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最强军师,开局设计杀曹操 第199节

眼看李瑄将需要的军队数量直接减少到了一半,马良连连点头:“没问题,五万到八万的部队我肯定给你弄来。”

虽然这个数字远远不够,不过也急不来,李瑄可不想跟汉武帝一样,太过穷兵黩武,如果引起民愤,那可就不好了。

只能先降低数量,之后再慢慢增加了。

说完军队,粮草也是一大问题,荆州益州现在的粮食能够自给自足,但是之前的战争几乎已经将府库的粮草全部用尽,如果日后还要开战,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储备粮草了。

“粮草呢?”

糜竺站出来道:“府库之中已经没有余粮,不过马上就是收获的季节,可以收上来一大批的粮食。”

诸葛亮此时却出言道:“荆州和益州的粮食只是堪堪够用,还要援助交州,如果全部都由我们购入府库,恐怕百姓们到冬天的时候会缺粮。”

李瑄皱起了眉头,他没想到哪怕是用了新型的农具,以及化肥,粮草还是不太够。

“怎么回事?我们开垦了那么多良田,为何粮食还是不够?”

“这个……”糜竺有些支支吾吾,悄悄抬头看了一眼李瑄,糜竺一咬牙,说道:“有许多粮商收走了粮食,有的自己存储,有的转卖,导致我们粮食仅仅是可用。”

“什么?!商人能够随意收取粮食?”李瑄十分震惊,粮食可是重要物资,居然有商人囤积居奇,还能转卖?

感受到李瑄已然有了一丝愤怒,糜竺连连解释起来。

“重光,你有所不知,这商人收粮,说起来还与你有些关系……”

这下李瑄更是惊奇了,问道:“与我有关?你可把我弄糊涂了,子仲,赶快跟我说说。”

李瑄是刘备集团最为重要的主心骨,同时也是权柄最重之人,糜家靠着李瑄得到了许多好处,但糜竺此人也是知道分寸的,并未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糜家就是刘备下面最大的商人,此时糜竺害怕李瑄认为自己也参与其中,慌忙将粮商之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第434章 新式制盐之法

刘备集团现在地盘大了,许多事情都没有办法亲力亲为了。

很多政策往往是颁布下去之后,由下面的人去完成的。

粮食一事也是如此。

百姓们收获粮食之后,一部分上缴,另一部分如果自己吃不完,自然要售卖,粮商就应运而生。

实际上,粮商的存在其实是一件好事,他们深入各个郡县,收取粮食,极大的提高了效率,甚至有些郡县的官府,也将收粮的事情委托给他们。

这事情放在太平盛世,完全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坏就坏在,现在是战乱时代。

有些粮商收到粮食之后,并没有马上选择出售,因为觉得卖不上价格。

他们有的会将粮食存储起来,有的会将粮食运到其他地方售卖。

事实上,就有一些商人,在曹操跟袁绍作战的时候,出售过粮食。

这些事情,李瑄一直不知道,他根本顾不上这些小事。

诸葛亮听后,也有些惊讶,问道:“这些商人的行为,没有人管管吗?”

糜竺苦笑一声:“这就是我所说得,为何与重光有关了……重光大力发展商业,新野更是被商人们称为梦想之城,自贸区内,除了盐铁等官府专营之物,其他商品皆无禁止,商人们买卖各色物品,其中就包括粮食……”

“况且哪怕是在战时,我们现在的粮食也是够用的,因此也就没有对他们过多的管理……”

李瑄听后沉默了,大力发展商业,所带来的经济效应无疑是巨大的,但是凡事有利就有弊,现在弊端已经显现出来了。

商人重利,为了利益,他们往往会做一些出格的事情,但刘备这边为了吸引更多的商人,对一些不是很过分的事情,往往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也就导致了目前这种现象的发生。

“其实除了粮商以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可用耕地太少,以及募集的士兵太多,很多青壮年前去参军,要么是有田无人,要么是有人无田,很是尴尬。”

糜竺最后还说了一个原因,虽然这个也是个原因,不过李瑄觉得,还是不能放任粮商不管,便在心中暗自做了个决定。

之前因为战事频频,李瑄将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曹操这个大BOSS身上,忽略了刘备集团的一些问题,如今曹操伤亡惨重主动求和,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对刘备集团的不管是家族也好,还是大商人也好,都要来彻底的整治一番了。

不然若到了以后,发生一些家族投敌,或者商人反叛等拖后腿的事情,那就不太好了。

像是历史上糜芳,以及孟达关键时刻投降曹操这样的事情,影响极其恶劣,李瑄要防患于未然,杜绝这类事情发生。

“我知晓了,此事我会亲自处理,盐方面呢?有没有商人贩卖私盐?”

糜竺吓了一跳,把头摆的像拨浪鼓一般:“盐是管制物资,刑部制定的律法对贩卖私盐可是重刑的,没有哪个势力敢在我们眼皮子底下做这种事情的。”

在古代,盐是最重要的物资之一,一般胆敢贩卖私盐的,都是有一定武装的割据力量,亦或者在当地有极大的势力,危害极大,如果有人胆敢贩卖私盐,李瑄肯定不会轻易饶过他们。

现在听闻糜竺说没有人胆敢贩卖私盐,李瑄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古代食盐的开采主要依赖于海盐、湖盐(池盐)、井盐、岩盐等几种来源。

目前主要产盐的地区,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关中地区。

其中孙策占据了大部分海盐的产地,而曹操所在的青州也是海盐的产盐地。

关中地区的池盐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

刘备这边目前没有太多产盐的地方,李瑄曾经尝试在交州制作海盐,但是因为气候的原因,产量很低,质量也不高,因此对于盐这种物资,李瑄很是关心。

“我们的盐现在够不够用?拿了孙策的一个庐江郡,孙策不会减少我们盐的供给吧?”

简雍神情有些严肃,回道:“孙策虽然没有断我们的盐,但是曹操那边似乎对盐更加紧缩了,我们买通的商队,已经买不到关中的池盐了。”

之前曹操对关中地区管理不是很严格,李瑄悄悄摸摸的安插人手,在关中买了不少池盐。

这话一出,几个人,眉头齐齐一皱,唯独诸葛亮却是面带笑意,突然说道。

“重光,我前两天送给你的消息,你怕是没看吧?”

李瑄有些尴尬的摸了摸脑袋,前几天一直在忙着做新野的善后工作,许多信息都没来得及看,便语带歉意道:“不好意思啊孔明,实在太忙了,回头就补上,哈哈~”

诸葛亮笑道:“那倒也不用,我那个消息就是关于盐的,既然你问了,我就直接在这里跟你说吧。”

“我们在益州发现了许多井盐,其中包括仪陇、邛崃、蓬溪等地,只是开采和制盐之法比较困难,还需要多加研究。”

李瑄听后,一拍脑袋,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蜀汉多井盐,许多地方都分布了大量的井盐,特别是自贡,自贡“因盐设市”,“自、贡”两个字就是由“自流井”和“贡井”两个盐井名字合称而来。

只是现在还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一点,李瑄将目光投向了自贡的位置,这里现在还叫犍为郡,便拿手指着此地,说道:“孔明,你可以派人前往犍为郡,那里有着大量的井盐,很是集中,比起其他的地方更好开发。”

诸葛亮听后很是惊奇,问道:“重光,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瑄听后打着哈哈,蒙混道:“之前从成都前往交州的时候,路过了,看到那边的地理环境很是独特,现在听你一说,才觉得很有可能是井盐。”

诸葛亮知道李瑄总是带着一些神秘,也并未过多追问,“既然如此,我立刻派人前往犍为郡查探……不过有了产地还不够,现在制盐的方法效率太低,还得想个办法才是,我倒是有一个粗陋的想法……”

这下轮到李瑄笑了,因为他突然想起,好像蜀汉后期的经济支柱就是靠着井盐,而之所以井盐能够得到大量开发,又是靠着诸葛亮发明了火井制盐之法。

“孔明,你是不是觉得用柴草等物,烧制井盐效率低下,想要寻找一种新的方法?”

诸葛亮瞪大了眼睛,惊呼道:“重光,你怎么连这都知道?你还是个人么?”

诸葛亮终于也发出了许多人都曾经惊呼过的话。

李瑄眨了眨眼睛,笑道:“其实此事很是简单,以长竹剖开去节,合缝漆布,一头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紧对釜脐,注卤水釜中,便可燃烧。”

这下不但是诸葛亮,其他人都惊讶万分,追问道:“不用柴草,如何可燃?”

李瑄神秘一笑,说道:“那是因为地底之下,会冒出一种气体,名曰地气,这种气体可以燃烧,用来制盐是再好不过了。是与不是,一试便知。”

第435章 解决铁矿不足的办法

诸葛亮对李瑄现在是完全信任,立刻安排人手,前往益州,去进行新式制盐之法的开发。

见轻松解决了盐的问题,还剩下的两个问题,铁与马,被摆了上来。

提到铁,马良一脸的委屈,诉起苦来。

“重光啊,你可要说句公道话,这铁矿开采不易,大量的生铁一开发出来,就被德衡的中科院给弄去了,我们想要一点铁,比登天还难!你可要好好管管德衡!”

得益于李瑄在白鹿书院和其他书院中对于“科学”这门学科的重视,许多人都选择了学习这门学科。

这也让刘备这边得到了许多的科研人才。

这些优秀的人才都被李瑄派往中科院中,并给了他们大量的经费去进行研究。

虽说碍于生产力的原因,这些人才不可能如同工业革命一样,研发出划时代的东西。

但是却也发明创造了不少可以用在军事或者民生方面的武器工具之类的。

这样一来,刘备麾下对于铁矿的需求便大大增加,无论是新式武器盔甲,还是一些农具工具,都离不开铁的支持。

“怎么?我不是让南蛮王孟获配合在南中那边开发新的铁矿吗?怎么铁还是不够用?”李瑄奇道。

马良苦笑道:“重光你有所不知,南蛮距离荆州路途遥远,那铁矿又重,光是送过来就要花掉不少时间……”

经过马良一番解释,李瑄才知道,现在刘备这边哪怕是发现了攀枝花的铁矿,但南蛮那边的复杂的环境和道路,还是制约了铁矿的开采和运输,这些铁矿从益州南蛮运到荆州,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极其低下。

而马钧又要高炉炼钢,铁矿根本就不够用,现在的情况就是,哪怕能够组织起来十几万的大军,也没有足够多的武器和盔甲。

李瑄再度陷入了沉默,刘备集团看上去花团锦簇,打了许多胜仗,但其实也埋藏了许多问题,犹如在钢丝上行走,稍不留神,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刘备军之所以战力高强,除了平时的训练,以及制度以外,优异的武器装备也是极为重要的点。

如果铁矿不够,不能及时打造出制作精良的武器装备,那么在随时可能到来的战争中,将无法继续保持优势。

这将会是很致命的一件事。

为今之计,只有继续寻找蕴含铁矿的地方了。

铁矿…铁矿…李瑄在脑海中想着办法,正自想着,诸葛亮却是开口了。

“重光,南中的铁矿石运出来实在是困难,不如将炼铁的厂搬到南蛮附近,这样效率会不会更高一点?”

诸葛亮的话一下子点醒了李瑄,他眼睛一亮,说道:“对呀!我们完全可以多点开花嘛,孔明,你可真是我的大宝贝儿~”

目前一些工厂和研发的地方,都在荆州,但荆州的地理位置并不算太好,时刻处于敌方的威胁之中,按照常规的逻辑来讲,像是军工厂或者科研单位,应该放在稳定的后方才对。

李瑄想到后世我国与苏联交恶的时候,许多重工厂都从东北迁往内陆深山老林的事情,不由露出了笑容。

现在益州和交州,都算是不错的后方,只要将中科院和一些工厂迁往这些地方,就能解决铁矿石运输困难的问题!

“我这就让马钧带一批人前往南中那边,在铁矿附近开厂。”

“只可惜蜀道太难,即便这样,运输还是不便,若有水路就好了……”诸葛亮略有些遗憾的说道。

水路?诸葛亮的话再次如同醍醐灌顶一般,让李瑄突然想到,在交州,还有一处地方,是有铁矿的。

这个地方便是海南岛上的石碌铁矿,正好甘宁的水军在那边训练,完全可以在海南或者交州南海郡那边建立工厂。

交州可是有不少水网的,毕竟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珠三角地区,利用船只走水路运输,可比在四川走陆路要强多了!

李瑄越想越兴奋,突然说道:“我之前去过朱崖洲,那里好像有铁矿,只要能在那边开采,利用水路,我们将源源不断的获得铁器,以后我们都不会再缺铁矿石!”

李瑄在海南建立海军基地的事情,只有少数人知道,哪怕是现在在场的人,也只有诸葛亮和马良知晓。

诸葛亮小声说道:“是上次去看甘兴霸发现的?”

李瑄当然不会说是自己想起了地理书上的内容,便点头道:“上次带着甄宓去了一趟朱崖洲,兴霸带我们去那里好生逛了一圈,那里极有可能有铁矿的存在。”

诸葛亮听后极其兴奋,说道:“如果真如重光你所说,朱崖洲也有铁矿,再加上南中的铁矿,我们将再也不会缺少武器装备了。”

其他人也都神色兴奋,本来困扰众人的问题,一下子就被李瑄给解决了,这李瑄当真是无所不知,众人再次感受到了李瑄的恐怖之处。

这世上只要他想,就没有不能解决的事情!

首节 上一节 199/2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