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许褚到现在,不过是校尉的官职,作为一个真正的保镖,曹操不会,也没有理由给许褚***厚禄。
许褚自然也知道这点,所以这次出兵协助于禁,可以说是许褚为数不多的立功机会,他一定会非常想要抓住它。
但问题就在于,许褚不是那种能耐住性子的人,他一定会急于立功,而于禁要稳,肯定不会急着进兵这俩之间,还是有矛盾可以利用的。
张溪的建议,就是让关羽不要自己出面,让手下出马,多诈败几次,激起许褚的立功心。
到了那个时候,许褚急于立功,肯定会要求于禁进兵,而于禁.他真的还会坚持原则,得罪曹操的近侍许褚么?!
要是年轻一点,也许于禁还会这么做,毕竟那时候他还是有心气的,曹操的心态和现在的心态也不同。
但现在嘛真不好说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两军对阵
双方都确定了自己的战略,也都在按照战略的大方向执行。
于禁先派出了许褚,令其率领三千骑兵,前往关羽营地挑战。
而关羽也早等着曹军上门挑战呢,而且按照张溪的建议,关羽并没有直接出马对战许褚,而是派遣其子关平,领五千步卒,前往半路拦截许褚。
许褚到底战场经验不足,看到关平将旗上的「关」字,还以为是关羽亲临,顿时打起了精神,嗷了一嗓子,立刻亲率骑兵发动了冲锋。
关平当时立脚未稳,再加上本来就是来「送」的,一看许褚冲着自己冲过来了,也没有恋战的意思,赶紧率兵后撤。
但是吧,关平到底战场经验不足,士卒在阵地战中还没有立住脚跟,这时候突然下达撤退命令,会让士卒中出现混乱,导致军令传达不及时。
然后,关平就真的败了。
诈败变成了真败,五千人出去的,回来的只有三千人不到,折损了近一半。
关羽给气的,把关平骂了好久,骂的张溪听着都过分了,赶紧进入营帐去劝说一下关羽。
真别骂了,按照二爷的骂法,将来关平领兵打仗的信心都要被骂没了。
但关羽也是真的恨铁不成钢啊。
跟随自己作战这么久了,居然还能犯这么基本的错误.他许褚已经率领骑兵冲过来了,哪怕你的任务是要败,这时候也该是让盾牌兵和长枪兵突前构筑防御阵地,然后再率领其他士卒慢慢后撤啊。
哪有人家一冲,你就下令后退的。
这根本不是诈败,这是真的被人给冲散打败了。
更别说还损失了小两千人.咱们可比不得人家曹操家大业大,知道两千人要花多少钱粮招募训练不?!
嘛,二爷这么一说,张溪反倒有些不好劝了。
确实,关平今年也三十多了,不是小孩子了。
张溪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劝说二爷虽然这次是败了,但本身这次咱们就是要败的嘛,这样的失败,也显得真实一点,好让许褚上当嘛。
不说这个还好,一说这个,二爷又开始上火了。
确实,现在是战乱年代,二爷也知道慈不掌兵的道理。
两军对阵,互有伤亡这种事儿,虽然二爷不想,但真的发生了,二爷也不会去刻意苛求什么。
但这次不一样,这次是关平的指挥失误,造成了士卒的不必要伤亡。
换句话说,这次的两千人损失,根本就是关平一人无能造成的,这让关羽怎么能不火大。
二爷虽然轻慢士族,但对士兵是真的好,关平这次的应对失措,在关羽看来是绝对不能饶恕的。
得,本来二爷已经训的差不多了,准备结束了张溪这一劝,二爷又骂上了。
惹得张溪顶着关平幽怨的眼神,里外不是人。
而另一边,曹军营寨中,也有一个人,被人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这个人,是于禁。
白天的时候,许褚带领三千骑兵出战,于禁不放心,亲率五千步卒作为接应。
结果许褚一战击破关羽之子关平,斩首数百,俘虏近千人。
这是一场大胜不错,于禁也替许褚高兴,有了这场胜利垫底,将来击退了关羽后,曹操给许褚封侯也说的过去了。
但许褚这会儿没想到那么多,他杀的兴起了,正在满场飞奔的收割敌兵。
然后吧,于禁看着就有点不对了。
于禁为了让许褚初战立功,给许褚率领的是曹军精锐骑兵。
骑兵这个东西吧,讲究速度冲阵,也讲究机动性作战.可许诸带领的骑兵,现在根本没有阵型,都是三三两两的一组在战场上到处跑,有些人为了抢夺旌旗等战利品,甚至下马来步战。
这特么是骑兵?!
或者说,这特么是许褚指挥之下的骑兵?!
再看看许褚本人,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率领的骑兵已经散了阵型,也没有任何要指挥作战的意思,只是一个人在战场上撒欢,靠着自己的武力值冲杀,甚至作为一军主将,他自己已经冲杀到了所有骑兵的最前方,正在拼命追击败退的关平。
这要是关羽有埋伏或者接应的队伍,许褚这一头撞上去后果于禁都不敢想。
为了不让许褚有危险,也为了不让许褚从大胜变成大败,于禁赶紧的鸣金收兵。
击鼓而进,鸣金而退,是战场上的军令,于禁一鸣金,骑兵们也都纷纷原地集结,准备退兵。
许褚呢,可以说相当的不爽,正杀的兴起呢,眼看就要追上那个「关羽」了,怎么这个时候,于禁就鸣金了?!
但许褚好歹是常年跟随曹操的人,知道军令的重要性,倒也没有继续撒欢,而是跟着勒住战马,心有不甘的回营。
一回到营地里,许褚就去质问于禁,为什么突然鸣金收兵?!
「文则为何突然鸣金?!某只待杀散敌兵,生擒关羽,以报魏王大恩.文则莫非不欲某家立此功劳?!」
面对许褚的质问,于禁心里很不爽。
好歹我是军中主将啊,我是不是鸣金,需要你一个侍卫来质问么?!
但两人总是相识多年,于禁还是忍下了这口气,耐心的解释着,说道,「仲康勿恼,听某言之。此番来人,非羽也,乃羽子关平尔。再者,此番仲康大破敌军,已是大功,若那关羽半路设伏,岂不折损仲康威名,故此某鸣金收兵,是全仲康之名也。」
于禁也是不容易,跟哄小孩一样的哄着许褚。
毕竟于禁总不能说,你这个货,就顾着自己杀人痛快了,你手下的那群骑兵全都散架了,已经不存在什么阵型了。
这时候随便出来一个有组织的军队,就能把你轻易给收拾了吧。
同样的,于禁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许褚真的不会指挥士卒作战,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在他眼里就没有指挥作战的说法,他就会带头猛冲。
偏偏于禁还必须用这个人当先锋于禁真的觉得心累啊。
可许褚并不能理解于禁的这个心累,他反而是觉得于禁有问题。
「汝亦为多年战将,怎的如此胆小?!」许褚对于禁说道,「某昔日无知,故不敢言,今日临战,敌军一触即溃,似这等弱战之兵,纵有埋伏又有何惧?!某家只需冲杀一番,定能破敌致胜。如此小心多疑,如何用兵?!」
诶呦我去!!!
于禁那个气的,自己居然被一个侍卫给训斥了,说自己不懂用兵?!
难怪魏王一直不让这个许褚上战场啊,就他这个脑子,被人玩死那是分分钟的事儿啊。
于禁真的生气了,想回怼回去.但想想还是算了,这是魏王近侍,来这儿就是混资历,混功劳的,跟这种人犯不上着急。
反正有了这次功劳,也可以向魏王交代了,大不了以后供起来就是了,何必得罪了呢。
于禁陪说了几句好话,算是哄了一下许褚,把他打发回自己的营地里休息,然后开始思考,怎么击破关羽。
可还没等他想到好办法呢,老天爷又开始下雨了。
虽然不是暴雨,但也不小,而且一下就是两天.这种天气下,是没法用兵的。
好在也只是下了两天,雨暂时停歇了,于禁在琢磨,是不是要起兵攻打关羽的营寨了。
结果这时候,关羽反倒是自己领兵,前来于禁的军寨前挑战了。
那还能怎么说,两军列阵,开打。
不过在开打之前,于禁派了传令兵,让他去樊城内通知满宠,如果有可能的话,让樊城内的满宠在合适的时候,出兵威胁关羽大军的侧翼。
如果能在野战中击败关羽,那么樊城之围自然就解了,满宠也不用担心需要守城了。
之后,于禁亲率大军,来到平原地带,跟关羽对峙。
这次,于禁坐镇中军,前锋不是许褚,而是于禁带来的另一位将领朱灵。
没办法,这次两军对阵,对手又是名将关羽,于禁可不敢再让不怎么听话的许褚当先锋了。
虽然朱灵这个人也不是善茬,但毕竟也跟随曹操很久了,早年也是一方统帅,起码比起许褚来说,要让人放心的多。
而关羽这边呢,中军自然是关羽本人坐镇,前锋是张嶷,左军是廖化,右军是关平,张溪坐镇大本营,一方面总督粮草辎重,另一方面防备樊城内的满宠出来偷袭。
这次出战的目的,虽然也是要输,但关羽可不希望再出现关平那样,从诈败变成真败。
再一个,关羽也希望用自己的名声来刺激许褚,让许褚和于禁之间的矛盾更加激化。
但关羽没想到的是,这次于禁军的先锋,居然不是许褚,而是老对手朱灵.许褚在左军,并不在前军。
关羽一看这个情况啊那就不客气了。
军旗一挥,让张嶷突前,先跟朱灵掰掰腕子。
而朱灵嘛朱灵也指挥前军士卒上前接战。
在朱灵看来,这就是一场中规中矩的前哨站而已。
前军打成什么样,其实不重要,他也只是奉命行事,等待于禁接下来的调度,并没有想要指挥前军建功立业的意思。
毕竟朱灵这个人吧,他的人生经历简直是嗯,有点不太好说。
第二百九十五章 临阵变故
真的,任何人站在朱灵的立场上,都有理由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
早年朱灵是袁绍的部将,但他看出袁绍不能成事,就带领着自己的部众投奔了曹操,再也不回袁绍身边去了。
这时候的朱灵,是抱着得遇明主的心态来投奔曹操的,也有一番建功立业的想法。
但曹操对这种有人主动相投的事儿,是又开心又警惕。
开心的是,朱灵不仅来投了,而且带来了不少的兵马,这对那时候还在起步阶段的曹操非常有帮助。
但警惕的是,朱灵这种背主另投他人的人,今天可以背叛袁绍,明天也可以背叛自己。
再一个,那时候曹操和袁绍的关系很不错,朱灵本身就是袁绍派来帮助曹操攻打陶谦的,如果朱灵不回去,反而投靠了曹操,曹操有嘴说不清啊。
可人家主动来投靠你,曹操又真的很需要兵力,不收吧,曹操又不舍得。
所以最后曹操还是收下了朱灵,并且亲自跟袁绍写信解释,求取袁绍的谅解。
但曹操本人对朱灵,其实并不喜欢。
因此,虽然之后朱灵跟着曹操屡立战功,甚至在跟随刘备去拦截袁术时,被刘备夺了兵权,朱灵依然回归曹操,曹操依然对这个人喜欢不起来。
总感觉这人做事不咋地道的,让人放心不下。
到了后来,曹操索性派了于禁,夺了朱灵的兵权,把朱灵分给于禁看管,这才放心一点。
站在曹操的角度上来看,他是可以放心了,但站在朱灵的角度上简直是倒霉到家了。
早年择主,觉得曹操是个明主,跟着曹操混,将来一定能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