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25节

募兵制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双刃剑,用好了能增强自己的实力,但用不好,也会伤到自己。

所以对于是否还要在刘备称帝后继续使用募兵制,大家的意见都不太一样。

有人对募兵制持反对意见,尤其是刘巴,他就认为募兵制对中央的财政负担比较严重,长期采用募兵制的话,军队战斗力不见得能保证,但花钱肯定如流水。

这让刘备集团的首席经济学家非常的不满,觉得还是得采用征兵制为主,少量募兵制为辅的方式招募士卒。

你不能说刘巴的说法没道理,就是诸葛亮,也认可刘巴的说辞,毕竟这些年主持成都政务,诸葛亮非常清楚募兵制的支出到底是多少说是无底洞都不为过。

但问题是,现在还是乱世,并不是那种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和平年代,如果放弃募兵制,采用征兵制上哪儿给你找这么多所谓的良家子兵源?!

这年头地都没什么人种呢,全天下至少有一半的百姓不是在山林里苟活,就是被世家隐匿了丁口,没有足够的人口基数,你怎么去搞征兵制?!

这个问题,引发了军中将领和负责政务的官员之间的「大讨论」。

连张飞都参与进去了。

张飞虽然不太熟悉实际的政务,但张飞知道,如果采取征兵制的话,他手下的士卒起码有一半人都该回家去种地.这怎么能行?!

吵来吵去的吵了好几天,最后双方才勉强达成一致——现阶段还是以募兵制为主,征兵制为辅,等到天下统一,汉室复兴后,再重新讨论军制的问题。

至于军制中的一项,重建中央南北两军的问题,也顺便就此解决了。

朝廷的中央军,从桓帝,灵帝之后,已经很久没有重建了,甚至灵帝时期,因为中央禁军的战斗力不行,还不得不增设了西园八校尉来增强皇城防御.这也是曹操,袁绍等人起家的职位。

这些年战乱,朝廷所谓的中央禁军,还不如说是曹魏的中央禁军来的更实际,大汉已经很久不存在什么南北两军了。

而现在嘛,这个问题根本不需要商议,恢复南北两军是势在必行的。

毕竟,新任大汉皇帝是刘备,那可是一个杀伐果断的诸侯,哪怕没有当皇帝的时候都有白毦兵等亲卫军,当了皇帝,重建南北两军,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么?!

因此在军制上,除了在采用征兵制还是募兵制上有一些争论外,其他的军制基本没改,还是采用中央,地方,边境三位一体的军制。

中央军由皇帝直接掌控,重设南北二军,不仅护卫都城和皇帝,也是国家精锐部队,随时要领命出征。

地方上以郡兵为主,暂时还是采用募兵制,但会对各州郡的募兵做出一个明确的上限规划,限制各州郡长官兵权,避免出现地方官吏坐大的情况。

而边境,还是以各地长官和长史根据实际情况,先回报中央,由中央下令组建各边境方面军的方式来抵御外寇,如果遇到特别的军事行动,比如主动讨伐异族等行动,也必须要由中央决定是否增派中央禁军前往,边郡长官不能擅自做主。

当然,如果只是边郡军军力允许情况下的小规模作战,那边郡长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作战计划.至少在这方面,边郡长官要比内地的地方长官有更多的自***。

军制的问题讨论的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轮到官制了。

这个问题特么比军制还要麻烦。

大汉的军制起码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撑死了也就是中央和地方财政负担的问题。

但大汉的官制特么事情多了去了。

到了现在,大汉官制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央行政效率相当的低下,导致很多事情都只能互相扯皮,内斗,就是推行不下去。

大汉最早采用的,是三公九卿制来治理国家。

但整个大汉的高层官制,经历过太多次的变革,一些皇帝,外戚,甚至王侯大臣们,把好端端,各司其职的三公九卿制给改的面目全非。

现在的大汉,下面的官员有遇到问题,甚至出现过不知道该找那个部门去处理的情况。

再加上桓帝,灵帝时期,党争严重,外戚和文官集团互相争斗,有时候中间还要加入一个宦官集团.一天到晚就想着争权夺利了,这个行政效率自然高不到哪儿去。

行政效率低下,官制混乱,官场腐败成风,皇帝带头贪腐,在加上土地兼并严重,地方官吏和世家欺压百姓.黄巾起义就显得非常的顺理成章了。

眼睁睁看着大汉是怎么一步一步的走向乱世的,诸葛亮等人肯定不希望自己等人努力匡扶出来的汉室,继续走向桓帝,灵帝时期的老路。

所以这个官职必须要改。

但.要张溪说吧,如果不能大力发展生产力,解决掉土地兼并问题,不能彻底的把自耕农从土地束缚上剥离出来,给出更好的安置,这个官制不管怎么改,其实最后都是换汤不换药。

可你要是这时候说出这一堆乱七八糟的话来,那完全是给自己找麻烦.以现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真的没办法做到张溪说的那样。

就一个——这年头,不管是哪个政权,都需要靠农业税收来养活政府.啥时候你能做到彻底取消农业税还能维持国家稳定的时候,那才是彻底解决这个土地兼并问题的时候。

这种事儿距离这个时代还有一千七百多年呢。

所以.还是改官制吧,起码让中央行政效率高一点,能尽量延缓这个土地兼并问题爆发的时间,也是好的。

第四百七十七章 争论

三公九卿制度,其实不算是一个坏制度,起码他各司其职,让上层的政治格局比较明确,中下层的官吏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但三公九卿制度,在某些皇帝的眼里,它就是束缚自己权利的一个东西。

比如说汉武帝。

西汉初期,大汉新建,在三公九卿制度的帮助下,大汉休养生息,慢慢的从秦末战乱中恢复了过来。

但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发现,三公九卿制度严重限制了皇权,不利于他推行中央集权,对匈奴发动大规模作战。

因此从汉武帝时候开始,就对三公九卿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汉武帝的目的就是要加强中央集权,把所谓的「外朝」和「内朝」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汉武帝本人早期还是很雄才大略的,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把内外朝全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罢黜了给自己增加掣肘的太尉等官职.但到了汉武帝执政的后期,这种中央集权的弊端也出现了。

随着汉武帝本人越来越好大喜功,不停的对外用兵,导致国力衰弱,丁口损失严重更要命的是,因为汉武帝一手掌控着朝政,只要汉武帝本人不悔改,就没有人能限制住汉武帝手里的权利。

后来汉武帝终究是没有把自己的一世英名给葬送了,及时醒悟,下了轮台罪己诏,重新开始休养生息,这才保住了大汉朝的国运。

到了后来,汉宣帝继位后,意识到这种制度的弊端,又一次对三公九卿制进行了一次改革,在保证皇帝权威的情况下,避免出现汉武帝晚期的情况,对汉武帝改革后的三公九卿制又做出了一些调整。

再之后,汉哀帝时期,丞相这个统领百官的外朝职位遭到了罢黜,导致外朝和内朝不再有明确的区分,三公九卿分别掌握朝政,辅佐皇帝,大汉开始了长达两百多年没有丞相辅政的时代.这时候的三公九卿制,其实已经跟最初的三公九卿制完全不一样了。

再再之后,经过西汉末期的动乱和东汉的统治,所谓的三公九卿制,已经变得名存实亡了。

随着曹操重设丞相,开设丞相府,大权独揽,所有的朝廷政务,全部是由丞相府来决断的,丞相府的佐官,比朝廷的三公九卿的话语权都要大。

所谓的三公,已经变成了一种没有实权,荣誉性质的职位,而九卿,早就成了清水衙门职位,根本没有任何实权,也没人愿意去当。

大汉的官制,到了不改根本不行的地步。

只是,这里面的重点是,是重新恢复汉初的三公九卿制,还是重新设立一个官制,取代三公九卿制。

有一说一,三公九卿制本身没有问题,但刘备真的愿意重设太尉,丞相,御史中丞这样分散皇帝权利的职位么?!

刘备可不是刘禅,现在的季汉也没有到「危急存亡之秋」,刘备不可能会选择把权利完全集中在诸葛亮一个人的身上,以图政权实现平稳过度的。

尽管刘备依然信任诸葛亮,相信诸葛亮的能力和人品,但诸葛亮可没有那么强大的权利欲.历史上如果不是为了北伐,诸葛亮也不会选择让「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所以官制这个问题,不仅仅是臣属们需要讨论,刘备的主观意愿,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公九卿制度对皇权是存在约束力的,但这个还没有统一的乱世,刘备集团又身处偏远之地,如果不能集中所有的资源来做事,没事儿还要内朝,外朝之间来回扯皮的话,那别说北伐,稳定内部政局都会很辛苦。

但官制这个东西,一般制定下来后也不好轻易变动,如果再重现汉武帝晚年时期的状况,恐怕大部分当臣子的人都不愿意见到。

因此,对于官制的改革,刘备集团北部的争议是非常的大的。

有些人主张回到三公九卿各司其职的状态,虽然会限制皇权,但至少可以保证朝局稳定,不会因为出现个别「庸弱之君」导致时局动荡。

但有些人却认为,必须加强中央集权,集中力量办大事,等到将来天下一统了,再进行官制改革也来得及。

两方吵的非常的厉害,双方都有自己的私心和想法,其中也不乏刘备本人意志的体现。

而刘备集团中,文官位置靠前的几个人,都在权衡利弊,谁都没有轻易站队。

法正也好,庞统也好,刘巴也好,其实对这个官制的改革都觉得非常的棘手,一方面要照顾到刘备的意志和情绪,另一方面也要顾虑到蜀中和荆州豪强们的利益,因此他们轻易也不敢表态。

毕竟以他们的地位,一旦表态了就代表着站队,是刘备不能忽视的一股力量。

至于诸葛亮.诸葛亮真不存在什么表态不表态的问题。

别人也许不清楚,以为诸葛亮是半个荆州人,肯定是代表荆州世家豪强利益的,但真正接触过诸葛亮的人,其实都知道,诸葛亮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刘备这一边的。

诸葛亮考虑的,其实非常单纯,就是想制定出一个既能符合刘备利益,又能对现在政局平稳有帮助的官制出来。

所以嘛诸葛亮拉着张溪,聊了很久。

为啥找张溪?!

因为张溪是颍川人啊,跟荆州和蜀中世家之间的联系都不多,不可能跟他们存在什么利益纠葛。

其次,就张溪弄出来的那一堆玩意儿,不论是造纸术还是印刷术,又或者是岳麓书院,根本就是在挖世家的命根子.更别说还有个诸葛亮都不太敢直接动用的杀手锏——科举制。

张溪这个人,是绝对不可能站到世家一边的,所以找张溪商量,才能让诸葛亮得到最大程度的启发。

然后吧.诸葛亮又后悔了。

说真的,有时候诸葛亮真的很想跟张溪好好的聊聊,看看这个家伙的脑子里到底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儿。

跟张溪说官制,这家伙居然能给你叨叨出一堆玩意儿来。

可问题是,张溪说的这些玩意儿,大多数都是一些浮于表面,非常浅层的东西。

比如张溪曾经建议诸葛亮搞什么「三省六部制」,但张溪却无法完全说清楚「三省六部制」具体该怎么运转,又该怎么加强皇权的同时,还能限制皇权。

张溪只记得各省各部的职能,但你要说遇到具体的事情该怎么去运作,张溪就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了。

其实到这里还好,毕竟这个「三省六部制」听起来跟三公九卿制有点类似,都是各自划分职权,不过是限制了三公和九卿的权利,只给了他们负责具体事务的责任,却没有给他们相应处置事务的权利,各省各部主官的直接负责对象依然还得是皇帝,算是拆分了相权,但加强了皇权.诸葛亮到这里还是能理解,并且深有启发的。

可诸葛亮就不该多嘴,问一句万一皇帝年幼无法理政该怎么办。

真不怪诸葛亮,谁让东汉的娃娃皇帝实在是太多了,到了那个时候,基本都是外戚或者宦官干政,酿成相当严重的后果。

制定官制嘛,肯定要未雨绸缪的。

诸葛亮主要是担心,再出现那种无法单独理政的娃娃皇帝时,朝政又该怎么运转。

毕竟,不管是「三省六部制」还是「三公九卿制」,最终的直接负责对象就是皇帝,如果皇帝不能理政,就会给外戚或者宦官干政的由头。

然后张溪就给诸葛亮讲了「内阁」和「尚书房」制度。

皇帝年幼无法理政,那就由群臣推举一个官低权重的小团体,来帮助皇帝理政嘛,等到皇帝成年了再还政就是了。

而所谓的「内阁」或者「尚书房」,本身的权利全都寄托在皇权身上,他们肯定会努力维护皇权来保证自己的权利,但同样又因为是群臣推举的,无法跟相权彻底剥离,必然会陷入到一种虽然位高权重,但跟群臣间有隔阂对立的情况,防止权臣的诞生。

想做权臣?!

那你得先问问百官们答不答应,同时还得问问皇帝答不答应。

张溪自认为「内阁」和「尚书房」制度其实也不错的,至少大明在皇帝代代是奇葩的情况下,依然能续命两百年,而大清的「尚书房」制度也没有侵占皇权,不管是首辅还是军机大臣,皇帝说免就能免,根本无法有效威胁皇权。

可诸葛亮听了,特么脑仁都大了这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制度。

如果按照张溪的建议去执行的话,「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尚书房制」是存在严重矛盾的地方的。

内阁和尚书房基本就完全剥夺了三省的权利,会导致这两个部门职责的重叠,浪费行政资源,无法提高行政效率的。

因此,张溪所说的,其实就是两种平行的制度,不过是在皇权和相权之间有些不同的取舍而已。

不听还好,听完后,诸葛亮的关注点不仅仅停留在官制如何保证中央政府的运行效率上了,还得多考虑一个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平衡。

所以.这些互相冲突矛盾的东西,这家伙到底是用什么样的脑回路思考出来的?!

第四百七十八章 看不惯

诸葛亮最后也没有办法,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把从张溪那边获得的启发,加上自己的思考,对新官制进行了一个总结,制定了两种并行的行政制度,以张溪和诸葛亮两人的名义,一起上奏给刘备。

这种事儿,就让刘备自己去做决定吧。

到底是采用对皇权更加有利的「内阁」制,还是采用比较熟悉的「三省六部制」,交给刘备去权衡利弊。

而刘备也相当头疼的考虑了很久,最终选定了「三省六部制」。

其实刘备本人是更加倾向于「内阁制」的,这样可以保证皇帝彻底掌握权利,不用担心再出现像曹操,王莽这样的篡逆之辈.甚至连霍光这样的权臣都不太可能出现。

首节 上一节 325/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