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178节

这年头,很少有年底搞总结,年初弄工作计划的传统,因为计划实在赶不上变化快。

别的不说,关将军打算在年底入冬的时候,往北推一下战线,同时试验一下换装面刀后士卒的战斗力.这事儿,就不在计划之内。

当然,小规模的作战,关羽都不会亲临现场指挥,他是放手让手下的将军们去做的,更不会需要调动张溪和南郡守兵,因此张溪只需要负责配合提供钱粮就可以了。

剩下的事儿,就真的没有张溪什么事儿了。

所以嘛,十一月份,张溪终于迎来了一年中最轻松的时节。

可以陪着自己的一家老小,趁着天气还不是特别冷的时候,一起外出游玩一下。

也不需要去太远的地方,就是在岳麓书院附近散散心就好。

小暄暄已经能自己说话自己跑了,小正儿现在也开始牙牙学语,学习走路了,张溪看着两个孩子,再看看自己身边的两个女人,真有种莫名满足安逸的感觉。

但可惜,这是乱世啊.一想到这点,张溪就有点不敢放松下来享受。

陪着家人玩了一天,张溪隔天就继续回到府衙办公。

年底之前,事情不多,因此在府衙内,张溪除了日常处理公务外,很多时候都是跟习珍,赵累等人闲聊。

尤其是习珍,他的学识和经验真的很丰富,这点赵累也佩服不已,张溪特意叮嘱小邓艾,有什么不懂的赶紧请教。

不管是学问还是政务,都好好的学。

习珍这个人还是比较好说话的,倒是没有因为赵累和邓艾是寒门出身就看不起,该说的都会说,该教的也会教。

不该教的嘛,习珍也会打哈哈的糊弄过去,绝对不会让你觉得为难。

张溪有时候都在想,以习珍的才能,不应该在历史上默默无闻才对.起码在政务领域,他可不必伊籍,马良等人差啊。

更何况还有一个习宏.据习珍的说法,他哥哥习宏的能力,比他还要强。

虽然可能存在吹捧的成分,但只要习宏有跟习珍相似的能力,两人又是兄弟,怎么可能在历史上一点名声都没有留下呢。

张溪不太懂,但这也不重要,反正现在张溪发现了,习珍这个人贼好用,交给他什么事情都能办的非常好。

因此,张溪给徐庶写了一封信,希望徐庶把习宏也借给自己用用让人家两兄弟分隔两地,多不好。

徐庶回信笑骂了一通张溪,说做人不能得寸进尺。

给你一个习珍已经算是看在多年交情的份上了,你连习宏都弄走的话,武陵郡的政务谁来帮忙处理?!

武陵这地方可不比南郡,这边汉人数量不多,可耕种面积很少,周边全是蛮族。

今年又刚刚闹了蝗灾,这些蛮族肯定缺粮,搞不好今年冬天就要生事,徐庶为了这个事情最近都愁的要死,实在没工夫跟张溪打哈哈。

张溪一听说这事儿,立马又给徐庶写了一封信过去,表示他有办法。

当初在巴东郡,张溪收复盐泉的时候,不就用了一招围山困敌么,现在正好教给徐庶,让徐庶照猫画虎。

今年因为蝗灾,山里的蛮族肯定抗不过去的,只要把山一围,饿上个把月,山里的蛮族都会出山投降的。

嗯,张溪觉得自己的计策应该很适用现在的情况,但徐庶看了张溪的书信后,直接丢一边,继续督促武陵郡兵操练。

真不是徐庶不看重张溪的策略,纯粹是张溪不在武陵郡当官,不知道武陵郡这边的情况。

为什么早期平定荆南四郡后,刘备要镇守武陵郡?!

为什么徐庶放着入川和镇守一方的职位不做,在刘备走后依然镇守武陵郡?!

武陵郡这个地方,多山,耕地少,为啥这么一块破败的地方,需要把徐庶这么一个大才放在这边镇守。

因为这地方,蛮族太多。

荆南四郡中起码一半的蛮族部落都集中在武陵郡,武陵郡实际上是蛮人多,汉人少,因此,是否能安抚好武陵蛮族,就成了稳定荆南的关键。

张溪的做法,可行,但必须是汉人比例和士卒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时候。

现在,武陵郡蛮族的势力可不小,出了山,是汉人的地盘,但进入山区,那就是蛮人的地盘。

你想封山,首先得做好被人家围攻击破的准备。

所以啊,徐庶觉得,还是按照自己的原定计划,离间各蛮人部落之间的关系,拉一批打一批,稳定住形势就好。

等到各蛮族的势力慢慢削弱后,那才是采用张溪战略的好时机。

第二百六十九章 江东

建安二十一年,十一月。

江东,建业。

鲁肃病重,孙权亲自前往探望,回到府邸后,忧心忡忡,急招周瑜,张昭两人议事。

「子敬病危,卧榻养病,某甚是忧心。」孙权说道,「公瑾,子布先生,若子敬有所闪失,这巴丘之地,当以何人继任?!」

周瑜和张昭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含义,齐齐拱手,说道,「此事,全赖主公定夺。」

孙权却微微摇头,说道,「某正为此事忧心。子敬榻前,曾推荐吕蒙总领巴丘军政,总督长沙,桂阳二郡。然某忧心,子明非关羽,张溪对手,恐为人所乘。」

周瑜一听这话,知道自己不能说两句了。

他是军中巨头,主公怀疑军中将领的能力,他这个军中第一人不能不表态的。

「子明乃主公简拔于军中,对主公忠心不二。再者,前番数次征战,子明领军有方,足可担当重任!」

周瑜替吕蒙辩解着。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还真的不是周瑜的心里话是孙权需要周瑜这么说而已。

今天这个事儿,从孙权说话的一开始,孙权就已经暗示了,吕蒙是唯一的人选。

不然孙权就应该提出两个人选,让周瑜和张昭分析谁的优势更大,更合适坐镇巴丘.可孙权只说了吕蒙一个人选,而且还特意强调了,是鲁肃榻前推荐的。

说的难听一点,如果鲁肃真就没熬过来,他临终前推荐的接班人,孙权还能拒绝么?!

所以啊,孙权这么问,一方面是为了体现对周瑜和张昭的敬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外界一个交代——吕蒙的任命,是经过了周瑜和张昭的同意的。

实在是因为吕蒙的出身,实在说不上好。

鲁肃虽然也只是地主土豪出身,祖上没啥官职,但人家好歹家里有钱,在当地有名声,连袁术这种极端看重身份的人都愿意请他入仕。

再加上赤壁一战时来回奔波,周瑜,孙权外出征战时总督后方,展现出了强大的能力,所以鲁肃镇守巴丘,江东没人会觉得不合适。

可吕蒙就他就是一个从军中底层,靠着武勇被孙权看重,一路简拔上来的大头兵而已。

论身份,他连个地主土豪都不是,更别说是什么寒门子弟,世家子弟了。

论军功.这些年吕蒙虽然也征战不少,领兵作战的次数也多,但真正有影响力的战役,他从来都是参与而非主导。

这么一个人,突然的身居一方都督,难免让人难以信服。

孙权其实就是因为这个,才找来周瑜和张昭两个人,希望得到他们的背书。

周瑜是军政皆通的人,自然也明白这点。

虽然在周瑜看来,吕蒙还有所稚嫩,但周瑜也挺看好吕蒙的成长的,尤其是孙权劝学,吕蒙低头学习兵法韬略后,周瑜也认可了吕蒙作为一方统帅的能力。

而且最重要的是,吕蒙是孙权一手提拔上来的「自己人」。

所以周瑜才会顺着孙权,帮吕蒙说点好话,同时刻意点出了吕蒙的优势——忠心。

张昭自然也明白孙权的意思,但他还是有点不能认同孙权的决定。

「吕子明虽久经战阵,然并无治理地方经验.长沙,桂阳两地至关重要,刘备虽承诺割地,然内心如何尚不可知。巴丘之地,终究与关羽相壤,非重臣,不可镇守也!」张昭拱手,说道。

张昭这是有什么说什么,反正他的年纪大,资历老。

当初孙策的时候,要是孙策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张昭都是直接训斥的,孙策也一样得虚心接受。

这两年孙权的威势日重,张昭也有所收敛,给孙权留面子.但这时候就三个人,张昭该说还得说啊。

周瑜可以从军事层面肯定吕蒙的能力,但在政务层面,张昭真的看不上吕蒙。

接替鲁肃总督两郡,他吕蒙可能军事能力没什么问题,但政务方面,吕蒙就没有做过地方主官。

现在长沙那地方,江东世家不知道多少人往里投钱,今年又刚刚经历了蝗灾,如果没有一个政务能力出色的人前往收拾残局,很容易让江东世家的人血本无归的。

这时候任命一个军头去总督这两个地方,江东世家的人能同意才怪呢。

所以张昭直接的从政务层面,否定了吕蒙,同时也等于是否定了孙权的决策。

孙权当下脸色就有点不好看了。

这些年,孙权的声望越来越高,尤其在濡须口击退曹操后,孙权觉得自己的能力和影响力已经远超自己的父兄了,所以对权利的掌控欲,也越来越大。

周瑜,张昭两个人,是孙策时代的老臣,也代表着淮泗军功集团,甚至张昭跟江东世家之间走的也近,所以孙权还是很尊敬两个人的。

起码在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

但是呢,孙权内心,还是希望得到自己人的支持的。

鲁肃,可以说是孙权一手提拔上来的人,而鲁肃也没有让孙权失望,不管是赤壁主战,孙刘联盟,还是镇守一方,可以说鲁肃是大大的给孙权长脸了。

但可惜,鲁肃现在病重,而且大夫说可能熬不过这个冬天孙权不得不把鲁肃继任者的事情,提上日程。

之所以孙权让吕蒙先一步前往陆口,代替鲁肃管理军队,就是为了造成既成事实,然后再来寻求周瑜和张昭的认同。

孙权也知道吕蒙的资历浅,目前来说能力和经验都不足。

但是,吕蒙已经是他现有夹袋中,最出色的人选了。

总不能还让周瑜去总督地方吧?!

一方面,巴丘那地方不吉利,周瑜差点就死在巴丘,因此孙权不愿意再让周瑜去巴丘,宁可把周瑜强留在建业。

另一方面,现在孙权需要增加自己的亲信对地方的控制力度,虽然周瑜一直很支持自己,但毕竟不是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声望又那么高,孙权也不放心让周瑜出镇地方。

现在已经不是自己刚即位的那会儿了,那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只能靠着一帮孙策遗留下来的老臣,在他们的支持下坐稳位置。

现在的孙权,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威望,自然不希望周瑜等老臣继续占据重要位置,孙权也要培养自己人的,不然这个位置怎么坐的稳?!

就算以前的周瑜是全心全意辅佐自己的,但现在呢?!将来呢?!甚至周瑜死后呢?!

这个时候的孙权,已经觉醒了他属于政治人物的属性,虽然算不上是猜忌,但已经对周瑜不太放心了。

周瑜跟张昭这个纯文官不同,周瑜在军中的威望太高了,哪怕孙权用了各种办法暂时剥夺了周瑜手里的兵权,但问题是,江东是世兵制的。

世兵制,导致军中的兵权,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将领的控制之下,而周瑜在军中的威望那么高,他本人虽然没有兵权,但他和军中大部分将军交好,其实跟有兵权在手没什么区别。

所以,这次对吕蒙的任命,其实也是孙权对周瑜的一个试探,试探周瑜是否还跟以前一样,支持他掌控兵权。

本来孙权还以为周瑜会找理由反对,顺带安插上周瑜的人镇守巴丘.结果没想到,周瑜帮着自己找理由赞成了,真正反对的人,是张昭。

这个孙权就很不能理解了啊。

你张昭一个文臣,平日里我还把你当老师一样尊敬,当初赤壁之战的时候你上蹿下跳的主和,事后我都没有追究你的责任怎么反而是你在背后给我一刀呢?!

就在孙权想着词儿反驳张昭的时候,周瑜反倒是先说话了。

「子布先生,此言差矣!」周瑜对着张昭说道,「巴丘二郡之地,确非寻常之地,但也正因此,非得吕子明继任不可。身处敌国环伺之处,若非可信之人,亦不懂用兵,只知治政,安得久守乎?!」

「可」

张昭还想再说,这时候孙权已经想好了说辞。

「子布先生,如此可好?!」孙权笑着,对张昭说道,「可由子布先生挑选精干郡佐,辅佐子明处理政务,子明执掌军务,如此,岂不两全其美?!」

两全个毛线啊。

一个军头,他懂什么叫治理地方?!

首节 上一节 178/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