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军调离南洋,重新镇守两广地区。”
李凤鸣听到陛下这个安排,他眼睛一亮。
莫云豹麾下的屯垦兵团,在陛下崛起初期,立下了很大的功勋。
当时陛下打下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有很多土司只是名义上服从。
屯垦兵团就负责镇压土司作乱,它类似于民兵和官府的合体。
随着大华王朝制度的完善,皇家陆军、皇家警备军和民兵三级体系的建立。
大华王朝收复各个土司和部落,派遣流官管理当地。
屯垦兵团地位越来越尴尬,它所属的权力,被当地官府和民兵不断侵蚀。
李凤鸣认为,不出几年时间,屯垦兵团就会消亡。
陛下应该是也看出这个问题,他直接把屯垦兵团丢到南洋地区。
屯垦兵团的性质,正好能配合南洋总督府,治理好南洋地区。
苏河平复他激动的心情,吩咐道:“周方志,让通政司通知内阁等相关官员,朕要召开御前会议。”
前方的将士用命打下南洋地区。
苏河身为大华王朝的皇帝,他有责任制定完善的政策,守住南洋不失。
第391章 移民政策
苏河与李凤鸣等人,讨论完南洋地区的安排。
他们在乾清宫商量,大华王朝今后的作战安排。
南洋地区不会有太大的战事。
大华王朝与西班牙,依然会维持现在的状态。
为了争夺南洋的霸权,大华王朝与西班牙,早晚有一天会兵戎相见,但不会是现在这个时候。
大华王朝势力没有扩张出去。
最关键的海陆丝绸之路,还没有打通。
大华王朝对外的贸易,现在还被西班牙商人垄断。
大华王朝缺少市场和原料供应地,还需要通过西班牙与西方做生意。
西班牙人也陷入到德意志诸侯引起的战争之中,他们不会把主要兵力派遣到华夏附近。
一只规模不大的远征舰队,也不会影响到南洋地区的安全。
西班牙人又掌握独家生意,他们赚取丰厚的利益,也不会主动向大华王朝发起进攻,舍弃这份利益。
军方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大华王朝附近。
李凤鸣建议道:“陛下,对于北方的蒙古人,我们主要是分化瓦解,并不断把势力推向蒙古腹地。
北方的草原和荒漠,实在是太大,需要逐步蚕食,这种事情急不得。”
苏河点点头,赞同道:“现在蒙古草原没有一个强大的部落,全是分散的蒙古部落。
蒙古部落自己,都打得很热闹。
我们只需要扶持部份蒙古部落,拉一批打一批,就能达到我们既定的目的。
我们不用太着急,只需要稳步推进,这些蒙古部落,早晚会被我们收服。
我认为现在的主要目标,是打通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我们拿下南洋之后,打通它只是时间问题。
陆上丝绸之路,现在连一丝打通的希望都没有。
大都督府,要把这件事情提上日程。”
随着大华王朝工业化进程加速,生产了数量庞大的工业品。
给这些工业品找到销路,并获得大量的原材料维持工业运转。
工业体系才能循环起来,逐步发展壮大。
想要获得市场和原材料产地,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必须要打通。
苏河也答应与他打天下的老兄弟,对他们进行海外封王。
他要在华夏周边,建立一连串的附属国,保证华夏腹地的安全。
华夏东方是大海,这里不适合作为封地。
华夏西方,特别是丝绸之路两岸,有着资源丰富的土地。
资源非常丰富的,苏河准备当做本土经营。
资源稍微贫瘠,封给兄弟们作为封国,让他们成为华夏的屏障。
现在这个时代,是拿下这些地方,最好的时候。
这个时代,可以用各种手段,消灭当地的土著,完成腾笼换鸟工作。
乾清宫的房门被敲响,周公公恭敬地走进来。
“陛下,内阁的几位阁臣,已经来到乾清宫外面等候。”
苏河命令道:“快宣他们进来。”
周公公恭敬的出去,内阁成员很快进入到乾清宫,来到他们的座位旁。
首相王仲策,先鞠躬行礼道:“微臣王仲策,拜见陛下。”
其他三位内阁大臣,紧跟着行礼。
“微臣李志升,拜见陛下。”
“微臣钱明义,拜见陛下。”
“微臣魏时鸣,拜见陛下。”
苏河看着四位内阁成员,他又提拔两位巡抚进入内阁。
他理想中的内阁成员人数,在五到七名左右。
苏河宁缺勿滥,没有合适的人选。
他宁愿内阁出现空缺,也不会提拔不合格的官员。
主要是大华王朝刚刚成立不久,一些人刚来到地方施政,还没有展露属于他们的才华。
内阁成员增加,他们的职务也做了一定的调整。
李志升负责农业,钱明义负责水利和财政,魏时鸣负责工业。
苏河让周公公把陆远山送来的捷报,递给内阁众臣观看。
王仲策等内阁成员,他们很快阅读完,捷报上的内容。
身为内阁首相,王仲策最先开口说道:“陛下,这是一个好消息。
南洋战争在今年就结束,没有绵延数年。
这能极大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
南征舰队攻下南洋地区,能获得大量的粮食,有利于缓解国内粮食短缺。
南洋地区也盛产橡胶,为国内提供充足的橡胶。
蒸汽机快速发展起来,进入到每一个领域之中,也能促进国家工业的发展。
拿下南洋地区,我们大赚特赚。”
苏河听着王仲策的说法,王首相看的很明白,知道打下南洋地区,能为国家带来很多好处。
这些国家最精英的人才,他们看问题很透彻。
只是有些时候,因为触及到自身的利益,在装糊涂。
前明就是被一群装糊涂的官员,直接搞烂拖垮。
苏河一拍桌子,激动的说道:“王首相,你们内阁看的也很清楚。
南洋地区的潜力很足,但这只是潜力。
要让那里变成大粮仓,还需要我们的努力。”
李志升听完苏河的说法,他立刻出声说道:“陛下,我也观看很多南洋逃到国内的人,在报纸上写的回忆录。
我发现南洋那里的土著,他们有一个极为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懒。
农业是需要辛劳付出的产业。
当年我们抽掉军队作战,农业人口不足,都导致粮食大量减产。
只有辛勤劳作的农民,才能让粮食持续不断增产。
南洋地区是老天爷赏饭吃,这个地区有成为大粮仓的潜力,但它没有成为一个大粮仓。
当地人懒,又缺少先进的农业技术,是重要原因。
懒人用粗放式的种植,那可照顾不好农田。
我们想要把南洋变成大粮仓,人的问题必须要解决。
没有勤劳肯干的农民,南洋粮仓那也只是空中楼阁。
想要改造南洋那些懒人,微臣认为这样做得不偿失。
微臣建议,从国内移民到南洋地区。
这还能解决国内人多地少的矛盾。”
苏河听到李志升的发言,他满意的说道:“李爱卿说的没错。
朕就准备把国内贫困地区的人员,移民到南洋地区。
这次御前会议,朕想与众位爱卿讨论的政策,就是移民政策。”
内阁几位阁臣,听到是讨论移民政策,他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
钱明义说道:“陛下,我们汉人讲究故土难离,再没有受到大灾的情况下。
他们都不愿意离开家乡,特别是前往南洋地区,这种陌生的地区。
我建议强制性移民,把受灾和环境恶劣地方的百姓,优先进行移民。
由官府主导,把他们全部移民到南洋地区。
南洋地区疫病有些多,但对于灾民,这也是一片好地方。
南洋那里有着众多的良田,只要他们肯干,总不会饿死。”
魏时鸣建议道:“陛下,移民容易,国内的百姓人口众多,找到一批移民,这不是困难的事情。
新朝开辟,都会进行大规模移民。
我观历朝历代的移民,很多移民都死在了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