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36节

而这第三件事,就是去巡视一下陈到驻守的褒斜道口情况,为北伐获取第一手的战略情报。

上次北伐,刘备军掌握了褒斜道口的营寨,建立起了临时性的防御,摆明了就是要利用这个通道直抵关中。

而曹魏方面也不是傻子,褒斜道口已经被打通了,只要不是脑残,肯定会对褒斜道严加防范的。

张溪作为兵部尚书,倒是看到不少陈到传递过来的文书,讲述过褒斜道口的情况.曹仁主持长安军政的时候,就在陈到的眼皮子底下,在褒斜道口外围的山川和平原上,建立了不少的营寨和邬堡。

曹仁的想法大概是用大量的邬堡和营寨堵住褒斜道,一旦刘备大军出褒斜道的话,这些营寨和邬堡可以起到示警的作用,同时给曹军集结争取一定的时间。

算是一个示警的作用。

但这些信息,都是陈到通过文书传递到张溪手里,张溪才了解到的,真正的情况如何,张溪不去实地看看,实在不放心。

而且现在曹仁已经病逝了,新上任的曹魏雍凉都督曹真到底还会不会采用这一套战略,也需要张溪去实地观察后,才能得出结论。

这次刘备突然要北伐,其实并不是太好的时机,这场北伐很难跟上次那样一打就是一年.粮草后勤的压力过大,根本支撑不住的。

因此,能多掌握一些情报,多了解一些曹军动向,总是好的。

基于这样的考虑,张溪在跟诸葛亮分工后,第一件事就是穿过褒斜道,去陈到那边看看情况。

而刚到汉中通往褒斜道的入口,张溪就有点傻眼了。

这个褒斜道路况,好像跟自己想的有点不太一样啊。

褒斜道在穿越秦岭的五条道路中,其实并不是最好走的道路。

最好走的是祁山道,但祁山道是通往陇右的,严格来说是绕过秦岭,而现在雍州北部和凉州都已经拿下来了,甚至连陇山道都已经占据了,那么祁山道就失去了它的战略作用了。

剩下两个还算好走的道路,一个是陈仓道,一个是褒斜道。

陈仓道不能走的原因,是现在陈仓道关口还在曹魏的控制中,那地方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不好打。

因此,在刘备控制中,虽然险峻但还是勉强能进行兵员和粮草军械运输的褒斜道,就成了刘备兵出关中的首选。

为此,张溪在刚刚接手兵部的时候,就给中书省写过一封折子,要求加强对褒斜道口的防御以及对褒斜道的修缮,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调牂牁郡出产的水泥,以水泥在修缮褒斜道。

水泥这种军民两用的利器,不用来修路那不是可惜了么?!

张溪很清楚的记得,为了这事儿,诸葛亮专门跟张溪谈过建造细节方面的事儿,然后亲自批准后交给刘备,刘备直接发给尚书省执行的。

这是军事,没人敢马虎怠慢的。

因此,张溪来到褒斜道口,本来以为自己能看到一条用水泥浇筑出来的,全新加宽的褒斜道但事实并没有。

张溪看到的,还是普通夯土的道路。

能看得出来,这条路曾经被整修过,但也不过是夯实了路面,加固了栈道,张溪认为的那种宽阔的水泥路,并没有出现。

这个张溪不能理解了.这年头,连军工设施都有人敢偷工减料了么?!

可这事儿,张溪一时间还真的找不到负责人。

张溪问过当地的县令了,县令表示他确实曾经接到要修缮褒斜道的军令,但褒斜道口的陈将军却又重新下令暂缓修筑道路,甚至把原本用来修缮褒斜道的水泥全都调去了褒斜道口,一直到现在,县令也没有接到新的军令让他修缮褒斜道。

这事儿要是换成别人,张溪估计能恼火到要砍人了但陈到,张溪相信这位老将军做事,肯定由他的理由。

张溪曾经跟陈到共事过,知道他的品性和为人,不是那种嚣张跋扈,不知轻重的将军。

杨戏在《季汉辅臣赞》中评价赵云和陈到两人,用了「征南厚重,征西克忠」的评语。

陈到就是历史上的季汉征西将军不过这个时空,刘备没有常设四征将军的意思,即使用了,估计也是临时官职,不太可能常设,所以现在的陈到还不是征西将军。

但陈到的性格杨戏是绝对没有说错的,「忠克」,「忠」是指忠诚,这点不用问,陈到是刘备部曲长出身,最早一批跟随刘备的人之一,他的忠诚,毫无疑问。

而「克」,说的是克敌制胜.一个统军大将,要是连军令都不执行的话,还怎么能称得上一句克敌制胜呢?!

因此张溪一听说是陈到要求这么做的,那肯定有他的理由。

这个理由,就还有等张溪通过褒斜道,到了关中褒斜道出口,见到陈到后,才能知道了。

暂时先把这个疑惑放在心里,张溪带着卫士继续赶路,穿过了能走但并不太好走的褒斜道,经过了十天左右的时间,终于来到了褒斜道口。

然后张溪就惊了。

张溪怀疑,自己现在是不是又穿越了.穿越到了中世纪的欧洲。

怎么周围的山顶上,到处都是城堡?!

再仔细一看.不是欧式城堡,建筑风格完全不同,这些建筑在山上或者要道旁的石堡,完全是中式风格的营寨。

只不过,这些营寨全都是用石块建造而成的。

现在张溪明白,陈到为啥要把修筑褒斜道的水泥全都调来这边了合着是要打造大规模的石堡建筑群么?!

只是这是不是有些过了?!

咱们又不是要打二战,对面的曹魏也没有飞机大炮吧.犯得上修建石头堡垒么?!

第四百九十四章 柳隐

张溪到了褒斜道口,派人去通知了陈到,然后陈到这才打开中央寨门,带着麾下一群文武将官出迎。

倒不是陈到看不起张溪或者是在耍威风,这年代的军中规矩就是这样的。

这年月的士卒训练度和组织度都不高,因此最忌讳的就是军中出现不同的声音。

军中只能有一个主帅,所有人都必须听主帅的,张溪纵然是兵部尚书,但在褒斜道口这个地方,所有的士卒都应该听陈到指挥,张溪也没有权利来插手。

所以按照这年代的规矩,张溪纵然是中央官员,官职比陈到要高,但张溪如果要进入褒斜道军营,就算人就站在营门口,那也必须先通报陈到,得到陈到的允许后,才能进入军营。

这是从周亚夫治军细柳营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规矩.虽然周亚夫本人的下场不咋地,但这个规矩,是受到汉景帝认可的,军中也就一直沿用了下来。

当然,如果刘备站在了营门口,那肯定不能是张溪的这个待遇,陈到又不是铁憨憨。

但可惜,张溪又不是刘备,他还没有这个资格让陈到去破这个惯例。

张溪先派人通报,表示对陈到的尊重,然后陈到带领麾下文武打开营门出迎,表示对张溪的尊重。

两个人互相问好,然后一起进入军营,来到陈到的中军帐。

到了中军帐里,张溪和陈到两个人就不用做那一套所谓的礼仪了,可以彼此放松一些。

张溪也没有跟陈到客气,直奔主题的问道,「老将军,褒斜道口情势如何?!」

陈到只是笑笑,说道,「曹仁已亡,曹真小儿尚不足为惧,虽数次进犯,却也未得寸功何况如今褒斜道防御,想来元长来时也看到了,皆为石寨,曹军焉能轻易攻破?!」

张溪一听,既然陈到主动提起了这个事儿,那张溪就得顺势问一下了。

「溪确实亲眼所见.只是将军,为何要修石寨?!」张溪不解的问道,「石寨纵然坚固,然石料难得,又何必如此费时费力?!」

虽然你这附近都是山吧,但山也得分是什么山你这周边,好像也没有多少山是石山吧?!

而且就算附近有石山,这年头的开采效率,两年的时间,你是怎么开采出这么多的石块来修建石寨的?!

最后.真的有必要要修石寨么?!曹军又没有飞机坦克,他们甚至连最基本黑火药都不可能有吧?!

张溪是真的搞不懂,为什么陈到要修石寨,而且还把原本用来修褒斜道的水泥全都给调过来了。

而陈到呢,也没有立刻回答张溪的问题,而是转身命令卫士去叫人。

张溪就这么好奇的看着,一直到一个文士打扮的人进入中军帐后,先对陈到行礼,然后又对着张溪微笑点头,然后站立在陈到一侧。

陈到这时候主动站了起来,对张溪说道,「来,元长,我给你介绍一员大才,乃蜀郡人,姓柳,名隐,字休然,现为我军中参军」

嗯.嗯?!

柳隐?!

黄金城柳隐?!

那个只凭千余人坚守黄金城,钟会带领二十万大军围攻数月愣是打不下,最后逼得钟会都没办法,只能绕开黄金城南下的黄金围督柳隐?!

这位特么大牛啊。

张溪赶紧站起来,跟柳隐互相行礼问好,然后再请柳隐入座相谈。

这个时候的柳隐,其实跟张溪差不多大的,两个人都已经三十多了,但柳隐和张溪的身份差距,却是巨大的。

这其实很不正常的。

张溪虽然说是占了便宜,投靠刘备的时间比较早,刘皇叔还在新野感叹自己大腿上长肉的时候就已经投效了.但张溪是寒门出身。

这年头,寒门出身的人,可比不得世家豪族们的升迁速度。

可柳隐不一样。

柳隐是成都人,柳氏也是成都的世家大族,虽然没有李氏那样的规模,但在成都也不算是小世家了,属于是那种有话语权的一类世家。

柳隐是标准的世家子弟。

刚成年那会儿,他就已经跟杜祯,柳伸等人齐名,而杜祯是后来季汉九卿之一的太常,甚至活到了晋朝,在司马炎在位时,还当过凉州和益州都督这样的职位。

至于柳伸,是柳隐的族兄,后来被诸葛亮征辟为官,到了晋朝也是作为杜祯的属官一起治理过凉州和益州。

以这两位的后来的官位和声望来看,同为世家子弟的柳隐,要想出仕升官,应该不是难事。

但偏偏现在,张溪已经是刘备集团内最高决策层的一员了,而柳隐.他现在只能在陈到的手下混一个参军的职位。

军中的参军职位,可大可小。

你要是像鲁肃在赤壁之战时候那样,名为参军,实际代表着孙权的意志,那你这个参军,就算是周瑜这个主帅都不敢轻易忽视。

但柳隐的这个参军,撑死了算是陈到的顾问,在军中也没啥实权,跟张溪比起来,差距可就大了去了。

一想到这个,柳隐其实心里多少有些不服气的。

真不是他柳隐没有才华,纯粹是受限于家族的策略,他只能在家憋屈的呆着。

这次跑来汉中给陈到当参军,还是上次刘备北伐,打下了雍州和凉州后,家族内部的策略出现了一些变化,才有了这次机会。

真的,你别看现在刘备都称帝了,但蜀中的世家们,依然还有很大的一部分人不愿意跟刘备全面合作,对刘备持警惕态度。

因为刘备对待世家的政策,是属于那种比较中性,拉一批打一批的策略。

刘备不太喜欢世家,但如果世家能跟他全面合作的话,他也不会有所吝啬。

比如黄权,杨洪,秦宓等人,都身居高位。

但对于不跟刘备合作的世家,那刘备可不会惯着这些人,该咋办就咋办,咱们有《蜀科》呢,谁犯事儿都逃不了。

可蜀中的一些世家,显然不喜欢这样的刘备,他们更喜欢刘璋。

刘璋多好啊,世家不管怎么闹,怎么兼并土地,压榨百姓,刘璋都不管不顾的

这刘备是哪个土坑里爬出来的臭虫,那个《蜀科》也不是个东西,居然敢把世家和泥腿子一视同仁.你丫知道什么叫世家风流不?!

柳家和杜家就属于不太看好刘备的那一批人,他们觉得就刘备这个出身的人,格局肯定不会太大,也根本成不了大事,最后肯定会被人消灭的。

因此,柳家的柳伸,柳隐,杜家的杜祯,这三个年少成名的人才,都没有选择出仕刘备,而是在家里继续「安心读书」。

但这些世家们没有想到的是,刘备不仅取代了刘璋,坐稳了益州的基业,同时还赶跑了盘踞在汉中的曹军,赢下了跟曹操的对决到现在,甚至北伐拿下了大半个雍州和一整个凉州。

这下,柳家的态度开始转变了世家嘛,只要能活下去,争取对家族最大的利益,自己打自己脸都不要紧,更别说只是调整一下策略了。

而柳家这一调整策略,柳隐就很突然的,被要求出仕。

可问题在于,现在的季汉朝廷上下,关键位置都已经有人了,而剩下的一些副职或者是佐吏吧,那些心高气傲的世家又不是太看得上一时间就很尴尬。

最后还是柳隐自己要强,放弃了家族给他的安排,把目光瞄准了汉中。

柳隐知道,刘备的理想是匡扶汉室,现在刘备称帝,继承汉室,整个季汉的立国之本就是匡扶大汉,那么肯定不会选择偏安一隅的。

首节 上一节 336/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