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蒙顿时觉得胸口的气血又开始翻涌起来.老子就是为了报答主公厚恩,为了主公的声誉着想,才不愿意退兵的!!!
可偏偏,这些话,吕蒙没法说出来,尤其是对着陆逊,更加没法说出来。
哪怕陆逊跟孙权的关系确实很好,但陆逊到底是江东陆家的人。
这些江东世家的人,都巴不得主公出丑丢人呢,跟这些人,犯不上说这个。
可不说,吕蒙又觉得自己胸口的一股气出不来,憋的实在难受。
因此,吕蒙不得不挥手,让陆逊暂时退下,自己一个人静静的思考。
陆逊对此很失望吕蒙现在不答应退兵,自己一个人思考,能思考出退兵的答案来才怪呢。
但事已至此,陆逊也不好多说什么,毕竟现在的陆逊,身份地位,还不到那个程度,吕蒙非要不听他的,陆逊也没有任何办法。
果然,隔天再见到吕蒙的时候,吕蒙的脸色依然阴沉,但并没有说半句退兵的话,而是继续督促江东军士卒攻城。
这次,不仅仅是督促中军攻击城门,还出乎意料的派出了军正督战,督促起其余众将的部曲私兵,对城墙加强了攻势。
陆逊对此,已经无话可说了。
这个吕蒙,已经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豁出去了。
让中军加强攻势,损失大了,吕蒙回去后大不了被孙权责骂几句,只要孙权继续信任吕蒙,吕蒙依然能在江东占据一席之地。
但这么不讲情面的逼迫江东诸将损失自己的私兵部曲,在战场上的时候诸将有怨言也不敢发,但回去后,吕蒙在江东的人缘和口碑,估计也就彻底完蛋了。
有孙权护着还好说,但哪天要是孙权不护着了,那吕蒙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吕蒙当然知道这么做的后果,但吕蒙根本无所谓。
或者说,吕蒙就没想过以后的事情了。
在经过跟陆逊的交流后,吕蒙其实也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最优解就是退兵布置防线.但这样,会让江东陷入被动的局面,更会让孙权在名誉上蒙受相当大的损失。
因此,吕蒙想了一晚上,最终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攻破江陵城。
只有攻破了江陵城,占据了南郡,这样再据南郡自守,才能占据战略主动,也不怕刘备将来的报复。
而有了这样的战果,孙权选择攻击盟友,才会被人谅解,不会被人嘲笑。
至于之后怎么收场,吕蒙都已经替孙权想好了。
占据南郡,占据战略主动之后.主动遣使向刘备集团求和。
就说一切都是他吕蒙的擅自行动,并非孙权本意让孙权用自己的人头,去平息刘备集团的怒火。
那个时候,江东占据南郡,配合长江水军,足够防御来自刘备方的报复,再加上主动求和,给足刘备面子.刘备虽然损失了一个南郡,但到底没有伤筋动骨,襄樊还在刘备手里,应该会重新接受孙刘联盟的。
至于他吕蒙嘛
没有主公的看重提拔,他吕蒙就是一个底层士卒将校,何来独领一军?!
没有主公的劝学重用,他吕蒙撑死不过是一名勇将,何来的镇守一方?!
主公从来没有亏待过他吕蒙,倒是吕蒙自己,提出了错误的战略,又没能完成这个战略构想,导致军中士卒伤亡惨重,令主公的声誉受损.就凭这点,吕蒙都不能原谅自己。
吕蒙虽然不是大儒,但也知道「士为知己者死」的道理为主公,何惜一头?!
第三百四十四章 周瑜出马
吕蒙的强硬命令,让江东诸将纷纷心怀不满。
但终究是军令,对军令不从者,按军法斩首,回去都说不出什么话来。
因此,纵然不满,但江东诸将确实加大了对城墙的攻击力度,一度也曾经让江陵城的城墙告急。
好在王基一向冷静,现在有了援兵后,更是一直手握着一支不低于三千人的预备队,虽然在一时不备下被江东军攻打的非常狼狈,但凭着手里的预备队,王基还是很快的稳住了防线。
接下来的五天时间来,江东军和江陵守军在攻城上,进入了非常惨烈的拉锯战,双方伤亡都很大。
江东军不管是中军还是江东诸将的军队,在吕蒙的督战下,伤亡都开始直线上升。
而江陵城内的守军,虽然在城墙的保护下,伤亡数量没有江东军那么大,但几位将军们,包括王基都已经上了城墙亲自指挥防守,甚至到最后,连关银屏都不得不再次带兵出城,承担起烧毁敌军攻城器械的重任了。
但总体来说,攻城方的损失,确实要比守城方要大.王基还能撑得住,吕蒙已经撑不住了。
五天时间,伤亡八千余人.这个损伤,吕蒙可以不在意,但军中的诸将,已经受不了了。
八千人余人的伤亡中,有一半是诸将的私兵部曲伤亡,这谁受得了?!
要知道,即使是丁奉,朱桓这样的高级将领,也就是领兵五六千而已,剩下的一些小将军,有的能领兵两三千,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待遇了。
两三千人中损失个五六百人,就足够这些将军们心疼好几个月的了。
再加上也不是一个人的损失,大家都有损失,人一多,凑在一起跟吕蒙抗议,哪怕是吕蒙,也有点扛不住。
更别说,这次不仅仅是朱桓,丁奉这些人,就是陆逊,也不再出言帮自己说话了,这些人的指责,都要吕蒙一个人来背。
哪怕吕蒙已经做好了战后送人头的决心,也是被这些家伙们气的不轻。
但凡这些人有自己一半的为国决心,何至于一个江陵城到现在都攻不下啊。
同样的,这些人也让吕蒙不得不感慨,随着当年一起创业的那帮老臣们渐渐亡故,现在的江东诸将,是再也没有当年那种舍身为国的勇气了。
吕蒙不知道是怎么想的,面对一群江东将领的质问,他既没有回应,也没有表态,只是静坐在主位上,一言不发。
而这,也让那些将领们误以为吕蒙心虚,吵吵的更加厉害起来。
而就在这个时候.
「尔等如此吵闹,不知军法无情么?!」
一阵厉喝,在营中响起。
一众将军不满回头,想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混蛋各个噤若寒蝉,闭嘴不言,同时让开道路。
吕蒙也很惊讶,这年头还有这么莽的家伙,难道不知道什么叫众怒难犯?!
一抬头,看见来人.顿时起身行礼。
确实,这位,真不用知道.他把账内所有人打一顿,都没人敢还手的。
江东的军方第一人,周瑜,周公瑾,闪亮登场。
周瑜的突然到来,让营中所有人都不敢再吵吵什么,所有人都起身拱手致意,然后听从周瑜的吩咐。
周瑜眯着眼睛,瞄了在场所有人一眼,阴沉着脸,再次说道,「还在此处作甚,军中无公务处理了?!还不速速退下!!!」
诸将立刻领命,鱼贯而出。
等到该走的人都走的差不多了,周瑜这才皱眉,不满的看向吕蒙,说道,「子明,汝乃军中宿将,当知威严法度之重,如何纵容属下吵闹,成何体统?!」
吕蒙顿时一阵尴尬,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确实,今天这个事情,是他的问题。
但.
「大都督容秉」吕蒙躬身,对周瑜说道。
周瑜却打断了吕蒙的说辞,说道,「子明,汝乃主公亲命都督,军中只有汝一人为都督,何来大都督之言称呼瑜之表字即可。」
嘛,话是这么说,但问题是谁敢?!
周瑜的身份地位,稍微年轻一辈的称呼一声「周公」都算正常,就跟称呼张昭为「张公」一样。
但吕蒙确实挺尴尬的,他是孙权任命的都督,但他这个都督是指「都督长沙,桂阳二郡事」,并不像周瑜那样是「都督江东诸军事」。
再者,吕蒙的这个都督,是临时性的职位,而周瑜这个都督,虽然在以前也是临时性的,但按照孙权那意思,显然是要把这个职位作为周瑜的专属官职。
所以,平日里为了区分两者的区别,吕蒙虽然也可以被人称呼为吕都督,但一提到「大都督」,那肯定是指周瑜。
吕蒙自己都已经习惯了。
可你让吕蒙按照表字称呼周瑜,那吕蒙一样是不敢。
是,吕蒙在军中的资历确实不低了,尤其是在一众老将们老去或者病故后,吕蒙的资历在军中已经能排到前十了。
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吕蒙都不敢把自己跟周瑜放在同一辈上来相提并论。
想当年,周瑜火烧赤壁,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时候,吕蒙还只是军中裨将,地位比蒋钦,陈武等人都不如,不过是个中下层武官而已。
这几年江东的宿将们病故的病故,年纪大的年纪大,还真没人敢在周瑜面前充大头。
所以,吕蒙只能含糊的忽略了这个称呼上的问题,把现在江东军遇到的问题,全都告诉了周瑜。
即使是吕蒙,在这种困难的时候,也下意识的想要寻求周瑜的意见,毕竟这位,在江东诸将心里,地位实在是太高了。
吕蒙也许可以在孙权面前,为自己的战略和周瑜不同据理力争,但并不代表吕蒙和周瑜之间有什么矛盾,相反,吕蒙也在周瑜手下听用过很长的时间,对周瑜非常的尊敬。
现在,江东可能再次面临了相当为难的处境,进不得,又退不得的,吕蒙也需要周瑜来帮自己决断,到底该怎么办?!
周瑜这次来,其实也就是为了这件事。
吕蒙在江陵城下进攻不顺,其实早就通过军报,让在建业的孙权得知了。
身在建业的孙权,自然也对这次偷袭有着相当大的关注,因此,孙权在得知战报的第一时间,就会召集张昭和周瑜两人商议对策。
在得知吕蒙没有攻下公安就北上进攻江陵的时候,周瑜已经有点担心了,再听到吕蒙在江陵城下进攻受挫,周瑜终于是忍不住了。
这次作战,因为是吕蒙的战略,而且吕蒙为此战略准备了数年,所以最后领兵出征的人选,只有吕蒙是最合适的。
周瑜虽然是军方第一人,但周瑜现在的身份,一来不想跟中生代去争抢这种立功的机会,二来,不到关键时刻,周瑜也不能轻动。
但现在,吕蒙的战略已经彻底失败了。
在吕蒙没能打下公安开始,他的战略偷袭就已经变成了强攻,在周瑜看来,已经是没办法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了,整个计划,已经彻底变调了。
而这时候,吕蒙居然还在江陵城下逗留,试图强攻攻取江陵.周瑜实在不能放心。
因此,周瑜再三的跟孙权请命,让他前往江陵前线。
一者,以孙权的名义,前往前线犒劳全军,激发军士士气。
二者,也可以实地看看情况,做出判断,好让孙权放心。
孙权本来是不放心让周瑜去的,因为周瑜在军中的威望实在太高,他去了前线军营,军中的士卒和将领到底是听吕蒙的,还是听周瑜的?!
孙权是知道,周瑜的战略和吕蒙的战略是不同的,但既然孙权选择了吕蒙的战略,那孙权就不希望给吕蒙实现这个战略制造任何人为的麻烦。
但.孙权确实担心。
因为现在的情况,已经跟吕蒙给他描绘的前景相差太多了。
按照吕蒙的计划,这个时候,不仅仅是公安,就是武陵和零陵两郡,也应该已经拿下了。
可现在,这几个地方依然一个都没有拿下,甚至武陵郡还能派兵支援公安,还把徐盛给围堵在渡口一顿狂揍。
孙权真没法放心,再加上周瑜的人品一向可靠,不可能在这种事情跟吕蒙搞内讧孙权思来想去,才最终决定,让周瑜代表自己去看看情况。
当然,只是去看看情况,孙权可没有授权周瑜夺取吕蒙的兵权,周瑜也没有想过这么做,甚至吕蒙,压根没有这样的意识。
而周瑜在听完了吕蒙所有的讲述后,皱眉想了好一会儿,决定.看看再说。
第三百四十五章 周瑜接任
周瑜既然到了前线,那就不会什么都不调查,就轻易的给出建议或者答案。
因此,隔天周瑜隐藏在中军,观察了吕蒙率军攻城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