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如此,张溪也损失了二十余人,基本都是一时不慎跌入冰窟窿后,没能及时救上来的探冰士卒。
而一旦能渡过渭水了,剩下的事情,可就变得简单的多了。
张溪和柳隐一起领兵,这次也没有分出什么前军后军,就是大队兵马一起行动,直扑左冯翊的长陵—渭城一线。
而高翔,则被张溪留下来守卫武功县,同时接应刘备的主力大军。
且不说刘备这一路行军,单说张溪张溪过了渭水,这一路行军过来,越走越觉得不对劲。
如今还是雪天,虽然下大雪的日子是过去了,但偶尔的,也会有一阵阵的小雪飘过,西北风依然凌冽,行军速度自然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好在军中的煤炭预备的多,张溪也没有敢太着急行军,日行三十里左右,早早的就安营扎寨,让士卒们能够停下来烤烤火,不至于冻够呛。
按理来说吧,就这天,除非是像这种行军作战,否则在野外,根本遇不到什么人,这倒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儿。
大冷天的,百姓都在家呆着不动弹呢。
一开始张溪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劲的,但是,当张溪连续三天,经过三个城镇,依然没有看到任何烟火气之后,张溪觉得这事儿,铁定是有蹊跷。
经过第一个城镇的时候,张溪为了避免被人发觉,特意绕开了这个城镇,并没有靠近,没发现异样也很正常。
经过第二个城镇的时候,因为城镇的规模不大,看着最多也就是百来户人家的小镇子而已,没有烟火气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个小镇子里都是穷人,用不起木炭,这天气太恶劣也没法出门去砍柴,因此缩在家里吃冷食,这在这个时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儿。
但经过第三个城镇的时候,张溪依然没有发现任何的烟火气,这就不对了。
再加上快十天左右的行军了,如今张溪已经行军到茂陵附近了.还能遇到没有烟火气的城镇,这就说不过去了。
茂陵,是大汉孝武皇帝的陵墓,早在前汉时期,汉武帝迁徙百姓豪强充实关中,分了一大批人来到茂陵,再加上后来守陵的卫士及其后人这么说吧,这个时代的茂陵,应该是一个人口稠密,商业发达的地区。这地方居然连点烟火气都没有,简直是反常到了极点。
张溪和柳隐一商量,两人都觉得有问题,立刻派出了军中斥候,冒险接近茂陵县城,去查探一下究竟。
结果斥候回报,别说茂陵县城,就是茂陵附近的各个村落,都没有看到任何人影。
张溪和柳隐都有点发懵魏贼这是在打什么鬼主意?!
这个世道,连年征战之下,出现村落空无一人的情况,倒也不少见,但那基本都是在交战区的野外,或者一些小村落里.城池之内没有人影的事儿,怎么想都不可能。
就算是魏贼为了收拢兵力,弃守茂陵,也不能连个百姓或者是当地世家都看不到啊?!
这种情况,大概只有一种可能——魏贼在迁徙本地的百姓和世家。
可问题是为什么?!
这事儿吧,稍微一琢磨,别说张溪,就是柳隐也明白过来了。
魏贼要跑,他们要放弃关中三辅,迁徙关中百姓,退守中原。
这种事儿,魏贼不是干不出来,他们有前科——当初曹操撤出汉中的时候,可是把汉中和武都郡的人口,全都迁徙到了关中,连头驴都没有给刘备集团留下。
如果是这样的话.张溪立刻下令,全军斥候,能动的全部动起来,往左冯翊方向快速进军,查探消息。
不要担心被人识破后发现行踪,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曹魏的迁徙大队在哪儿,然后快速来报。
真的,你曹魏要只是把关中世家都迁入关内,那张溪说不定还能帮你们一把,没事儿整点小节奏,吓唬一下关中的世家们.这帮人走了,关中才有可能重新进行土地分配和规划,消除世家的影响力。
但百姓真的不能让你们带走,这涉及到丁口赋税,关中生产恢复的大问题。
都到了这个地步了,张溪也没办法在搞什么出其不意了,侦骑四处的同时,也不忘给渭水南岸的刘备派出信使,告知他这一情况。
曹贼要迁关中之民,肯定不会只对左冯翊下手的,右扶风,乃至长安,肯定也会有动作。
三辅之民,按照情报显示,有近三十万户,百万人口.这么大规模的丁口,肯定是不能让曹魏全都安然迁往关内,否则这个关中,天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恢复生气。
哪怕不能全都截留下来,截下来一半,对关中也是一件大好事。
一想到这里,张溪也顾不上什么小心谨慎了,立刻领军全速往左冯翊方向前进,争取尽可能的追上曹魏的迁徙部队。
而刘备这边,接到张溪的急报之后,也急了。
刘备虽然比张溪早出发了一天,但眉县距离武功县还有至少五天的距离,雪天行军更是没办法跟正常行军的速度相比,耽误的时间更长。
因此,当刘备接到张溪的紧急军报时,他也不过是刚刚抵达武功县三天而已。
本来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也觉得进军槐里这件事不能太急躁,必须要小心谨慎,毕竟槐里是右扶风郡治所在,防备必然不会松懈,又有郭淮,曹真驻守在哪里,虽然两人率领的是败军,但这都快过去一个月了,该休整的也休整的差不多了,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因此,刘备确实打算在武功县休整几天,然后再领军出发,主打一个出其不意,在郭淮和曹真意想不到的时候,兵临城下,进攻槐里。
但现在.谁还能有心思休整啊。
百万百姓的迁徙啊,刘备要是面对这种情况还能沉得住气就怪了。
当今天下,三足鼎立,但为啥当世公认,曹魏最强,而汉吴皆弱?!
你要从地图上看,刘备现在占据荆州,益州,凉州,马上就要占据整个雍州,从土地面积来看,其实已经跟曹魏差不多了。
但依然不会有人认为,现在的大汉,已经在实力上跟曹魏差不多了。
二者最明显的差距,一个是可耕种土地面积,另一个就是人口。
荆襄之地,精华区域只有南阳和南郡,剩下的不管是江夏还是荆南四郡,都是山地多,土地少,很少能大规模产出粮食的地方。
而益州也差不多,除了一个成都平原和汉中平原可以产出粮食,益州有一半的地方,是南中地区那地方虽然矿产很多,但到现在为止,南中的粮食连自给自足都做不到,必须要靠成都补贴才行。
至于凉州这地方倒是产马,可就是不产粮食,而且是出了名的地广人稀。
因此,这关中之地的百万人口,可以说是能严重影响汉魏两方实力对比的玩意儿,谁也不敢弃置不顾。
刘备当即下令,全军暂停休整,立刻往槐里进军。
其实吧,刘备还有一个更加高效的方式,去拖延魏军迁徙百姓的时间——派出赵云,率领羌胡骑兵,依靠骑兵的机动性,去寻找魏军迁徙百姓的主力。
百万百姓呢,曹魏如果真的要迁徙这些百姓入关,在深入三辅地区后,很容易就能找到的。
说实话,刘备也确实动过这个心思,但最后,他自己给放弃了。
这不就等于是又一个长坂坡么?!
当初跟随刘备从新野,樊城,襄阳一路撤退过来的百姓,在面临虎豹骑的追击时,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人间惨剧,刘备可以说是看在眼里的。
那时候他是无能为力,能保全五万百姓,都算是张溪提前准备,张飞,赵云奋战的结果了。
如今,他成了追击方,而魏贼反倒成了退守方刘备也不想由自己再亲手导演一出,类似长坂坡这样的惨剧。
毕竟,羌胡骑兵,论军纪,论在百姓中的信任度.特么还不如虎豹骑呢!!!
第六百五十四章 背锅侠满宠
有些事可为,有些事,宁死不可为.这就是刘备的底线和坚持。
也正是因为刘备比起其他的乱世军阀多了这么一条底线,并且始终贯彻在执行自己的理念,这才会被后世人称赞为「仁义之君」。
乱世之中,坏人能成事不奇怪,但这样坚守底线依然能成功,这才是时代最需要的。
不管是什么时代。
总而言之,刘备宁可速度慢点,用主力大军去进军槐里,硬碰硬的去跟曹真,郭淮干一架,也不想派出羌胡杂骑,仗着骑兵优势去追击百姓的迁徙队伍。
这事儿,汉军阵营中,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
诸葛亮,魏延,赵云等人,是知道刘备在长坂坡的经历的,自然不会没事儿找事儿的说这些废话,而庞统和一些荆州派将领,对刘备的性格和做派也同样非常了解,自然也不会有人主动站出来触霉头。
至于益州派将领们荆州派都不说话了,他们益州派闲着没事儿干的站出来干啥?!
这又不是什么好主意让羌胡异族去追击大汉百姓,这得是多缺心眼,多想遭人恨,才能提出这种主意来?!
当年曹操派出虎豹骑,目的也不是冲着百姓去的,他那是去截杀刘备的.只不过曹操根本没有考虑过那些跟着刘备的百姓在这样的乱军之中,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而已。
总而言之,这么一搞,刘备自然不能在武功县继续休整,而此时的诸葛亮,也没有对刘备急于进军有任何反对的态度。
诸葛亮只是希望刘备能谨慎行事而已但如今的情势,你再怎么劝刘备也是白搭,面对百万丁口的诱惑,就是诸葛亮也保持不住平常心。
所以啊,这事儿,真的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随时注意提醒刘备就是了。
而刘备这一路快速行军,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起码郭淮和曹真,是真的没有想到刘备居然来的这么快,雪还没有完全停呢,刘备就已经距离槐里不到五十里地了特么蜀贼是怎么过来的?!飞过来的?!
曹真和郭淮都搞不懂这个,但如今敌军将至,两人也不得不想办法,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他俩也是没办法,谁让曹丕的诏令就是这么下的呢。
也不知道自家天子是不是真的脑残了,还是贾文和这个毒士年纪大了,脑子有点不好使了.百万丁口的迁徙啊,这可不是小事,也不是一天两天内能做完的。
当初曹操为了迁徙汉中和武都两郡的人口,硬是拖着跟刘备对峙了两个月,这才慢慢撤兵武都和汉中两地加起来,也不过是四十余万人口而已。
现如今,三辅地区百万人口,曹丕居然要让自己等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全部撤回关内?!
开玩笑呢吧!
知道刚刚从渭水撤退回槐里的曹真和郭淮,接到这样的诏令时,心里是怎么想的么?!
特么老子现在连能不能守住三辅一个月都不知道,哪有心思组织三辅百姓撤入长安?!
可天子诏令就是这么下的,曹真和郭淮总不能来个抗旨不遵吧?!
也就是万幸,老天爷帮忙,天降大雪封路,给曹真和郭淮争取到了一点时间,不然这会儿曹真和郭淮更加焦头烂额。
有了大雪封路这一出,曹真,郭淮,满宠三个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分成两批人,同步进行,既要守卫三辅,也要迁徙百姓。
曹真,郭淮,王昶三人,分别驻守在槐里和长陵,在第一线挡住可能追来的蜀贼,争取足够的时间,而满宠则带着温恢,杜畿二人,负责总理三辅地区百姓和世家迁徙工作。
说实话,曹真这么做,多少有些甩锅的嫌疑。
曹真可是雍凉总督,名义上,他是雍凉二州最高的长官,不管是军务,还是政务,他都是一把手。
但如今,曹真却表示要负责军务,把迁徙百姓入关的政务丢给满宠,温恢,杜畿三人去处理,小算盘都已经打满了。
而温恢和杜畿两人呢,自从接到曹丕的这个诏令开始,两人都开始了自己的摆烂工作。
温恢称病,表示自己无法理事。
这还真的不是装的,温恢确实病了,因为关中天气突然转凉,下雪将近一个月,再加上温恢一直有点水土不服,所以他是真的病倒了。
而杜畿呢,则是更加直接,他直接上书反对了曹丕的迁民诏令,然后闭门在家,等候天子发落。
这俩为啥一个接一个的摆烂,而曹真更是不要脸的直接甩锅给满宠原因很简单,迁民这个事儿,实在是太容易得罪人了。
即使老天帮忙,天降大雪帮曹魏多争取了一个月的时间,但迁民百万这种事儿,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妥善完成。
蜀贼随时会来,而前线能顶住多少时间,谁也说不准,要迁徙如此多的丁口,唯一的办法,就是强行迁徙。
谁不肯迁徙,满门抄斩。
不用这种酷烈的手段,不管是世家还是百姓,都不会愿意离开故土的。
原因很简单,对世家来说,谁来统治关中,都离不开跟世家的合作,而对百姓来说,谁统治关中,他们也一样是要交税。
在关中,他们好歹还有地,多少是个希望,一旦迁徙到关内人离乡贱这句话,就是最好的描述。
因此,在这个时代,要在短时间内完成百万级别的丁口迁徙,除了用酷吏的手段外,没有任何办法。
对于百姓来说,满宠等人可以无所谓的忽视掉,这年头的百姓,到哪儿都是一样,能活下来就算不容易。
但对于世家大族来说,你敢逼着他们迁徙,他们骂死你都是轻的,指不定你哪天半夜起来上个厕所,就没命再接着回房睡了。
杜畿是京兆世家出身,温恢是太原世家出身,他们本身就是世家的代言人,怎么可能会为了曹魏皇室去得罪关中世家呢。
所以啊,这事儿,他们是真的不想接手。
温恢还有个理由,他是真的病了,而且病的不轻,他这个年纪,能不能撑过这个冬天都不知道。
但杜畿吧杜畿没有正经理由啊,他又不想得罪世家,两边一琢磨,算了,老子拼着官职不要,也不想掺和这里面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