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狐狸贾诩,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第六百四十七章 迁民入关
贾诩的「退避三舍」之计,不管说的多好听,其实都不是什么精妙的计谋。
关中之地,土地肥沃,经过曹操数次迁徙后,人口也相当的稠密,历来都是帝王基业所在。
而刘备也不是马超,韩遂等辈可以比拟的。
马韩等辈,所求者不过是割据一地,称王称霸,本身没有太多的野心,同时内部纷争不断,西凉诸侯之间仇恨不少,免不了的尔虞我诈,互相攻伐。
而刘备不仅是心怀天下,内部势力整合的也相当的不错,如今称帝继汉,更是有着进取天下的决心。
所以,只要不是脑残,都不会认为如今的关中局势,跟太祖武皇帝南征荆州的时候是一样的。
贾诩没有老糊涂,他不是脑子缺氧才献出这么一个计谋,这个计谋的出现,完全是因为曹丕需要这样的一个计谋。
其实贾诩和刘晔的想法是一致的。
这种时候,就应该抓住机会,尽快完成内部资源的整合,把以前丢失的权利重新抓回来,这样既可以收回权利,又能解决现在南阳和长安兵力不足的问题,两全其美。
这么做,固然会引起一些世家大族的不满,会经历一些内部的动荡,但问题是,这些世家也不可能因为那点屯田民,就彻底背离大魏,转而投降蜀贼。
跟曹丕妥协,中原世家损失的,不过是一些屯田民而已,但如果选择投降蜀贼,那鱼鳞图册之下,这些世家们再想侵吞土地丁口,可就彻底没有机会了。
如果不是把这些世家们逼到绝路上去,或者是大魏这条船眼看着就要翻了,他们是不会轻易跟大魏彻底翻脸的。
撑死了背后弄点小手段,使点小绊子嘛。
可现在的问题是,曹丕不想在这个时间点跟世家们翻脸,他不想承担动荡造成的损失,但同时,曹丕也不想跟江东轻易妥协,毕竟当初是曹丕下诏征讨东吴的,如今不仅征讨没成,下邳还丢了,只能困守彭城,曹丕也丢不起这个人。
既然如此除了舍去关中保南阳,腾出手来去揍东吴,还有别的选择么?!
关中之地,当然是天下重地,帝皇基业,但如今的局势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偌大关中,曹魏真正还能掌控的区域,就剩下三辅所在,而且这个三辅所在也不是完全能控制的住。
眉县一战之后,关中局势必然急转直下,虽然现在还无法判断刘备进军长安的路线会走哪一条,但不管是进入右扶风,还是兵出左冯翊,魏军都无法在短时间内集结兵力去抵挡,最后的结果,也无非是打一场长安保卫战而已。
纵使最后能守住长安,一座长安孤城,对大魏的意义又何在呢?!
关中之地真正重要的是人口,土地,赋税可这些东西,仅靠一座长安城,是提供不了的。
要说战略重要性,长安虽然也是坚城,但它对中原地区的重要性,远远比不上它身后三百里的潼关。
长安虽是坚城,但历来有不少被攻破的记录,可潼关.当年太祖武皇帝征伐马韩二贼,也是从蒲津渡过黄河,绕过潼关,直取的长安。
因此啊,一个只剩下长安的关中地区,对于大魏来说,真的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还不如退守潼关,同时加强对河东地区的联系,全面守卫司隶地区来的更实际一些。
这不是一个多么好的主意,甚至有养虎为患的嫌疑但却是现在曹丕最需要的一个主意。
曹丕听完贾诩的建议后,立刻陷入了沉思。
虽然贾诩的建议,很符合曹丕的想法和胃口,但问题是那毕竟是关中重地。
受限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土地开发成熟的区域,就那么几块,能够提供百姓耕种的地方,也就那么多。
刘备已经占据了荆州的江汉平原,蜀地的成都平原,如今再拿下关中平原这个实力,一下子就上来了。
而曹丕一旦下令弃守长安,就等于是把关中平原拱手让人.这么大的决策,曹丕真的有点举棋不定。
想做,但又怕出大问题,犹犹豫豫。
这点上,曹丕真的不如曹操,决断不够果断,也缺乏足够的魄力。
而到了这个时候,贾诩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是静静的等待再多说,自己为数不多的那点名声,可就彻底不剩下啥了。
因为早些年的一些献策,导致贾诩在中原地区和关中地区的风评差到极点,贾诩可不想再给自己找麻烦。
可问题是,贾诩不想给自己找麻烦,不代表这个麻烦不会自己找上他啊。
曹丕确实犹豫了好一会儿,但如今情势紧急,曹丕也知道自己不能过多的犹豫。
因此,在纠结了一天以后,曹丕给长安的曹真,满宠下了诏令。
让他们放弃三辅防御,尽迁三辅百姓,退入司隶地区,同时命张郃领军,驻守潼关,郭淮领军,退守武关,以防蜀贼进入中原。
剩余将士,在曹真的率领下,由武关进入中原,急速驰援宛城。
曹丕的这个诏令一下,贾诩就知道,自己的名声又该臭了。
天地良心的,我就是建议天子放弃关中,可没说让天子迁民入关啊。
这属于他们老曹家的基本手艺,这事儿真的跟我贾诩无关贾诩很想这么昭告天下,但可惜,说了也没人听。
弃守关中的主意是你出的吧?!
既然都弃守关中了,难道还要把关中的人口财富都留给刘备么,迁民入关这种事,不是顺理成章的么?!
这帮关中世家和百姓们,谁会去质疑大魏天子的决策有什么问题么?!
所以啊,说到底,还是贾诩不当人,给天子出了这么一个缺德主意,让关中世家和百姓们一起受苦,不得不遗弃家族产业财富,土地金银,孤身迁入关内.都是贾诩的错。
当真不愧是天下毒士,素无德行。
贾诩那个冤枉的,那个郁闷的.但想想,他也就释然了。
都已经一辈子是这个名声了,就算到老了想改,人家也不会说你半句好话。
既然如此反正糟老头子也活不了几年了,在意身前身后名的干什么?!
贾诩一狠心,偷偷的求见了曹丕,向曹丕建议,暗中调取五年前的长安户籍册,送到洛阳。
等到了洛阳,朝廷必然要安置这些内迁百姓,到了那个时候,按照五年前的洛阳户籍册为准,屯田民编入屯田所,自由民分发土地户籍册.让这帮世家们,连最后的一口肉汤都喝不上!!!
想趁着时局动荡隐匿丁口,侵吞百姓田地.想都别想。
曹丕一听这主意,眼睛都亮了!
洛阳地区,可有足足三万多屯田民的缺口呢,而洛阳周边的河东,弘农等地,必然也少不了缺口,这些长安的屯田民.或者说曹丕心黑一点的话,来自长安的自由民,在失去了土地后,也完全有理由编入屯田所,来维持曹魏集团的利益。
这样既不用冒着得罪司隶地区世家的风险去整治屯田所,追究屯田民的流失,又可以再次充实屯田民,充实府库以及储备兵员。
曹丕现在是真的没有这个魄力去跟司隶地区的世家们对抗,毕竟这地方,世家林立,互为姻亲,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种事儿,必须缓图之。
如今贾诩之策,不仅能充实自身,还不会给河东世家拿去太多的好处,同时也可以避免直接跟世家冲突.一举多得啊。
唯一辛苦的,就是百姓。
对于百姓,曹丕的态度,多少跟曹操还有点不一样。
曹操是经历过乱世的人,从大汉忠臣到天下国贼.他这个人,实在是太复杂了。
曹操可以写出《蒿里行》这样心忧百姓的名篇,也可以转脸毫不犹豫的屠城.但不管怎么说,曹操心里,多少还是有点百姓的存在的。
真的有,但不多就是了。
可曹丕,他出生的时候已经是公元187年了,他十岁的时候,曹操都已经挟天子以令诸侯,顺便在宛城把长子曹昂给赔进去了曹丕心里或许也有百姓,但他的成长环境里,接触的大多都是世家子弟,他心里的百姓地位,肯定比曹操心里的,还要少。
因此,曹丕在下达这个诏令的时候,想到的,更多的还是对自己的好处。
至于百姓曹丕也不是不知道百姓之苦,只是呢,不还有个屯田制兜底呢嘛,又不是真的不管这些百姓了。
现在先委屈一下百姓嘛,等天下平定了,曹丕自认为,自己还是会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只是天知道这一天,百姓要等到什么时候去。
第六百四十八章 司马赴任
关中,乃至司隶地区,因为曹丕的数道诏令,快速的调动了起来。
许昌方面,司马懿根本没等王凌到任交接,直接丢下政务和郡吏,轻装简行,只带二十亲卫甲士和长子司马师,直奔宛城而去。
年仅十七岁的司马师很不理解自己父亲的做法,疑惑的问道,「父亲,朝廷法度,接任官员未至而离任者,乃擅离职守也父亲为何如此着急,岂不落人话柄?!」
前十年,司马懿的日子可是不好过的。
那时候,曹操当政,面对这么一个老狐狸,司马懿不管怎么小心谨慎做事,都无法彻底消除曹操对自己的猜忌。
没办法,谁让司马懿早年装逼装的有点过了,再加上长了一副实在不能让人轻易相信的脸呢。
《晋书》上说,司马懿早年不愿出仕曹操,是他们家世代汉臣,看不惯曹操的做派,因此装病不愿出仕信这话就有鬼了。
其实吧,早年司马懿早年不想出仕,不是为了什么汉室,只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而已。
早年间,司马家就跟曹操有过合作了,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早就在二十二岁的时候被曹操征辟为司空府属官,算是正式出仕曹魏集团了。
按理来说呢,司马家跟曹氏集团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因此,当曹操听闻司马朗的弟弟司马懿颇有才能,想征辟他当官的时候,司马懿是没有道理要拒绝的。
但司马懿那时候也年轻啊,他气盛啊,自己要作死,谁也拦不住啊。
曹操亲自征辟司马懿出仕,结果司马懿为了显示一把自己清高,就借口自己有「风痹症」,不能下床行走,从而拒绝了曹操的征辟。
这招吧,对一般的东汉官员说不定还真的有用,毕竟那年头就流行这个。
哪怕这些官员明知道司马懿这小子的借口很拙劣,最后也会称赞他一句「清雅高士,不为世俗所累」.那这次司马懿遇到的是曹操。
曹操是什么人呐,能看不穿你司马懿到底是什么把戏?!能惯着你这个?!
行,你不是自称是「风痹症」么?!我就派人去暗中观察,试探你.但凡让我抓到你说谎,你的小命也不用留着呢。
司马懿那个倒霉催的在床上躺着装了好几年的半身不遂。
到后来,曹操也懒得跟司马懿扯淡了,直接一个征辟令过来,强行征辟司马懿出仕这时候司马懿终于清楚了,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主君,知道继续搞把戏那才是真的要小命的事儿,因此乖乖的出仕了曹氏集团。
之后吧,可能是因为给曹操留下的印象实在不怎么好,导致司马懿做事虽然尽心尽力,但曹操总觉得这个小子不是啥好人,再加上司马懿本身的相貌比较奇特,给人一种比较危险的感觉。
真不是民间传说里说的那样,司马懿的脑袋可以转一百八十度,只是长相比较阴厉,给人一种过于严肃的感觉而已。
曹操这人,本来疑心病就重,司马懿之前还自己作死过一回,导致曹操一直对司马懿不是很放心。
再加上那些年,曹操的权利日渐增大,对世家的态度也一天天变得不可琢磨天下名士的孔融,曹操说杀就杀了,祢衡这样的名士,曹操虽然没杀,但对他的待遇也好不到哪儿去。
司马懿实在有点捉摸不透曹操对世家的态度是什么,但很明显,他司马懿的确是标准的世家子弟,并且一直被曹操所猜忌这种情况下,司马懿做事,一直都是尽心尽力,小心谨慎的。
这也是为什么,司马懿这次不遵守朝廷法度,不等王凌到任就出发去宛城的时候,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会提出疑问。
这不符合老爹一贯的作风啊。
司马懿能说啥?!
总不能说现在时代不同了,那个让人琢磨不透的太祖武皇帝已经不在了,当今天子跟我是铁哥们,咱不用忌讳这么多了吧说出来多丢人呐。
因此,司马懿故作深沉,用一种教育儿子的语气,对司马师说道,「吾儿年幼,尚且不知兵也。岂不闻,兵贵神速?!天子传诏而来,需要数日,为父待王彦云至,交割事务,亦需数日,赶赴宛城,更需数日宛城军情万分危急,张文远困守孤城,如何等得起如此日久。为父急赴宛城,乃是为国赴难,些许繁文缛节,天子又岂会怪罪?!」
这话吧,确实也没有错,司马懿如此着急的赶赴宛城,确实是有兵贵神速的道理在里面,毕竟宛城的情况,以司马懿的战略眼光,不会看不出有多糟糕。
但.要是曹操在位的时候,你看司马懿会不会这么发挥「主观能动性」?!
说到底,还是曹丕对司马懿足够信任,而司马懿也相信,只要自己把事情做好了,这些小细节,曹丕也不会抓着不放。
当然,兵贵神速确实也是非常的正确的做法。
宛城的具体情况,别说司马懿,就是曹丕一时间都不能搞清楚,只知道张辽困守邓县在拖延时间,具体能拖延多久,张辽没说,曹丕都无法判断。
因此,司马懿只能是抢时间,早一天抵达宛城,那守住宛城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