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朱元璋好大儿 第91节

“怎么这个表情,见到咱涛儿了吗?有什么问题问了他,他又是怎么给你们解答的。”

孔希学和孔鉴马上下跪请罪,磕头说道。

“启奏陛下,微臣父子去到朱家庄,见过了朱涛少东家,但是还没有说什么,就被他给赶了出来,说是不愿和我们这样的腐儒多说废话,臣愚钝,下面该怎么做,请陛下明示。”

听了孔希学的话,他不由得晒笑道。

“是真够愚钝的,连个话都没说就能让人赶出来,既然是这样,那你们先在潞河驿住下来,咱随时再给你们旨意。”

听完这话,孔希学和孔鉴几乎是如释重负,马上磕头谢恩,然后退了出去。

等到出了宫门之后,两人的衣服早就已经湿透了。

朱元璋暂时没空搭理他们,因为他要处理关于北伐和远洋出海的奏章。

孔希学父子俩在驿站之中待了六天,这才被想起来,不过他们也没有闲着,到处在公侯府邸钻营打点,想要结交朋友。

午饭之后,朱元璋带着孔希学父子俩来到庄子上,被老唐给接了进去。

见到是老东家带着他们来,老唐自然不能拒绝,直接把他们迎进了朱涛的小院之中。

朱涛正在院子里面练习五禽戏,见到他们来了,连忙过去给朱元璋行礼问安。

朱元璋沉下脸来,故作不悦的对朱涛说道。

“涛儿,这位孔先生是咱让他来和你聊聊学问的,怎么刚见面就被你给轰走了,这也不是待客之礼吧?”

听完朱元璋的话,朱涛实在是有些别扭,便直接回绝说。

“爹,您这富国公当的有日子了,除了给朝廷出主意,别忘了咱们家还有自己的正经生意呢,没事做啥学问,当个纨绔子弟吃吃喝喝不好吗?孩儿也早想着让您回家纳福,别在外面折腾了,还有这等酸腐儒生,还是尽量少接触的好。”

听完朱涛的话,孔希学不由得内心之中生出一阵鄙夷,原来这个陛下的义子就这么点出息,自己以前还真是高看他了。

他对于战胜朱涛更加有信心了,内心之中一阵得意,有些想笑,却碍于朱元璋在此,只得强忍着憋了回去。

对于朱涛的话,其实朱元璋也是非常的赞同的,但是这次他有自己的想法,是让孔希学来帮助朱涛扬名的。

他必须让这场论辩得以进行,不然计划岂不是全盘落空了。

“涛儿不要胡说,这位孔先生可不是一般的儒生,是有真才实学的,咱让他来跟你谈论学问,也是让你长长见识,对你有好处,你不得推辞。”

既然老爹都这样说了,朱涛也不能再次反对,便有些无奈的说道。

“既然这样,那就请孔先生说吧,说完之后我还要回屋去睡个午觉。”

孔希学直接就懵了,要是换成别人的话,只怕这位衍圣公也会当场发飙的,只是因为朱元璋在这里,他根本就不敢。

而且面对朱元璋的强大气场,他有些紧张,手心和额头都冒出了汗珠。

朱元璋见到他这个样子,还没等说话就开始冒汗,真是一点出息都没有,孔子有这样的后人,估计也算是丢人现眼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有一些鄙视的看了孔希学一眼,说道。

“你赶紧说吧,有什么不明白的就直接都说出来,让我儿子给你讲明白。”

对于今天这个场面,孔希学内心之中早就有所准备,所以其实并不怎么慌张。

他就是想先把朱涛给压制住,然后故意卖破绽给对方,让朱涛险中求胜。

如果这样的话,就算传出去,所有人也都会知道,不是自己这位衍圣公学问不成,而是因为朱涛的背后是朱元璋,自己不得不输而已。

这样也并不丢人,反而彰显了自己的气度,这个如意算盘打的真是精明。

因此打定了主意之后,孔希学直接说道。

“我要请教少东家的是二十四孝图之中的郭巨埋儿之事,请问少爷对此事如何看待?”

二十四孝图其中记载的是很多孝子的故事,所以孔希学每次讲学都会讲这些故事,他很有信心自己对其了解之深刻。

所以无论朱涛怎么来回答,孔希学恐怕都能在里面挑出问题,并且予以反击。

这二十四孝图看起来只是简单的故事,在后世也就是个普通的启蒙连环画,但是很多却暗合儒家经典,想要讲解也并不是个容易的事。

没想到朱涛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却是有些嗤之以鼻,翻了一下眼睛说道。

“这个实在是没有什么好讲的,只不过是糊弄蠢蛋的故事而已,根本不值得一提,还是不要说了。”

其实当孔希学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已经在内心之中准备了许多答案。

不管朱涛就这个问题如何提出解答,和见解,孔希学都能引经据典而驳斥,然而没想到朱涛的答案却是这样。

这个回答可谓是离经叛道了,朱涛莫不是一个怪人。

因为为了给朱涛扬名,朱元璋这次来已经提前通知了三位阁员和六部九卿提前到来。

此时,连朱元璋和身边的几位皇子,以及刘伯温,宋濂等大臣也是特别的纳闷,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家都是一脸懵逼的,他们对于二十四孝图各有见解,却没想到朱涛是这样一个看法。

朱元璋轻咳了一声,对朱涛训斥说:“涛儿不许胡说,要好好的回答,不然咱可是要罚你。”

这一次摆出这么大的阵仗,让孔希学与朱涛进行论辩,实则就是为了给他扬名,可就算是这样,朱涛也不能真的太过离谱。

没想到朱涛却是真的一点儿也不在乎,笑道。

“没有人是不爱惜自己骨肉的,就连老虎都不吃自己的幼子,更何况人呢,你们不会真的相信有什么埋而奉母之说吧,真要是个大老爷们儿,怎么不挣钱养活老母,和自己幼子有什么关系,真要是杀子为了省钱,那岂不是个畜生,有什么值得赞扬的!”

没等到在场众人有什么反应,朱涛继续说道。

“这事情本身就违背了人伦,后续还有一个神仙感动赐下金银之事,莫非神仙对此等畜类之事还会感动,那神仙岂不也成了冷血?儒家本就提倡子不语怪力乱神,此等怪谈有何可说,岂不荒谬!”

此事大家也都觉得朱涛说的有理,却又觉得似乎太过于钻牛角尖了,所以一时之间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孔希学一直喜欢讲这个二十四孝图,没想到这个话题在朱涛这里直接一文不值,一下子把他给整不会了。

朱涛根本就没有理会,继续说道。

“所以,这只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该挣钱还是去挣钱,该怎么孝顺还是怎么孝顺,但是你要是拿着冷血当感动,那就是个傻狍子。”

孔希学几乎又被气吐血了,这个竟然还能这样解释,一旁的众臣们也都陷入沉思。

虽然这样的解释看起来像是离经叛道,说法又非常新奇,但仔细想来,还真的是有道理的。

见自己最擅长的学问直接被朱涛斥之以鼻,并且踩在脚下,孔希学彻底的急了,莫非自己真要成为朱涛的垫脚石不成?

此时,宋濂忽然站出来说道。

“老东家,我觉得少东家讲的非常的有道理,这个郭巨又不缺胳膊不少腿的,他如果真的想奉养母亲,完全可以去打工挣钱,犯不上把自己亲生儿子给杀掉。”

朱元璋仔细的想了想,也是大感新奇,虽然觉得朱涛的解读方式别具一格,可看到孔希学已经成了猪肝一样的脸色,却也觉得满意。

只不过区区寥寥数语,便将那所谓的衍圣公给憋的说不出话来了。

这事如果将来被外界所知时,必将把这段对二十四孝图最新的解读也传于天下。

衍圣公孔希学急了,在众人面前几乎成了一个跳梁小丑,这计划算是彻底的偏离掉了,不管怎么说,他也必须扳回一城。

想到这里之后,他咬牙切齿的对朱涛说。

“少东家所说着实有些荒谬,孔子的训导可不是这样说的,莫非少东家连孔子都质疑不成!”

孔希学没办法了,只好把老祖宗搬出来,想给自己找回一点场面。

朱涛却是淡淡的回应说。

“孔子说的话还真是有不少,所以有半部论语能治天下之说,但孔子是圣人却不是仙人,不会没有错,在我的书桌前放着一本书,叫做《问孔篇》,你可以自己拿来看看,都是收集了孔子的自相矛盾之说。”

这一下子,孔希学算是彻底的要吐血了,不仅在学术上被朱涛驳得一无是处,就连自己的老祖宗也直接被人给鄙视了。

在场的六部九卿之中,很多都是开国的武将转行做文官的,就算是真正的进士出身,也很多早就见识到了朱涛的本领。

他们对于朱涛自然是非常佩服的,而且知道,这位少庄主乃是一位真正的经纶绝世之学,其所有的发明和策论都是能够造福百姓的。

而眼前的这位衍圣公,除了数黑论黄说点启蒙故事,在老祖宗的功劳簿上吃老本,实际上还真的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

孔希学一阵的惊慌,现在风向完全不向着自己,他有些绝望的感觉,便直接对朱涛说。

“你这个后生晚辈,怎可如此曲解?”

明明这二十四孝图是绝对正确的才对,自己一贯讲学就是讲这些东西,所以和朱涛进行这方面的论辩,就等于给他织了一个天罗地网。

没想到的是,对方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这张网就算是再严密,也早就被他撕了个粉碎。

朱涛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他没想到自己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对方竟然还是听不懂。

“我怎么曲解了?你说说哪里不对,如果有道理的话,那就请你讲出来。”

朱涛这才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难怪这人需要自己来教,估计其智商和接受能力,连自己村落里的孩童都不如。

这个智商,恐怕已经算是脑残的初期阶段了。

孔希学已经被逼到了绝路,他直接开始撒泼起来,说道。

“你这都是歪理邪说,从来都没有人这样说过,所以这样说就是不对的。”

朱涛简直被眼前这个人的智商给感动了,直接翻了个白眼,回答说。

“要是如果这样的话,你为何不回到远古时代去刀耕火种呢?你又为何不倡导恢复井田制和奴隶制呢?”

孔希学被这句话直接问住了,简直是瞠目结舌,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但是他也不能就这样的认输,重新拾起了刚才那个话题,继续说道。

“不管怎么说,郭巨埋儿算得上是罔顾人伦,孝顺母亲难道是假的吗?”

一时之间,在场的诸位大臣们倒是有些犹豫,这也不怪他们,毕竟在这个时代还多少有些讲究愚孝。

孝顺父母,在这个时候和忠诚于军主几乎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事情。

见孔希学一直揪着这个话题喋喋不休,朱涛实在是有些不耐烦了。

他直接了当的扫视了一眼在场众人,这才平淡的说道。

“那我也有一句见解,请诸君静听便是。”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顿时鸦雀无声,他们前来的时候,本来以为自己只是来捧个场,也知道朱涛在发明和国策上多有建树,却没想他对儒学也有如此的造诣。

这也难怪,朱涛刚才引经据典驳斥孔希学,所言完全都是一针见血,也难怪上位对这个义子如此的看重。

在场之人中,有一个人是被誉为当世天才的礼部尚书黄观。

这个黄观也确实了不得,因为他曾经连中六元,也就是从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

纵观五百多年的科举史,连中六元者也仅有两人而已。

就连这样一个科举天才,名气几乎不亚于宋濂之人,也被朱涛的见解吸引了,等待着他下面的话。

见大家都已经不说话了,朱涛扫视了一眼众人,才淡淡说道。

“生而不养,断指可还,生而养之,断头可还,不生而养,百世难还,这便是我对孝字的所有理解。”

此言一出,全场继续鸦雀无声,因为所有人内心之中如同惊雷轰动,却不知该要如何表达。

不过是寥寥十二个字,已经概括了孝字的所有精华,并从本质上进行了剖析。

在场众人全部面色凝重,陷入了沉思之中,这几句看似简单的话,却是儒家至理。

这话就算是对于普通老百姓说,他们都是能够听得懂且无比认同的,更何况这些饱读圣贤之书的公卿们。

在旁边的徐达不由得叫好,作为一个武将出身的公爵,他完全不懂什么二十四孝图,也不明白孔子是个什么情况。

首节 上一节 91/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