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270节

  李象看完了之后就把这封信交给了张九里,张九里的智商是没有问题的,这家伙也算是李象身边的谋士了,所以让这家伙共同参谋一下,办起事情来也能少出差错。

  “如果你在我这个位置上,你看完了这封信之后,你该如何回复钱平呢?”

  张九里刚刚看完李象的声音就过来了,原来刚才张九里看信的时候,李象一直注意着他的眼神呢,要不然的话也不可能会把握的那么好。

  “如果要让在下决断的话,现在的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之前,我们也想着在南诏制造混乱,只不过当时的情况不太适合,现在高层猜忌,包括一些老百姓在内,都是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正好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钱总管身边的人也够用的,如果要是错过了这个机会的话,等日后的机会不知道那个机会是什么机会。”

  张九里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现在在李象的身边就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使劲的表现自己,不管是对的错的,他在李象的身边时间也不短了,只要是你能够提出建议,剩下的事儿你就别管了,至于是对是错,李象本人是有判断力的。

  只有提出建议你才能够证明你是个有用的人,如果要是你什么都不说的话,那李象何必留着你呢,边上站岗的士兵多的是。

  “你的想法基本上和我一样,那你就去给钱平回信,让他想办法在南诏王城找事儿,尽量让各大势力斗起来,至于怎么找事儿,这就是他的问题了,让人把长孙泽先护送回来,把这小子直接送回京城。”

  虽然李象是从现代社会来的人,也听过很多人与人是平等之类的话,但有些人生下来就不是平等的,就拿长孙泽来说,这小子是长孙家族的小少爷,怎么可能和普通人一样呢?

  这一次长孙泽也算是立功了,至少他没有吐露半个字,那么回到京城之后,该加官进爵的就得加官进爵,这也是拉拢长孙无忌的一个办法,人家的儿子在你这里差点连命都丢了,如果要是换不来一个官位的话,人家何必让儿子跟着你呢,留在京城混日子岂不是更好吗?即便是没有什么进展的话,至少生命安全是可以保障的。

  张九里是官场上的人,自然明白该如何办这件事情,不把长孙泽带到这边的军营里,也是想要营造一个平等的气氛,直接把长孙泽送回京城,到了那里有什么特权的话,那也是长孙家族的事情,不影响李象的名声。

  “去把苏将军叫来。”

  张九里离开了之后,李象指了指旁边的护卫,钱平的能力李象是知道的,只要是这个家伙愿意办事,那么权力争斗的事情放在他手里不为难,很快整个南诏王城就有可能乱起来。

  在南诏王成没有乱起来之前,咱们也必须得做好准备才行,咱们需要把摘果子的人给集合好,如果要是人家找咱们帮忙了,但咱们却拿不出足够多的军队来,那这事儿可就不好说了。

  “殿下,您找我?”

  因为发生了长孙泽被袭击的事情,所以苏定方这一段时间没闲着,李象虽然在这里安营扎寨了,但苏定方想到长孙泽的事情,所以在防御工作上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这家伙把周围都给调查变了,如果要不是李象叫他的话,他会让手下的人继续向周围延伸。

  “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长孙泽的周围只有百十口的人,只要是人数稍微多一点袭击他是很容易的事儿,我们的周围有几千名士兵,都是从战场上过来的,如果要是有人想袭击我的话,没有两万人能杀得进来吗?有人能在不惊动任何哨卡的情况下调动两万人吗?”

  看到苏定方如临大敌的样子,李象的心里的确是非常的欣慰,有这样的手下保护自己,李象的晚上的确是能睡好,但是也不能够做的太过了,导致整个军营都人心惶惶的,一旦要是传出去的话,还以为自己怕死呢!

第949章 调兵遣将

  “小心无大错啊,之前咱们去南诏王城的时候,其实不仅仅是我们的错,殿下您也是有错的,我们好像都被南诏这个国家给骗了,怎么说人家也是个国家,国内也是有一些激进派的。”

  以前每到一个地方,苏定方都不会平白无故的放松下来,但是这一次去南诏就不一样了,回想他之前做的那些事情,还真是让自己无比的放松,现在想想也是一阵后怕,幸亏没有人敢去针对李象,如果要是有人针对李象的话,那我们的防御也是漏洞百出,每当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苏定芳在这里就不敢闲着了,恨不得把周围再给死死的查一遍。

  换成别人的话,即便是李象出了错,可能也不敢当面指出来,但是苏定芳是李象的爱将,而且在李象的身边工作了那么长时间了,自然也知道李象是一个什么样的脾性,该说的就说,李象的心胸还是宽广的,有足够的心胸能够面对自己的错误。

  “你说的这个事儿是个正经事儿,回头咱们得相互提醒着点儿才行,这一次去南诏也真的是胆子有点大了,如果要是不出长孙泽这个事情,我们还以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呢,现在先不提这个事儿了,回头咱们再说,还有更重要的事我跟你说。”

  李象差点就跟着这个家伙跑题了,如果要是这点小事的话,不至于让这个家伙赶紧的过来,钱平那边马上就要动手,最多两个月的时间,恐怕南诏就要向大唐请求援助了,咱们得先把军队准备好才行,总不能两个太监拿着一封圣旨就过去平定吧。

  李象简单的把这些情况说了说,咱们这边的军队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得从别的地方调兵。

  “关于这个事情属下是这么想的,土司们的军队改编的也差不多了,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也都在训练,战斗力增长的也很快,虽然和我们的老牌军队比起来还有差距,但是和南诏的军队比起来就很厉害了,要不然先把他们集结起来,过去之后肯定会有一些脏活和见不得人的事儿,要不然让他们?”

  当初训练土司军队的时候,李象就是想着这个事儿,现在听到苏定方提起来,李象自然是没有什么阻拦的,不过不能够让土司的军队百分之百充斥的一个军营,最多也就是百分之七十,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必须得是大唐的老部队,只有这样穿插起来,才能够更好的控制这支部队。

  “这个事儿交给你去做,你马上带着我的亲笔信去成都,然后让萧禹分出两万大军来,另外把咱们的六千人混合进去,一旦要是南诏上表求我们的话,让秦怀玉带着这些人进入南诏。”

  当李象的话说完之后,苏定芳立马傻眼了,合着我把所有的事儿都给忙活完了,到最后战场上的事情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全部都是秦怀玉的事儿?

  如果要是这样的话,那这个事情就应该让秦怀玉去忙活才行,凭什么我去给他打下手,到最后肉煮熟了,连个喝汤的机会都没有。

  “殿下没有您这么办事儿的,所有前面忙活的事儿都是我干,到最后让秦怀玉带着过去了,我比他差啥呀,南诏那边我也是跟着您一块过去的,所有的情况我最熟悉他一个生瓜蛋子,对那边的情况都不了解。”

  本来苏定芳兴致勃勃的料想着自己又能够上战场了,虽然这个战场比起西域的战场来稍微弱了一点,但好歹也能够上战场过过瘾,谁知道李象一句话,这家伙立马就不乐意了。

  “功劳必须得平分才行,不能所有的好事都给你了,你跟着我去了一趟南诏,只要我还是安全的,那么你的功劳一点都不会少,回到京城之后该怎么赏赐就怎么赏赐,秦怀玉之前干的可都是一些苦活,在山上好不容易把这些军队给整顿出来了,现如今要是不给人家一个露脸的机会,将来人家更憋屈。”

  李象一说这个话,苏定芳算是彻底没脾气了,他们把几大土司给解决了之后,山上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了秦怀玉,天天上山下山的,而且还要防着各处的暗箭,对于秦怀玉来说,当真是十分的困苦。

  在这一段时间里,李象可是听说了,光是上山下山,秦怀玉都已经跑死了三匹马了,真以为上山下山的路上很容易吗?人家也是吃了不少苦的,所以该让人家露脸的时候就得让人家露脸,平定土司的功劳记在了李象的身上,如果要是平定南诏的功劳在不给秦怀玉一点,即便是秦怀玉能够忍得住,他老子秦琼能忍得住吗?

  当年李象第一次带兵的时候,秦大将军可是没少照顾李象,光是这一份恩情李象还记得呢,更何况秦怀玉办事儿也的确是不错,该给机会就得给机会,苏定芳这次已经捞够了,任何功劳都不能够多吃多占。

  “得得得,我马上就去忙活这些事儿,另外六百里加急,让秦怀玉抓紧时间过来,我替他去镇守成都。”

  苏定芳无奈的说道,成都也是刚刚安定,必须得有一元大将才行,秦怀玉如果要是离开了的话,苏定方必须得立刻补上去,至于李象这边的安全,苏定芳也没什么好着急的,就如同李象所说的一样,三千多名士兵保护着李象的安全,除非是有数万大军过来,要不然伤不到李象分毫的,反而成都那边比较危险,才需要苏定方的镇守。

  看着起码远去的苏定方李象也是无语的笑了笑,手底下的将军们愿意上战场是个好事儿,可是那就得看自己这个主帅如何安排了,既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不能够让他们私人之间产生一些误会,这样才能够促进整体实力的发展,算起来咱现在也是一个成熟的统帅了,已经能够好好的让手下的人互相促进……

第950章 长孙冲来了

  有些事情李象能掌握得了,但有些事情是李象掌握不了的,比方说此刻站在眼前的长孙冲,这就是李象掌握不了的。

  李象并没有和长安城要人,因为自己这边的人足够了,但是听说自己的小弟受了重伤,长孙冲在长安城里呆不住了,再加上这个家伙已经弃文从武了,所以长孙无忌就卖了自己的老面子,到李世民那里去哭诉一番,希望能够让大儿子前往李象的身边,也算是到军队当中去历练一下。

  说的好听就是这个说法,说得不好听就是长孙冲心里有气儿,谁敢把他的弟弟给打成这样,那就必须得打回来才行。

  在长安城的时候,长孙冲可是没少打这个弟弟,光是棍子都不知道打断了多少根儿,但那是自己的亲弟弟,他自己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但如果要是被别人给折腾成这个样子的话,长孙冲的心里就一百个不满意了,所以当李世民同意了之后,长孙冲直接就用了六天的时间冲了过来,一路上几乎是不停歇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快速路修好了的原因,如果要是李象没修路的话,即便是身上长了翅膀,那也不可能以这么快的速度抵达前线。

  本以为能在这里见到自己的弟弟,结果来了之后才知道,长孙泽和他大哥走了个岔路,李象并没有让长孙泽在四川境内停留,反而是走小路直接送回长安了。

  “你早早的写一封信过来,也让你们兄弟两个在路上见一面,现在可到好了,白白跑了六天的路,到现在连个人影也没见到。”

  秦怀玉知道了这中间的事之后,整个人笑得不轻,要知道老秦家是行伍出身,受伤这样的事情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包括秦琼大将军的身上,现在还都是一大片的伤疤呢。

  在他们看来,当大哥的因为弟弟受了伤,星夜兼程的跑到这里来,这实在是有点小题大做了。

  按照他们武将世家的说法,只要是生命没有危险,别管身上有多少处伤,这纯粹就是磨练你了,只要是你能够在受伤当中起到长进,那么这些伤这些苦就没白受。

  “你胡说什么呢?谁来看那个臭小子?还不是我父亲的原因,想到殿下这边可能缺人了,所以我就带着人过来了,根本不是你们想的那么一回事。”

  长孙冲横着个脖子说道,这家伙也是在军队里待的时间长了,但是他毕竟是文官出身,所以和秦怀玉这些人还是不一样的,现在已经决定了要走武将这条道路,所以以前那些儿女情长的事儿就得离自己远点儿,省得被这些人嘲笑。

  “殿下这里缺人?缺人了你以前当文官……”

  秦怀玉正准备继续嘲笑这个家伙,不过看到李象从后面过来了,所以也就把自己剩下的话给咽下去了,此刻对李象还是非常感激的,本来这家伙在山上整顿土司军队,几乎可以说是看不到一个头,谁知道李象一直命令,马上让他到边境地区驻扎,也算是有了活了。

  苏定芳是李象手下的头名大将,而且人家的能力比自己要强的多,即便是派兵稳定南诏的话,苏定芳也比自己合适的多,人家苏定方在南诏呆了那么长时间了,算是把整个南诏都给搞清楚了,可现在这个活落到了咱的手上,还不是因为殿下心疼的?

  “参见殿下。”

  长孙冲跪拜李象的时候,脸上也有点下不来台,尤其是秦怀玉这样的武将世家子弟在这里,因为弟弟受伤了跑过来了,说出去还真是有点丢人。

  “起来吧,本来我还想着怀玉自己过去有些单薄,你来了正好路上的时候你们两个也可以商量一下,一旦要是出了什么事儿的话,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听到李象的这个话,长孙冲也是眼睛一亮,听这个意思,那就是这次的事情自己也可以插一手,原来的时候跟着父亲当文官晋升的渠道非常的窄。

  现如今披上铠甲了,只要是打胜一场仗,那么加官进爵那就是手到擒来,本以为自己来的比较晚,在李象这边得慢慢的往后排,没想到这机会瞬间就来了。

  当然所有的人都明白,这个好事儿并不是给长孙冲的,而是因为长孙泽立了功,但这家伙现在何长安养病去了,你这个当大哥的就把他的功给领了吧,反正你们是亲兄弟两个。

  当然秦怀玉也没有在意,毕竟这次的主帅肯定是自己,长孙冲也就是个副帅,即便是有什么功劳的话,那自己也是排在第一位的,这个家伙跟着喝点汤就是了。

  身为朝廷首要权臣的儿子,到前线来喝点汤,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山上的军队整顿的怎么样了?之前的时候只是书信往来,现在你亲自对我做个汇报,这次山上这些军队要当主力用的,千万别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这也影响到你自己的前途,咱们之间的事情是一回事儿,国家大事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说这个事的时候,李象就严肃起来了,下面的两位将军也是分左右站好,这个时候就如同李象所说的一样,私人关系得往后放一下,我们现在要说的是关乎到大唐的大事。

  “回殿下的话,山上的军队被我缩编成了九万人,剩下的人全部都让他们回去开垦农田了,因为当地的生产力比较弱,所以也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九万人经过了几个月的训练之后,战斗力基本上可以达到我们军队的六成左右。”

  秦怀玉老老实实的开始汇报,因为这些军队还不能够信得过,所以使用的还都是一些老式武器,不过即便都是一些老式武器,拿着刀去对砍的话,那也能够砍断对方的刀,谁让我们的刀比他们的厉害呢。

  再加上还有原来军队的辅助加上那些火炮的话,对付南诏国的军队应该是手到擒来,耽误不了李象的事儿。

第951章 融入大唐

  虽然已经听完了秦怀玉的汇报,但李象还是有点放心不下,所以带着秦怀玉和长孙冲骑马过去了,到旁边的军营里去看看。

  因为这些人都是山上的军队改编的,所以李象的安全也很重要,除了身边的这两位将军之外,四十名护卫可以说是寸步不离的跟着,虽然李象知道这么做有点寒心,让山上的军队觉得自己不相信他们,可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即便李象的胆子比较大,但该准备的还得准备。

  毕竟自己一手毁掉了四大土司的帝国,而且还让他们变成了普通的富户,不管是投降自己的还是对抗自己的,现在手里的权力都很小,萧禹这个老家伙为了求稳定,几乎把他们手里的权利都给收干净了,所以难免会有人怀恨在心,李象多注意自己的安全没坏处,当初萧禹回去的时候,一个劲的就在提醒李象这件事情。

  虽然咱们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了,但这些人就是不和你一条心,所以有些事情只能是等着时间去冲刷了,这次去南召境内办事儿,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快速的融入大唐军队,一旦要是拥有了大唐军队的荣誉和好处的话,相信其中大部分的人应该不会怀念以前的土司了。

  土司军队还是很有军容军貌的,至少李象骑着马视察的时候,并没有让李象觉得这些人不可靠,而是觉得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应该很强,如果要是大唐军队没有那些特殊武器的话,能战胜他们的也不多。

  好在一个时辰的视察没出什么事儿,秦怀玉也是松了一口气,如果要是在这一个时辰内出什么事的话,那自己这几个月的工作就等于是白费了,到时候这些人都会被列为不能相信的人,包括他们的家里人在内,或许都要有血光之灾。

  你敢对大唐的皇太孙行刺,那么你就应该知道这有多大的代价,不仅仅是你和你周围的士兵活不下去,包括你们家里的这些人都活不下去,这一下子追究下去,那可能就是上千个脑袋,刚刚缓和的关系瞬间就能够紧张起来。

  到时候别说是带着这些人去南诏国办事儿了,可能这些人立刻就会成为四川的不稳定因素。

  “山上的情况我也见过,实在是有些太拥挤了一些,从山上往下迁移老百姓的事情,你们做的怎么样了?”

  回到自己的军营之后,李象也是松了一口气,这支军队已经来到了这里,如果要是李象不管不问不是查的话,那么对这些士兵也是一种挫败,现在这种结果是最好的,士兵们见到了大唐的皇太孙之后,他们也等于是真正的大唐军队了,而且刚才李象还发表了讲话,表示会对他们一视同仁,只要他们在战场上浴血杀敌就行。

  “萧大人正在做这件事情,不过成果不是很高,按照我的想法直接给他们下命令就行,但是人家成都衙门有自己的做事方式,咱一个军方的人也就不能够管太多,我来的时候还听这个事儿了,大概迁移下来了三万多人。”

  秦怀玉因为这件事情和萧禹闹得不好,但萧禹是两朝元老,秦怀玉在朝廷内部根基不深,所以他的那一套萧禹根本就不听。

  按照他们这些年轻人的说法,只要是你把刀拔出来,山上的人就没有不听话的,你现在要用言论去感动他们,人家在山上都生活了好几辈子了,你现在做的事情是让人家背井离乡,没有强硬的朝廷法令的话,光靠感情人家能听你的吗?

  “老学究做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先给他一定的时间去折腾,等到南诏的事情完了之后,如果要是折腾不下多少人的话,再采用一些强制措施也行,反正现在我们不能够激化当地的矛盾,这才是最主要的,一个平安的四川可不容易。”

  李象也是不赞成萧禹的做法,但是既然让萧禹主政一方,那就得给人家足够的权力才行,你不能够什么事情都横加干涉,如果要是你什么样的事情都想要插一手的话,一旦要是把这老头子给惹急了,直接给你撂挑子都有可能,你能把他怎么样呢?

  说起这个平安的四川秦怀玉河长孙冲都点了点头,这里距离长安实在是太近了,如果要是这里发生什么事情的话,整个长安都有可能会震动的,李象当出动四大土司的时候,朝廷内部就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必须得让李象做出保证才行,如果要是你不能够保证胜利的话,那么有可能会动摇大唐的国本。

  当时李象也没有理这些人,幸好李象的行动成功了,如果要是失败了的话,四大土司集结起大量的军队,然后向北一路杀进长安,不要以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只是咱们谋划的比较好,把这种几率降到了最低,这才有了今天平安的四川。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储备军粮了,两万多人都已经到了边境线上,每天的吃喝拉撒也不是一个小数,四川境内很多道路正在维修,还有一些新建的道路,所以运送的速度稍微慢点儿,不过也够大家吃的了。

  幸亏李象在这里还可以兑换出不少的粮食来,所以不至于让士兵饿肚子,在南诏那边情况不明朗的情况下,李象让手下的人在这里修建了几个巨大的粮仓,也算是先给他们储存军粮了,等到这支军队前往南诏之后,直接从这里往南运粮要比从四川运粮好的多。

  朝廷对于李象的奏折,基本上已经处于一种不怎么管的状态了。

  原来李象干什么事情都有一堆人反对,因为李象做的事情他们以前听都没听过,现在你突然间要对南诏动手,他们也想站出来反对,可想想李象以前做的那些事儿,到最后几乎都成功了,谁反对谁是小丑,甚至皇上还要秋后算账,把一部分不怎么喜欢的人给推到家里去,所以这一次谁也不当那个小丑。

第952章 当兵的吸引力下降

  李世民本来想给李象制定点麻烦,毕竟李象现在做事情越来越不受管教,如果要是以后这么发展下去的话,或许自己和唐高祖李渊也差不了多少事儿。

  但是李世民又是一个要名声的皇上,平时的时候如果要是大臣不上奏本指责他的错误,他还要求大臣们专门这样做,现在李象做的事儿又不错,而且还能够扩大大唐的版图和影响力,如果要是现在去阻止李象的话,将来一旦要是酿成差错,史书上还不知道会怎么写。

  所以李世民干脆就不管这个事儿了,反正李象要是取得了胜利,那也是咱统筹领导的结果,这臭小子自己也不可能会有那么大的能耐,但如果要是出了什么问题的话,那就一股脑的怪到他的身上,反正有功咱去平分,有过全都是你的。

  当然该给的支持还是得给的,现在的四川就是李象的大后方,除了支援大批粮食之外,李世民还组织了大量的民夫,让他们到四川去帮着修路,经过前几次战争,李世民也算是看出来了,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胜负。

  除了第一次对吐谷浑的战争之外,其他的战争几乎都涉及到交通的问题,当时朝廷内部还是有很多人反对的,他们认为李象把钱花在修路上,这纯粹就是浪费朝廷的钱,本身朝廷的财政就不宽阔,你还把那么多钱扔到地皮上,这简直就是罔顾国本。

  可现在这些人都不吭声了,即便是当年曾经指责过李象的人,在公开场合也是专门给李象道歉,甚至各地还有一些万民表上来,当道路修通之后,除了打仗方便之外,他们的来往也比以前方便很多,各种各样的物资可以开始交流,各地的经济也是蒸蒸日上。

  所以当萧禹提出要在四川修路的时候,李世民立刻就同意了,从全国各地调动了一万七千多名罪犯,让他们在四川好好的修路就是了,如果要是中间敢于逃跑的话,允许萧禹直接砍杀。

  这可以说是给了萧禹很大的权力,只要是能够把四川的道路给修好,剩下的事情朝廷就不管了,现在是要钱给钱要人给人,可如果要是南诏的战争失败了,那时候所有的人都得跟着倒霉,萧禹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

  很多人觉得李象就是冒险精神太大,这其中就包括萧禹在内,如果要是让他选择的话,他宁愿先把南诏的事情给放下来,然后到京城去领功,这一次可不是闹着玩儿的,这么多年这么多人都没有把四大土司给解决了,咱们把这四个刺儿头给解决了,这可以说是功德无量。

  如果要是回长安的话,上上下下的人都会受到封赏,可没想到李象没那个功夫,竟然是再次把南诏的战火给调起来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个挑战,好歹你也先把前面的功劳给领了,然后再来做后面的事儿也行。

  可惜人家李象没这个功夫,人家是一个干实事的人,不可能因为这些功劳就停下自己的步伐很多,跟着萧禹的萧家子弟也是有功劳的,他们也不理解李象的这个做法,现在只能是跟着李象一条路走到黑,谁让朝廷把萧家子弟当成李象的手下呢?

  四川这边已经是万事俱备了,就差南诏那边送个奏折过来了,所以这几天大家都在盼望着,看看钱平能够把那边搞成一个什么样子,按照他们现在准备的这个心态,那就是越乱越好,最好连一个规矩都找不到,那我们过去的人才能更多。

  对于这些土司军队来说,他们最近一段时间也见识了大唐的强大,现在有这样的一个机会让他们加入大唐,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上天恩赐的机会,而且下山之后生活也比原来在山上好了很多,至少不需要吃那些野果和树皮了。

  以前山上粮食不够的时候,很多人都得靠这个东西来充饥,并不是说家家户户都有足够的山珍野味的,所以很多人还是会饿死的,现在只要是进入大唐的军队,按照大唐朝廷给的俸禄,一个人当兵,几乎全家人都吃喝不愁,当然你想过上富贵日子是不行的,但也绝对饿不死你全家。

首节 上一节 270/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