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演义线压根没抽抽,它就是按照史实来的。
而且吧,徐州兵败这事儿还被二爷视为一生的黑历史。
提都不能提的那种。
因为当时的二爷,不是因为挂念嫂嫂安危,这才土山约三事,降汉不降曹的。
这事儿演义线压根没抽抽,所以二爷老老实实的按照历史线的走线,在下邳城兵败被擒,不得不降曹。
虽然后面确实挂印封金,舍弃荣华富贵,千里走单骑投奔落魄大哥刘备,但一路上并没有过五关斩六将那么决绝,所以嘛.......嗯,现在谁提这事儿二爷可是要跟谁瞪眼的。
老吏为此专门提点了张溪,而张溪嘛,自然也没这么不开眼。
因为上辈子没少看些杂书逛些论坛啥的,二爷的这事儿张溪早就知道了......只是放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多少有点不适应。
这个世界真的很奇怪,你压根不知道他什么是按照历史走向走,什么时候抽抽一下按照演义线路走......就很随缘。
张溪因此不得不考虑,自己将来考虑事情,到底应该以历史为线索,还是以演义为线索。
比如说——三年后的长坂坡。
有一说一,现在的张溪对刘备,可没有多少忠诚度可言,而历史上,刘备也没有火烧新野县城。
当时刘备是在樊城驻兵,并不在新野。
因此呢,张溪原来的想法是,实在不行咱留在新野县,最后等曹操大军来了,随大流的跟着荆州士族一起投降曹操,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三国演义》虽然尊刘贬曹,但不得不承认,曹操确实是一个英雄人物.....如果不站在汉室的立场上考虑的话。
但现在不行了,这个世界,天知道会不会突然抽风一下。
那个演义里超级喜欢放火的卧龙先生一出山,真的按照演义里那样,特地跑回新野来放一把火,那张溪不就必须跟着刘备走了么。
而这一走,长坂坡那一战根本逃不掉。
不管是演义里还是历史上,长坂坡这一战,可以说是尸横遍野,而且死的大多是普通百姓。
历史上刘备的女儿都被曹军给俘虏了,刘备更是抛妻弃子的带着十几骑逃跑.....要不是赵子龙开了无双,哪有两位夫人和阿斗什么事儿。
真要到了那种情况下,张溪就算想投降,估计也是被俘后投降......甚至都不一定能撑到被俘,搞不好直接就挂在通往长坂坡的路上了。
这事儿......得仔细考虑一下才行。
跟老吏聊完之后,张溪整个人都变得心事重重,但好在,已经临近年底,大家的心思都放在了过年上,也没人注意到张溪的不寻常。
而张溪回到客栈后,开始认真地考虑起自己的出路问题。
本来去招贤馆面试找工作的时候,张溪其实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为了解一下燃眉之急,将来到底怎么做,是降曹还是跟刘,张溪并没有想的那么远。
但现在,必须开始提前规划了。
毕竟这个世界不对劲,那就不能只考虑眼前,必须想的多一点,才能在这个世界上活的更久一点。
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张溪发现,摆在他面前的,其实并没有太多可以选择的余地。
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知晓后期的发展,摆在自己面前的选择只有三条——曹,刘,孙。
总不能现在还缺心眼的去投刘表吧,不说刘表还剩下几年可活,有这个功夫直接北上投曹操不行么,也省的当个降臣啊。
可问题是,三家到底选谁好呢?!
第七章 三国
东汉末年分三国,分别是魏,汉,吴。
当然,这个汉是刘备建立的季汉,不是传统的汉室,也仅有一州之地。
既然知道汉末分三家,而且这三家还会持续五六十年的互相僵持,那么张溪就只会在这三家里选择自己的未来。
有一说一,这个时候的曹操,其实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再过两三年,曹操就会彻底平定河北,顺手还收拾了现在闹得欢腾的乌桓。
即使后来在赤壁遭遇了一场大火,曹操也没有伤筋动骨,依旧雄踞北方,是三家中势力最强大的一位。
可以说,之后的北方,会是一片相当安定的环境,投靠曹操,其实是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
而且对于张溪的身份背景来说,投靠曹操也有莫大的好处。
曹操这个人,对世家的态度是既合作,又打压的。
这些年曹操可没少拿世家开刀,也没少杀所谓的大儒。
而要跟世家作斗争,黔首百姓是指望不上的,曹操因此「唯才是举」,启用了一大批寒门子弟。
这对张溪这个寒门子弟来说,投靠曹操也有不小的出人头地的机遇。
如果没有太大的野心的话,去曹操那边当个郡内官吏,这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曹操有着各种好处,就有一点不太好——曹操还能称得上乱世英雄,他儿子曹丕可不是。
曹丕不差,真的,有一说一,没有黑他的意思。
作为曹魏实际上的开创者,曹丕的能力,在这个时代的主君里都是排的上号的。
但曹丕在一件事上犯下了很大的错误——为了篡汉称帝,他对世家做出了妥协。
不是小的妥协,而是各方面全面的妥协,以此来换取北方世家对他称帝的支持。
政治上他采取了九品中正制,间接造成了「上品无寒士,下品无豪门」的结果,导致了上升通道堵塞,世家豪门在实际上把控了朝廷事务。
经济上为了应对通胀,取消了五铢钱的流通,回归到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虽然张溪不是很懂经济学,但张溪也能感觉到这种方式的不妥,这等于是把物品定价权拱手让给了世家豪门。
毕竟这年月,能进行大宗货物流通的人只有世家豪门,一旦以物易物,豪门就可以肆意对物品进行定价,借此盘剥百姓。而百姓也没有任何办法,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根本挡不住世家豪门的联合冲击,到最后百姓只能把自己的多余物品卖给豪门,接受豪门的盘剥。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还好,大不了老百姓就守着家里的几亩地过安生日子,倒也不会太差。
但曹丕这时候默认了一件事,这就比较混账了。
那就是曹操留下来的「屯田制」,被世家插手了。
屯田制分为两种——军屯和民屯。
曹丕至少脑子没坏,军屯依然是按照曹操时期定下的规矩,老老实实的在执行着,这给曹魏的军事行动提供了良好的后勤保障。
但是民屯,就在曹丕的默许下,被世家渗透成了筛子。
按照曹操制定的规矩,民屯是组织民众开发无主荒地,官府提供耕牛农具,无地百姓充当屯田客劳作,最终收获按五五比例分成。
黑是黑了点,但在这个连年征战的乱世,能有这么一个地方安置流民,也算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
而且这些屯田客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成为曹魏的兵源......在这个时代,这算是一件「仁政」了。
但曹丕时期,世家开始频繁插手民屯事务,先是一步步的安插人手掌控屯田所,接着又开始偷偷的提高分成比例,从五五分成变成四六分成。
而世家做出这些事儿,要是搁在曹操那会儿,说不定就得借个粮草官的人头用一下了......但曹丕却视而不见。
这么一来,世家还能跟你客气?!
有良心一点的给屯田客两成收入,保证他们饿不死就行,每年都给世家劳作。
狠心一点的直接就吞并了屯田所得土地,把屯田客变成自己的隐户,又吞地又要人的,吃相相当难看。
而曹丕对此的态度就是默认。
这就造成了曹魏后期的民屯彻底成为世家的所有物,盘剥百姓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曹丕这么做,张溪也不是不能理解。
曹丕不傻,他大概是想通过给点甜头给世家,让世家支持自己称帝,等到自己根基稳固了,再回过头来收拾这群世家。
但他没想到,不仅他自己,就连他那个「颇有武皇帝之风」的儿子曹睿都是短命鬼,压根没有时间等到根基稳固的时候。
之后的事情就没法说了,曹魏彻底被世家掌控,连司马懿的「高平陵之变」,背后都是世家互相利益交换的结果。
张溪发现,如果他选择投曹魏的话,前期曹操还活着,那他说不定还能混的好点,可一旦等到几年后曹操去世,曹丕继位......嗯,不管是从道德上,还是从身世背景上,张溪好像都会很不好过。
作为一个寒门,在世家林立并掌握实权的地方,根本看不到任何出头的机会。最好的结果大概就是找个世家依附过去,勉强能比黔首过的舒服一点而已,最差的结果......估计是连皮带骨的被那群世家给吞了,渣都不剩下。
再一个,颍川张家本家干嘛要让张溪出来分家啊......不就是为了降低生存风险么。
要投曹魏的话,颍川本家自己就能干了,何必让张溪出来分什么家啊。
所以嘛,张溪仔细想了一下,好像投曹魏不能作为第一选择......到了那种实在没办法,只能要保命的时候再说。
暂时搁置完曹魏,再看看孙吴......算了,还不如投曹魏呢。
东吴那地方,与其说是孙家做主,倒不如说是江东世家,孙家,淮泗集团互相斗争妥协的产物。
早年孙策很有雄心壮志,想要打下一个属于孙家的产业,带领着淮泗集团在东吴杀了个人仰马翻.....然后就被江东世家给收拾了。
之后孙权上台,改变了孙策的策略,利用江东世家和淮泗集团的矛盾,成功让孙家在江东立足,并且发展壮大......从这个角度讲,孙十万这个人年轻时候还是很强的。
起码在内政角度,真的很强。
但之后嘛,孙权基本就是在江东世家和淮泗集团之间左右摇摆,一会儿利用江东集团打压淮泗集团,一会儿利用淮泗集团打压江东集团.....一手「制衡」玩的贼溜。
但这么一来,东吴这个地方就变的很奇葩。
军政并不是出于君上,甚至很多时候,孙权还要看两大集团的眼色......与其说是一国,不如说是一个政治军事联盟。
这也导致了一旦有事,自己内部都要先分成两派吵吵一顿,不管是赤壁之战还是二宫争斗,都是这个原因下的产物。
再加上不管是淮泗集团还是江东集团,其实都相当的排外,尤其是江东集团,从汉末一直到东晋,都非常的抵触外人进入江东。
张溪一个既不是淮泗集团,又不是江东世家的寒门子弟,跑去江东这个已经形成了各种利益链的地方,那纯粹是自己找不自在。
别说能不能出人头地,就是能不能在江东立足都不好说。
排除掉东吴,那么剩下的最后一个选择——刘备的季汉。
现在的刘备,估计自己都没有想到最后自己能建立季汉......匡扶汉室的梦想一直都在,但一个客居新野的落魄皇族,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将来会做皇帝。
这时候,可以说是刘备最落魄的时候,现在张溪已经是刘备帐下的「粮草主簿」了,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将来刘备称帝而张溪还在的话,那怎么也算一个「元谋功臣」。
而且就将来的成就来说,季汉可以说是三国势力中,唯一一个对百姓还算不错,对世家也持打压态度的国家。
很多人都拿刘备入川后铸「直百钱」说事儿,说刘备这是盘剥百姓......某种程度上,这话是有道理。
但相比于百姓,谁是使用五铢钱最多的?在「直百钱」的政策下,谁又是被盘剥最狠的?!
是世家!
倒霉的蜀中世家,在刘备一招「直百钱」下,瞬间被刘备夺走了大量的财富。
当然,在「直百钱」政策下,百姓也会受到不小的影响,毕竟世家会把在刘备身上的损失,转嫁到百姓身上。
而这也是为什么入川后,诸葛亮一定要强调「严法」的原因。
法正作为刘备的谋主,这时候找诸葛亮说情,说入川后法律太严苛了,川中百姓受不了.....其实不是川中百姓受不了,是世家受不了,在严法下,他们如果大量盘剥百姓,刘备和诸葛亮肯定不介意宰几个世家子杀鸡儆猴。
这事儿其实是刘备和诸葛亮共同决定的,而法正......法正表示我是东州人,你益州世家利益受损,关我一个东州人什么事儿?!
能帮着说情也是怕刘备诸葛亮扩大打击面,东州人的利益不保,现在刘备这么坚决,他法正才不会在这个时候为了益州人的利益去出头呢。
某种程度上来说,季汉这个地方,一直到邓艾攻破成都,刘禅投降前,百姓的生活都相比于其他两个地方要好的多。
这点上,刘备的做法是很符合一个后世人的胃口的,张溪自然也不例外。
唯一麻烦的是——长坂坡这一战,该怎么过。
无论是历史,还是三国演义,刘备都是有惊无险的度过了长坂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