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我成了朱传文 第283节

而此时的袁世凯府邸,一众袁系将领齐聚袁世凯书房门口,一个个面上都带着喜色,甚是都有些喜庆的互相拱手。

不过片刻,随着袁世凯书房大门打开,一个个又鸦雀无声,等待着他们的首领做着最后的动员。

“良弼,伤的好啊!”袁世凯一开门就说道。

“大人,段祺瑞已抵达真定府,是否让他进京兵谏?”杨度胸膛不断的起伏,显然,此时负责南北调停而匆匆赶来的他已经看到了和平的希望。

袁世凯看了眼杨度,他对杨度是有着知遇之恩的,落魄时杨度被他发掘,杨度心里也认定袁世凯就是他要找的“非常之人“,慈禧死后,当摄政王载沣要杀袁世凯时,杨度竟敢拒不草诏,冒死论救。但是此时,袁世凯心中其实摇了摇头,杨度和南边进步人士牵扯太深了啊。

不过,此时杨度此人正是袁世凯需要的:“皙子(杨度的字),联系南边,我会让清廷退位,实现共和!”

在袁世凯紧锣密鼓,布置了一天之后,1月28日的朝会上,袁世凯看着金銮殿上的隆裕、小皇帝二人,面无表情的从朝班中走了出来:“臣,袁世凯,有事起奏!”

“说吧!”隆裕的声音好似无力,她就知道,该来的这一天总会来的。

“禀皇上、太后,北洋第六军统帅,平乱前线总指挥指挥段祺瑞,有要事要启奏皇上、太后!”袁世凯跪在地上,朗声说道。

“袁世凯,北洋军无令而动,率军入京,此事该怎么处理。”隆裕拿出了太后的范儿,开始给袁世凯施加压力。

“太后,臣如今已然不是北洋大臣,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臣以为,皇上、太后还是见一下为好!”袁世凯的意思很明显,他现在可不是北洋大臣,将在外,君命都不受,何况他这个总理大臣呢。

隆裕听闻,身子微微颤了一下,还是强打起精神,说道:“宣吧!”看来,不见是不行了。

但是这阵仗却是吓了隆裕和小皇帝一跳,之间一队身着北洋军服的军官,迈着正步,杀气凛然的举着手中的请愿书,走进了金銮殿。

小皇帝那里见过这种阵仗,更是朝着隆裕的怀中蹿了蹿。

只见段祺瑞一入金銮殿,就将北洋军的压迫感布满整个“正大光明”匾之下,说道:“臣段祺瑞,见过太后、皇上!”

不过,身着军装,却是连武将之礼都没行,让一众满族、皇族大臣们频频蹙眉。

怎么?兵谏上瘾了,这是这几个月的第几次了?滦州兵谏、晋省兵谏、南方各省兵谏,两双手可都数不过来了。

“段将军,带兵入京可有何事。”隆裕开口了,眼下载沣被袁世凯直接排挤出了金銮殿,也只有庆王奕劻能有着分量,不过刚刚隆裕递了个眼神过去,这老小子装作没看见。迫不得已,隆裕只能亲自问话了。

“启禀皇上、太后,我前线将士已在前线奋战4月有余,4个月啊,我北洋从6镇扩军到了6军,南方呢,也纠集了十几万人。皇上、太后,百姓苦啊!死于非命者不计其数,臣,于心不忍啊!

都是我大清的百姓何至于此!

每天有着不计其数的冤魂在臣眼前飞舞,臣夜不能寐,故而思索臣及前线将士为何而战,现在,臣想明白了。此战,荒谬!荒谬至极!”段祺瑞说的唾沫横飞,如果是之前,治他个咆哮御前的罪可以说绰绰有余,但是现在……

人家,是带兵来的。金銮殿内,更是没人敢出言指责。

段祺瑞继续说道:“皇上、太后,我们前线将士不怕打仗,也不怕死人,并且服从军令是我们军人的天职,但是这仗,我们打的太窝囊!

南方打仗,是为了民主共和,我们打仗是为了君主立宪!这就是个国体之争,但是我们将士却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臣想不通!”

“段祺瑞,你有何想不通的?今天皇上、太后都在这儿,你倒是说说,如果说不出来个一二三,我非得治你个擅自带兵回京的罪名!”袁世凯出言说道。

“袁大人,听闻前些日子你还遭南方刺杀,肯定颇有怨气。但是今天,我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还是要说,请太后、皇上退位!实现共和,都是为了救国,国体之争可以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我前线将士联名,望皇上、太后恩准。”段祺瑞此话一出,满朝哗然。

而随着最后一个字儿从段祺瑞口中说出,一张写满了名字的《共和请愿书》,“哗”的被段祺瑞身后的一众心腹展开,铿锵的声音响起:“请皇上、太后退位,实现共和!”

“段祺瑞,你这是要反吗?”庆王总算是忍不住了,厉声喝道。

“臣段祺瑞不敢。”段祺瑞随意的朝着庆王拱手,“臣今天不揣冒昧,仅率全军将士,挥泪登车,冒死进京,向皇上、太后,诸位王公痛陈厉害,国家社稷之重,远胜我大清一姓之君主啊。”

庆王捂着心脏,现在他才算是看明白,不是段祺瑞要反,是袁世凯要反啊。

就在一片鸦雀无声之际,冯国璋,这个禁军统领矫健的走上金銮殿,单膝跪地:“启禀皇上、太后,良弼大人,死了!”

良弼死了?就像是压垮大清这个骆驼最后的稻草。

隆裕坐不住的站了起来,跳脚着朝着袁世凯责问道:“袁世凯,我免了载沣的摄政王之职,让你当上了总理大臣,你就这么回报我们母子的?

我让你来京城,就是保我大清江山和母子性命的,但是现在,军队都上了金銮殿,你袁世凯辜恩负德啊!”

不过袁世凯是什么人,唾面自干的人物,慌忙的跪在地上:“太后责备的是,臣罪该万死!”

听说康熙帝最讨厌这句话,万死,一死就万事休矣,但是此时足矣看见袁世凯和稀泥的样子,只见他继续说道:“太后,民情风靡,士不用命,大势去矣。臣恐一面祸起萧墙,一面外敌入宫,到时,恐全尸亦不可得!”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了……

隆裕总算是撑不住了,赶紧问道:“南边,是什么意思?”

“要是我大清退位,他们将答应一切优待条件。”袁世凯说道,不过随即更是语气坚定:“如此侮辱皇上、太后,臣已断然拒绝。太后放心,臣也恨这些乱臣贼子,臣也深受其害!”这是他再一次表明和南方的清晰界限。

只能说,徐世昌说的对,袁世凯遇刺,还真是一个表明自己和南方没有没有一点儿关系的契机。

不过此时,隆裕的心里防线已然全部被击溃,赶忙说道:“先别拒绝,先别拒绝,还是和他们再谈谈吧!”

袁世凯一下子站了起来,用力的挺直腰板:“太后,不能谈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臣也是武将出身,现在这军队我是指挥不动了,但是我将守候在皇上、太后的前方,臣必定为保护皇上、太后流尽最后一丝鲜血。”

而正当隆裕马上要表态的时候,庆王奕劻再也忍不住了,捂着心脏跳了出来:“袁世凯,你少惺惺作态,你个乱臣贼子,我打死你个乱臣贼子。”

说着就叫喊着冲了上来,一脚踹倒了袁世凯,而在一边单膝跪地的冯国璋、站立的段祺瑞一看,立马上前阻拦。

“你们谁都不准动!”袁世凯踉跄的爬了起来,语气前所未有的沉痛:“庆王爷,你我同朝为官二十余载,你应该是最了解我的,敢问,我袁世凯的选择,不是大清最好的选择吗?”

闻言,庆王这才停下了脚步,整个人一下子仿佛行将就木,而隆裕听闻此言,也是扑簌簌的流下了泪水。

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年仅六岁的小皇帝宣统,连续发布三道诏书,宣告清帝退位,清廷将结束帝制,“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

诏书声称,“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诏书还劝诫人民保持冷静,维持秩序,支持新政府。与此同时,清政府外务部也向各国驻华公使馆发出照会,宣布清室已自动退位,希望各国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为合法继任者。

第461章 从头开始

冰城,夏元璋是在三天之前回到冰城的,一路上兜兜转转,又是火车,又是轮船的,可是颠簸了好几个月。

不过,一碗碗香喷喷的汉耀特级粉拉扯的臊子面下肚,在加上这两天思念甚久的高粱米饭配上猪肉炖粉条子之后,什么美利坚,还是特娘的关东好,就这胃,根本适应不了牛奶、面包加牛排。

到了第四天,夏元璋在家就坐不住了,巴巴的跑到汉耀总部……

“嘭嘭嘭!”朱传文的办公室门被敲响。

“总理事,我来报道了!”夏元璋一身修身的西装,这也是汉耀总部上班的标配,汉耀总部机关有着专门合作的冰城裁缝铺,好些都是法国裁缝。

冰城,可是这年头欧洲人政治避难的好去处。

不过,朱传文还是更喜欢保险队服,算是不同的爱好吧。

“元璋理事来了啊。”朱传文看见精神抖擞的夏元璋,嘴角微微挂起弧度,看来这位自己家的亲家坐不住了啊:“我不是给你批了5天假期,好好陪陪夏老爷子吗?”笑盈盈将夏元璋迎了进来,就问出了口。

夏元璋是搭在汉耀的商船从旧金山到海参崴的,坐火车回来那天可是朱传文亲自前往火车站迎接的,更是放了5天的假,在家修整。

“总理事,不敢休息了,再休息就该赶不上时代了。”夏元璋进来之后,有些唏嘘的说道,走的时候还是大清,这才刚回来,就变成中华民国了,还真有点不太适应。

“哈哈,没有什么跟不上,你没发现,这关东啊,还是那群人!”朱传文却是无所谓的摆摆手。

还真是,袁世凯带着一群人加入共和之后,这北方大部分也偃旗息鼓了,整个辛亥革命,清廷26个省中,15个先后独立,但是晋省和齐鲁没坚持住。

晋省是这样,进步者在太原举事,宣布晋省独立,还想着直取京城,不过被北洋军挡在了娘子关外,随着北洋的发力,最后连太原都丢了,晋省起义失败。不过倒也还有一股晋省起义军还在绥远地区活动,领导者正是阎锡山。

而齐鲁,作为袁世凯的大本营之一,起义从1911年11月中算起,总共坚持了12天,12天后彻底复辟。

总的说起来,这次起义,被进步人士控制的省份总共13个半,倒也有着和袁世凯叫板的权利。南北两方各自控制着一系列的制造局,再加上相应的新军人数,两方势力还真是平分秋色。不过南方现在还有一点儿缺点,和北方如今大多集权的袁世凯不同,南方的进步人士啊,派系太乱……

也就此时有着袁世凯这个大敌,才联合了起来,如果没有……

当然,说回现在,朱传文说的还是那群人,就是北方的这些旧时代亲袁的官僚算是摇身一变,成了同样有功于共和的人,还是那群人,尤其是吉、黑两省,整个1911年,可是如铁桶一般,被牢牢控制在旧有势力的手中。

而亲袁的汉耀一系也被划在其中,大势所趋,苟着发育吧。平心而论,这变动就是要死人的。没见前些日子的奉天,总算是在朱开山驻守开源县之后让赵尔巽、张锡銮有了底气,密谋一场,被当做刀子的张作霖,以刺杀的形式杀了张榕,奉天联合急进会也就土崩瓦解,目前的奉天,全部落入了旧有势力的口袋之中。

夏元璋听到这话,笑了,倒也真是。

“总理事,您看接下来我?”夏元璋没说两三句就说起了自己未来的工作安排。

这一回来,立马就发现了手下财务人员的变动,最早出身夏家,并入汉耀起家的一个个老账房,都是调整了岗位,都算是高升吧。现在的汉耀总部财务人员,可都算是这些年汉耀自己培养出来的,没了夏家一点儿的影子。

对于此,夏元璋心里其实稍稍有点不舒服,但是看着日渐壮大的汉耀,他这点儿小心思已经不在朱传文考虑范围之内了。

夏元璋此问就是想知道,朱传文会不会再让他管汉耀整体的财务。人财物,朱传文和朱春山互相支持着管着人和物两项,而财一直在夏元璋手里。

不过这次之后,算是朱传文完全心里有底儿了。

“夏理事,还是原来那一摊,你要来坐班也是好事儿,我就给你安排了,年底的结算汇总工作,还得加速,必须赶上5天后的汉耀年会。”

夏元璋听闻,心里的那一丝芥蒂也就在瞬间烟消云散,都是汉耀人,还分什么夏家派系了!狭隘了!再说了,如今的夏家可是与朱家是亲家,如此关键的岗位也真得放自己人!夏元璋心里快速的安慰着自己。

“是,总理事,那我就去负责了!”夏元璋说着就要去忙着上手,这种失而复得的感觉真让他觉得要好好对待工作。

“也好,你来了,我也放心些,你不在的这小一年时间里,就属你们财务部门文件最多。”朱传文笑着把自己兼职的工作分了出去,好似放下了一个重担一般,让夏元璋心里又是一阵舒服。看吧,总理事还是器重我的。

这一年,朱传文也想多去小青山、鸭山看看,但就是最关键的财务把他绑在了这里。

“总理事,您放一万个心!”夏元璋保证着,随即脚下生风,快步回到了自己久违的办公室,刚刚坐下,就听见外面的欢呼声。

“共和了!”

“共和了!”

轻轻打开窗户,夏元璋听着外面富有朝气的呼喊。从汉耀总部3层朝着中国大街上望去,一队队举着横幅的年轻人,敲锣打鼓,奔走相告。其中,汉耀大学堂的冬季校服大衣最为显眼,走在最前。周边还有工人纠察队的自行车护送维持秩序。

共和了啊,夏元璋心里复述了一句,还真是个好事儿,至少这证明着大清,不,中国民国的进步。从美国转悠了一趟,这夏元璋的眼界也是开阔了。

纵观这世界强国,又哪里真有一家之天下的列强呢,还是制度好,还是体制强!

忙碌了一天,夏元璋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然黑了,不过一进门,就看见一个留着白花花胡子的老光头,坐在餐桌上,不由的惊叫出声儿:“爹,你这是把辫子剪了?还剃的光头?”

“哈哈,元璋啊,怎么样?”夏老爷子很是无所谓。

“爹,您这一把年纪了,不怕着凉?”剃不剃辫子现在在夏元璋心里已经无所谓了,只是怕老人着凉。

“怕什么!家里有暖气。”夏老爷子摆摆手,却是关心的问起了自己儿子的工作:“你在汉耀的位置变了吗?”

“没呢,还是和原先一样!”

“一样?”夏老爷子微微一怔,“朱家,仁义啊!”随即又呢喃了一句。这小一年的时间,朱传文还真看了他很多次,但是他这个老头也听到风声了,自己儿子的一些老部下都高升了,有的去了小青山,有的去了鸭山,还有下沉到冰城工厂的,一个个还是财务口,但是却是真远离了汉耀总部。原本他还以为朱家要动夏元璋,但是现在看来,还是老头子想多了。

“都是一家人,还说什么仁义不仁义。”夏元璋倒是看着自己爹的光头,老大不适应。

“对喽!你总算是想开了,都是自家人!”夏老爷子倒是笑了,“对了,再和我说说玉卿和玉书在美国的事儿。”

“我都说了八百……”夏元璋正要报怨,但是看见自己爹白花花的胡须和不断出现的老人斑,坐在餐桌前就说了起来:“你大孙女还好,和在冰城没什么两样,现在和传杰成亲了,我也放心。不过,这传杰的脾气可是比原先大了些。

也能理解,年少得志,就和当年的我一样。不过人家,靠着的可是自己的哥哥,底气更足,交往的都是美国一些赫赫有名的财团,企业家。不过这变化我就提了几句,夏驰那边也应该朝着冰城上报了,总理事好像亲自处理了出传杰。

刚成亲嘛,玉书被我们宠成那样,现在又学了一套美国女人独立的一套,估计两人可得磨合一阵子。”夏元璋对此倒还真不担心,他在旧金山登船的时候就听说了,朱传文让朱传杰去打理桐树,远离了纽约,少了些功利倒也能扭转过少年心性。

谁还没个年轻的时候,夏元璋当年取了李家女,在关东可也横着走过一段时间,不过随着李鸿章去世,人情世故之后,倒也是让夏元璋成长起来了。

“玉卿呢?”夏老爷子赶忙问道,这才是重点好嘛,一点儿也分不清主次!

“玉卿,哎,我也不知道他在干嘛,传杰说玉卿在研究物理,说了一堆我听不懂的东西。好像还挺重要,听说玉卿已经被枪炮研究所预定了,连总理事都是亲自派去了几个好手,暗处保护着玉卿。保护这事儿我倒是没和玉卿说。

就让他研究着吧,说不准未来还能接了聂士则的班儿,到时候我们夏家,还能出两个理事。这理事每年的工钱,不现在,叫工资加分红了,保得玉卿一辈子吃喝不愁。”夏元璋说着,好像想起了什么:“爹,咱得给玉卿物色个媳妇了,你看朱春山家的朱小婉怎么样,这姑娘长的周正,现在也在美国上学,学的是医,我看就挺好。

还有,林老八家也有个姑娘,今年也该上汉耀中学了。”夏元璋说说起了这最近心里琢磨的事儿。

“哈哈,好,都好!当爹的操心这个事儿天经地义,不过共和了,民主了,总得看两家姑娘的意思。爹今天剃头就是从头开始,从新开始的意思,你爹我今天在街头可是听了不少的新变化。”夏老爷子闻言抚着胡子一阵开怀,自己这儿子总算是上道了,他呀,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完全的放下心来。

有句老话怎么说,四十四,才懂事,说的就是男人啊,到了40多的年纪,才算是真正的懂的了一切。

“成,爹,这事儿我找机会先和朱春山说说,要是春山不乐意,我们也不强求。林老八的闺女也挺好,爹,你就说,林老八长的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生的闺女还真周正!”

第462章 鲜儿理事提案了

1912年的春节,是朱传文一家在瓷房子渡过最后的春节了,辛亥猪年已经在步入尾声。生肖之始的老鼠正在算着日子朝着整个华夏大地上奔赴。

生肖之始,民国之始,倒也是个好兆头。

瓷房子里,朱传文和宫若梅被摆在客厅沙发中间,面前站着鲜儿正拿着一份稿子,神色还有点紧张。

首节 上一节 283/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