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301节

  李世民能够成为一个明君,这绝对不是靠着吹嘘的,再这样高兴的快要昏头的份上,还能够想到正在扶桑浴血奋战的将士们,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至少已经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皇帝了。

  “皇上圣明。”

  人家李世民都拿出两万两银子来了,下面的大臣们要是不高呼一两句的话,那实在是有点儿过不去,虽然这笔钱并不是很多,但是也占据到这里的十分之一了。

  如果要是李象的话,或许能够把这个数字乘以十,但李世民来钱的地方并不多,虽然和李象合伙干了不少的买卖,但李世民花钱的地方也是多,手底下那么多人需要笼络,尤其是在李象咄咄逼人的状态下,如果要是不把这个钱给花出去,那手底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被李象给收买了,所以这些年李世民的日子过得也不宽裕。

  再一个就是关于情报机构的,李象的情报机构早已经超越了李世民手下的黑衣人,他并不是不知道这个事儿,实在是手里没有足够的钱,这些年也只能是让黑衣人维持原来的规模,现如今有了这笔钱之后,还能够给他们支援一笔,让他们发展的庞大一点,就算追不上李象手下的人,那也不能给我差太大了。

  “启禀皇上,根据吴王的奏折,目前已经占领了长崎和福冈两地,他们暂时没有往其他地方进军的打算,扶桑方面也已经是派出了一名亲王进行谈判,这是谈判的大体纲要。”

  房玄龄看到李世民说完了钱的事儿,也得把前线的一些情报给汇报一下,如果要是李世民对那边的事儿都不知道的话,保不齐回来之后就要给人定罪,人家可是三天一封奏折,前线的事情都给汇报着呢,没有一点儿妄自下定论的地方。

  李世民在别人的面前,对于扶桑那边的事情不怎么在意,毕竟自己是大唐皇帝,扶桑那边只不过是一个小国而已,如果要是对那边的事情太过于在意的话,那还真是抬举他们了呢,所以每次都是看一眼就扔一边了。

  不过李世民的本领是十分高的,过目不忘虽然做不到,但大体的内容都是能够记得的。

  按照这奏折上所说的,割让这两地为大唐领土,这两地的老百姓也全部归大唐统帅。

  同时扶桑必须要开辟五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而且扶桑的对外贸易要全部交给大唐来做,也就是说从现在这个时候开始,除了扶桑的一些渔民之外,其他的船只绝对不允许下海,所有的商品都得让大唐的商人来包办销售。

  所有商品的价格都采取定价制度,也就是比成本稍微高一点,如果要是有人敢于走私货物的话,那么必定会有严厉的刑罚等着这些人。

  “这小子把这一条给弄出来,这有什么意思吗?不是说的要占领整个扶桑吗?”

  李世民有些奇怪的说道,虽然下面署名的人是吴王李恪,但李世民很清楚,那个儿子无非就是一个木偶而已,后面操作的人还是李象。

  “这一点微臣也不太明白,不过太孙殿下应该有他的意思,临走的时候太孙殿下曾经说过,这一次在扶桑的战争,咱们要温水煮青蛙,不能够打的太激烈了,如果要是太激烈了的话,对我们下面的士兵也不利。”

  房玄龄想起了李象临走时所说的话,或许这就是温水煮青蛙的一些步骤。

  “在给我们兵部的奏折上,太孙殿下也曾经提起扶桑战争是不需要朝廷拿出一文钱的,所有的钱都要让扶桑人支付,或许这也跟那个有关系。”

  兵部尚书李靖也想起了往日的一封奏折,虽然现在没有拿在身上,但所说的是没有一点假的。

  李世民听了他俩的话之后也就不去管扶桑的事情了,反正让李象有点事干,总比待在长安要强的多,当李象待在长安的时候,李世民总感觉到浑身不自在,还不如现在在外面去统筹一件事情。

  “那就让李象前往扶桑,当做朕的代表去谈这件事情,朝吴王李恪回京改封蜀王,回京三月后前往封地。”

第1069章 吴王回国

  其实对于把两个王爷放在前线,朝臣们早就觉得不太对劲了,现在李世民能够做出这个决定,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李象一直待在高句丽,吴王李恪呆在扶桑,但所有的人都明白,吴王在前线就是个摆设,根本就没有必要。

  但是大家也不敢把这个话说出来,安排这件事情的人是李世民,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咱们这些人也不好妄加揣测,如果要是揣摩对了的话,对咱们未必有好处,但如果要是揣摩错了的话,那么一条罪责肯定会加在你的身上,所以这些人都没吭声。

  现如今吴王改封为蜀王,这很明显就是不想让吴王待在京城,但同时也不让吴王在扶桑了,蜀王所管辖的地区是四川周围,说的确切点是成都周围,那里也算是李象的大本营了,把蜀王给放到那边去,这也是给李象找麻烦。

  不过相比较于之前的麻烦,这个麻烦可就小了很多,而且四川那边还有很多肖家的官员,这些人可都是李象那一系的,就算是李恪到了四川,恐怕有些事情也是施展不开手脚的,说到底这个王爷当的还是憋屈。

  不过因为四川兵离南诏的原因,现在南诏的事情也不能说都解决了,万一要是南诏有什么事情的话,吴王随时都可以骑兵南下,那个时候李象的影响力就没有那么大了,李恪也能够找到一个立功的机会。

  “启禀皇上,此事有些不妥,按照亲王的分封,吴王应该在蜀王的前面,但此次吴王并未做错事情,擅自改封为蜀王是不是?”

  萧禹已经从四川回来了,现在也当上了刑部尚书,算是朝廷的高官之一,只是以前的时候他从来没有给吴王李恪说过话,毕竟两人之间的关系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两人都属于大隋朝那一系的,但今天这家伙站出来说话。

  其实所有人都觉得这件事情不妥的,但没有人吭声,谁愿意给李恪说话呢?杨妃娘娘眼看着是现在最火热的后宫人选,但李世民没有立后的打算,所以杨妃娘娘到最后也就是个贵妃,外面又没有可以支撑的基础,李恪之前的时候又战败过,所以谁会管这个呢?

  如果要是别人提出来的话,李世民少不得要思考半天,但这个话是从萧禹的嘴里说出来,李世民就知道是真正的不妥了,刚才的确是一时想起来的,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其实从封王的字儿上来说,秦王晋王一直都是排在最前面的,吴王蜀王自然就更次之,李世民所有的儿子都想要被封为秦王,主要也是想着能够占个好彩头,李世民就是从秦王府当上的皇上。

  但可惜的是,李世民并没有把这个字儿给封下去,所以魏王李泰和吴王李恪就是最尊贵的两个王爷。

  现如今吴王改封蜀王,人家又没有犯错,这的确是让满朝文武会做过多的猜想,萧禹把这个话给说出来,就是因为以后的时候他可能和以前不一样了,李恪到了四川之后,肯定会和他们家的子弟交往过深,即便是萧禹在怎么避嫌,到最后还是会被牵连进去,还不如一开始的时候就做个好人,卖个人情给李恪。

  “那就加封其次子为成都王。”

  李世民也是政治场上的老人了,李恪的嫡长子早就已经封王,现在到了次子了,封一个成都王,这可不是那种没有封闭的垃圾王爷,这可是有封地的。

  父子两人的封地都在蜀地,这以后肯定就长居于那里了,现在的四川可是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那种地方谁都不愿去,现在已经被萧禹改造的差不多了,李恪父子两人过去纯粹就属于摘桃子的那种,不过萧禹和李恪之间的关系说不清道不明的,如果要是被别人摘了桃子的话,萧禹的心里还有些不舒服,但如果要是被李恪给摘了的话,他心里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万岁英明。”

  此事也算是告一段落了,不过兵部尚书李靖并没有退回去,他还有另外一个事儿要说,按说一地的王爷应该掌管军政大权,但是四川这个地方又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毕竟作为攻击南诏的后续阵地,本地的钉钉数量可是不少的,之前的时候是长孙冲在负责,如果要是李恪过去的话,这该谁来负责呢?

  “关于这件事情还是延续以前的,暂时不对军队做过多的调遣,等到南诏稳定下来之后再说。”

  李世民这么一说,大家的心里又给吴王李恪悲哀了半天,本以为过去之后能够掌握一些权利,现在看来除了民生的事情之外,其他的事情还是和你无关,民生的事情虽然名义上归属于王爷掌握,但朝廷又在当地派了那么多的官员,处处掣肘的很。

  “不过兵部草拟一个提案,让吴王在四川练兵,统归为三个营,人数在一万五千人左右。”

  李世民的操作越来越让人吃惊了,今天反转的事情也越来越多,大唐大部分的军队都还掌握在兵部的手里,但这些军队的战斗力不高,真正战斗力高的军队全部掌握在李象的手里,此刻就算是让吴王训练军队,训练出来的也比不上李象之前的军队。

  李象之前的时候已经给朝廷上书了,要裁撤一部分没有用的军队,这样能够节约出大量的财政收入来,但现在李世民还要让吴王练兵,真不知道这老爷子的心里想的是什么。

  其实李世民的心里也苦,既要平衡朝廷大事,也要平衡自己家里的事情,吴王一直都是他比较看好的一个儿子,但无奈薛延陀驿站算是把所有人对他的寄望给打没了现如今如果要是不给他找点事的话,恐怕这个儿子会慢慢的衰落下去,这绝不是李世民愿意看到的。

  本想着吴王能够在扶桑有所起色,但吴王又不愿意和李象产生矛盾……

第1070章 大海的那边

  李象接到这些奏报的时候,这都已经是七天之后了,虽然大唐境内建立了快捷的联系渠道,但是相距毕竟太遥远,总不可能和现代社会一样,随便用个微信就能够传递消息,如果要是这样的话,大唐的发展速度至少还能够快上两倍以上。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些安排怎么一点都看不懂呀,殿下?”

  苏定方看着信件上的安排,每一条他都看不懂,真不知道李世民是个什么意思,得亏也就是跟着李象的时间长了,如果要是跟着李象的时间不够长的话,他也不敢把这个话给说出来,这毕竟是揣摩圣意,说出去可是杀头的大罪。

  “有些事儿你不用管,你是不是想着去扶桑,现在是不是让你去扶桑了,这个事儿解决了就行了,其他的和你也没有什么关系。”

  听完了李象的这个话,苏定芳还真是仔细的想想,其他的事儿真的和自己没关系,干脆也就当做不知道就是了,反正上层有什么变动,那也是李象需要考虑的事儿,自己只要好好的跟着李象就吃不了亏,这已经是好多次验证过的了。

  上次在薛延陀战败之后,李象本来想着把吴王李恪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本来已经是初见成效了,但无奈自己长时间不在京城,李世民也发觉了这件事情,吴王李恪的心里还有些不认输,所以这件事情周而复始的各种反复。

  从那以后李象也就不在这件事情上动脑筋了,对于李象来说,吴王李哥的确算是一个人才,但他在李世民那里也是一个人才,所以李世民把这个人盯得非常紧,甚至是关键时刻还想要用这个人来制衡自己,所以李象就把眼光放在别的地方,没有必要一棵树上吊死,现阶段还不是和李世民闹腾的时候。

  “殿下,咱们是要出海了吗?”

  永宁带着自己的小丫鬟从远处蹦蹦跳跳的过来,苏定芳也就下去准备去了。

  “你不是念叨了很长时间了吗?说要跟着我一块儿出海去看看,这次就带着你到大海的那边去看看。”

  李象笑呵呵的说道,永宁这段时间跟在李象的旁边,这日子过得无比舒服,因为在李象的身边不需要那么多的勾心斗角,李象也不知道该如何给自己这个傻媳妇说,其实现在这一段时间李象也不知道对错,或许应该把永宁留在长安才对,如果要是这一次东征扶桑回去之后永宁还完好无损,那就说明在皇宫里及格了。

  永宁如果要是留在东宫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穿着永宁出事儿,所以李象还是带在外面比较好,让你们这些人从根上就断了这个想法。

  永宁如果要是留在东宫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穿着永宁出事儿,所以李象还是带在外面比较好,让你们这些人从根上就断了这个想法。

  “那可太好了,我还从来不知道在海上航行是个什么感觉呢。”

  本来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但是当永宁把这个话说出来之后,李象脸上的笑容就没有了,在海上航行和在江河湖泊上还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永宁这种没有去过海上的人,这一路上或许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美好。

  准备了几天的时间,李象就带着永宁上船了,如果要是李象不去的话,吴王就不能够擅离职守,李象到了之后李恪才能够返回长安接受册封。

  可是湖里并没有什么风浪,即便是有的话,那也不可能会对船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在大海里就不一样了,李象选择的是最大的军舰长度已经达到了七十米,可即便是这样,这在大海当中也是一叶扁舟。

  可是湖里并没有什么风浪,即便是有的话,那也不可能会对船造成太大的影响,但是在大海里就不一样了,李象选择的是最大的军舰长度已经达到了七十米,可即便是这样,这在大海当中也是一叶扁舟。

  本来永宁想的是站在船上看远处的美景,但此刻只能是在丫鬟的照顾之下,不断的把肚子里所有的东西都吐出来,包括这几名丫鬟在内,都也是强撑着伺候的。

  苏定芳这家伙果然和别人不一样,这家伙的确是有成为大将军的身体,别的人都已经吐的不行了,但这个家伙还是精力旺盛的,在船上跑来跑去的,丝毫没有任何晕船的影响。

  至于船上的士兵就不用担心了,他们全部都是老兵,而且在这条航线上跑了好几次了,对于航线的掌握已经是炉火纯青了。

  整整在海上飘了一天两夜的时间,终于算是看到远处的陆地了,永宁整个人也是小脸儿瘦了一圈儿,李象非常心疼的抱在自己怀里,这要是再航行一阵子的话,恐怕永宁就要把自己的胆汁给吐干净了。

  福冈码头上已经挤满了人了,这些人都是来迎接李象的,吴王也早早的接到了朝廷的圣旨,对于在扶桑的这些事情,吴王其实也早就不愿意了,很明显自己不管多么努力,到最后所有的人都还认为自己是个傀儡,还不如前往四川呢。

  虽然四川的军政大权都在李象的人手上,但皇上也给李恪找了一个好活,那就是训练一万五千人的新军,这件事情李象的人是插不上手的。

  至于程咬金和秦琼,他们对于李象的到来也很欢喜,这小子经常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新的玩意儿,所以当听说李象要来的时候,这俩家伙也是最为高兴的。

  当然不高兴的就是丁图了,本身丁图的手里有各种各样的权利,现在李象来了之后,恐怕这些权利都要收回去了。

  不过有好处就有坏处,虽然手里的权利被收回去了,但出了事咱也不用在前面顶着了,上面有人管着这一切这也是最好的事儿。

  一番欢迎仪式过后,李象先把永宁公主给安顿好,海上的这几天的确是劳累坏了,安顿好了之后才出来见这些大人们。

第1071章 北宫白亲王

  “见过殿下。”

  周围士兵们雄壮的声音,让吴王的心里又有些不舒服了,虽然当天他来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场景,但很明显那些人中气不足,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但今天见到李象的时候,这声音可以说是发自内心的。

  李象给这些人摆了摆手,然后弯腰行礼,这里最大的毕竟是吴王,该有的礼数咱得有。

  “三叔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了,看脸色也真是受了不少的罪了,这海边就是这样,应该做足防护才是。”

  李象的嘴里经常有新词儿,这些人已经见怪不怪了,不过看他们都是被晒得不轻,海边的日照就是充足,这些人又没有任何的防护措施,所以现在看上去都黑黝黝的,好在这些人都比较壮。

  “我的苦日子应该结束了,等你来了之后,我就可以和你做交接了,这边的事情还麻烦着呢,扶桑朝廷也不是那么好打发的,不过我可是要到四川去享福了,你和你的部下把四川弄得那么好,没想到被我捡了便宜了。”

  吴王李恪是个爽快人,该说的话都能说出来,说实在的他也不愿意在这里继续待下去了,毕竟是一个没有结果的任务,现如今能够到四川去,那也比在这里要强的多待在长安城无非就是一个闲散王爷,李世民也不会让他们掌握兵权的,还不如到四川去。

  “都是我们大唐的地盘儿,什么叫做你捡了便宜,将来你肯定能够比我做的更好,四川的老百姓也算是有福了。”

  李象说话一向非常谦虚,吴王李恪在旁边也点了点头,他已经是安排好了船了,明天早上的时候就会起航,当李象来了之后,吴王李恪是一点儿也不愿意在这里待着了,从生下来那一刻开始,吴王李恪对兵权就有一种执着,早先远程薛延陀的时候,他就认为那是自己的一个起点,可没想到在这上面栽了一个大跟头。

  现如今又能够掌握一支军队了,虽然只有一万五千人,相比较于整个大唐少了点儿,但是在李世民所有的儿子当中,这已经是排在前面了。

  当天晚上也有晚宴,但是吴王李恪喝了两杯酒之后,直接就带着手下的人离开了,人家是一个有眼力劲儿的人,知道李象要和军队里的这些人拼个酒,人家要是留在这里的话,那这些人喝的都会不舒服,毕竟他坐在主位上。

  “这吴王也是心里难受,说白了从来到扶桑开始,没有一时一刻不难受的,现在皇上终于是想通了,既不会让你不舒服,也不会让他不舒服,更不会让我们不舒服。”

  吴王刚刚离开,程咬金的大嗓门就开始说话了,旁边的秦琼大将军也是无奈的摇了摇头,不过并没有说什么,这里面的人都是李象的心腹,这家伙又是李象的岳父,所以愿意说就说吧,即便是李世民知道了的话,那也是知道程咬金的为人的,总不能把这家伙的嘴给堵上,李世民也干不出那种事儿来。

  “岳父大人这一段时间在这边辛苦了,秦大将军也辛苦了,我敬两位一杯。”

  李象并没有就着刚才那个话题说下去,虽然这里都是自己的人,但是犯忌讳的话最好还是少说,如果要是真的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的话,虽然不会处罚程咬金,但至少会把他们归为一个整体,到时候心里总归是不满意的,让皇上不满意,那指不定到什么时候我就给你派个苦差事。

  “喝酒喝酒。”

  秦琼大将军笑呵呵的说道,人家这样的人才是聪明人,不管是跟着李世民还是跟着李象,所有的话都只说一半儿,如果要是和程咬金一样大舌头,那不知道惹多少祸了,有些话程咬金可以说他秦叔宝就不能说。

  主要原因就是原来他就是个有心思的人,但程咬金给大家的感觉就是没脑子的人,李世民也能够适应这样的程咬金,如果要是程咬金天天动脑子的话,他未必能够保住现在的荣华富贵。

  “别说这些糟心的事儿了,对面的谈判人员到底是谁?我听说是天皇的弟弟?”

  李象把话题引到了扶桑这边,这也是让他们少说一些犯忌讳的话,虽然军队当中大部分的人都是自己的人,但还有一小部分的人不是自己的人。

  “天皇的弟弟北宫白亲王,此人和我们见过一次面,一句话都没说,这也就是吴王殿下心情好,如果要是换了别人的话,估计一巴掌就要打上去了,无非就是一个小国的王爷,还真把自己给弄到天上去了。”

  丁图这个时候喝的也有酒了,说话也就有点大舌头了,对于扶桑的这个王爷,他可是从眼角就没看上的。

  当然第一次的时候双方仅仅是见个面,并没有对实质性的问题进行会谈,咱们也不能对人家动手,但接下来就不能够那么文明了,要不然还真以为我们大唐是文明之人呢,现在这个时候我们不想文明。

  “派出去密探了吗?攻占了福冈之后,整个扶桑的高层和老百姓都是怎么说的?”

  李象吃了一口菜说道,现在上层的风向和下层的风评都是很重要的。

  “上层分为了两派,一派人主张和我们打下去,并且也在积极的组织军队,另外一派主张投降,目前投降派占上风,至于老百姓这边,好像关心的不是很多。”

  丁图是这些事情的组织者,李象当然知道扶桑的老百姓是怎么回事,大部分只知道自己所在区域的大名,对于整个国家还没有那么强的感觉,所以只要是不杀到他们自己的地盘上,他们是不会关心这种事的。

  “反抗派集聚起多少的军队了?目前在什么地方?”

  一听李象说这话,大家立马就来劲儿了,之前攻占了福冈之后,所有的进攻都停下来了,主要也是因为李恪不愿意承担责任,现如今李象来了之后,各种各样的自主性就多了。

首节 上一节 301/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