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 第347节

可问题是,曹丕也不知道这时候豫州的情况又变了,曹休已经领兵占领了阴陵,准备向寿春发动进攻了。

而当曹丕的诏书抵达豫州贾逵的手里时,贾逵一面感慨天子明辨是非,一面又不得不再次上书给天子,告知现在的情况——下邳大半已经丢失,而曹休却领兵去打寿春了,自己只有五千人,奉诏领命去支援彭成国。

等曹丕带着禁军来到兖州地界的时候,同时收到了徐晃的二次告急书信和贾逵送来的二次上书。

徐晃的书信里告知了曹丕,现在下邳郡的大半县城都已经失守了,而下邳城的陷落,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如今臧霸审时度势,已经退守彭成国,守卫徐州最后一个郡国,而自己也已经领兵跟臧霸汇合了,现在正在布置防线,引诱东吴军队打攻城战。

这个消息,本来就让糟心不已的曹丕心情更加糟糕,一旦徐州全面失守的话,东吴把触角伸入兖州.曹丕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的。

曹丕自继位以来,这些年的战事就没有顺利过,要是让东吴再欺负到自己头上来,自己的这个皇帝位置,早晚要坐不稳的。

就在曹丕犹豫,现在是不是索性先让曹真顶一阵子,自己领兵去解决掉那群不要脸的江东小儿的时候.贾逵的书信也到了。

看完贾逵的书信,曹丕更加气了,气的脑袋隐隐的有些疼曹丕突然有点明白自己的父亲被头疼病折磨是什么滋味了。

摊上这么个手下,而且特么还是自家宗室,能不气出头疼病来么。

可现在能怎么办,曹休已经领兵去打寿春了,现在把人叫回来,那才是大伤军心士气的事儿呢。

再说了,万一曹休攻下了寿春也是一件好事儿,起码能切断周瑜的后路,逼得周瑜不得不从广陵郡的水路接受补给。

即使打不下寿春,如果能吸引周瑜回援淮南,对徐州战局也是一件好事儿嘛。

所以曹丕只能是暂时不管曹休的举动到底算不算抗旨,先写信给贾逵好生安抚一下,给贾逵升个官意思一下,奖励一下他的作为。

然后该咋办呢?!

现在下邳都要保不住了,还放任那些江东小儿放肆,是不是有点不太好?!

这会显得咱大魏无能,连一个江东小儿都收拾不了的。

曹丕再次召集刘晔,满宠,夏侯尚三人,商议军情。

上一次只是召集刘晔和满宠,只是商议如何在既定战略上补充一下,阻挡住东吴的进攻而已。

现在,曹丕连夏侯尚这个亲信将军都叫上了,这可不是简单的商议军情,曹丕想要改战略了。

原本的战略是屯兵洛阳,接应在长安镇守的曹真。

现在,曹丕有点咽不下这口气,想要坐镇兖州,先跟东吴干一仗。

反正现在去兖州和去洛阳都是顺路,不存在反复行军,动劳士卒军心的问题。

而刘晔,满宠,夏侯尚三人,听完曹丕的想法后,全都面面相觑我滴个大魏天子啊,这是打仗,不是玩过家家。

军事重心的转移,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咱们大魏家大业大的,也经不起你这么折腾。

别的不说,粮草军械就不是那么容易运输的。

之前咱们的军事重心,一直是放在攻略青徐上的,粮草军械都是放在兖州,随时准备进攻的。

但你这个当天子的,犹犹豫豫,担心刘备借机攻取关中,所以迟迟不发兵,兖州,豫州也因此迟迟不敢行动。

后来,刘备下诏了,人也到了汉中,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蜀贼就会进犯关中,这时候你领中央禁军出征,当时制定的战略,可是驾临洛阳,接应长安啊。

从那个时候开始,兖州的部分士卒和军粮军械就已经运往洛阳了,兖州只保留下防守需要的士卒和军粮军械而已。

可现在倒好,你又要改战略,这要是再把洛阳的守军和军粮军械运到兖州.这么来回折腾,除了空耗军粮外,有任何好处么?!

我的大魏天子,战争不是儿戏,真不能让你这么来回折腾。

但是呢,这三人也都知道,曹丕这个人的心眼不是太大,也不好这么直接的劝说曹丕,说什么咱不能胡闹必须得委婉一点的,让曹丕自己意识到军国大事不是儿戏,不能来回折腾。

「今之患,在西而不在东。」刘晔第一个站出来,拱手对曹丕说道,「江东不过芥藓之患尔,所求者不过一城一地而已,而逆贼刘备所谋者,在于家国社稷,陛下不可不察。」

满宠一听刘晔这么说,顿时心里也有底了,赶紧跟着拱手说道,「陛下,刘侍中所言极是。今刘备屯兵汉中,随时可出祁山而入关中,荆州关羽更是异动频频,若此两路夹击之势,陛下不得不防啊!」

反正中心思想就一个,让曹丕明白,现在最大的敌人可不是那个一点气度都没有的孙权,而是西边的那个刘备。

只要曹丕依然以关中为支援目标的话,那这个战略也就不用改了,也省的来回折腾。

夏侯尚当然也明白刘晔和满宠的心思,但有一点,其实夏侯尚更加清楚。

曹丕想要打孙权,不仅仅是要出气,更重要的是,曹丕也想建立起一些功勋出来,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看。

曹丕继位的这几年,虽然对外号称击败了刘备,但丢地丢人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多到曹丕当这个大魏皇帝,私下也有不少人说闲话。

就没见过这样不停丧失国土的开国皇帝。

因此曹丕想要打孙权,其实未免也没有挑柿子捡软的捏的意思.我打不过大一辈的刘备,还干不过你这个同辈的孙权么?!

这种心思,其实曹丕私下有流露过,只有比较亲近的人才知道,而夏侯尚显然是知道曹丕的这个心思的。

但夏侯尚真的不认可曹丕的这个心思,更加不认可曹丕在这个时候动这样的心思。

夏侯尚的本事和能力,也许比曹真稍微差点,但跟曹休比那也差不了多少。

而且最重要的是,夏侯尚这个人有担当,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绝对不能意气用事。

因此,夏侯尚稍微琢磨了一下,也劝谏曹丕,说道,「江东孙氏,小吏之子尔,陛下纵使胜之亦不足喜。西川刘备,世之枭雄,又是汉室宗亲,陛下若能一举破之,岂不是天命在魏乎?!」

夏侯尚的意思很明确,就是告诉曹丕,你丫打赢一个孙权真没啥大不了,只有真的打赢了刘备,那天下人才会真正的认可你。

再者,大魏是代汉而立的,你不先把重举大汉旗帜的刘备给削下去,反而跑去打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东吴.缺心眼吧?!

曹丕一看这次带来的三大谋士将领都不同意自己去兖州,自己也有些含糊了。

尤其是夏侯尚的话,更是让曹丕心里一阵嘀咕.对哈,击败刘备的好处,可比击败孙权的好处多多了。

击败孙权不过是面子好看点,但如果是击败刘备的话,不仅长脸,而且有着明确的政治含义的。

曹丕有些回心转意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曹丕接到了宛城张辽发来了急报——关羽领兵攻略南阳,如今兵锋直逼邓县。

得,也别考虑了,再考虑,说不定局势会糜烂成什么样呢。

还是按照原计划,屯兵洛阳,支援宛城和长安吧。

至于下邳曹丕给徐晃下诏,让徐晃总督徐州战事,同时给徐晃下了一个底线目标——下邳可以丢失,但彭城国必须守住,不能让东吴的人得寸进尺!

第五百一十一章 关羽的战术

刘备还没有领兵出关中,关羽却已经领兵进入了南阳。

实际的情况逼得曹丕不得不做出维持原本战略,进驻洛阳的决定。

洛阳这地方,其实地理位置相当的关键,尤其是在现在的局势下。

洛阳到宛城和到长安的距离都不远,步兵行军支援不过是七八天的事儿,而从洛阳到徐州也不过就是隔着一个兖州而已,步兵行军也就是二十天左右的时间。

这些地方真有什么严重的变故,身处洛阳的曹丕也不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应对。

再一个.江东的周瑜确实难对付,但襄阳的关羽也不是好惹的。

两人都是世之名将,都曾经打出过让世人惊异的战绩,哪边都不能轻视。

再加上刘备又在汉中虎视眈眈.曹丕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并不奇怪。

而现在的关羽,在攻下新野后,稍作休整,然后继续北上,领兵围困邓县。

但关羽并没有急着攻打,而是稳扎稳打的安营扎寨,摆出了一副长期对峙的状态出来。

这架势,让张辽微微的皱眉。

虽然作为守城方来说,关羽不着急进攻应该是好事儿,毕竟进攻方拖得时间越长,粮草消耗就越大,后勤压力也会越大。

但张辽知道,以关羽的能耐,他不能干出这种缺心眼的事儿来。

张辽知道关羽在等,而且大概也能猜到关羽到底在等什么——等刘备出关中。

一旦刘备出关中的消息传到关羽那边,那关羽肯定会对邓县乃至是宛城发动狂风暴雨般的进攻,牵制南阳乃至整个司隶的曹军不敢轻易西进支援长安。

上一次的北伐,关羽就是这么打的,打的宛城连向长安要了三次援军。

如果不是刘备那边因为后勤补给线太长,后勤压力太大,导致刘备不得已退兵的话.再打下去,宛城真不好说还能守多久。

现在故技重施,张辽怎么可能还猜不到关羽的目的。

而此时的关羽,却也在紧皱眉头。

张辽的想法是对的,关羽确实打算等刘备进军关中后再发动大规模攻城。

但张辽只猜对了一半,现在的关羽,其实并没有张辽想象的那么沉稳,他其实很着急。

这次北伐,几乎可以说是关羽一纸上奏引发的,关羽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如以前了,连带的让刘备也有了急迫感,导致了这第二次北伐。

其实关羽也知道,现在发动北伐,并不是合适的时机。

荆州方面其实倒还好,经过这么多年的休养生息和发展,荆州方面对外比较大的征战也就两次,一次是攻打襄樊顺带守卫江陵,另一次就是上次北伐。

荆州方面还能承受的起,但益州方面,这几年就没怎么消停过。

入川一战,北上争夺汉中一战,南下平定南中一战,然后又是北伐一战.益州方面,几乎平均每两年就有一场大战,实在没有多少休养生息的时间。

可即使这样,刘备也是毫不犹豫的采纳了关羽的意见,发动了第二次北伐。

这次北伐的成败,对关羽来说,不仅仅有紧迫感,也有非常大的责任感。

关羽不想失败,但又知道,如果按照上次北伐的战略,面对张辽主持的邓县—宛城防御体系,他依然不可能有太好的办法快速攻破,免不了的要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战。

这是关羽不想看到的。

因此,关羽也很着急,他想要速战速决,但一直很犹豫。

不是关羽没有这样的办法,只是这种办法,是属于风险系数非常大,操作好了也许能一战而下宛城,但操作不好的话,这次荆州北伐,立刻就会无功而返。

所以关羽一直很犹豫,犹豫要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如果有更好的办法,关羽也不想冒这个险。

倒不是付不起代价,主要是不想因为冒险导致北伐失败。

关羽从襄阳出发后,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也一直不停的跟徐庶,邓艾两人商议更好的攻克宛城的方法但真的没啥好办法。

对面是张辽,在白狼山阵斩踏顿,在逍遥津一战用八百人冲击孙十万中军大营的人物,智勇兼备,领军经验极其丰富。

这样的人,按照徐庶的说法,就是不能着急,只有稳扎稳打的进攻,不要轻功冒进,才能有击破对方的机会。

可这么一来,关羽想要的速战速决,就不可能实现了。

从襄阳一路行进到新野,又从新野出发到屯兵邓县城外,关羽琢磨了一路,终究是决定,采用自己那个藏在心里很长时间的冒险办法。

而这个办法嘛,关羽一提出来,顿时遭到了收下谋士武将的一致反对。

不管是徐庶,赵累,王甫这样的文臣,还是邓艾,州泰,廖化这样的武将,全都一致的反对关羽提出的战术。

因为关羽的这个战术,他就不是个战术,根本就是在赌。

「老夫欲邀文远阵前一战,以决生死!」

这就是关羽想出来的战略。

关羽的想法,就是效仿春秋古人之战,跟张辽在阵前单挑决战。

如果关羽胜了,那张辽不死也残,整个邓县—宛城防线无人主持,肯定会变成一盘散沙。

自己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在曹丕派遣新的主将到来的之前进攻,说不定就能攻下群龙无首又士气低落的宛城。

这就是关羽战术中最理想的结果。

可关羽帐下的将士们,可不会只往好了想.特么要是您老没干过那个张辽呢?!

首节 上一节 347/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