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封地变异了 第210节

眼下的西康看似人人崇佛,可他们崇的佛到底是善是恶?

看着那些还在那艰难采药的百姓们,长孙冲的心里忽然就有些迷茫了。

这时,他的耳边还传来李多泽滔滔不绝的介绍。

“那些城里的法师们还都是从大唐这片沃土来的,还要感谢圣人,要不是他,我们西康哪里能有被佛法教化的机会,那些山间野民更是没有未来可言了。”

长孙冲一时有些默然,居然是天子派来的僧人做出这样的恶事的?

只是……眼前这些人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到底算不算恶事,还是两说呢,长孙冲也不愿在这样的事上多嘴,万一这都是李湛的精心安排呢?

“吐蕃境内也是如此吗?”

“那是自然,吐蕃境内的贱民们因为生活更差,地位更低,所以也就更加尊奉佛祖了,那种虔诚劲可比他们强多了。”

“要我说呀,我们西康境内的这些贱民是肯定没有一个好的来世了,怎么都比不过吐蕃境内的那些人呀!”

李多泽大大咧咧的说道,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话给大唐来的这些使节团的人带来了多大的冲击。

长孙冲心里默默的念叨着,君子远庖厨,之后索性就不再看那些还在艰难的采药的山民们了。

一行人继续前进,过了一段路,长孙冲就又发现路边有一座看起来很是华丽的经幢,长孙冲心里的好奇心又被激发出来了。

“这是什么?刘校尉可否方便帮我取来看看?”

刘申立刻诺了一声,就要到经幡前面把它给拔出来,带到长孙冲面前。

看到他们的这些动作,李多泽慌得不行,连忙从马上出溜下来,连滚带爬的跑到刘申前拦住他说道。

“这可使不得啊!左近的这些乡民们可就指望着这一座经幡吸引来城里的大法师们。若是真的能把法师吸引来,专门为他们做一场法事,开坛论经他们就能洗清罪孽了。”

“所以这经幡可是他们这些山民们心里命根子啊!咱们要是把他们的毡帐给毁了,顶多也就是这个时候没住的地方,和他们结下一时的仇怨。”

“可要是真的把他们的经幡给拔出来,那就是毁了他们的善果,害了他们的修行,那可就是永世难以化解的仇怨了!”

刘申听到李多泽这么说以后面上带着些犹豫,回头看了一眼长孙冲,长孙冲也是轻轻的说道。

“这倒是我孟浪了,之前并不知道还有这样的忌讳,刘校尉还请回来吧。”

入乡随俗的道理,长孙冲还是明白的,更何况他这次出来,最大的目标是出使,和吐蕃结好。

可要是在西康就因为这些吐蕃人的风俗,和当地人起了矛盾,到了吐蕃那,当地的百姓们只怕也不会对他们这些唐使有什么好脸色。

还是不要节外生枝的好。

只是长孙冲仔细的打量了一番这处经幡,这经幡上面挂着各色宝石,就连经幡外面也是被人包上了一层精美的丝绸,那根杆子也不是凡品,是用玉石衔接起来的。

这让长孙冲不禁有些咋舌,这可真是……豪奢啊!

就算是在长安,也难以看到这样的经幡吧?

毕竟长安城中应该不会有人这么傻,耗费这么多钱财,只为修一个经幡。

“这样一座经幡造价几何?想来不会太低吧?”

长孙冲若有所思的问道。

李多泽挺了挺自己的大肚皮,有些尴尬的说道。

“这我也不知道,我喊人过来问问看。”

说完李多泽随手招来了一个蕃人问了问,而后告诉长孙冲道。

“使君没有猜错,这样一座经幡若是换成是一般的牧民,就是那种一家五六口人的,只怕需要十来年才能做出来这么一座经幡。”

“眼下这处经幡就是本地的豪强们倾尽家资设立的,一般的牧民们就是想立一座还没这个本事呢!”

长孙冲有些无言,不是只有那些奴隶和贱民们才这般崇佛吗?怎么当地的豪强们也如此崇佛?

这么多的钱,这些豪强们也不用于自己的生活和享受,硬是投入到建造经幡上了,这是脑子抽了吧?

就算不用来享受,把这些钱财换成仆役或者士卒不好吗?

像是吐蕃这样的地方,想来也和三韩故地差不了太多,都是以实力为尊的,没有足够的实力,那些财富岂不是任人劫掠吗?

不过长孙冲已经不愿多说些什么了,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称赞了一番这里的经幡,就打马往前了。

刚一到西康和吐蕃的边境,长孙冲率先看到的就是一座巨大的佛像,这样的造像就是在大唐也是比较少见的。

毕竟现在天子对佛教很是讨厌,连数得上号的佛寺都没几个,更别说佛像了。

现在大唐境内的佛像都是以往那些朝代修建的,乱世中修建的佛像也不可能太过宏伟,倒是洛阳的那些石窟里有些能和这里的佛像相比较的。

李多泽有些自豪的说道。

“这里就是之前西康的首府,不过现在成了和吐蕃的边境,这座大佛也是我专门修建的,只这么一座佛像,就让我从吐蕃吸引来了不少人定居。”

长孙冲听得此言,忍不住停下脚步仔细打量这一尊佛像。

在一片平坦的阔地上,矗立着一座低矮的城池,而城池中最高的建筑就是这一尊佛像了,远远看去这样的佛像给人一种敬畏感,让人忍不住想要顶礼膜拜。

阳光洒下,照在金色的佛像上,更是让佛像闪闪发光,映照的一边低矮的、灰蒙蒙的城池更加不堪了,有一种别样的神圣感。

长孙冲本来有心问询李多泽,这么一尊金闪闪的佛像造价几何,可他到底还是忍住了,实在没有必要问了。

单单看这样一尊造像,就算只是通体鎏铜需要的铜料也不再少数了,更何况这是在吐蕃这样一处高原上。

想在这里修建一座佛像,需要的人力和物力都比在大唐的其他地方更多。

反正花的也不是大唐的钱,李多泽有这个财力就让他去做吧,挺好的,这样一来,他的领地就没什么财富用于造反了。

而且刚才他不是也说了,这样一尊佛像吸引来了很多吐蕃人,吐蕃的人口减少了,西康的人口增加了,这一来一去,是多大的收益呀!

这可不是单纯的经济账能算得清的。

使团入城以后,随处可见的就是佛教的信众们在大街上对着那尊佛像叩拜,嘴中念念有词,脸上挂着虔诚的表情。

不用想就知道,他们肯定是在乞求佛祖保佑他们,给他们带来好运。

长孙冲有些意味不明的说道。

“本来以为西康也是化外之地,没想到居然这么笃信佛事,这也是一件好事啊!”

李多泽一听就更为得意了,满是自豪的说道。

“这终究还是要感谢当今陛下,要不是他,我这区区一个西康也没有这样的财力,来修建这么宏伟的佛像啊!”

瞧见李多泽自己也是这么虔诚,长孙冲更是闭口不谈佛教在中原遭受的劫难,只是夸李多泽已经有了大唐人的风采。

现在长孙冲已经想明白了,西康乃至吐蕃之所以现在对佛事这么尊崇,这里面肯定是少不了朝廷的谋划的。

要不然,单纯依照佛教自己发展,怎么可能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就牢牢占据住西康人的信仰。

要知道,原来吐蕃盛行的苯教那也不是吃素的呀!

长孙冲还真没有想错,这佛教在高原的盛行,背后确实离不开朝廷的推动,而且这还是一整套完整的规划。

别看李湛本人对佛教很是厌恶,可到了要利用佛教的时候,他也一点也不含糊,丝毫没有抵触感,这大概也是政治人物必备的素养之一了。

西康到底不同于大唐内部的那些州县,甚至和西域、辽东等地都大不一样。

那些地方好歹还有比较发达的道路和中原相连,就算是道路艰险,可双方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

但西康这里原本就是吐蕃的领地,而就是现在也和吐蕃挨得特别近,风俗习惯上也是几乎和吐蕃没有区别。

若是大唐想要在这样一处地方,获得远超吐蕃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终究是要使一些手段的。

一开始的时候,李湛就在谋划把佛教传入吐蕃,那些被大唐赶出寺庙的和尚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被发配到了西域和三韩故地,自然的吐蕃也有这样的人。

这里面当然有因为这事恨上大唐的,不庸讳言,这样的人还肯定是占了多数,可李湛一点也不在乎。

他要的只是这些大和尚们把大唐的佛教传入这些地方,占据一个位置,至于他们对大唐的感情李湛并不在乎。

就算他们恨死自己这个皇帝,又有什么用呢?

以吐蕃的实力,难道得了这些和尚们相助就能翻身和大唐对抗了吗?

就算是这些人里面出一两个类似汉朝时中行悦那样的人也无所谓,大唐和大汉终究是不同的。

刚好,正因为这些大和尚们很多都是厌恶大唐的,这些人也就入了当初的松赞干布眼中,他大力重用这些人,试图从他们身上学一些东西,来和大唐对抗。

一开始的时候,松赞干布确实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只是收效却不怎么好,但他很快就发现了佛教的一大好处。

可以有效的降低民众的反抗能力,对于松赞干布的统治有着极大的好处,特别是在松赞干布和大唐打仗打输了以后,为了稳固自己一家人的地位,松赞干布更是加大了对佛教的推广力度。

很快,佛教就和吐蕃本土的苯教打的有来有回,甚至稍稍占了上风。

没办法,苯教这样一种原始宗教骤然面对佛教这么一个在大唐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宗教,肯定是被压到下风的。

在这样的推广过程中,自然少不了血雨腥风,苯教徒们也不愿意束手待毙,而现在的大和尚们为了有一块稳固的地盘,也是拼了命和苯教徒们对抗。

更别说这里面还掺杂着松赞干布想要借此机会,消灭一部分敌对的家族,还有大唐人在里面搅风搅雨。

吐蕃到底没有中原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松赞干布也确实看到了佛教对稳固统治的好处,可他看不到的是佛教的洗脑太过强横,发展到后面佛教势力太大,反而会让统治者自己感到处处受到钳制。

当然了,松赞干布也看不到这么一天了,在推广佛教的时候,松赞干布就已经去世了。

相比之下,中原出身的人更能认识到佛教的危害,佛教至多也就是作为中原王朝用来统治民众的一种手段,一个对儒家的补充。

要不然,也不会有人三番五次的灭佛了,就是李湛也不例外。

中原王朝统治的根本法门,就算在南北朝这样的乱世,也没有发生改变,一直都是儒皮法骨,虽然那段时间宗教盛行,可等到隋唐建立以后,他们依旧是不得不推下历史舞台,成为一旁的辅助角色。

可吐蕃有这个条件吗?

没有啊!更别说李湛在吐蕃推广的佛教,中间夹杂着种种私货,有很多印度种姓制度和中原九品中正制的色彩。

这和历史上佛教将赞普神化的情况可大不相同,固然这一世的佛教对吐蕃也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可更多的是加强了吐蕃的身份等级制度。

理所当然的,这样的佛教很快就在吐蕃大地上风靡了起来,它能如此快风靡起来,其中固然有符合了广大吐蕃底层民众们的诉求,也是因为得到了广大吐蕃贵族们的支持。

这些贵族们能不支持吗?

相比于苯教的那些祭司们,一个个拽的二五八万一样的,佛教的大法师们多好,不遗余力的吹捧自己这些人,宣扬人有贵贱之分,这不正合了这些贵族们的心意?

而且这些来吐蕃传教的和尚们,谁还没有一两个拿的出手的才艺,至少口才就不会差,自然能得到吐蕃贵族们的重视。

所以在当初松赞干布强行推广佛教的时候,除了那些苯教的死硬分子还有被松赞干布视为政敌,对吐蕃政权有威胁的人死扛到底,其他人都是迅速摇身一变成为了佛教的忠实信徒。

当然了,他们信奉的就是被李湛加了料的佛教了,早就违背了佛教一开始的理念众生平等。

不过世上佛教的分支多了去了,谁还不允许出现一个宣扬人有贵贱之别的佛教了?

为了在民众们面前显示自己的虔诚,那些原来的吐蕃贵族们也是对佛塔、佛寺、佛像的修造鼎力支持,出钱出力,大唐在这个时候还专门派了技术指导,帮着指点怎么修建佛寺。

这些佛寺被修造好以后,吐蕃就出现了佛法盛行的美景,举办的佛事除了宣扬佛法,更多的一个功能就是敛财。

这一点倒是和大唐的佛教没有太大区别了。

原本的时候,若是贵族们对民众剥削过甚,这些民众还可能逃亡到其他贵族们的封地上,可当大家都信佛以后,去哪能离得开佛教呢?

更何况这些佛教徒们会自觉主动的把自己的钱财捐献给佛寺,压根都不用贵族们盘剥了,只需要和佛寺的法师们商量好,百姓的钱三七分成,豪强们的钱如数奉还就好了。

当然了,有人可能会问,那些民众都是傻子吗,就这么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家财奉献给佛祖?

民众自然也不都是傻子,可他们大多数都是盲从的,何况这里面带头的可不一定是不是真的民众,有多少吐蕃豪强们的狗腿子那还说不清呢。

一开始这些人一带头,把给佛祖献上财富的风气一形成,很少有人能够摆脱这样的氛围影响,不自觉的就跟着一起了。

首节 上一节 210/2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