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现在真的头疼了。
本来周瑜以为,敌方虽然来援,但兵力不多,鄂县城墙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攻守,早已破败不堪......无非就是多耗几天的事情。
可现在呢,鄂县城墙确实破败不堪,让江东军可以比以前更容易登上城墙,但每次登上去,没一会儿的功夫就会被人赶下来,而且每次的伤亡还比第一次攻城的时候要大。
这说明啥?!
说明鄂县来援的军队,一定是江夏军的精锐,战斗力超过了普通的江东士卒。
可问题是,周瑜让几个属将,不管是甘宁,凌统,吕蒙,陈武这些人,带领他们的部曲精锐攻城,每一个人都没有讨到什么好,无非是损失比普通士卒小一点而已。
这个就有点让周瑜不能接受了.......都是精锐,凭啥江夏军的精锐比江东军的精锐要强?!
如果是这样的话,周瑜真不知道要在鄂县城下耗多久,才能把这群江夏精锐耗光。
是的,周瑜不是没把握攻下鄂城,只是他自己没法把握好攻下的时间,也无法把握好后方的援军什么时候能来。
派往江东的信使虽然还没有再次回转,但到现在没有回应,本身也说明了问题......看来主公孙权跟江东世家之间的扯皮,还没有一个结果。
周瑜现在开始犹豫了。
如果等到襄阳那边集结好了大军,从南郡方向沿江而下,截断自己的后路,陆上再进攻下雉和蕲春.......自己虽然有把握能撤退,但这次出兵的战略目的就泡汤了。
要不要借机见好就收,反正也击败了江夏水军,逼迫水军沉船截江了,短期内江夏要恢复水军战力不太可能,等以后时机合适了再来进攻江夏好了。
反正江夏也不可能一直截江,等自己退兵了,江夏自己都会主动疏通长江水道,等自己下次再来,江夏可没有那么多的船用来沉了。
唯一可惜的是,这么退兵的话,好像没啥太大的利益,不够回去搪塞那么江东世家的......上次撤退的时候把下雉和蕲春抢的有些狠了,现在这两县啥都没有。
但周瑜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有眼前,还有江东的整体利益,孙权的利益,他本人的利益......因此,周瑜确实很纠结,要不要退兵。
而就在这个时候,周瑜接到了后方急报,说是有江夏军从陆上而来,直扑下雉和蕲春两县,领兵者乃江夏主簿黄射。
一个黄射,还不足以让周瑜感到威胁,下雉和蕲春两县的防御措施,他也准备的很充分,特意留了蒋钦和徐盛两人驻守,周瑜不觉得一个黄祖之子能威胁到自己的后方。
但黄射这个时候突袭自己的后路,多少让周瑜感觉事情不太对。
自己从出兵攻略下雉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月了,不管怎么说,襄阳那边应该是已经知道了,甚至有可能,襄阳已经出兵来救援江夏了。
毕竟现在的江夏太守是刘表的儿子,可不是黄祖这个刺头,周瑜不相信刘表会看着自己儿子被围攻却不发兵救援的。
所以,这个黄射的到来,到底是江夏军为了解鄂城之围的自救行为,还是荆州军大规模来援的前军?!
如果说,只是江夏军的自救行为的话,周瑜根本不怕。
一来是对自己的后军,对蒋钦和徐盛有信心,另一个,江夏水军的船都在江心呢,没有船,江夏水军拿什么堵截自己的后路,自己完全可以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
但如果是荆州军来援的话,这就需要周瑜仔细考虑了......南郡和襄阳的水军虽然战斗力一般,但堵截一下后路还是能做到的,如果荆州军来援,自己搞不好还真有后路被断的可能。
周瑜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不能大意。
一方面命令蒋钦和徐盛坚守下雉和蕲春两县,跟自己保证后路通畅。
另一方面,周瑜打算做一次最后的尝试。
他命令全军,收拾军械物资,拆除营寨,准备退军。
江东军一万多人呐,连上还能动弹的伤病啥的,有一万六七千呢,这么大规模的营寨要拆除,要准备撤兵,鄂县怎么可能察觉不到。
接到哨探回报的陈到和魏延,当即就向张溪请战来着。
尤其是陈到,他算算日子,这应该是黄射已经度过长江,向下雉和蕲春两县发动进攻的时候了,这时候江东军肯定是因为后路被袭扰,所以不得不退兵。
如果这时候出城追杀,说不定能获得一场大胜。
本来张溪也觉得江东军的退兵不像有假,毕竟连营寨都给拆了,总不能让大军睡在野外吧......这年头可没有什么睡袋,野外也到处是野狼等野生动物,没有营寨保护很危险的。
但陈到一说这可能是黄射进攻下雉嘛......张溪顿时不着急了。
就黄射那两下子,能有这么快的击破两县,威胁江东军后路?!
再说了,没有水军的配合,你威胁个毛线啊,站在江边看人家大船***么?!
所以,张溪判定,这是周瑜的诱敌之计。
理由?!
没有理由,周都督就是这么善于用计的人。
《三国演义》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周瑜的光彩就算罗贯中拼命黑也掩盖不住......反正张溪觉得,就周瑜的智商,假装撤军然后设下埋伏,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他周瑜想学刘备,张溪可不想当夏侯惇。
再者说了,张溪的主要目的是守卫鄂城,并不是击破江东军......小心无大错,守好城池就好。
而江东军,拆营寨拆了三天,到了第四天,全军登船撤退,完全撤离了张溪的视野。
一直到这个时候,张溪这才小心翼翼的派出了哨探,前往探究江东军的动态,结果哨探回报,一直到鄂县和下雉的交界处,才勉强能看到江东战船远去的身影......这次是真的撤退了。
即使如此,张溪依然不敢大意,派出哨探一边继续查探,一边派人前往江北的邾县,通知邾县守军加强戒备,防止江东军以疑兵计撤退,实则是跨江绕路的去进攻邾县。
虽然这种可能真不大,等于是自己往江夏守军的中心撞,有被包围的可能......可万一周瑜想来个「中心开花」啥的呢?!
就这样依然谨慎的守了十几天时间,张溪没等来周瑜大军,倒是把公子刘琦给等来了。
第九十六章 襄阳的反应
刘琦到底没听陈到的,他决定亲自来到了鄂县,要跟周瑜「一决胜负」。
陈到的书信送到刘琦处时,其实刘琦已经率领后军,在苏飞的保护下从西陵出发了。
陈到劝刘琦回军镇守西陵的信,刘琦看到了,本来刘琦也确实很担心,想要撤回西陵,但......苏飞劝阻了刘琦的想法。
大军刚刚出发,这才三天就退回去,军令如此朝令夕改,非常影响士气的,而且还有惧怕周瑜的嫌疑,于刘琦的名声无益。
苏飞总是统过兵的,跟刘琦这个不通军事的小白不一样。
因此,刘琦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军中士气,只能硬着头皮领军前往邾县,本打算在邾县观察一下情况的。
结果刘琦刚到邾县没多久,就听说鄂县城下的周瑜退兵了......这下刘琦当然不能再等了,赶紧的过江到鄂县,亲自主持对江东军的「战斗」。
谁都知道这位太守是来摘桃子的,但人家是太守,一郡最高长官,大家都是他名义上的下属,能说什么?!
只是这么做,虽然可以让他刘琦在刘表面前「长脸」,但将士们私底下怎么想的,就只有天知道了。
因此,在给到襄阳的军报中,刘琦「亲临鄂城」,「英勇指挥」,「击退」了江东军大将周瑜率领的三万大军,杀敌数千,斩获军资无数。
好在刘琦还要点脸,没有夸大敌军数量和斩获数字,也没有把鄂城防守的最主要功臣张溪和魏延给忘了,多少在给刘表的战报里提了那么一句。
只是提不提的,对刘表来说也没什么影响。
刘表压根不关心什么张溪魏延,他只关心江东军有没有真的退兵。
至于是不是他这个儿子亲自击退的,刘表不想深究。
自己儿子是什么德行刘表当然知道。
但只要江东军真的退了,是自己儿子亲自击退的,还是儿子手下的文武将军帮忙击退的,对刘表来说并没什么区别,都是自己儿子的功劳。
所以,刘表让南郡水军派出了哨探船,查探鄂城的战斗。
结果很快,刘表就接到了属于自己的情报。
江东军确实久攻鄂城不下,被迫退军。
但江东军也不算没有收获。
先是在鄂城击败了江夏水军,迫使江夏水军沉船截江,退守沙羡休整。
然后就是在撤退前,周瑜在下雉设伏,一举击破了江夏主簿黄射的数千军队,斩获颇多,然后从容退军,返回柴桑。
换句话说,江东军虽然撤退了,但却是主动撤军的。
但刘表可不管这个,他儿子击退了江东军,给他长脸不说,还打了一些人的脸。
尤其是那个呆在襄阳还不怎么安分的黄祖。
刘表那个高兴的,不顾自己的身体情况,当天夜里非要就着小风,喝着小酒,最后还喝醉了。
结果第二天,就因为感染风寒,下不了床了。
刘表本来就已经年纪大,底子弱,最近刚出冬天,天气依然寒冷,身体就一直不太好,,断断续续的时病时好的.......这一阵酒一喝,风一吹,就算是彻底躺下了。
襄阳的文武将士和世家代表一听说这事儿,当即三番五次的前往州牧府探望。
名义上是为了对荆州牧刘表的病情表达慰问,但实际上,大家就是来看看,刘表病的到底重不重。
毕竟刘表都已经五十多了,年纪不小了,在这个时代都算高寿了......万一哪天说不好一命呜呼,也没人觉得奇怪。
一个五十多的老头一命呜呼无所谓啊,但荆州牧要是这时候一命呜呼的话,荆州就要面临权利洗牌了啊。
别的不说,今年二月曹司空击破乌桓,班师回到许都,重设丞相一职,自领丞相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高调的厉兵秣马,准备南下,第一目标就是荆州。
如果这个节骨眼上刘表出点什么意外的话......荆州世家都在考虑,到底是刘表出意外好,还是不出意外好。
因此刘表这一病,立刻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思,大家都非常的「关心」刘表的病情。
而刘表对这些人的心思也很明白,因此一直是做出一副并没有什么大碍的样子出来,但实际上,刘表自己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
这次如果熬过去,等到天气转暖的话,估计就没事儿了。
但如果这次熬不过去......那可能真的就熬不过去了。
所以,刘表开始抓紧时间,对自己的身后事做一些布局。
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新野请来刘备,商量一下关于荆州继承人的问题。
在这个时候,刘表不知道是真的老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又或者是别有用心,真的在廊下埋了刀斧手......总之,刘表拉着刘备的手,说了以下的话。
「我儿不才,而诸将并零落,我死之后,卿便摄荆州。」
刘备闻言一愣,当下赶紧的劝慰刘表,说道,「诸子皆贤,何言至此?!景升兄安心养病就好。」
这是委婉的拒绝了刘表的建议。
刘表复杂的看着刘备,最终叹了口气,说道,「玄德,此乃我肺腑之言。荆州世家林立,我子刘琮尚幼,且与蔡氏过往甚秘,我死之后,恐荆州落入蔡氏之手......介时,还望玄德看在愚兄薄面,看顾我子一二。」
刘备顿时伏首顿拜。
第一句话,刘表虽然说的比较委婉,用了「摄」这个字,也不是真正要把荆州让给刘备。但在这个乱世,这个「摄」字的意义不大,无非是让刘备当了荆州牧之后,能好好的对待他刘表的两个儿子。
因此刘备是真的不能答应,因为刘表这些年虽然防备他,但到底是收留了无处可去的刘备,也给了新野安身,并没有对不起刘备。
以刘备的性格和处世作风,这时候答应才是真的毁人设。
但第二句,应该才是刘表真正的心里话,这是是刘表在托孤,让刘备在刘琮万一不能掌握荆州的时候,作为刘姓长辈,帮忙站台看顾。
这个刘备必须答应。
不管刘表是不是真心这么说,但刘表确实对刘备是有恩的,他说了这样托孤的话,刘备必须知恩图报,在必要的时候帮助刘琮稳定荆州局面。
刘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荆州这个地方,世家林立,他当初能坐稳荆州牧,全靠世家支持。
可刘琮不是他刘表,年幼不说,手段也比自己年轻时候差远了。
如果刘表能多活几年,把刘琮培养出来,那么刘表真不用冒着风险找刘备托孤。
可现在刘表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撑过这一劫,因此不得已之下,只好跟刘备说这些。
刘表太清楚这些世家们的嘴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