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毕竟还是世家子弟有这个条件读书识字,一般的寒门子弟,在学识上,依然还是无法跟世家大族的子弟们相比的。
但实际上,刘备对于这个地方名士的认定,并没有那么严格,而且也不限于一州只有那么一两个名额,也不要名士对被推荐人做出评定,只需要推荐就可以了。
至于后半段吧,你要说他是察举制或者是九品中正制吧,他偏偏是用考试的方式来决定是否录取,而不是通过名士评定来决定一个人是否有才能。
而你要说他不合礼法呢,这个考试也是刘备这个大汉天子亲自主持的,真要说起来的话,察举制的最后,也是需要天子亲自考察被举荐人才的品德,学识,这也能算是一种考试的方式。
可你要说他是科举制.反正张溪是打死不承认,这玩意儿算科举制。
科举制可不只是让皇帝亲自出面组织考试,那可是从乡试,会试,殿试为一体的,一整套人才选拔制度。
但张溪也知道,在这个时代贸然开启科举制,那名声,不见得会比隋炀帝好到哪儿去张溪也没办法,只能是选择了妥协。
而对于庞统和黄权来说,他们也觉得他们是妥协了,同意采用考试作为察举制的最后一关,而不是以地方名士的评定来决定一个人是否具备出仕的资格。
毕竟,这年月,察举制的弊端也已经显现出来了,尤其是东汉末年,出现了不少滥竽充数的玩意儿,甚至在桓灵时期,还流传过这么一首歌谣。
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
虽然这里面有桓,灵二帝卖官鬻爵的因素,但事实也证明了,察举制,其实并不能找出真正能懂实务,能理民的好官来。
与其这样,还不如在学识上一较高下,能者上,庸者下呢。
至于非要地方名士推荐,一方面是庞统和黄权为了保证地方世家利益所做的坚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尽可能的筛选掉一些有才无德之人。
中国人的用人理念,一向还是比较偏向于用人用德的。
有德无才之人,最多就是个庸官,这样的人坏不了大事,甚至多锻炼一下,也不是没有锻炼出来的可能。
但有才无德之人,用好了,自然能起到大作用,但用不好,可就容易为祸百姓,甚至是为祸天下了。
你不可能指望每个上级官员,甚至皇帝都能用好有才无德之人,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有这样的资质,哪怕是在曹魏,也只有曹操敢说我「唯才是举」,换了曹丕都不行。
站在刘备的角度考虑用人机制,从来不能只考虑眼前,必须要考虑到以后.因此这个名士推荐,虽然张溪觉得会导致一些寒门子弟没有出仕的机会,但刘备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的。
但即使如此,当刘备昭告天下,在长安取士之后,依然引起了天下士族们的纷纷议论。
这种取士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察举制,但也可以看做是察举制的一种延伸.对这样的取士方式,世家们都是议论纷纷的。
最大的争论点在于——世家子弟是不是要参加这种以皇帝个人意志为喜好的考试,通过这样的方式出仕?!
这年代世家大族的高傲,远远超过大众的想象。
倒不是这群世家子弟不屑于跟寒门子弟同场竞技,觉得这是丢身份这时代的世家格局还没有那么小,而且世家子弟也不觉得自己会在考场上输给寒门子弟。
毕竟双方的现实差距还是很大的。
这年代世家子弟真正的高傲体现在——这个天下,不是皇帝一个人的天下,皇帝要求贤才,那就该礼贤下士,来请我出仕,而不是用一场考试来决定我的未来。
这里面的主次问题不能搞反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甚至往后的几十年,很多士族明明有被推举出仕的机会,但非要拒绝出仕,游戏于山林的原因。
老子决定你这个皇帝不值得我辅佐,那你就是三请我,我也不出山相助.这是士人的风骨。
比如说著名的竹林七贤,大多数就是这样的人虽然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展开说就太水字数了,但至少明面上来看,他们就是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而且被世人所尊敬。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刘备做人不厚道啊。
你没当大汉天子那会儿,尚且知道要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相助.如今才当了三年的皇帝,就摆架子,弄个什么考试,让天下贤才去应试?!
做梦去吧!!!
这,就是如今世家对刘备的「长安取士」嗤之以鼻的最大原因。
当然,有人嗤之以鼻,但也有人心动了。
辣么大一个关中啊,四十六个县啊,要甄选官吏,甚至是上到州一级的佐官,下到县令县尉,几百个职位的空缺呢。
你们大世家是无所谓,自己在本州都已经吃的盆满钵满的了,可很多中小世家们,他们的利益谁来保证,他们的生存发展,难道就只能维系在依附大世家一条路上么?!
大世家们对刘备的「长安取士」嗤之以鼻,那不是正好,少了这些大世家出身的子弟,大家都是中小世家,甚至是跟寒门子弟竞争,那多少也是一条出路啊。
只要能当上了官,有了上升通道,谁知道将来自家能不能出个三公?!
就算不出三公,只要连着几代出州郡***的子弟,自己的家族也能实现一个台阶的飞跃,从中小世家成长为一方大世家到那个时候,谁会笑话谁?!
中小世家这么想,寒门子弟就更别说了。
以前寒门子弟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附世家,通过世家的推荐给州郡主官入仕,能在州郡内当一方佐官就已经是高光时刻了,大部分的寒门子弟,甚至一生都没有入仕的机会。
可如今,他们虽然还需要世家的推荐信,但好歹可以凭借考试成绩来决定自己的前途,而不是一昧的通过讨好世家来获取上升通道这已经是让他们很满意的变革了。
因此吧,不同于大世家在冷嘲热讽,以及中小世家的权衡利弊,寒门子弟如今已经开始想办法找人托关系,要推荐,然后准备启程前往长安了。
这是世家和寒门之间的反应,具体到官方的反应,倒也有些意思。
当刘备「长安取士」的消息传到江东的时候,孙权在公开场合嘲笑刘备,说刘备「一世英名,临老糊涂」,还说「世间焉有不取德行,以试决才之理?!」
一方面,孙权确实觉得,刘备这样的做法很不妥当,有得罪世家的风险。
另一方面,孙权很清楚自家内部的这些事儿,不管是淮泗集团,还是江东世家集团,他们其实都是世家出身。
孙权要是敢觉得刘备的做法很不错,那估计连淮泗集团都不会再支持孙权,更别说一直有点桀骜不驯的江东世家集团了。
因此,孙权说这话,纯粹就是嘲笑刘备,觉得刘备是真的老了,现实是什么样都看不清了。
而曹魏这边,曹丕在得知这件事情之后,在洛阳朝会上,也是狠狠的嘲笑了一把刘备,说刘备「自断其根,不足为虑」了。
但私下,曹丕找来孙资和刘放这俩狗头军师,认真的研究了一下,是不是有效仿的可能。
顺带一提哈,虽然两线战事都结束了,但曹丕并没有返回邺城,而是一直常驻洛阳,还把朝廷班底给搬到了洛阳,一副要久住的架势。
这方面,曹丕还是体现了大魏天子的魄力和担当的。
之前丢凉州吧,好歹有关中三辅和长安在前面挡着,曹丕回邺城也没人说什么。
可现在连长安都丢了,曹丕要是再回邺城,就给人一种怕了刘备的感觉,这上面的政治失分是很大的。
再一个,曹丕也不是没有脾气的人,他虽然胆略没法跟他父亲曹***,但政治眼光还真的不差,知道自己现在绝对不能再退了,再退的话,大魏的人心可就不好说了。
因此,在刘备已经占据了长安,距离洛阳只有九百里的情况下,曹丕愣是没有退缩,反而常驻洛阳,在洛阳处理朝政。
说实话,其实曹丕心里也虚,但这时候,他真不能退,只能硬着头皮硬顶。
好在刘备在占据长安后,也没有了继续东进的余力,而随着曹魏青徐战事的结束,曹丕也有了余力来拱卫两关和中原,一时间倒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曹丕消停了没两天,就接到了刘备「长安取士」的消息这事儿,虽然曹丕凭借着自己的政治敏感性,第一时间对刘备表达了批判,但私底下,曹丕还是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削弱世家话语权的好办法。
就像蜀汉的那个三省六部制一样,虽然看着离经叛道,但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提高国家行政效率的好办法如今的大魏虽然表皮依然是三公九卿制,但实际上,里子跟蜀汉差不多,曹丕对各部的责权重新进行了划分,也是各管一摊,互不统属,本质上也是三省六部制。
现在这个取士方式,曹丕觉得吧,其实也不是改改,然后拿来自己用。
毕竟,这个取士制度,跟九品中正制,确实看着很像。
第六百八十二章 影响
曹丕的政治智商可不低,他其实很清楚,如今自己面临的局面的。
为了能称帝,曹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曹操遗留下来的,对世家半合作半对抗的策略,对世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妥协。
但这并不代表曹丕不知道这么做的风险有多大。
尤其是登基之后的这几年,曹丕明显能感觉到,自己对朝政的掌控不如自己的父亲那样随心所欲,缺乏那种「一言以决之」的帝王风范。
一开始曹丕也认为,是自己能力上不如曹操的缘故,但后来,尤其是看到了洛阳屯田丁口册之后,才终于让曹丕意识到,这些世家们,其实已经在无形中,蚕食着大魏的根基了。
可意识到归意识到,曹丕虽然也知道,不能这么放任世家下去了,但他真的没有魄力,立刻去解决这些问题。
中原和河北地区的世家大族实在是太多了,而且影响力也惊人说句不客气的话,把东吴和西蜀的世家大族数量全加起来,都不如中原加河北的世家大族数量的一半多。
这是一股非常可怕的力量。
面对这股力量,曹丕真的不敢轻举妄动。
曹丕也知道自己的魄力不如曹操,但早年曹操对名士边让下手,换来的结果可是好友陈宫叛迎吕布,整个兖州几乎举郡皆叛。
而自那以后,即使是曹操,最终也是选择了暂时跟世家妥协合作,直到后来灭了袁绍,夺得了河北,利用河北世家和颍川世家之间的矛盾从中制衡,这才掌控了所有的局面。
曹操都搞不定的事儿,他曹丕怎么可能彻底搞定了?!
因此啊,曹丕最多就是学学曹操,在中原世家和河北世家之间来回扶持搞平衡,上次的那个三公九卿制改革,就是在这种情势下搞成了,让曹丕收回了一些中央权利。
现如今,曹丕如果真的要效仿蜀国,采用那种半吊子的人才选拔方式恐怕河北世家和中原世家都不会同意的。
就算蜀贼的取士方式看着再怎么像九品中正制,但实际内核,还是不一样的。
实话实说,虽然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很恶劣,但相比于之前的东汉末年的察举制,它终究是有所进步的。
九品中正制的内核,其实就是要让人才得其所能,让一些名不副实的所谓名士,或者只会空谈,不会理民的官员原形毕露,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最重要的是,九品中正制第一次明确了官员的选拔标准,不再是跟以前的选官制度一样,官员好坏全凭同行的一张嘴。
如今的曹丕,甚至是之后的曹叡,其实对中央朝廷的掌控力度都还不错,对各级中正,大中正的掌控也非常有效,人才选拔制度还算公允,这个九品中正制也没有跑歪.九品中正制真正开始跑歪,还是在之后曹爽掌权期间,任人唯亲的瞎搞,让世家大族们看到,原来这个制度还能成为给自己谋私利的工具。
然后这个九品中正制就彻底跑歪了。
至少在目前来看,这个九品中正制,还是很符合现在大魏的实际情况,也能给大魏选拔出有效的人才的。
在曹丕看来,九品中正制也是有自己的一套选拔标准在的,只不过这套标准是掌握在世家手里,如果学习蜀贼的选拔方式,等于是用一种考试的方式,把这套选拔标准上升到皇帝自己手里。
这样虽然能有效的加强皇权,削弱世家对朝廷人事任命权的影响力,但总体上来说,差别不大。
毕竟,人才选拔的入场券,依然还是掌握在世家手里,蜀贼的那一套选拔,也不可能完全脱离世家的影响。
既然这样的话,曹丕是真的没有必要冒着得罪世家的风险,去对更完善的九品中正制做出类似的改革。这是曹丕和孙资,刘放这俩狗头军师商议后,得出了结论。
事实上,曹丕的考虑是对的。
九品中正制作为中国历史留名的人才选拔制度,并且一直沿用了六百多年,也不是真的一无是处的,至少在这个时代,世家出人才的几率,确实比寒门要高的多,更别说连读书识字机会都没有黔首百姓了。
制度不在于谁更先进,而在于更合适。
即使是在季汉,刘备采用这样的人才选拔模式,其实也是顶着不小的压力的。
毕竟,那是连庞统和黄权都比较反感,诸葛亮都觉得有些操之过急的策略。
要知道,因为某条穿越土狗的瞎折腾,季汉的统治区内,随着雕版印刷的推广和纸张的平民化,寒门和百姓的读书比例有所增加,但依然无法跟动辄百年计的世家们相比,真要是惹急了这帮世家们,天知道他们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甚至连刘备,也只能是借口关中疲敝,人才不足,只能行此下策是的,刘备就是这么对着抵达长安的礼部尚书秦宓这么说的。
秦宓在路上,听说了刘备的这个人才选拔方式,顿时大急,赶紧的加快行程,迅速赶赴长安,一定要找刘备说个清楚。
真的,你但凡要迁都长安,咱们都可以再商量,这个人才选拔制度,可不能成为常态。
秦宓本身就是蜀中世家出身,他太清楚世家们的利益点在哪里。
迁都,是影响蜀中世家们的利益,这种损失,蜀中世家们不想承担,必然会有所反应,但更多的也就是闹一闹,让你刘备知道大家的想法,尽量周全也就可以了。
但这个人才选拔制度,可不能随意变的,这不仅仅是蜀中世家的事儿,到时候,连荆州世家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嗯,还有雍州和凉州世家,但这俩地方的世家嘛.论体量,两州加一起,都不够益州世家一半的规模,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秦宓真的很着急,所以他急匆匆的赶到长安,对刘备提出了谏言,同时还特意上奏刘备,弹劾了黄权,庞统,张溪三人。
秦宓弹劾三人不知轻重,同时也有点捞过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