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说着,马伯良将几人请了进去。
一进入屋内,马伯良便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周老弟,有一件事老哥得告诉你一下,昨晚你睡着了,老哥我没跟你商量便给督抚大人和朝廷报上了捷报,这...你不介意吧?”
马伯良有些尴尬的看向了周建安,他当时额也是脑子一热,加上周建安睡着了,自己也没多想便报了上去,可等到送信的兵士走远之后他才反应过来,自己是不是有点越俎代庖了?
没等周建安回答,他又赶紧说道。
“周老弟你放心,老哥我绝对没有贪一分功劳,都是按照老弟你麾下将士们的如实报上。”
也许是怕周建安误会,他说完后有些紧张。
不过周建安却完全没有在意。
“马老哥你这样做算是帮了小弟一个忙了,我介意什么,再说了,小弟我可是说了,要送老哥一个大礼的。”
说完,周建安朝着后面挥了挥手,早就交待好了的李辅臣连忙带着人从外面抬进来一个大箱子。
马伯良有些疑惑的看了过去,他皱着眉头看着箱子。
这里面难道是金银?
马伯良可是打听到了,昨夜进关的那些马车里面全都是建奴们劫掠而来的财物。
不过随着箱子的打开,马伯良眼睛睁的巨大,就连他身边的将官们也都是流出了口水。
只见箱子里面装满了已经用石灰枭制好的建奴头颅,少说也有十几二十多个之多。
这些东西,可比金银还要值钱啊!
这些头颅要是算在他马伯良的头上,恐怕自己马上就可以再升一级了!
想到这里,马伯良心跳有些加快,周建安也赶紧说道。
“这便是小弟说给老哥得礼物了,昨夜开关可不是一件小事!”
马伯良看了看箱子里的头颅又看了看周建安,最后居然做出了一件让自己麾下将官和周建安都惊讶不已的决定。
“周兄弟,君子不食嗟来之食,这首级,我不能要!
好男儿应当志在战场,这首级,应该我自己去取才是!”
一番话,让周建安肃然起敬!
第355章 多尔衮复仇高阳
周建安对马伯良一瞬间刮目相看。
大明朝的文官武将们,腐朽堕落的有非常多,不过周建安也肯定相信其中肯定有坏的自然也有少的,只是说好的比例可能要比坏的比例小的多而已。
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自己眼前这人便是官场之中难得的一股清流。
周建安看人很准,从打开箱子,亮出首级的那一刻他便一直盯着马伯良的眼睛看着,可除了打开箱子那一刹那马伯良的眼神中充满了惊艳与羡慕外,周建安没有看到丝毫的贪婪。
如此看来,马伯良此人,可交!
不过既然马伯良坚决不肯要,周建安便也不再坚持,让李辅臣将箱子都给抬了下去。
对于那满满的首级,马伯良也没有丝毫的留恋,而是一脸羡慕的看向了周建安。
“周兄弟能够斩获如此多的建奴首级,看来这一战甚是艰辛啊。
唉,只可惜我不能与周兄弟一起去沙场作战啊。”
马伯良说着摇了摇头,他的任务是坚守紫荆关这座雄关。
“马大哥不必如此,这紫荆关乃是连通山西大同的必经之所,位置极其的重要,更是事关数十万百姓的生死,这份担子可一点也不轻啊!”
呀说的倒不是恭维的话,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据周建安所知道的,建奴这次南下劫掠之时,是想过通过紫金关,倒马关等官卡进入山西大同等地在劫掠一番的,若是成功,山西大同宣府等地必将真正的落入地狱之中,大明的边关将不复存在。
到时候他建奴想什么时候来大明,就可以什么时候来,仿佛他的后花园一般了。
马伯良笑了笑,压了腰疼,说是重要不假,可他也没什么存在感也是不假。
两人又闲聊了一阵,直到李辅臣来报关宁找他有事汇报,周建安这才意犹未尽的道别。
出了马伯良的参将府,周建安直接来到了马伯良给他们临时安排的关城中一处校场上,他刚一露面,关宁便迎了上去。
“大人,经过清点,共计有马车一百四十七辆,其中装有金银铜钱的马车有一百一十五辆,大约合计白银四十五万余两。
另外剩下的那些马车里面都是一些值钱的物什,具体价值还不能估计。”
除此之外,此次共斩获了建奴头颅五百余,至于那些披甲人和阿哈,由于情况紧急并没有斩首,也就没办法统计,不过这一次他们总共歼灭了建奴大约一千五百余,对于建奴那渺小的人口基数来说,这次也算是一场不大不小的胜利了。
周建安看着校场上推着的箱子,随手打开一箱,里面大多都是一些铜钱和通体泛黑色的散碎银子。
至于金子,周建安只能看到一些金银首饰。
而这些银钱上面,多多少少的都沾了一些血迹。
周建安用刀鞘随意翻动了一下,他甚至看到一只血迹干透了的不完整的耳朵。
从耳朵的断裂口来看很明显是用蛮力直接扯开的,这是有多么的残暴!
周建安叹了一口气,伸手将箱子给盖了起来。
“让人严加看管这些银箱吧,另外让兵士们好生歇息,轻伤的兵士好好养伤,重伤不能参战的兵士就派人护送回堡,休息两日,咱们再出关去。”
这一次在建奴的眼皮子地下杀了他们这么多的人,抢了这么多的金银,建奴肯定是气疯了到处找着周建安他们,而这个时候也显然不是出去的最佳时机。
下完令后,周建安想了想,还是再次朝着马伯良的参将府走去。
.......................
而外面的形势,如同周建安所想一般,确实十分的混乱!
多尔衮自盛京出兵,一路南下,除了关外的山路难走一些外,进关以后他们并没有遭到一丁点有力的抵抗,可谁又能想到他们在保定府势如破竹的攻城掠地的时候,居然有人敢截他们的胡。
上千的兵丁,数十万的银子都不翼而飞,多尔衮又怎么能不着急。
尤其是当多尔衮听说在吴村战死的清军八旗兵们的头颅一个都不剩的时候,他更是气的在营帐之内破口大骂,差点就将硕色的顶头上司甲喇额真杨克利给斩了。
冷静下来的多尔衮也是极其可怕的,他不断的调兵遣将分别指向了保定府内的各个州县,并且直接下了死令,凡是在保定府内遇到明军探骑的,一律斩杀。
凡是攻破城池,尽数斩杀,不留一个活口!
为了报复明军,多尔衮更是直接率军前往了高阳县城!
按道理说,一个小小的高阳县其实根本用不着堂堂睿亲王多尔衮亲自前往,甚至说个根本用不着大军前去,随便派上一两个甲喇配上汉军旗,仆从军们小小的高阳也就拿下了。
高阳虽不大,可里面却住着一位在大明官场德高望重之辈,前大明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孙承宗可是在此地居住,孙承宗这个人清军可是一丁点都不陌生, 其在辽东军中更是威望十足,要是将其擒获,对于明军的士气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很快,多尔衮的大军便密密麻麻的朝着高阳城而去。
十一月六日清晨,天刚刚亮,高阳城墙之上,刚刚换班的兵士打着哈欠来到城门楼上的瞭望塔上,还没来得及吃上两口自己带的窝头,眼角便看到远处一团黑影正朝着高阳城不断的奔来。
他抬起头只看了一眼,就吓得浑身开始哆嗦了起来,足足呆了几息的时间后他才着急忙慌的敲响了瞭望台上的铜锣,哐啷哐啷的声音在清晨的穿透力极强,而后又是数道声音响起,如此一来让整个高阳城内的人都听到了急促的锣声。
孙府内,孙承宗刚刚起床,正准备让家奴们去县衙取一取这几日的公文塘报取来看看,话还未出口,便听到漫天的铜锣之声,孙承宗脸色一怔,而后返回屋内,取下一把宝剑之后,大步朝着城门楼而去。
第356章 重兵卫城,孙阁老丝毫不慌
高阳县城之外,乌云密布。
小小的高阳县城外建奴围了一圈又一圈,建奴骑兵们立在马背之上,虎视眈眈的看向高阳城方向。
而在高阳城外的一处小高地上,数门红夷大炮正在紧张的架设之中,自从孔有德等人降清以后,建奴们也有了红夷大炮这等神器相助,不然他们也不敢轻易的向那些城池发动进攻了。
孙承宗没有一丝的停歇,马不停蹄的来到城门之上,而高阳县内的官员们看到孙承宗的身影,也是赶紧行礼。
“老大人,您来了。”
孙承宗来不及回答他们, 而是径直来到城墙边,朝着外面看去。
一眼望去,尽是黑影,能看见的,也都是建奴的兵马。
孙承宗什么大风大浪没有经历过,看见这一幕,他先是冷笑一下,而后才转过身子,对着县令雷觉明说道。
“雷知县,一应防御可准备妥当?”
说话的同时,孙承宗不停的朝着四处看去,只见城墙上到处都已经架起了大锅,大锅下面燃着滚滚的火焰,只不过此时的铁锅还没有开始沸腾,所以那味道并没有传开。
另外在城墙上到处都堆放着垒木,砖石,瓦块等物,可以说准备十分的充分。
被孙承宗这一问,雷觉明不知为何浑身一哆嗦,看了看孙承宗说道。
“老大人放心,一切准备妥当,可看外面这些兵马,咱们能守的住吗?”
雷觉明一脸的担忧之色,高阳县不过是一个小县城而已,兵不足五百,为什么这建奴居然会如此的大动干戈来攻打此处?
看着外面密不透风的样子,雷觉明绝望了极点。
见他如此说话,孙承宗一双锐眼瞪了他一下。
“哼,区区建奴,何足挂齿,别管他兵马再多,咱高阳城就这么点大,同时能参与攻城的兵士也不会变多,雷知县,身为一县主官,你腰板可要挺直了!”
“诸位,老夫先回府一趟,城门就先交给各位了!”
孙承宗说完,便又马不停蹄的朝着孙府赶去,他观建奴的态势,一时半会还不会发动攻击,趁着这个时间孙承宗打算回府吃些东西,再换上一身甲胄,他孙承宗这一次誓与高阳城共存亡!
别说建奴现在围得死死的逃不掉,就算建奴放开一条口子让孙承宗跑他都不会朝着那个方向看上一眼!
看着孙承宗远去的背影,雷觉明眼珠子不停的转动,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其他的官员们也按照之前的商议,负责各个城门都动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一身戎装的人孙承宗在一众同样戎装的孙家儿郎和孙家家丁的护卫下再次来到了城门楼上。
除了他们外,还有不少手持各种兵器的高阳青壮们。
此时的孙承宗年纪已然不小了,可穿上甲胄之后,孙承宗每一步走的仍然十分沉稳。
他从孙府一路走到了城门口,让城内的百姓们都看到了他的身影,如此一来也让本就十分混乱的高阳城内瞬间安静了下来。
他们看着发须发白的孙承宗尚且如此,纷纷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而后他们也从家里或取出农具,或取出刀枪,纷纷跟在孙承宗身后,尽数朝着城墙走去。
不大一会,原本稀疏的城墙上也站满了人影。
于此同时,城外的建奴们似乎并不急着攻城,多尔衮派出一名汉人一人单马朝着高阳城而来。
孙承宗沉色看着,没有说任何话,只有那县令雷觉明眼前一亮,嘴角微微有些上扬。
“敢问前大明兵部尚书,内阁大学士孙承宗孙老大人可在城楼之上。”
来人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再看其行头,明显是从明军降过去的。
“有话就说,若是来劝降的,就免开尊口了吧!”
孙承宗冷冷的说道,下面的人一听,赶紧朝着孙承宗微微一拜。
“老督师,末将乃是原宁远副将张存仁,老督师,别来无恙啊。”
孙承宗一听声音,再次朝着下方看去,眯着眼睛仔细一打量,脑海中似乎闪现出了一些回忆来。
这张存仁原是祖大寿麾下的副将,崇祯四年大凌河一战之中跟着祖大寿出城投降,现如今官至满清都察院右参政,算是汉人降将里面混的还不错的了。
“唉...”
当初大凌河一战,祖大寿他们被围投降之时,孙承宗对于他们还有些许的愧疚,毕竟由于自己的失误导致他们落了这么个下场,可是如今再次遇见张存仁,孙承宗心里那一份愧疚也就此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