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201节

以现在的汉水水位以及水流速度,即使决堤,撑死了也就是浇出一片滩涂出来,而且水流速度不够快的话,于禁军即使在一开始的慌乱后,也完全有时间指挥士卒去高地避难,等水退了再下来继续跟关羽作战。

要想跟历史上那样开着船去围攻别人,那是想都别想。

建安二十四年的那场洪水,直接导致汉水位暴涨,直接冲毁堤坝,汉水大量外溢,倾泻到平原上,最高峰时,汉水水位高出平地七八丈,樊城城墙最高处距离水面都只有不到两丈的距离,关羽可以轻松的坐船收降于禁大军,顺带的把樊城也淹了个七七八八。

但现在,汉水水位没有那么高,最近虽然也下了一些雨,但连续的暴雨天没有出现,所以关羽还是决定,在下游靠近于禁营地的地方,挖开河堤放水。

但目的不是要用水淹死于禁的大军,只是利用这些决堤的水流制造于禁营中将士们的混乱,然后关羽在让关平,张溪,张嶷三人在三面设伏,围攻那些因为一时混乱而逃离营地的曹军。

毕竟水火无情,哪怕只是能淹没膝盖的水量,突然大量的出现在你面前,很少有人会不惊慌失措的。

其实这个年代的水攻和火攻,大部分都是为了制造军中混乱而已,包括著名的赤壁之战,真正死于赤壁大火的士卒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因为慌乱,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被周瑜领兵击破的。

水攻可能会特殊一点,毕竟要看水位高低和水流速度来决定威力.但大部分还是用来制造混乱的。

只有少部分是例外,而且基本这个时代没有,而是集中在后世的北方黄河一带.后世的黄河,已经在泥沙沉积之下变成了一条地上河,自带高度落差,一旦决堤,要堵上可不容易。

关羽这次水淹七军的计划,本质上也是制造混乱,掘开河堤后也不会放着不管,而是会在伏击结束后,快速的堵住河堤,这样就可以把水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不耽误明年的耕种。

至于今年的粮食嘛嗯,这个就不要想了,都打仗打到现在了,今年的粮食肯定是保不住了。

就在关羽做好作战安排,准备决堤的时候.襄樊一带,开始突降暴雨了。

暴雨期间,不太适合用兵,所以关羽暂停了安排,等待这次暴雨的过去。

自从进入八月一来,这种时不时下暴雨的情况,真的很常见,有时候是下个几个时辰就停,有时候是下个两三天,最长没有超过连下三天的情况。

这种天气,对对战双方来说都是公平的,大家都没法采取军事行动,只能等雨停后再说。

可这次的暴雨,下了足足五六天,依然没有停歇的意思。

张溪都开始懵逼了,时不时的看着天空,正在强烈怀疑,这个世界,是不是真的有老天爷这个东西的存在。

又或者说二爷真的是天上的武圣转世,他要打个仗,老天爷都来帮忙?!

按照以往的经验,连续下个三天的暴雨,可以使汉水水位上涨,水流加快,但并不会让水位高过河堤,只要停雨两三天,水流自然会恢复平静可现在特么连下了五六天了,一点停歇的迹象都没有。

张溪曾经冒着大雨,去汉水河堤边观察过水文情况,按照这个速度再下个两三天,可能汉水水位就要溢过河堤了。

到那个时候,就不是考虑要不要水淹七军的问题了,是咱们带来的这三万多人,如何不被淹的问题了。

二爷表示,这好办。

别忘了咱们是怎么来的汉水北岸。在察觉到可能出现洪水泛滥后,关羽命令一部分人寻找高地安营扎寨,一部分人撤到船上.别忘了,咱们这次来打襄樊,可是带着两百多条船呢。

因此,关羽的大军,花了两天的时间,移营的移营,上船的上船,总算是完成了避难工作。

而在此期间,襄樊的暴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意思,甚至还有更糟糕的消息传来。

汉水南岸的岘山,因为连日暴雨爆发了大规模的山洪,山洪带着泥石流突然倾泻而下,直接倾泻到了汉水里,导致了汉水一部分水道淤塞,水流不畅。

而这个时候,汉水上游的洪水还在倾泻而下,不停冲刷这些淤塞泥石的同时,这些淤泥的堵塞,也让水位在不断升高最终,汉水北岸的河堤撑不住了。

汉水决堤,大量的汉水转道,向着汉水北岸倾泻而出,瞬间淹没了汉水沿岸的农田,以及两座军营。

是的,连原本关羽扎营的营地,也在汉水暴涨的水位下,被淹没了。

至于于禁的七军.说实话,于禁的反应,已经不算慢了。

常年身处北方的于禁,根本不知道荆襄这个地方,七八月会连降暴雨,对于汉水的水文条件也是一点都不了解。

前几天下雨,于禁也只是觉得这地方的天气太糟糕,好不容易准备好要出兵攻打关羽的计划,不得不推迟了。

毕竟以前也不是没有先例嘛,下个两三天,雨自己就会停的。

可当这个雨一下七八天都不停的时候,于禁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自己的南边,可是一条大河。

在汉水决堤的前一天,于禁终于意识到了危险,亲自跑到汉水河堤上查看,回营后,也是赶紧开始组织士卒撤离营寨,试图往高地上躲避。

但.于禁麾下,经过数次交战,现在大概还有两万五千人。

关羽撤离自己的三万多士卒,上船上山,足足花了两天时间,于禁他只有一天的时间,甚至他还有个就是不听话的手下许褚。

于禁让大军赶紧撤,往北侧原来的扎营地撤退,那边地势比较高,还有原本的扎营痕迹在,比较容易建立起一个新的营寨。

但偏偏许褚这个时候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是跟于禁唱反调,就是认准了于禁胆小怕事,是害怕关羽,不敢跟关羽决战。

因此,许褚表示,要撤你撤好了,我自己带着本部七千多人在这个营寨呆着,等雨停了,你于禁这个胆小鼠辈,就等着看自己建功立业吧。

这个时候的于禁,已经顾不上再劝这个傻子了,反正我是主将,我说了算。

于禁丢下许褚不管,自己带着愿意跟自己走的一万七千多人,往北部高地撤走。

但终究是晚了一步。

汉水决堤,水势太过凶猛,很快就追上了于禁的撤退大军,逼得于禁不得不放任士兵们四散逃逸,自行寻找高地避难。

而许褚呢,到底不是真的傻子。

他那么说,就是过过嘴瘾,讥讽一下于禁。

明明自己击退了关羽,夺了关羽的营寨,偏偏那个于禁嫉贤妒能,就是不肯给自己记功没有军功,自己凭什么封侯啊!

但在看到于禁真的不管不顾,带领士卒急速后撤后,许褚也有些犹豫。

赶紧派人去河堤查看过后,许褚也终于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当下也组织部队,往东方撤退。

许褚主要是觉得吧,刚刚自己还跟于禁对着干,不服从于禁将令,现在如果也学着于禁撤退等到了北方高地,双方见了面,他会很没面子的。

所以许褚不想往北面跑。

但西面是关羽的营地,许褚又不能带着这么点士卒送上门去找死,南面又是汉水.因此,许褚都没怎么动脑子,选择往东面撤退。

但问题是,东面,是汉水下游方向,许褚又比于禁要晚出发半天时间汉水决堤后,许褚带领的七千士卒,除了少数运气好,跑到山岭高地上避难以外,大部分都被汉水决堤后的洪水淹没冲走了。

许褚本人倒是运气不错,虽然他不会游泳,但正巧他身边有课被洪水卷走的大树,许褚抱着这颗树勉强漂浮,没漂多久就被跑到高地上的军中士卒发现,把他给救了。

而于禁那边,倒是也努力的跑到了高地躲避了洪水,但带着一万多人出来,结果现在身边只有几百人跟随。

不过也有好消息,那就是于禁带的这一万多人,并没有多少人是直接丧命于洪水的,大家基本都跑到了附近的大小高地上,有些高地平坦面积大,有两三千人聚集,有些地方小,就像于禁待的这个地方,只能容纳两三百人。

大概估算了一下自己带出来的士卒,近八成人都还在,多少让于禁的心里好受一些。

但现在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个暴雨还在下,水位依然还在上涨,天知道什么时候,这些高地也没法生存了。

再一个,当初是逃命出来的,粮草辎重几乎是全部抛弃了,现在又被大水围困,根本没有粮草,这么多人,要靠什么生存下去。

这两个问题,于禁几乎第一时间想到了,但他没有任何办法。

面对这样的天灾,于禁真的是有心无力。

第三百章 收降

汉水决堤后的第三天,关羽站在船头,皱眉观望着依然不停在下的大雨,以及已经几乎完全淹没的汉水北岸平原。

张溪这会儿躲在船舱里,琢磨着,是不是该找个机会,对二爷拜拜.这位搞不好真的是天上神仙转世,不然这个事儿说不过去啊。

明明应该是建安二十四年才会有的大洪水,为什么会出现在建安二十二年?!

还是说,只要二爷什么时候打襄樊,襄樊就得什么时候被水淹?!

一时间,张溪想到了「宿命论」.如果一切都是注定好的,那自己穿越过来瞎折腾,又有什么意义?!

张溪突然的有些颓丧,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失去了意义。

但二爷可没给张溪这种伤春悲秋的时间。

在等了三天,大雨依然没有停歇的架势后,关羽决定——出兵。

「元长与平儿共领一路人马,往北而行,遇曹军残兵,愿降者收降,不降者,尽数杀之。」关羽开始排兵布阵,说道,「老夫亲率一路人马,往东而行,收降曹军残兵.樊城,暂且不管。」

主帅下令了,那就依令而行。

而且关羽这么做,张溪大概也能猜到为什么。

汉水决堤已经三天了,大雨依然不停,那些被水围困在高地的曹军,本身没有多少补给,又淋了三天的暴雨,已经是战斗力极其低下的时候了。

而关羽这个时候出兵,一方面不用担心遭遇顽强的抵抗,另一方面大概关羽也不想眼睁睁的看着这些曹军病死饿死,想着救他们一命吧。

往大了说,大家都是人,当兵前都是平民百姓,这个世道已经够乱的了,能帮着大家活下来,也是一件仁德之事。

往小了说,这些士卒都是壮劳力,这年头不管哪个地方都缺人,这些曹军俘虏,就是最好的丁口。

因此,眼看着大雨依然不停,关羽也不愿意再等下去了,命令大军兵分两路,坐船前往收降曹军败兵。

现在,关羽的水军战船,不用装轮子也能上陆地去了,整个汉水北岸被淹的,水深起码七八丈,甚至继续再这么下暴雨的话,搞不好连樊城都得被淹到水下去。

张溪跟关平共领一军,是关羽考虑到张溪没有率领水军的经验,把关平调来帮忙指挥的.关平常年帮助关羽组建水军,对水军的理解,可不在关羽之下。

两个人率船队一路向北,经过一些高地,都不用两个人劝降,高地上的曹军士卒主动的招呼张溪等人率领的水军,请求投降。

不投降不行,凑出来的那点粮食早就吃完了,树林里能吃的东西也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再没有人救他们,可能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人伦惨剧了。

毕竟人这个东西吧,面临绝境的时候会做出什么事情来,真的不好说。

张溪要求这些曹军士卒们把身上的军械全部扔到水里,然后才让关平派出小船,把这些投降士卒给接到船上,给与他们吃食。

然后,一部分船队转向,押送这些俘虏回高地大营,另一部分则继续收降曹军。

这一路走,一路收降的,张溪渐渐的琢磨过味来了这样下去可不行。

一路往北,曹军的败兵越来越多,有些高地上头上甚至聚集了几千人。

这几千人就算全都真心投降了,一旦全部送回营地,让他们吃饱的话,闹起事儿来,自己留在营地的那些士卒要完全控制也不容易,到底是个风险。

因此,张溪跟关平稍微商量了一下,不再收降曹军败兵后往回运,而是让这些士卒都呆在船上这些士卒大多是北方人,不会游泳,而且即使会游泳,现在这种大洪水的情况下,离开战船,他们也就是个死。在船上,大概是可以保证这些投降的曹军不敢闹事的。

只是这么一来,船只有点不够用了。

关羽分兵收降的时候,也不知道哪个方向的败兵更多,所以是把船队一分为二的,张溪关平率领一百多条船,关羽自己率领一百多条船。

但现在,张溪发现,明显北方的曹操败兵更多一些,因此赶紧派出快船去通报关羽,让关羽派遣一些船只来协助救援。

而就在快船出发不久后,张溪发现了一个小山包,山包上还竖着一杆大旗。

这是帅旗,于禁的帅旗。

真不是于禁到了这个程度都要摆这个排场,实在是因为这三天到底是太难了。

于禁率领大军北撤的时候,是带了一部分粮草随行的,毕竟于禁的本意,是去北方高地重新立寨,没有粮草可不行。

但问题是,于禁没有想到洪水来的这么快,因此他在允许士卒们上山躲避洪水的时候,已经无法兼顾粮草的问题了。

有聪明的士卒,可能会携带这一些粮草逃上高地,但大部分士卒,除了随身带的一天口粮外,根本没有多余的吃食。

这年头的山上树木茂盛,士卒手里也有军械,打造一些临时的避雨之所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食物问题,终究是没法解决的问题。

第一天的时候还好,大部分士卒都有食物。

第二天大体可以控制,面对这样的洪水,只要脑子不傻的人,都会控制自己身上食物的消耗,虽然也免不了有内斗和矛盾,但大体可控。

到了第三天.事情就有点失控了。

于禁所在的山头小,又有于禁第一时间掌控粮草分配,大家勉强还能有点吃的。

但其他的一些高地山头上,没有靠谱的人坐镇的地方,就彻底开始了抢夺食物的战斗。

于禁也没办法,在这种洪水肆虐之下,于禁根本没法制止这些战斗,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打出自己的帅旗,告诉临近高地的一些士卒,自己还在,希望用自己在军中的威望,来震慑一些人,压下一些战斗。

这是没办法的办法,于禁也知道这么做的效果有限,但他如果不这么做,他会觉得自己的良心不安。

首节 上一节 201/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