒币

1843年6月14日,夜。

维也纳,狮王之傲大酒店。

所罗门·罗斯柴尔德靠坐在躺椅上,这位曾经被尊称为“国王陛下”的男人就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一般,连眼皮睁开都费劲。

所罗门这一年来一直在奥地利四处收购企业。此时奥地利的经济景气,赚钱并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历史总是循环往复的,人可以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一次,也能被其绊倒无数次。

“聪明人”总是和别人不同,大多数工厂主只能看到眼前利益或是在疯狂地扩大生产,或是改进技术降低成本。

可所罗门觉得他们的错了,与其浪费钱财改进技术扩大生产,不如维持商品的稀缺性来得容易。

而且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会花冤枉钱,毕竟那些技术上的投资不一定能获得回报,但他所做的“金融创新”则一定有回报。

毕竟掌握了供求关系,形成价格联盟就能坐等分钱了。这便是垄断的好处。

不过所罗门却算漏了一个人,那便是弗兰茨。

每当他就要成功,或者已经成功的时候,皇室的资本就会迅速进入该领域。

然后就是整个行业的剧烈变革,新技术、新模式、新主体、新成果将原本的框架打得支离破碎,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建立起十分牢固的新体系。

支离破碎的还有所罗门的心,他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皇室似乎在针对他。想必这就是天妒英才吧,如果不打压自己,恐怕那些当权者也无法安心吧。

所罗门如此安慰着自己,但很多事情其实都出乎了他的预料,比如那本应该发生的战争和另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战争。

(他劝自己的侄子不要买,结果自己疯狂买进,反而比前者赔得还多。)

可是所罗门坚信,至少有一件事情,他不会判断错....

同一时间,一位气度不凡的年轻人踏入了土恩大街的灰熊旅馆,他身旁还跟着一名打着阳伞的贵妇衣着华贵举止优雅。

老板一时之间有些错愕,搞不清楚眼前的年轻人要做什么。

“您好,先生。请问我有什么可以为您效劳的吗?”

“您就是这家旅店的老板?”年轻人礼貌地问道。

“是的,先生。”

“恕我冒昧地问一句,您一个月可以赚多少钱?”

“现在经济很景气,您知道维也纳又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每个月进账1000弗罗林还是没问题的,但是扣掉各种税,再加上人工和其他费用,能剩下的只有两三百弗罗林...”

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年轻人身上却有一种让人难以拒绝的气质,老板不知不觉间便说得有些多了。

年轻人笑了笑,他身旁的漂亮女人也笑了笑,两人似乎早已习惯了。年轻男人再次开口说道。

“我愿意出1500弗罗林包下您的旅店一个月,我们想做这里唯一的客人。”

….

老板想了想十分为难地说道。

“这恐怕不行,先生。这家旅店是我父亲传给我的,我以后还要继续做生意呢。”

其实在这个时代包下旅店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是这种家庭旅店却很少遇到这种事情,至少这位老板并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

年轻人似乎早就知道老板的回答,他不疾不徐地继续说道。

“我想出两万弗罗林买下你的旅店。”

这倒是让旅店老板有些出乎意料,而且这个价格刚好符合他的心理预期。

一刻钟后,灰熊旅店的老板换了人。

索罗斯和他妻子坐在旅店二楼的窗边看着这座正在飞速发展的城市,楼下被赶出的嘈杂的人群并没有扰了二人的兴致。

“这座城市不错,我很喜欢。充满活力且富

有商机。”费罗娜笑了笑,十分迷人,随即又说道。

“作为新婚旅行的最后一站是个不错的选择,你说的大戏是指《飞翔的荷兰人》吗?很不错的作品,但是要欣赏这部歌剧似乎荷兰更好一些,毕竟这部剧的作者瓦格纳先生正在荷兰。”

索罗斯笑着摇了摇头,瓦格纳先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但荷兰国王威廉二世却是个蠢货,他们的演出配不上我们的新婚旅行。

“哦?那是什么?”费罗娜好奇地问道,她的这位丈夫有一种只属于犹太人的特殊的骄傲。

她十分确信犹太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种族,其优越性要远高于其他白人,而她的丈夫更是其中最聪明的那个。

“以整个奥地利帝国为舞台,而那个小丑便是哈布斯堡皇室,这便是我导演的一出大戏。”索罗斯自信地说道,他可不允许自己栽在同一个地方两次。

之前的两次虽然是一胜一平,但是却并没有让对方感觉到痛,这就让他很不满意了。

尤其是知道自己的对手不过是一个小孩子之后,索罗斯就更不满了,那群猪猡一样的贵族怎么配和高贵的犹太人相比。

为了不让此事成为他日后的心魔,索罗斯一定要看一看这个国家失信崩溃的丑剧,才能让他念头通达。

没错明天就是奥地利皇室海外开发公司成立一周年的日子,照理说明天应该也是分红的日子。

但是这家公司和世界上任何一家公司都不同,它有四百多万名股东,涉及的人口可能会上千万。

看到奥地利殖民地的发展速度,索罗斯就知道这个国家一定投了很多的钱。这在商业角度讲没有问题,毕竟殖民地前期需要海量的投资这是商业界的共识。

但是平民们并不会懂这些,他们也不想懂这些。那些人想要的实实在在的钱和物,而此时的殖民地开发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除非奥地利帝国政府疯了才会选择分红。

即便是他们硬着头皮分红,分多少?两千万股,四百多万股东,如果每股只分一弗罗林,那么这些股东必然会不满。如果按照此时正常的5%,应该是1.2弗罗林,但是这无济于事,因为人们对这家公司的期望太高。

而期望越高则失望越大,到时候受影响可不只是哈布斯堡家族的信誉而已。搞不好又会是一场法国大革命,所以索罗斯才需要一间平民区的房子。

他可不想卷入这群白痴的内斗之中。

1843年6月15日。

奥地利皇室海外开发公司宣布,每股分红五弗罗林。

每股收益率高达20.8%,而对于那些最初在股价五弗罗林时就已经下注了的股东们来说则是100%的收益。

第七十四章 通货膨胀

一次分红两亿五千万弗罗林,这手笔大得惊人。人们纷纷猜测奥地利皇室海外开发公司究竟赚了多少钱,或者说到底有多么赚钱。

实际上奥地利皇室海外开发公司赚的钱是不少,但是投入更是夸张,不过好在本钱足够厚实。

不过是仅仅一年时间,奥地利皇室海外开发公司的各项投资花费就高达两亿七千万弗罗林,再加上这次弗兰茨大把往外撒钱,总花费高达五亿两千万弗罗林。

这相当于普鲁士三年的财政支出,相比之下殖民地的收益似乎就不值得一提了。

此时赚钱效应最好的***地区,每年上缴利润不过是1000多万弗罗林,其余四块殖民地情况也差不多,再加上奥地利国内铁路的收益也不过是一亿弗罗林上下。

如果弗兰茨继续这么花钱,那么到了第七年便会开始负债。

不过七年之后奥地利会如何,世界又会如何,那就没人知道了。

其实弗兰茨半年之前借助卢森堡危机,就已经开始扩大产能,希望可以减少冲击带来的影响,因为他并不喜欢打没有把握的战斗。

奥地利皇室海外开发公司这次“撒币”行为,让奥地利境内超过三分一的家庭感受了一把什么叫“皇恩浩荡”。

尤其是在内塔来尼亚地区,几乎一半的人口享受到了这次福利。

四百多万户股东都从这次分红中受益,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平民和小贵族、小职员,因为在危机(股票)爆发之际大部分有钱人已经清仓离场。

这一次的分红在某种意义上讲也算是缩小了奥地利帝国境内的贫富差距,民众对帝国政府和皇室的信任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国民也确实感到了“幸福”。

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

土恩大街,灰熊旅馆。

索罗斯额头青筋暴起直接捏碎了手中的铅笔,他没想到奥地利皇室居然真敢这么分红。

“亲爱的,你没事吧。这哈布斯堡家族的人好有魄力,也讲信誉,应该是一个不错的贸易伙伴。我们也许可以在这里投资...”费罗娜一面安慰自己的丈夫,一面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费罗娜·梅居尔,乃是梅居尔家族的独女。

(9个兄弟姐妹,3个夭折,两人死于意外,四人死于报复。)

梅居尔家族是此时美国最富有的犹太人家族之一,以银行业起家,同时也是美国北方航运公司的最大股东。

(这里的航运是内河航运,并不是某航空公司。)

费罗娜从小跟随父亲进行投资,耳濡目染之下眼力自然非凡。

但索罗斯却是冷哼一声,语气森寒地说道。

“这不过是自寻死路!”

索罗斯的表情和语气将费罗娜有些吓住了,后者所知道的前者一直是一个机智过人且风度翩翩的绅士,而此时却像是一个气急败坏的赌徒。….

这时索罗斯也清醒过来,随即便笑道,那笑容犹如春风拂过,完全见不到之前的阴霾。

“呵呵,奥地利帝国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我亲爱的费罗娜,你打算和一个死人做生意吗?”恍忽之间,费罗娜觉得自己看错了,索罗斯还是那个索罗斯。于是她说道。

“饮鸩止渴?亲爱的,你看大街上到处都是欢庆的人群。人们都拿着刚得来的钱到商店中消费,尤其是皇室名下的店铺已经挤满了人,毫无疑问这些钱还会回到皇室的手中。怎么能是饮鸩止渴呢?”

如何让平民更愿意花钱,花更多的钱,一直是商人们研究的终极问题。

其实费罗娜在维也纳逛了一次商场便知道,这

个国家的商业潜力几乎是无穷大。商品琳琅满目且种类齐全,人们都愿意消费,也愿意相信明天会更好。

而且皇室和政府对于经济的影响力非常大,并且确实协调化解了很多市场矛盾。费罗娜从未见过这么有秩序且富有生机的市场,她倒是想亲眼见一见这一切的缔造者。

“奥地利帝国最近的大手笔可不仅仅是发红利,他们偿还了一部分债务。如此大量的货币进入市场会出现什么后果?”索罗斯慢条斯理地说道。

“通货膨胀?”费罗娜脑海里立刻想到了这个词,连带着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

“没错,就是通货膨胀。”索罗斯肯定地说道。

“现在奥地利帝国的问题就是钱太多了,而且你看到了,这些平民根本没有存钱的意识,富人们同样恨不得把钱都花光,因为这个国家可以消费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看看那些马车的车轮。”

费罗娜下意识地看向了那些马车的车轮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便疑惑地看向自己的丈夫。

索罗斯笑了笑。

“亲爱的,你当然没有在乎这个车轮这种东西,但这是橡胶充气轮胎。在我们的国家这样一只轮胎可以买下一头牛,而维也纳大街上几乎所有的私人马车用的都是这种轮胎。

首节 上一节 224/3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