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穿越就被活埋,我要横推明末 第68节

  周建安感受到了,应该是这铅弹与枪管之间的阻力太大了,他很快就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将亚麻布在油脂里浸泡过后包着铅弹装进枪管里,这样的话,装填的速度就会快上很多了。

  装填完毕后,周建安向后拔东击锤,使其呈现半待机的状态,而后往引火盘上倒了一些火药后,周建安举枪,瞄准了五步外的一个木头靶子。

  周建安屏住了呼吸,周围的工匠们也是紧张兮兮的看着,直到周建安长出一口气后扣动扳机,“砰”的一声猛的响起。

  一股烟雾瞬间升起,而作为目标的一块木板也被直接击穿,留下手指般粗细的洞口来。

  “呼.......”

  工匠们都重重的松了一口气,没有炸膛便是好消息啊。

  很快,周建安又重复着之前的步骤,只不过第二次要比第一次多一个步骤,那就是清洁枪管,而后再有依次放入火药,弹丸。

  抬枪瞄准十步之外的木板,周建安轻微的一压枪管,“砰”的一声再次响起,远处的木板再次被准确的命中。

  一众工匠们开始欢呼雀跃了起来。

  毕竟经过两次试枪,已经足够说明这把枪没有问题了。

  而后又是接连试了几枪,不过滑膛枪离的太远了本就没有准星,二十步都很难击中,就更别提五十步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周建安,来自后世的他能不知道排队枪毙战术吗?

第120章 燧发枪的各种问题

  大同镇,阳和卫城里,虽然大雪纷飞,不过阳和卫城内的边军还是按时出操,正在不停的操练着。

  校场上,校台上一个高大的身影上半身赤膊,手持一把约七尺长的大刀在雪中挥舞的虎虎生威,每一次挥动,甚至能听到一丝丝的破空声,上下跳动之间,连校台上的木板都承受不住,咔吱咔吱的不停响动。

  就连台下训练的兵士们看着台上之人的武动,眼神中都充满了敬畏。

  这么重的砍刀,配上这强劲的力道,这武艺,恐怕没几个人敢轻易近身了吧。

  不一会,一名身穿甲胄的边军飞快的朝着校台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站在校台台阶上,不敢上前。

  过了好一会之后,校台上之人才缓缓停了下来,整个上半身变得通红。

  他转过身,看向了台阶上的边军。

  “军门,京师急报。”

  说着,他赶紧将怀中的急报递了过去。

  台上之人,正是总督宣大的卢象升,他接过急报,检查了一番密封是否完好后,便打开了急报。

  刚看了几眼,卢象升便睁大了眼睛。

  “看来陛下对于宣大的监视,还是不弱啊。”

  “可如此一来,不知道对这小子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卢象升看完之后,摇了摇头,又拿起来看了看,最后叹了口气。

  “不过这么多年了,陛下这还是第一次出京吧,不对,应该说是陛下从出生到如今,这还是第一次出京吧,这小子,倒有些能耐。”

  卢象升苦笑了一下,他看了看天色,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对着台下大吼一声。

  “散了吧。”

  校场上训练的明军瞬间脸色大喜,不过他们可不敢一哄而散,而是在各自主官的带领下,有序的离开了校场。

  而卢象升则是独自思索着什么,一小会后,身上的热气消散,卢象升感到有些寒冷时才反应了过来,连忙套上袄子,对着不远处的赵大海说道。

  “传本督令,让宣大所有三品以上文武官员接到军令后立刻赶到阳和来,本督有要事交待。”

  “另外,让周建安那小子抓紧来一趟。”

  “遵令!”

  赵大海双手抱拳,缓缓退下。

  而此时的周建安,则在热气腾腾的匠作坊里,不停的忙碌着。

  “铳筒,必须从根头起,至一尺二三寸处一般厚,方为适宜,缘火气从此举发,此处固住,往前自然直走,永无迸炸之患!”

  “铳成之时,先将铅弹试口大小,口容铅弹一钱,用药一钱。弹重则随弹加药分数。临阵要狠,弹重一钱,加药二分......”

  周建安一边忙碌着,一边重复着他在军器图说上背下的句子来。

  自从燧发枪做出,周建安这些天是一直泡在洋河堡的匠作坊里,跟着这些铁匠们一起尝试着改进燧发枪来。

  对,没看错,是改进。、

  燧发枪的第一把样枪虽然效果还不错,不过周建安作为用枪高手,还是发现了一些小问题。

  首先就是装弹的问题,由于铳管的限制,装弹十分的困难,不过在周建安想到了用油脂浸泡的方法后,这个问题便完美的解决了。

  而关于这个问题,周建安还想过后装填,不过当询问了老钱等人以后,直到这个方法暂时是行不通的,因为最大的问题 便是气门关合。

  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直接器械化才操作,做出来的东西都有模板,材料也有非常多的种类,气门这种事,简直就不是事。

  可在这个时代,光是气门就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事,气门是什么,比如你将弹药倒进去以后,引爆以后要保证爆炸空间内完全封闭才行。

  所以这个问题暂时就搁置了。

  而还有的问题就是装火药的问题,周建安发现,每一次装填火药,都需要靠铳手的经验进行装填,有的时候会少,有的时候会多,在手忙脚乱之下,更是有可能直接掉落。

  又或者下雨时,在装填的过程中,很容易打湿失去作用。

  所以周建安想了一个办法, 也不叫想办法,他是利用后世的一些见解,提出的一些建议。

  例如将火药和铅弹分别装到一个硬纸壳内,每一份的纸壳内装着的都是相同分量的火药,需要用的时候只需要咬开纸壳,将里面的火药倒入枪管就行。

  这个方法对于目前的洋河堡来说,问题也不大。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火药的问题了。

  毕竟在后世有一种火药叫无烟火药。

  在开枪的时候,周建安就发现了,一枪下去,烟雾是不小的,而且若是当上百杆,上千杆火枪同时发射之时,阵列当中的火药将变得极其的明显。

  这也直接给地方指明了你所在的方向, 这对于作战是十分不利的。

  不过他可不明白无烟火药怎么制作,只好将这个建议说给了老钱几人听,可几人一听也是满脸疑惑,见自己如同对牛弹琴,这件事也是搁置了下来。

  再往后,便是射程与命中率的问题了。

  滑膛枪距离越远,射出的铅弹都会发生偏移,虽然射程很远,可是五十步以后的杀伤力锐减,就算击打在没有任何防护的人身上,伤害也绝对不是致命的。

  所以周建安的意见就是刻膛线,只要有膛线,便可以直接解决这个问题、

  周建安一直以为刻膛线很简单,可是当他真正的上手之后,才发现刻画膛线是有多么的复杂。

  仅仅是一上午,他便刻坏了三把钻头,而枪管内的膛线甚至还没有进行到一半。

  要知道制作一枚钻头那是非常困难的事,要是照这个损耗,制造出一把线膛燧发枪的成本实在是太大了。

  并且就算是做出来以后,随着不断的开枪射击,膛线也会有损耗,会慢慢的磨平,到时候线膛枪便废了。

  按照现如今洋河堡的经济状况,线膛枪的计划也只能暂时搁置了,不过周建安还是觉得先做出一把枪来,毕竟自己可是个神枪手,有了这把枪以后,日后在战场上,突施冷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121章 流水线

  燧发枪这么好的东西,崇祯却并没有引起重视,周建安之前便问过卢象升这个问题。

  也得到了答案。

  其实并不是崇祯不重视,而是朝臣们根本不重视,因为一把燧发枪的花费实在是太高了。

  一把燧发枪所需要的银子,是鸟铳的两倍。

  但是现如今的大明的财政状况,已经根本负担不起这么一大笔的支出了。

  至于周建安当时建议,将其他兵器甲胄的制造先停一停,不就有银子造枪了。

  对于周建安的建议,卢象升也只是尴尬的笑了笑,他语重心长的说道。

  “建安啊,你平日里谋财的路子有一天被人断了,你会如何?”

  “干他娘的!”

  周建安大声的说着,说完看着卢象升那笑容,他仿佛明白了什么。

  不过当如今燧发枪真的做出来时,周建安也是深刻的感受到了经济的压力。

  因为铸造燧发枪需要大量的熟铁,这玩意可没那么好弄,虽然不远处有个矿场,堡里也有骡马进行运输,而所有的环节也都只需要管饭就行,不需要单独给俸禄。

  但是粮食也很贵啊,干体力活的人饭量也非常大,要不是从宣府城里拉回来的一千石粮食,恐怕周建安只能去打张家口堡的主意了。

  另外,还有燧石,火药,铅弹等等,这些东西洋河堡附近可没有多少的原材料,需要去宣府城买,或者是去更远的地方开采。

  可是如此一来,又增加了洋河堡不少的成本。

  每日都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这让周建安有些亚历山大。

  匠作坊里,各个工匠们都在不停的忙碌着,各种敲打之声不绝于耳, 周建安在一旁看着,眉头紧皱。

  “老钱,每一把燧发枪,都需要你们每人从头做到尾吗?”

  面对周建安的疑问,老钱愣了愣,看了看一旁的褚铁山和老杨等人,木讷的回道。

  “是啊,大人,不都是这么做的吗,不这样的话,如何保证品质?”

  “可你不觉得这样做太慢了吗?”

  周建安摇了摇头,经过询问他知道一把燧发枪的制作周期需要大约二十天的时间,这还是工匠熟练的情况下,而在洋河堡中,能够达到如此熟练的工匠,不超过五人。

  也就是说洋河堡二十天就只能做出五把燧发枪来,这进度,周建安简直惊讶到了极点。

  而一把燧发枪最浪费时间的步骤,也正是枪管的打磨。

  众所周知,这个时代的燧发枪管可不是一次性浇筑成型的,而是需要铁匠们不停的敲打,将其变成大体上是圆形的一个铁棍,这个过程若是有两三名铁匠配合,只要一天的时间。

  而接下来的打磨,就是重中之重。

  他需要将本就凹凸不平的枪管内用钻头不停的打磨,使其变得比较光滑,平整,而这个过程,也是最浪费时间的地方。

  不过周建安发现,在打磨枪管的初期,并不需要熟练的工匠们操作就行,而熟练的工匠们只需要在最后收尾的阶段亲自操刀,也是可以的。

  同时,对于燧发枪其他部件的制造,周建安也有独特的想法,毕竟他来自后世,一些工厂的生产方法还是有所耳闻的。

  “老钱,本官有一条建议,你听听说如,这样,老褚,老杨,还有你们,能放下手中活的,都快来。”

  周建安一挥手,几人很快就围了过来,纷纷一脸期待的看向周建安,毕竟这位千户大人的鬼点子一向都很多,不只是多,还很管用。

  “各位,本官在匠作坊里也待了一两天了,本官有一个方法能够提高你们的生产效率,那就是流水线制造办法、”

  “流水?线?”

  “这是什么线,大人,没听过啊。”

  “难道是用水流代替人工?大人果然是好脑袋啊、。”

  见工匠们说的驴头不对马嘴,周建安无奈的一笑,继续说道。

  “本官说的流水线,可不是什么东西,而是一种全新的制造方法。”

  “比如老钱,你带上几个人,专门制作枪管,比如老杨,你则带着几个人专门打磨枪管,当然了,打磨枪管的人越多越好,但是最后的点睛之笔,还是得你们这些老师傅亲自上手。

  至于木托等小部件,也可以有专门的人负责制作,根据本官这些天的观察发现,若是按照流水线来制作的话,整套流程至少省上一半的时间,也就是说,原本需要二十天能做出一把枪,现如今只需要十天!”

首节 上一节 68/5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