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实力,也已经强悍到让建奴们瞠目结舌!
他们与建奴们厮杀着,直接将其隔开,如此便让贺之心所部有了逃离的空间,也是直接救下了数千的明军步兵。
远处,多尔衮和豪格率领的清军大军缓缓而来,看着明军撤兵,他原本是打算出兵追击的,可是当他看到李辅臣等人时,却警觉的没有下达这个命令。
他们这些天遭受到的意外实在是太多了,这让生性多疑的多尔衮一时之间只想求稳。
而且远处阿巴泰所部的情况,似乎是有些不对啊.........
多尔衮皱紧了眉头,心中狂跳。
而一旁的豪格,则完全看不下去,他直接命令其麾下骑兵前去支援图尔格,一队骑兵快速奔出,朝着图尔格的方向而去。
而这一幕也被李辅臣看见、
“老张,建奴援军来了,咱们不能逗留了,快撤!”
说完,李辅臣几招之下便摆脱了身边的建奴兵,而后朝着贺之心他们的方向追了过去。
图尔格刚想下令追击,可谁知此时多尔衮的方向突然鸣起了收兵的号角声,图尔格失望的看了看李辅臣他们撤退的身影,无奈的叹息一声,下令撤兵。
“王爷,为何不追?”
图尔格一回来,便大声质问道多尔衮。
图尔格乃是满洲镶白旗固山额真,同时也是内大臣,其家族钮钴禄氏在朝廷的地位也不低,甚至他还是皇太极的亲信,在气急之时,也敢大声的对着多尔衮发泄不满。
多尔衮则是赶紧赔笑道。
“图尔格固山息怒,咱们此行的当务之急是救援而不是追击,明军多诈,此地又是明军腹地,咱们已经损失颇大了,还是小心些为好。
若是再冒失,回京之后,陛下哪里咱们也不好交待了。”
多尔衮话里有话,更是直接将皇太极给搬了出来,图尔格一听,冷哼一声带着兵士便不声不响的归了队去,而此时,阿巴泰也在一众亲兵的护卫下,缓缓朝着多尔衮这边赶来,看着阿巴泰的模样,多尔衮无奈的摇了摇头。
第414章 又回定州!
得到准确的战报,多尔衮心中的惶恐无与伦比。
阿巴泰一路,兵力本来就达到了一万余人,其中建奴八旗兵占比一半左右,可就是这一战,就损失了接近三千人!
而其他的汉军旗,仆从军等,更是损失超过四千,如今阿巴泰军中兵力已经只有不到三千人!
别说是这一次南下了,就算是放到前面任何一次南下劫掠,清军都没有那一次大战损失过这么多的兵力。
当然了,第一次南下损失也不小,可再怎么说那一次也是清军获胜,而这一次却完全不同。
多尔衮有些恼火,损失了这么多的兵力,可是他们到现在却还没有多少的收获,这要是传回京师,那皇太极又会怎么想?
更严重的问题是,多尔衮到现在都还不知道那支明军到底是哪一部的明军,这若是日后皇太极问起,他一问三不知,那自己在朝廷中的地位?
多尔衮想到这里,心急如焚。
他赶紧刚麾下最精锐的翁阿岱叫了过来,交给了他一个任务,这个任务看似简单,却又十分的困难,那就是让翁阿岱带人去打听清楚,不久前出现在战场上救下明军步军,拦下图尔格并且和图尔格大战不落下风的那支明军到底是哪一部分的。
在多尔衮看来,那火铳的声响和之前在高阳外出现的明军火铳声响是那么的相似,而且他问过阿巴泰,这火铳声和袭击他们的声音也高度的一样,所以多尔衮怀疑他们就是一路人。
无论如何,他们都必须先将明军的底细摸清楚才行!
而后不久,多尔衮便下令,全军快速前往博野,祁州一带,他们现在士气很低沉,急需要一场血腥的屠杀来挽回士气!
而此时的卢象升所部,已经撤到了定州城外,同他一起的还有赶去支援他们的周建安。
卢象升在前往定州行至一半之时便正好遇到了周建安一行,卢象升看着周建安他们,心中有很多疑问想问,不过他还是强忍住了好奇,带着兵士朝着定州城而去。
当他们出现在城外之时,还是把定州知府吴士讲给吓了一大跳的,一开始还以为是建奴来了,不过看仔细了卢象升的大燾和大燾下的卢象升后,吴士讲兴奋的命人带来了城门,更是亲自出城相迎。
“学生吴士讲,见过先生!”
虽然吴士讲有些疑惑周建安怎么和卢象升碰到了一起,不过他还是恭恭敬敬的朝着卢象升一拜,后者看了看这位自己亲自带出来的知府,点了点头。
“勤诚,府库中粮草可还充足,若是充足,安排些粮草给将士们。
他们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又饿又冷,就麻烦你了。”
卢象升认真的说道,吴士讲赶紧点了点头。
“先生放心,府库粮草充裕的很,学生这就去安排。”
说着,吴士讲赶紧叫来同知安排了一通,而后他便领着卢象升朝着府衙走去。
城内狭窄,明军上万,所以卢象升便让明军全部驻扎在了城外,由洋河堡的兵士负责护卫和值守,其他明军则休息一番。
前往府衙的路上,周建安一直跟在卢象升身旁,而一路上卢象升也几乎没有说过什么话,进入府衙之后,吴士讲又亲自将卢象升带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不过卢象升刚刚走进去,他便说道。
“勤城,本督有事要与建安商议,你先下去吧。”
吴士讲点了点头,等周建安进去以后,赶紧退了出去,关上了门。
卢象升直接走到桌子前坐了下来,一坐上去,浑身上下就传来一阵疼痛,疼的卢象升呲着牙倒吸一口凉气。
周建安赶紧上前,却不知道该做什么,而卢象升此时却直勾勾的看着他,看得周建安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卢象升则是又站了起来,张开双手,对着周建安说道。
“建安,先帮我卸一下甲。”
几十斤的东西穿了整整一天了,卢象升着实是有些累了,周建安嗯了一声,赶紧帮着卢象升卸起甲来。
甲胄上沾了不少的血迹,血迹都已经干枯,卸甲的过程中那些干枯的血迹随风飘了下去,而周建安的动作很轻, 可他还是能看到卢象升额头上冒出的滚滚汗珠。
“您是受伤了?”
周建安关心的问道,卢象升点了点头。
“那些狗鞑子,真不好对付,为了斩杀几人,便卖了些破绽,挨了几下,当时还没赶紧,现在.....啊....嘶.....”
说话间,周建安将卢象升的外甲给卸了下来,或许是扯到了伤处,痛的卢象升再次痛哼了起来。
当周建安将整个外甲脱了以后,卢象升这才好了一些。
外甲的里面,还有一层的布面甲,取下的过程中卢象升又免不了一阵疼痛,而后便又是一层锁子甲,三层的甲胄比起周建安来也差不了多少。
而当卸下所有的甲胄的衣衫,卢象升前胸后背到处都是青一团紫一团的,看起来极其的恐怖,周建安也看得有些皱眉。
“您,感觉骨头怎么样?”
周建安看着一道刀印,有些担忧的说道,卢象升一脸轻松的摇了摇头。
“呵呵,我活动了一下, 没什么大碍。”
说着,卢象升从一旁的包袱里拿出一套衣衫来,自己便穿了起来,一边穿还一边说道。
“你小子,说说吧,这些天你都干了些什么惊天之事了。”
卢象升说着就小心翼翼的坐了下去,周建安也不等他说话,自己来到下方的椅子,也一屁股坐了下去。
“小子哪里能干什么惊天大事,不过是带着麾下将士们为朝廷,为伯父您排忧解难而已.....”
周建安挠了挠头,笑嘻嘻的说道。
“你别不好意思,你的事情我也知道了一些,不过老子就想听你小子自己说道说道。”
卢象升一边说着一边左右看了看,周建安立刻秒懂,走到一旁,取来茶壶,里面的茶水都凉了,不过卢象升也不在意,直接接了过来,自己给自己倒上了一杯,而后一饮而尽。
周建安叹了口气,这才缓缓的将自己从紫荆关出关以来的事一一跟卢象升详细的说了一遍。
一开始卢象升还十分镇定的听着,到后面卢象升眼睛睁的越来越大,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起来。
在周建安口中,居然将杀建奴鞑子说的那么的轻松,一时之间,卢象升也不知道是该生气还是该高兴了..........
第415章 朝廷封赏到!
周建安说的很是轻松,可是在卢象升听来却惊心动魄。
之前在收到周建安易州大捷的军报之时他内心甚至有过怀疑,他怀疑到底是不是周建安所为。
可是在倒马关看到那些首级之时,他心中的震撼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毕竟不可能有人杀了鞑子拿着香饽饽似的首级去送给洋河堡的周建安吧。
在听着周建安在高阳造势,为了救孙阁老做出一系列的冒险来,听得卢象升紧张的捏紧了手心。
听着周建安所部兵士李辅臣巧计夜袭阿巴泰所部大营,焚烧粮草之时,卢象升猛地站起,大声叫好。
而后当他听说周建安利用地理的优势在河道偷袭阿巴泰的大军之时,更是激动连连,口中不停的称妙。
听完之后,卢象升更是没有丝毫的停歇,从一旁的书架上取来纸笔,直接奋笔疾书起来。
周建安有些疑惑他在写什么,凑上去一看,居然是在写给崇祯的折子。
“你小子行军打仗胆子是真大啊,区区三千人马,就敢去碰建奴主力的老虎胡子,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不过根据你所说,后面两场大战很多建奴鞑子的首级你都没有取得,跟随你一起的也没有他军兵士,若是就这样报上去,恐怕朝廷大臣们难以信服啊,本督还是先给陛下上一封密信吧。”
卢象升说的没错,周建安这几战确实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可是周建安军中全是洋河堡兵士,又没有朝廷的其他官员可以作证,也没有建奴首级可以作证,唯一可以作证的恐怕就只有建奴鞑子了。
不过不用猜也知道,此时怒火中烧的多尔衮肯定不会到处去说他们建奴在此折损了多少兵马, 又打了多少次败仗的。
所以这份功劳,还真不好去请。
不过周建安也完全不在意,他看着卢象升写着密信,也只是笑了笑,忽然周建安想起了什么,脸上挂着笑说道。
“对了,伯父,不知道建奴的郡王值多少银子?”
卢象升正不断的写着,听见周建安说话,也没在意,随口回道。
“建奴嘛,一颗首级五十两白银,要是斩杀了建奴将领,这就要看是谁了,你说你.....咦,你小子,你说什么?
郡王?
你小子抓了谁了?”
卢象升猛的反应了过来,抬起头看向周建安,眼睛都红了。
没办法,这小子干的事,确实是让人眼红啊!
卢象升也算是跟建奴是老对手了,互有胜败,可将他所有的战绩加起来恐怕都没有周建安这些天杀的建奴还多。
卢象升一时之间竟有些感叹,是不是自己已经老了?
“对了,建安,你说的那手榴弹是为何物?
还有,为何你做的火药威力会如此之大?”
卢象升显然对周建安所说的简易手榴弹和在河道伏击阿巴泰部用的炸药很感兴趣。
开玩笑,明眼人一听就能听出来,周建安说的这两个东西可是大杀器啊!
周建安想了想如何去说,正打算开口时,门外忽然响起了敲门声。
此时被打扰,卢象升有些皱眉,语气微微有些生气的对着外面说道。
“有什么事等会再说!”
话音一落,外面安静了下来,周建安又打算开口,吴士讲在外面却小声的说道。
“先生,有内官带着陛下的旨意到了。”
吴士讲口中的内官,便是已经调任司礼监秉笔太监的方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