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对江陵来说,是一个前哨站和援军中转站,但对江东来说,却并没有一定要打下公安的必要。
因为江东的水军足够封锁公安渡口。
能打下公安,消除江陵对援军的期待,那么对攻打江陵城确实是有非常大的好处。
但打不下来,问题也不大。
吕蒙又继续攻城五天,在仍然无法攻破公安的城防后,吕蒙开始考虑,绕过公安,从长江北岸上岸,进攻江陵的可能。
毕竟偷袭嘛,重要的就是进军速度。
如今在公安城下已经浪费快半个月的时间了,搞不好江陵城已经有防备了,再不快速进兵,恐怕就从偷袭变成强攻了。
而且,吕蒙也得配合孙瑜和孙桓的进攻部队,算算时间,他们应该已经开始进攻郢县了。
郢县虽然是春秋战国时代楚国的都城,但这五百年的荒废下来,原本的城池内早就不能住人了,现在只有一座新建的小城作为县城了,要攻取这座城,问题应该不大。
所以吕蒙也得想着,尽快的往北进军,跟孙瑜和孙桓兄弟俩会师在江陵城下。
只要击破了江陵城,就能把江夏和南郡连在一起,然后吕蒙和孙氏兄弟一起挥师北上,进攻襄阳,配合襄樊北部的曹军前后夹击,不愁关羽不破。
只要击破了关羽,那么武陵和零陵都可以传檄以定,更别说小小的公安了。
当然,公安也不能不管考虑到公安撑死只有四千人守备,吕蒙为了保险起见,留下了徐盛统帅八千人继续围城牵制,自己则带领剩余的三万多人一起北上,前往进攻江陵。
而江陵城内,荆州別驾,代行南郡太守事的王基,已经接到了文聘在围城前传来的情报,得知了江东背盟,吕蒙亲率大军前来进攻南郡的事情了。
王基没慌,真的。
王基自己都觉得超级奇怪,自己明明是第一次接触战事,居然一点都没有慌乱的意思。
按理来说,现在南郡刚刚被关羽抽调了一万军卒北上支援,城中只剩下七千人左右的守备力量,确实是守备力量不足的时候。
但王基仔细查看了地图,发现自己其实并不是没有援军的。
首先,江陵城城墙修筑的非常高,而且城防坚固,这个王基是自己巡视过的,非常清楚这一点。
城墙高,就意味着普通的云梯或者钩梯无法直接攀登城墙,必须是专门制作,这就需要浪费攻城方的时间。
第二,刚刚经历了秋收,江陵城内府库不缺粮草,至少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不用担心被围的粮草断绝。
第三,江陵城西南,有邓艾率领的矿工营,从上个月开始,那里就已经分发了武器,在邓艾的带领下积极操练,必要的时候,可以随时回援江陵城。
这样算起来,江陵城就有一万两千的守备兵力了。
再加上江陵城北的临沮,枝江,当阳三县,都有驻军,尤其是临沮驻军,高达三千。
因此,在王基得到公安的战报后,第一时间下令,让临沮的驻军调拨两千兵马回援江陵,只留下一千兵马驻守,防备西北方向,房陵县的魏军。
枝江,当阳的驻守军队全数回收会江陵城,加强布防.这两地方本来就是南郡腹地,如果江陵守住了,两县也不会有危险,但如果江陵守不住,靠这两个县的驻军也不可能守得住。
至于邓艾的五千矿工营嘛.王基没有立刻调回,而是下令让邓艾择机而动,骚扰江东军的侧翼,不让江东军能既集中兵力全力攻城。
王基这一番调动之后,顿时发现,江陵城内有超过一万的守军,而城外,还有邓艾率领的五千人游弋理论上讲,应该够了。
毕竟从探马探回的消息来看,江东这次也就是三四万的兵力,自己有总计一万五千人防守,还有江陵城坚固的城防,兵力不算太少。
但随后,王基又得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有两万多江东军从江夏出兵,很快的就占据了乌林,现在正在向郢县移动。
这么一算的话,江东军有六万人左右,而江陵城只有一万五千人,其中五千人还是在城外游弋的。
好像兵力有点不太够了。
就在王基琢磨,是不是让邓艾率军回援江陵,加强江陵城中的防守兵力时,王基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从江夏攻过来的江东军,在郢县进军缓慢,十天只行进了五十里路。
王基就纳闷了这又是什么情况?!
结果战报仔细一看,王基都有点不可置信.两万多江东军,愣是被只有一千人的郢县守军给拖住了。
而究其原因,只因为一个县尉——石苞。
第三百二十章 石苞
石苞,字仲容,渤海南皮人。
当初被司马徽推荐给张溪,用来敷衍张溪的寒门人才之一。
张溪还是比较看重石苞的,只是觉得石苞缺乏实务的锻炼,所以给了石苞郢县县尉的职务,给他锻炼的机会,以后重用。
然后吧,张溪就忙着跟关羽一起北上攻打襄樊了,现在连张溪都有点记不起,自己还把石苞给安排在了郢县。
而石苞到了郢县上任县尉后,其实日子过的也不怎么好。
初始的时候,石苞还算知道机会难得,所以尽心尽力的做事,处理郢县军务。
他觉得郢县的县城狭小,郡兵如果驻守在城内的话,起不到太大的防御作用不说,还影响郡兵操练。
所以石苞向县令请示,把郡兵给移到城外驻扎训练,每月派两百人在城内轮值,负责治安管理。
郢县县令虽然看不起石苞是寒门出身吧,但这是石苞的县尉职责范围内的事儿,再加上郢县县令也知道石苞是司马徽推荐,张溪亲自任命的,一时间摸不准这个人的背景,所以也就同意了。
就这样,石苞在城外扎营,抓紧训练士卒,把郡兵训练的有模有样的,郢县县令看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石苞,至少在治军上,有一套自己的本事。
石苞就这么安稳的在郢县呆了几个月。
然后吧,石苞的评价和待遇就急转直下了。
石苞这个人,能力没有问题,但品行真的很有问题。
首先呢,石苞这个人好色。
一开始的时候,石苞还能管的住自己,珍惜这个得来不易的出仕机会。
但随着他把军营内部事务整理完毕,操练出一批像样的士卒后,石苞的老毛病又犯了。
这家伙在郢县看到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实在没忍住的上前调戏了几句,把姑娘家给弄的,又羞又气。
气的,是石苞实在不懂礼数,哪有这样大街上当众调戏的。
羞的,是因为石苞这个人吧,确实长的帅气,仪容甚美,很容易招惹大姑娘小媳妇的喜爱。
「石仲容,姣无双」嘛,这个评价还是很贴切的。
所以呢,其实这个事儿也不大,人家姑娘家也不是说一定不乐意,就是觉得丢了面子而已。
回家把这个事儿一说,姑娘家的老父亲当然十分愤怒,要找石苞算账但姑娘家支支吾吾的拦住了老父亲。
老父亲一看这个情况,哪里还能不知道自己女儿的想法。
嘴里感叹这一些类似「世风日下」、「女大不中留」的话语,但转过头,不还得托人去打听一下石苞的家世,托县令去给石苞说媒。
为啥能托到县令呢因为姑娘家的老父亲是郢县县丞啊。
这年头,在一个县城里,能在大街上遇到的大家闺秀,不是当地豪族,肯定也是当地官员的家小啊。
郢县县丞也是没办法,女儿看人家长的帅,动心了,自己这个老父亲也打听过了。
石苞这个人虽然是寒门出身,但本事不错,治军理政都有一定的能力,背后又有司马徽和张溪两座靠山,人还是不错的。
再加上县丞家也不是什么大世家,心想有这么个女婿也不是不能接受。
县令呢,因为前段时间石苞治军严谨,也对石苞印象还行,所以就接下了这个差事。
可石苞不同意啊。
石苞好色啊,在他的眼里,大街上看到漂亮姑娘,上前说几句俏皮话,又不算是什么不得了的事情,怎么就要娶人家了呢?!
所以石苞直接就拒绝了县令的做媒。
确实,这个时代并不是明清时期礼教吃人的时代,大家闺秀上街也不是什么大事儿,石苞也没有动手动脚的,就是口头花花了一下。
这事儿放在这个时代,虽然对姑娘家的声誉有些影响,但世人更多的还是会指责石苞为人浪荡轻浮,不懂礼数。
但这是站在外人的角度,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这事儿可不是那么容易过得去的事儿。
石苞这么一拒绝,县丞顿时就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家里的女儿也是寻死腻活的,羞愤不已。
就连县令都觉得,石苞这是不给自己面子,自己好心给你做媒,居然这么干脆的就拒接。
再然后,石苞那个死性不改的德行,在郢县不知道得罪了多少的世家子弟,导致自己的声誉是一落千丈。
这是石苞在郢县做的第一件出格的事儿。
第二个出格的事儿,是石苞纵容包庇属下,以身犯法。
这事儿呢,其实说起来,不太好判断谁对谁错。
石苞军中的郡兵,每月轮流要前往郢县值守,维护城防和治安。
某天,两个郡兵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在当值期间,放着军粮不吃,非要跑去人家酒肆吃饭。
这酒肆的伙计呢,也有点不识好歹,就偏不让这两郡兵进去吃饭。
这年头,能在县城开酒肆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啊,他家的伙计,能把两个大头兵放在眼里?!
然后吧,伙计就被两个郡兵给打了。
这年头的大头兵,你也别指望他们有太好的素质,没抢你的,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所以两个郡兵真没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打完了人,还大大咧咧的闯入酒肆,见什么吃什么。
然后两个郡兵就被东家叫来的十几个家仆给围住了。
两个郡兵也是没脑子,一看到被这么多人围住了,他们也抄起了家伙。
郡兵手里的,可都是军械,杀人用的,这下手稍微没分寸,就闹出了人命。
而那十几个家仆吧,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看到郡兵亮出了军械,也不含糊,依然围追堵截,结果生生的把两个郡兵堵死在胡同里,活活打死了。
然后石苞就怒了。
谁对谁错,在石苞这里不重要,他只知道,自己麾下的士卒被人打死了,自己要是不报这个仇,这个兵就没法带了。
所以石苞直接率领士卒进城,当着县令和县丞的面,要一个说法。
兵,不能白死,这个酒肆的幕后东家,必须给出一个交代。
把县令,县丞,以及酒肆的幕后东家都给气个半死。
在他们看来,石苞这是在某逆,在造反,在好吧,真没法给安这么重的罪名,毕竟现在是乱世,你要这么说,指不定人家就真的反了。
石苞反了以后会有什么下场,暂时还不知道,但石苞反了以后,郢县县令,县城,整个郢县的世家大族会有什么下场,那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县令和县丞商量了一下,让那个酒肆的幕后东家出面道歉,赔偿了一笔钱给两个士卒的家人,把这个事儿给了了。
石苞也知道,这个事儿就只能到此为止了,除非真的造反,否则不好收场。
但石苞这么做,在军中的威望一下就达到了顶峰。
这年头的士卒,谁真正把他们当过人啊?!
大头兵不会去管谁对谁错,只知道自己的主将是愿意帮自己出头的人,那他们也就愿意为了这个主将卖命。
只是这么一来,在郢县,石苞的名声就彻底毁了,不管是县令,县城,还是郢县世家大族,一说起石苞就是咬牙切齿家鄙视,但偏偏拿人家没有任何办法。
这是因为张溪已经跟着关羽北上攻打襄樊了,代行南郡太守事的人是王基。
王基在荆州也没什么根基,同样也知道石苞是张溪放在郢县锻炼的,是好是坏,也得有张溪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