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宋 第186节

这些可是他之前都没有想过的,没有想到苏石不仅想到了,还都做了安排,自己这个苏哥哥做生意果然是有一套,厉害呀厉害。

即是苏石有如此手段,那钱存在这里就不会有什么问题,赵曦这便有意提高了几度声音说道:“不错,华夏银行很好,这样,既然来了,我也存点钱,就存两万贯好了。”

赵曦毕竟还小,若非是与苏石合伙做了烧刀子生意,莫说是两万,便是两千贯怕也是拿不出来。

赵曦主动存钱,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事。他来就是撑场子,哪里还有比他带头存钱效果更好的方式?

果然,赵曦这里一带头,其它的官员也是跟着响应,这个两万贯,那个一万贯,纷纷报上名来。

大家都很有分寸,没有人存钱的额度超过赵曦,这也是给皇子面子。如果这个时候你冒头存钱更多的话,那不是打了皇子的脸?

那你以后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回头,惹了荆王不高兴,那就等着密谍司找上门来,好好查一下你的收入问题吧。

当然,明面上大家存钱额度都不会超过两万贯,但私底下,像是与苏石合作的,赚了不少钱的庞籍,早上一见到苏石的时候,就小声说过,会存二十万贯,先享受一下贵宾服务再说。

十个窗口都开始忙碌了起来,好在的是,今天上午只为这些朝廷官员服务,不必与商人和普通百姓打交道,也就无所谓什么普通窗口和vip窗口,其它人也就不会计较什么。

但过了今天上午,窗口服务就只能针对你存取钱多少来服务。

存了两万贯,赵曦接过了苏石亲手送来的两万两银票(两万元代金券),便满意的离开。他现在还小,出宫的时间也不能太长了,当目的已经达到之后,留下也是无用,便先走一步。

荆王走了,其它的臣子也各拿着花花绿绿的银票离开。一个个还一幅爱不释手的模样,显然对于这种新银票很是喜欢。

仅仅是一上午的时间,华夏银行总行,便收到了存款近一百万两。

看着这个结果,暂时负责这件事情的周全很是激动,主动跑到已经去了休息室的苏石面前报功道:“少爷,九十八万两存款呀,这还是没有对其它商人开放,可以想见,所有人都要来存钱的时候,一定会更多。”

“嗯,与我想象的差不多。对了,周全,专门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门的来做,你还是要快一点找到人替代你才行,苏府那里没有你不行。”

听着苏石是如此看重自己,周全连忙点头。他以前不过就是一个大一些的人牙而已,见到贵人时,哪怕就是一个九品官,那都要点头哈腰,说话小心的很。xしēωēй.coΜ

自从跟了苏石之后,一切都变了。

现在的他,与很多官员见面时已经可以用平和的态度与人说话。而今天更是连荆王殿下都见到了,这让他即兴奋又激动,更加认定跟着苏石是一生中做的最正确的选择。

“少爷,谢谢您的看重,您就看我以后的实际表现吧。”一番表忠心之后,周全又想到了什么,“少爷,小的还有一个顾虑。”

“说。”苏石无所谓的笑了笑。

“少爷,今天这些人存钱多是看在荆王殿下的面子上,现在荆王走了,您说他们会不会把存的钱下午就给取走了,毕竟我们这里可是有规定,只要在我们营业时间,这个钱随时可取。”

“嗯,这一点你想的不错。但你又错了,放心吧,他们不会从这里取钱出去的。”苏石听后就笑了笑。

周全都能想到的问题,苏石如何会没有准备?

苏石露出了高深莫测般自信的笑容,看在周全眼中,这就让他大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少爷怕是早有算计,即是如此,他便也无需担心。

苏石当然是早有对策,且现在已经开始实施。而就在中午时分,一道消息率先由庞府之中传了出去,以后但凡谁想要买香烟的话,那都只能用华夏银行的银票交易,他不会收现银,更不收包括交子在内的其它钱庄的钱票。

就在苏府消息一出,跟着李家、苗家和曹家,甚至连密谍司也分别对外有着同样的说法。

这就是苏石的自信所在。

你或许不喜欢抽烟,但你总要喝茶的吧?

什么?你连茶都不喝,那你要不要喝酒呢?要不要买绢布穿衣呢?又或是说你家后院里的女人要不要那些最好的胭脂产品?

如果需要,那就只能用银票来购买,其它人就算是你拿现银也是无法交易。无它,苏石已经向所有的合作者说了,以后从他这里进货,他只认华夏银行的银票。

且你想进多少货,就会根据你有多少银票来计算。

打一个比方,你要进货十万贯钱的,那就需要拿出三十万两银票,取你总数的三分之一给你配货。

这样做,多少有些捆绑之意。可谁又想到,苏石这样一说,引来的不是几家的反对,而是热烈欢迎呢?

一直以来,他们都想从苏石这里进更多的货物,可苦于苏石总是以货物有限为由,让他们想要多赚钱都不能。现在好了,想进多少货,要看他们手中的多少的银票来算。这样,主动权就等于是落到他们手中,他们不高兴才是怪事。

不仅如此,他们还需要想办法在苏石下一次进货之前弄到更多的银票,这样,下一次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货物,就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几家联合声明发表之后,那些已经做好打算,下午就差人去华夏银行把自己存的钱取出来的大臣们,马上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开什么玩笑,以后买这些东西都要用银票了,那在取出来以后银票从哪里来?

万一这样做让苏石不高兴,下回你就是存钱都不要了,那岂不是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吗?

周全担心的事情自然不会发生。不仅如此,下午的时候,又迎来了好几波大的存款,都是庞籍等几个与苏石有合作的。

五个势力而已,竟然各自又存二十万两,这就是一百万两了。

下午的时候,银行也开放了商人和百姓的存取业务。

不说别的,仅就是那八名少女就不知道引来了多少商人来光顾。一些眼尖的商人还注意到这些迎宾女穿的是一双同样红色的没有见过的皮鞋,一个个是十分好奇。

待仔细打听之后,得知是苏少府提供的,就有一些商人找关系找到了周全,想要代理这样的皮鞋,当然,如果可以连那漂亮的旗袍一同拿下是最好不过。

可惜的是,周全以货就这些,没有多余的给拒绝了。这也是苏石的意思,他虽然有很多很多的好东西,却不能一下子都拿出来,他需要给大家一个接受的过程。

所谓先人半步是天才,先人一步就可能是疯子了。

一下子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不仅会让人因为妒忌而做出什么后悔之事,更无法卖上高价。

即是如此,不如拖一拖,好戏在后头岂不是更有看头。

一天时间,华夏银行总行便收纳了存款三百多万贯。

是贯,而不是两。因为按照现在大宋的汇率,一两银元宝可以折合成二点五贯铜钱。

第三百六十一章 张俭的心思

银行来了一个开门红,一旁的天下商行也跟着赚了不少。因为就在银行的隔壁,很多人从银行出来之后就去了天下商行,马车倒是没有雇佣出多少,毕竟之前大家不知道有这个业务,都是自带马车而来。但白纸却是卖出了很多,把华安四人给高兴的够呛。

当看到一天卖出的白纸,金额就达到了五万贯的时候,苏石也不禁感慨,大宋还真是富有。

这还是消息没有完全的传出去,如果全部传了出去,怕是销售额只会更多。

总行开业了,跟着就是十一家分行陆续的开业,也就是半个多月时间,汴梁城内的十二家分行便陆续开门,开始营业。

银行的事情是稳了,跟着就是接下来的放贷业务,周全也终于找来了一个专业人士,是从一家从事交子业务的钱庄中给高价挖来的。

苏石亲自见了一面这个叫做袁小头的人。

别说,这个人还真是脑袋大,脖子粗。但他不是大款也不是伙夫。

只是因为业务能力强,成为了那家交子业务的管事。此人似乎天生擅于理财,对于钱庄业务十分的熟悉,也曾向交子高层建议过,交子交易可以不扣那百分之一的手续费,只需要靠放钱给别人,就能赚上不少。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其它的钱庄给挤兑黄了,以后交子就会一家独大。

只是可惜,没有几个人可以把到手的利益在让出来的,这个建议自然也就没有被别人所接受。现在华夏银行开了这个先河,袁小头就动了心,周全找到他两人是一拍即合。

苏石要见袁小头,其实就是想动用系统功能看看此人是不是可靠,毕竟银行业务一旦出事那可要损失不少的金钱,虽然苏石不是很在乎,但也不能因此而被别人算计。

见了袁小头,想不到此人头不上是一片的紫色,也不是蓝色,而是一片的红焰焰。

原来这个袁小头,很早就听过苏石的事情,对其十分的崇拜,现在能够在苏石手下做事,自然是高兴不已,激动万分,这就直接在心中表了忠心。

头片红色还有什么可怀疑的,苏石当下就任命他为华夏银行的总管事,周全也因此而得解放,重新回到苏府当起了大管家。xしēωēй.coΜ

银行步入到了正轨,每天都有来存钱的人,华夏银行的银票也成为了如今最为火热的银票,抢占了交子之前大量的市场。至于其它的那些小型钱庄,一个个更是直接被挤兑的关了门。

财力不如人,制度不如人,信誉不如人之下,其余钱庄关门不过就是早晚的事情。只是华夏银行真的想要替代交子,成为最受欢迎的钱庄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下去。

扎根汴梁城不过是第一步,得到大家的认可只能算是第二步,走出去才算是第三步,真正在大宋每一个大型城池中建立了分行,并最终遍布于大宋各处,这才算走完了最后一步。

一旦真到那一天,苏石相信自己的影响力将少有人可比。即便那个时候自已做错了什么事情,别人想要动自已,也是要好好考虑一下后果。

......

皇宫紫宸殿。

陈琳正小心翼翼的在一旁站着,头也不敢抬一下。

另一旁的张茂则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也是低着头不敢乱看,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龙椅之上,赵祯正在看着眼前的奏书,同样是没有说话。但他并没有一直低头,而是会不时的抬头,跟着就一会睁开眼睛,在看看奏书,一会闭上眼睛,似是在闭目养神,又像是在思索着什么。

奏书是辽国使者张俭上的,言词少有的客气,书中所写的也尽是请求之事,姿态放的很低。

自从大宋建立至今,辽国派来大宋的使者不说五十也有四十了,但却从来没有一位像是张俭这般的客气,不仅没有趾高气扬,狮子大张口,反而处处以请求的口气,就似辽国真是大宋的属国一般。

这只不过是假象而已,辽国也不可能会向大宋低头,赵祯也当然明白这一点。但还是有了这封奏书的存在,这一切都是因为苏石的原因所致。

按着陈琳的说法,密谍司的人上奏,在昨天,张俭主动去了苏府,去见了苏石。

一个多时辰后便出了苏府,跟着就有了眼前的这道请求奏书,请求仁宗赵祯可以答应,以后辽国会从大宋购进绢布、烧刀子、仁茶、香烟等物。

奏书中还讲道,张俭已经和苏少府讲好了,下一次进货的时候会单独的给他们进一批货。现在只等大宋皇帝开口答应。

为了感谢仁宗皇帝,辽国愿意把之前的岁贡再度降低,由原本的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改为绢十万匹,银五万两。

这就等于是生生降下了一半的量。

其实数量多少没有人在乎,这更多是代表了一种信号,那就是辽国对于大宋已经不像是以前那般的强势,双方渐渐就要处于平等的地位。

虽然很多宋人都认为自己是与辽平等的,甚至很多方面都要远超辽国。可只有大宋高层知晓,事实并不是这样。

比如说,辽国不高兴了,就可以随时的撕毁协议,向大宋出兵,进行各种所谓的欺诈活动。

反之,宋人不高兴了,那是绝对不敢轻易的向辽出兵。

凭着这一点,宋辽其实就不在一个等级上,对话的时候自然也就分了强弱,分了主动与被动。

这当然是好消息,但赵祯似乎有些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一切并不是在他的努力下争取来的,一切都是苏石的功劳。

就在赵祯的另一侧,还放有着一本奏书,正是苏石上奏。

上面详细的写明了张俭来到府中找自己的过程,以及双方商量的结果。

按着苏石的说法,张俭很看好华夏银行,诚邀苏石可以把银行开到辽国去,他会全力支持,并发动关系保驾护航。但被苏石给严词拒绝了。

开什么玩笑?

把银行开到辽国,那不就等于把肥肉端到了别的桌子上,想让辽国不下口那都不可能。

初期也许不会,毕竟太瘦了,没什么肉。可是一旦养肥的时候,那是说吃了你就会吃了你,不会有半点的客气。

苏石才不会做出这种肥他人,亏自己的举动来。或许有一天,他会把华夏银行开到北地,但那个时候,北地一定是大宋的,不会是辽国的。

拒绝了张俭把银行开过去的要求之后,对方退而求其次的想进绢布、烧刀子等物,且还愿意拿出高于大宋价格的一倍来购买,这一点上,苏石思考之后,并没有反对。而是以此事甚大,需要报知官家知晓,并得官家同意才可给暂停了下来。

对于这一点,张俭十分认同,这就有了今天赵祯看到的这封奏书。

苏石的奏书中还说明,即便是把货物卖给了辽国,他们也只会拿回自己的国家去售卖,不会因此而扰乱了大宋的市场。足足两倍的价钱,苏石自然可以赚到不少,但同时赵祯本人的内帑,以及大宋的国库也会因而多收入很多。

苏石相信这一点一定会打动赵祯之心。但他还是姿态很低的向官家表示,到底要不要卖货给辽国,一切还要听官家的指示。

赵祯说行,他就卖,他会多交税,富裕大宋。

赵祯说不行,他就不卖,有钱也不会赚。

奏书的最后,苏石还表示,张俭心很诚,如果陛下准备同意的话,那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狮子大张口,千万不可错过这样的好机会。

奏书已经看了不止一遍,赵祯心中感叹之余,也有些伤感。那就是苏石太优秀,反倒衬托其它的臣子无用。

最先倒霉的就是张茂则和陈琳,谁让他们此时就站在赵祯的身边呢?

就在刚刚,赵祯指着两人斥骂了一通,骂他们活了这么多年也是无用之人,竟然都不如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不如一个可以做他们孙子辈的苏石。

主子骂自已,那是奴才的荣幸,陈琳与张茂则自是不会有任何的反抗,而是一个劲的低头认错,殿中就有了刚才的气氛。

“十万匹布,银五万两还是太多了。这样,去把鸿胪少卿蒋谷叫来。”心中一番感慨之后,赵祯终还是决定答应这件事情。他也准备按着苏石建议的,借机向辽使提出更多的要求。

首节 上一节 186/2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