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2节

  “我若解决了高句丽的事,我要你这块九龙玉佩。”

  这块玉佩李象认识,据说后世在苏富比拍卖行拍出了数亿港币的天价,除此之外还有很大的象征意义,这是他出生那一天,李世民夫妇亲自为他挑选的,集天下无数能工巧匠打造,几乎是魏王府的象征。

  “你小子……”

  如果要是别的东西,魏王还就真的答应下来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他可不能让别人说他是个怂包,但这个玉佩代表着整个魏王府,不过现在这情况...狠狠心,赌了,量你小子也没什么平高句丽策。

  “若你解决不了高句丽的问题,那你可就是人头落地。”

  魏王李泰厉声说道,虽然舍不得这块九龙玉佩,但如果要是能把大哥和侄子一网打尽,这皇位可就是他的了。

  这话说出来也就代表着这场赌局成立,李世民在御座上并未说什么,内心当中对李泰有些失望,你光想着魄力了,但有些东西既然知道对自己很重要,那就不要中别人的计,太鲁莽了。

  李世民愿意子孙为了国家大事争斗,这样得利的是整个大唐,而不是李承乾和李泰那种损人不利国的争斗,所以他并未阻止,其他人自然也更不会说什么。

  李象给了魏王一个得胜的眼神儿,咱这一箭双雕,李世民的眼神他注意到了,这事你答应了你爹嫌弃你没脑子,你不答应大臣们嫌弃你没魄力,呵呵,跟我玩?你还嫩。

  李象不废话走到了长孙无忌的身边。

  “敢问舅公,高句丽权臣盖渊苏文与高句丽王关系如何?此二人与我大唐朝廷的关系又如何?舅公与兵部诸位大人这些年辛苦在高句丽安排了诸多奸细,是不是该动动了?当然具体的行动还得舅公与各位大人安排。”

  李象把平定高句丽的策略当成大礼包,李承乾在朝廷内部几乎无人支持,就是因为以前把这些人都得罪光了,现如今一个接一个的送出去,也算是改善一下双方的关系。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忠臣,也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正经的国舅爷,对整个朝廷的走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唐高宗李治如果不是他的支持的话,很难登上帝位,所以李象第一个要巴结的就是他,凌烟阁第一功臣,拉拢到他,胜利已有一半。

  李承乾是长孙无忌的第一个外甥,如果不是胡闹到不可挽救的话,长孙无忌也不会放弃他。

  这个年代信息没有那么通畅,当李象说出高句丽这两个人的名字的时候,朝廷内部很多人都迷茫的看着长孙无忌,但长孙无忌的心里却已经有了主意了。

  “启禀皇上,殿下的话让老臣如醍醐灌顶一般,那盖渊苏文对我大唐一向敌视,但高句丽王却有结交之意,可高句丽王年幼并无实权,如若我们支持高句丽王的话,或许会让其双方差距缩小,然后……这个...这个....”

  “然后为了权利内斗纷争不断,从朝堂到军队内耗加剧,何来的力气侵犯我大唐边境?”

  长孙无忌的主意是临时想起来的,所以后面还没有组织好语言,不过李象已经给他补上了。

  “哈哈,殿下所言甚是。”

  长孙无忌就是个搞政治的人,听到了李象的话之后,高兴的在朝堂上都笑起来了,其他人能够在这个位置上自然也是一点就透,这个重外甥,会办事,安插间谍的事没人看的上,本是上不了台面的事,可现在大家都记住了长孙无忌的功劳。

  高句丽看似强大,能调拨十数万军队,但如果要是内部不和,王与臣相争,短时间之内看不出来,从长远来看,他们绝挡不住大唐下次进攻。

  “皇爷爷?”

  李象躬身弯腰,同时抬头看向了李世民,这厮典型是想邀功。

  “计策可行,与国有利,赏钱两百贯,赐宅,紫金束袍,御马两匹,但不值你二叔的九龙玉佩。”

  李世民的意思很简单,你还得有其他的计策才行,要不然还是拿不到九龙玉佩。

  嘿嘿,咱还有后招,保管整死高句丽。

  当然,还有李泰的九龙玉佩。

第3章 九龙玉佩

  听到李世民说不值自己的九龙玉佩,李泰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刚想要上场讥讽几句,不过看到李象眼神里的狠辣,李泰竟然是愣了一下,这小子的眼神好怕人!

  自己这是害怕了?

  李泰有些不敢相信这一幕,明明就是个小兔崽子,为什么会惹得自己不敢说话呢?不会的,我不是怕这小子,是父皇等着听呢,放你小子一马,李泰立马给自己找到了理由,大唐时代的阿Q非这家伙莫属。

  李象正说到兴头上,当然不愿意这家伙打搅自己,李象往旁边挪了一步,眼前站着的是新任户部尚书唐俭。

  此人在历史上没有多少名望,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能够位列其中,可想而知也不是草包。

  “敢问唐大人,我大唐辽东之地的粮食产量占据总产量的几何?”

  李象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都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包括李世民在内,都饶有兴趣的看着李象表演,毕竟刚才这小子已经提出一个计策,即便是后面不能锦上添花,今天也能过关。

  “回殿下的话,辽东民众稀少,仅有数万左右,产量不足我大唐百分之一。”

  户部尚书唐俭同样不参与皇子之争,但在这大唐之上,李象问出问题,皇上在御座上看着,他也得老老实实的回答,更何况他心里也好奇,想知道皇孙殿下到底如何平定高句丽。

  “边境附近,我方骑兵若越境袭扰,可抵达的耕地占据高句丽的多少?”

  李象的话更让大家摸不到边儿了,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户部尚书的事,还有兵部的事情,一时间唐俭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李靖。”

  坐在御座上的皇上发话了,李世民也是聪明绝顶,虽然还不知道自己的孙子到底要说什么,但脑海当中貌似已经摸到了门径,此刻就想着让手下的人快点配合,也让自己知道李象的计策,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何时对这个孙子这么有信心了。

  话说完之后,旁边一名大汉走出来,这就是大唐军神李靖。

  “若我方骑兵突然袭击,可越境两百里,在不攻击城池的情况下,可越境四百里。”

  李靖老老实实的说道,说的话也非常的保守,如果要是让他亲自带兵的话,这个数字还能够增加不少。

  李世民看向了唐俭,现在兵部的数据给你了,你该回答问题了。

  “殿下,按李大人所说,若是能抵达四百里的话,这要占据到高句丽一半以上的耕地。”

  户部尚书唐俭老老实实的说道,但还是搞不清楚李象想干什么。

  “简直是一点有用的都没有,你难道就只能说些这个吗?把诸位大人给扯进来,难道就想延迟废了你父亲的太子位吗?父皇……”

  李泰的表演欲又来了,只不过不用李象反驳他了。

  “哈哈哈哈……”

  李世民狂笑的声音传来了。

  别人没有明白李象的计策,但李世民已经是知晓的差不多了。

  “让朕来猜一猜,你可是想着明年春耕之时,派骑兵袭扰他们的农民,让他们无法按时下种,错过了农时,这一半的土地可就没粮了,可是如此?”

  李世民直接从御座上站起来了,现在处于农耕王朝的鼎盛时期,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粮食都是极为重要的,如果要是没有了粮食的话,那整个国家动乱不断,别说是攻击我大唐边境了,你们高句丽王朝能不能够延续下去,那都是两说了,这孩子真是大才,天佑我大唐。

  “皇爷爷英明,我大唐和高句丽比起来,优势最大的地方就是我们国土面积广大,即便是辽东不产粮食,我们当地的老百姓也饿不死,商人们可以从其他的地方把粮食运过去,但高句丽若是少了一半的粮食,估计明年饿死的人将是数以十万计,到时我大唐起兵讨伐,皇爷爷必定能踏平高句丽,孙儿到时愿为马前卒,在辽东战场跟着皇爷爷学习一二,将来也可为我大唐领兵出战,一统天下。”

  李象这小子立刻跪下,反正拍马屁也不要钱,一方面把计策完完整整的说出来,另外一方面还得让李世民高兴。

  一个只会拍马屁的孙子不重要,一个只会办事儿不会拍马屁的孙子可能不讨喜,但又能办事又会拍马屁的孙子,目前李世民就只有这一个,如何能不喜呢?

  “哈哈哈哈,说的好,到底是朕的孙子,沙场上建功立业,这才是咱们李家的风范,不像你的这几个叔叔,都快不会骑马了。”

  李世民龙颜大悦,当年李渊评价他们兄弟的时候,一直都说太子李建成有学问,秦王李世民懂兵法,可李世民的几个儿孙都弃武从文了,难得有个孙子要征战沙场,这是要继承自己的衣钵。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得此良策。”

  大臣们看到皇上这么高兴,立马齐刷刷的跪下了,当然有些人也是真心高兴,小小的一个高句丽让大唐王朝走了麦城,现在已经是激起了民怨。

  皇长孙殿下的这个办法不但能够有效的消弱高句丽,最主要的就是成本不大,不需要大动干戈,要不然他们又得费心筹集粮草。

  挑拨高句丽国王与权臣,只需要找几个能言会道之人,再加上一些金钱死士,就能够增加高句丽国王的实力,有了实力的国王愿意当个傀儡吗?

  袭扰高句丽的农耕,那也只需要出动现在在辽东的骑兵,并不需要从内地调人过去,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用最小的代价拖垮高句丽,不出两三年的时间,高句丽不再是辽东小霸王,甚至高句丽王朝都会从地图上抹去。

  这些计策都是李象从现代的书上看来的,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比唐高宗李治要强的多,可前面的两位皇帝都在辽东失败了,隋炀帝还搞得亡国了,李世民虽然没那么严重,但也是损失惨重,可唐高宗李治就在这件事情上成了,用的就是李象所说的这几个办法。

  尤其是小股骑兵袭扰农民,根本不给你种地的时间,你就等着来一场饥荒吧!

  如果你们想反制的话,我们这边干脆不种地了,所有的粮食都从国内其他地方运过来,你们有那么大的地盘吗?这就是仗着国力雄厚硬欺负你们。

  “众卿平身,来人,赏……”

  李世民的声音从御座上传下来了。

第4章 初封郡王

  “皇长孙李象,聪慧过人,平高句丽策,切实可用,实乃我李家子孙之典范,册封承平郡王,开府建衙,赐田,赏银,食邑八千户,卫戍八百…”

  太监王德公鸭嗓子的声音传了出来,皇上身边都有专门楷写圣旨的,给李象的赏赐不可谓不丰厚。

  按照大唐的规矩,皇孙几岁的时候就可以受封郡王,但基本上就只有一个名号,不可能会开府,也不会有其他的赏赐,但此刻给李象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郡王。

  很多大臣们都在听着赏赐的数目感叹,但是两位丞相却听出了不一样的意思,那就是皇上不会废太子了。

  普通郡王食邑八千户?

  别开玩笑了,即便是李渊时期册封的一些老兄弟,全部都是五千户,这个八千户都快赶上亲王了,如果要是查查前朝祖制的话,这应该是太孙的待遇。

  太子的待遇比普通的皇子要高出一个档次,太孙的待遇也比普通的皇孙要高。

  “谢恩谢恩……”

  李承乾此刻眼泪都快出来了,一炷香之前的时候,自己的太子位都要保不住了,现如今儿子得了这么大的赏赐,老子终于不用被废了,看你们谁还敢门缝里看我,老子不中用,但老子有中用的儿子,老二老三老六老九,呵呵,老子玩不过你们,不过你们大侄子有的是能耐,高句丽这么难的事都能解决,你们几个等着长白头发吧!

  看到自己这个傻儿子还在这里愣着,李承乾一把就把李象给摁倒了,万一要是再来个御前失仪,这东西还没捂热呢再被拿回去!东宫一屁股的债务,小孩子花什么钱,为父还得拿去还债,可不能就这么没了。

  “孙儿谢……”

  李象正准备谢恩呢,忽然间看到旁边的李泰往后躲闪,这怎么能行呢,这年头认赌服输,既然你刚才到处找事儿,这会儿就得为你的行为付出代价,你特么以为往后靠一步就能躲过去吗?

  “知道了,你身为长辈,怎好赖他的东西啊?”

  李世民在高处看得清楚,李象虽然没有说话,但眼睛一直盯着李泰呢,刚才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李泰已经是答应下来了,现在如何能给你耍赖的机会?

  “父皇,这枚玉佩对儿臣太过于重要,儿臣并不是贪恋富贵之人,只是此玉佩乃是母后亲手画样,儿臣佩戴玉佩的时候,总能想起母后对儿臣的一片厚爱……”

  李泰这家伙也是个演技派,谁都知道九龙玉佩是魏王府的象征,如果要是此刻给了李象的话,在大家的心里,魏王府就好像要倒台了一样,谁还愿意追随他?所以这家伙把已故的长孙皇后给搬出来了,此刻说的也是声泪俱下。

  嘿嘿,每次不管啥事只要搬出母后,万试万灵,你小子还嫩着呢,李泰看到李世民眼里失了光泽,立马就知道玉佩保住了。

  李象当然知道长孙皇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魏王李泰如果要是说其他的,恐怕李世民也不会让着他,毕竟李泰是李象的长辈,赌输了赖小辈的东西说不过去,但如果要是说到长孙皇后……

  “罢了罢了,朕知晓了,这件东西的确是你皇祖母留给你二叔的,的确不好给你,不过除了这个之外,魏王府里其他的东西你去挑十件儿,青雀你不得阻拦。”

  青雀是魏王李泰的小名,李世民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只能是认下来,但心疼的脸都扭曲了,十件...要我的命啊这是,李泰养了很多的学者给他造势,崇拜孟尝君,他的花销不比他那个胡闹的大哥少。

  嘟嘟…

  物品九龙玉佩,至宝,可值五百万贯,可兑换五十亿积分,后期商城开启,积分可兑换实物。

  李象的脑海当中突然出现了这么一个声音,五百万贯钱!!!

  李象知道这个年代的物价,一文钱能够买三斤大米,一品官一个月才十一贯钱,也就是一万一千文钱,这一个玉佩竟然值五百万贯…

  最主要的就是系统的商城还没有开启,按照李象以前看小说的经验,这五十亿积分绝不是小数,可惜现在与自己失之交臂了,不行,正经的拿不到,我就来歪的...

  “你小子不用太难过,这件事情朕也有责任,刚才你叔侄二人打赌,朕没有阻拦,你在朕的寝宫当中也挑两样东西吧!”

  李世民看到李象跪着有些失望,两个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前方,还以为小孩子闹脾气,所以就给李象补偿了两样东西,更何况李世民作为打赌的中人,现在李象赢了,但却没有获得该获得的彩头,内心当中也的确是觉得对不住李象,解决了高句丽,这功劳不小,满朝文武商议了一个月了,没想到这小子给解决了。

  “谢过皇爷爷。”

  虽然九龙玉佩与自己失之交臂,但皇上寝宫里的东西肯定也非常值钱。

  嘟嘟…

  保住太子位任务成功……

  奖励三千大雪龙骑,骁骑护卫十名,宿主随时可在系统空间拿出。

  获得郡王爵位。

  奖励一万大秦弓箭方阵,大将王翦,宿主随时可在系统空间拿出。

  奖励:商城开启,积分为商城货币,可完成任务获得积分,可杀敌获得积分,可用现实货币兑换获得积分,一文钱一积分。

  奖励体质强化,可顶十人体力速度。

首节 上一节 2/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