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第335节

  但如果要是用21世纪的地图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安南国的河内。

  真没想到这里竟然是大唐的地盘,这让李象感觉到有些吃惊,但是船上其他的士兵却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这里在隋朝的时候就归我们管,难道不应该是我们的吗?

  “交州周围还有多少土地是我们的?”

  李象虽然记忆里有一张大唐地图,但是对于南端的情况真的不怎么了解。

  “禀报殿下向西大约还有50里,过去之后就是真腊的国土,向南还有270余里。”

  听到这个数字之后,李象真是吃惊的不轻,还以为交州就已经是到了边境线了,没想到周边还有那么大的一块土地,原本李象是想着以我国云南为基地的,现在看来远不用这么打了。

  在海上大约航行了一天的时间,李象他们就来到了交州境内。

  在此向南,还有爱州骥州两个州。

  不过那两处发展的不怎么样,顶多也就是比一个小城镇稍微大一点,当地生活的老百姓虽然不少,但普遍比较贫穷,而且这里处于大唐的边境地区,汉人的数量比较少,朝廷也不怎么注意这里。

  “微臣阮元甲,叩见太孙殿下。”

  当李象踏上交州的土地的时候,交州刺史已经率领手下的官员们在这里等着了,可惜李象已经见过杭州刺史的庞大队伍,所以对眼前的这只小队伍感觉到有点寒酸。

  听到这个姓氏的时候,李象就知道这个人不是汉人。

  “你是哪个族的人?”

  李象知道在这块土地上肯定也有汉族人,只是大部分都被打压了。

  “回殿下的话,在下是京族人,但我母亲是汉人。”

  听到他的母亲是汉人李象脸上稍微好看点,其实听说李象要来这边的消息之后,这些异族官员一个个都吓得不轻,李象和李世民的想法可不一样,李世民可以委任外族官员,但李象从来不相信这些外族人。

  扶桑的事情就能看得出来,李象根本就不允许扶桑人和汉人通婚,可以说是从根本上杜绝了扶桑入侵的可能。

  “给本王说一下当地的情况。”

  李象对于这里的情况不是很了解,霍去病虽然了解过一部分,但肯定没有这些地方官了解的深。

  “回殿下的话,我们这里处于整个大唐的南端,在我州的南方,还有大唐的两个州府……”

  这家伙的汇报基本上和霍去病差不多,只不过更加详细了一点。

  整个区域内大约有人口将近10万人,各族老百姓都在这里混杂居住着,而且还相互通婚,被汉人管理已经有将近40年了。

  在这期间也出现了很多别族优秀的人员,比方说眼前的这个家伙,他就成为了交州刺史。

  “你们家应该是当地大族吧?”

  李象记得这个姓氏在真腊很常见,而且还有人当过将军和更高层次的官员。

  “回殿下的话,我们算是当地的五大族之一,不过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称五大族了。”

  隋文帝当年派人占领这里的时候,也害怕当地势力死灰复燃,所以对当地的世家大族来了一次连根拔起的摧毁。

  从那个时候到现在虽然已经经过了将近三四十年的时间了,但是从目前这个情况来看,当地还没有恢复过来。

  不过汉人在这个区域生活的极为困苦,主要也是因为被当地各族欺负,不过随着李象的到来,当地的汉人应该是看到了崛起的曙光。

  “你们当中谁是汉人?”

  李象看了看下面的一批官员。

  让李象吃惊的是这些人当中竟然没有一个汉人,交州刺史手下十数名官员,竟然全部都是外族人担任。

  李象想起了安史之乱,安禄山那家伙严格来说也是一个外族人。

  可惜的是大唐皇室对此视而不见,毕竟大唐皇室当中也有胡人的血脉,可既然要保住汉家江山,那么有些事情必须得做的有边界感才行。

  阮元甲看到李象的一系列动作,这家伙内心当中也有点害怕,早先担心的事情终于是发生了,本以为李象第1次是来视察的,不会对这里有太大规模的动作,但没想到现在已经开始了。

  “你们过来。”

  李象对着远处的一批低级官吏说道,这些人是没有资格和李象进行回话的,但是听到李象的话之后,这其中只有几个人过来了,剩下的人还是在原地站着。

  “%&~^0^”

  阮元甲乌里巴拉的说了几句话,李象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除了这几个人之外,剩下的人竟然连汉话都不会。

  “你们几个是汉人?”

  李象看着这几个跑过来的。

  “回殿下的话,小的是汉人。”

  李象本以为这几个人是汉人没想到只有其中的一个,是在当地的官僚系统当中,汉人所占的比例实在是太低了,中高级官员排不上,没想到在低级的官吏当中,汉人的数字也如此的少,数十名官员当中只有一个,而且看样子品级是最低的。

  “你担任何职?”

  李象的脸上已经没有笑容了,这在大唐的边疆地区并不是个例。

  “回殿下的话,交州驿…”

  此人小声的说道,很明显自己的官职拿不出手,原来仅仅是一个管理驿站的人。

  “从现在开始你是交州长史。”

  李象瞬间就给这个人升官了,而且是仅次于交州刺史阮元甲。

  “殿下,此事万万不可……”

  当李象的话说完之后,一群高级官员瞬间就要跪下。

  阮元甲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你们能说这个话吗?都不想活了吗?不知道这江山姓什么吗?

第1186章 汉臣的比例低

  果然在他们说出这个话之后,旁边的霍去病已经把把手放到了刀柄上,别看你们是大唐的官员,但如果要是往前靠一步的话,说不得你们的脑袋要搬家了。

  以前朝廷也出现过很多人到这里来巡查,但是都被他们给糊弄过去了,按照朝廷的规定,边疆地区的官员虽然没有规定是哪个民族的,但是各民族之间必须得都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行。

  可不管是谁规定的他们这个地方很明显是没有按照朝廷的要求去做,在这么多人当中只有一名汉人官员,而且还是只管着当地的驿站,这相当于一个送信的差事。

  “你们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本王不能够任命一个地方官吏吗?”

  李象冷笑着说道,当地的这些人官官相护,为了达到他们的权力体系传承的目的,他们把所有的汉人都排除在外,当然每年该交的税收也得交上去。

  长安城的官员们来审查的时候,这些人往往都会送上一笔重礼,然后长安城的官员就那么回去了,这也是因为那些不负责的官员,所以才有现在这种情况,如果要是一开始他们都按照大唐律例来检查的话,那也不可能会出现这样的事。

  李象看了一眼旁边的张九里,当初在四川的时候,张九里就做了这么一出事,这家伙七上八下的,算是把整个四川经营成自己的独立王国了。

  但就算是那样张九里有一件事情是保得住的,那就是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是汉人,土司老爷们只能是在他们自己的领地上,不能够到汉人的领地上。

  可现如今这个情况就不一样了,汉人在官员当中的比例过低,那么下面的老百姓也就可想而知了,他们肯定平时的时候也是备受欺辱,但是因为官方没有人给他们说话,所以就算是吃了亏的话,那他们也只能是自己忍着。

  “殿下可以随意调配我们这里的地方官员,吏部官衙的文书早日已经到了。”

  阮元甲小心翼翼的说道,这个家伙可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和李象对着干,一旦要是惹怒了李象的话,想想以前李象在四川干的事情,他可不想拿着全家人开玩笑。

  张九里的全家被发配边疆,那是因为这家伙对李象还有用处,所以才有这样的结果,我们这些人对李象有什么用呢?从战场上刚刚下来做任何事情,可不会考虑的太多,真要是一句话被杀了全家的话,那也只能怪你自己倒霉。

  别看你们这些地方官员,平时非常的威风,但是也得看看对面的对象是谁,如果要是从扶桑回来的皇太孙殿下的话,那你们最好还是夹起尾巴来做人,要不然的话皇太孙殿下会让你知道长幼尊卑。

  听到阮元甲这么说,在场的地方官员也纳闷了,以前大唐朝廷派人来的时候,阮元甲都是软硬皆施,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把这个人给弄走了,实在碰上那种不开窍的,他们就得在当地装神弄鬼,又或者是给这些官员们下毒,总之让他们在这里呆不下去。

  可现如今那些办法有用处吗?看看皇太孙殿下带来的这些军队,那可比我们地方的军队厉害的多,更何况地方军队敢于对皇太孙殿下动手吗?那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说句实在话,从隋朝到现在,当地的原住民一直都在反抗,可是也没有闹出多么过火的事情,朝廷对于这样的地方也没有做过多的干涉,只要是他们名义上承认还是大唐的地方,再加上每年的税收都按时交上去,至于当地的地方官员到底是谁在做,朝廷基本上不会多问。

  李象今天的事情其实是做的有些过火了,按照他们当地这些人的看法,李象这么做肯定是要出乱子的,我们已经延续了那么长时间的习惯了,李象来了之后就打破了,当地70%以上都是京族,如果要是让汉人来当官的话,你看看这些人会服从吗?

  “那我给你两天的时间,你下去给这些人好好的宣扬一下,让他们也都知道朝廷吏部的文书是怎么说的,另外就是好好的整理出一份奏折的说说,你们这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如果要是你不想整理这份奏折的话,那么就按照朝廷律律的规定,把该空的官员给我空出来。”

  李象指着下面这些人,说道李象可不仅仅是提拔一个长史那么简单,而是要让当地从根本上改变。

  以前的时候李象没来过这里,所以你们愿意怎么样都是你们自己的事儿,可现在李象来到这里了,那么原来那套不合理的章程就都得改。

  下面的官员们听到李象这么说,他们的脸上也都露出了愤怒之色,这让李象感觉到有点奇怪,在扶桑的土地上,自己都能够想干什么干什么,可没想到回到了大唐的土地上这些人竟然敢对自己呲牙了。

  莫非这里又是一个四川吗?就算是一个国中之国,李象也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保留,但如果要是提出来又或者是诉诸实践的话,那就得试试我大唐儿郎的刀是不是锋利了。

  “微臣遵旨,臣马上下去检查这些官员,争取在两天之内给殿下一个完美的答复。”

  阮元甲还是非常配合的,这家伙从没有干过太多的缺德事儿,他也是维护了当地汉人的利益的,所以在这一方面他没有什么好害怕的,就算是李象找人去查的话,他也是一名合格的地方官员,至于下面的这些人就不好说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都干过。

  “若是你调动不了当地的军队的话,那就去找霍将军,将军会给你调动军队来办这件事情的。”

  李象似乎也看出了他的为难,所以立刻就让霍去病给他调派300兵丁,这些人足可以压住当地的军队了。

  阮元甲听到这个话之后,赶紧的就去找霍去病帮忙了,除了十几个衙役之外,其他的人他还真调不动。

第1187章 查抄大户

  阮元甲虽然是当地人,但他和当地的世家大族不一样,此人是靠着科举取士当上这个官的,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但他真的就是走的这条路。

  当地通往上层的通道都被各大家族给把持了,他们既不允许汉人上位,也不允许那些寒门子弟上位,可是随着大唐的改革,他们发现原来的路子走不通了,所以这些人就开始迂回了,让阮元甲这样的读书人上位。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还算是他们京族的,人,即便是出了什么事情,大家也比较好商量,可如果要是让汉人当了这个地方官的话,那他们的日子可就没这么好过了。

  就拿现在的情况来说,大唐朝廷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摊派,但是都被他们以各种各样的理由给糊弄过去了,阮元甲是他们捧上去的,所以只能是听他们的话,如果要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又或者是偷偷给大唐朝廷汇报的话,那么他们可以在新的人选当中再挑一个。

  这些年受到大唐朝廷的启发,当地的读书人也不少,尤其是那些寒门子弟,他们也都能够考得功名,再加上世家大族的运作,这些人也就坐到了现在的位置上。

  如果要是李象不来的话,那么这些人的运作会一直延续下去,一直延续到这里独立为止,只要是中原王朝出现混乱,那么他们立刻就可以宣布独立。

  当地的士兵也一直受他们的调派,并且他们也经常给士兵宣扬一些有悖于大唐的思想,虽然这里是大唐的土地,但是他们却告诉士兵们,所有的钱粮兵马都来自于当地,何长安城那边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你们也不需要效忠大唐。

  按说这种宣扬如果要是被长安知道的话,任何人都保不住他们的性命,可无奈这个地方太偏远了,这里距离长安城有几个月的路程,翻山越岭的不知道会走多长时间,即便是有人想把这边的消息汇报上去,但也是状告无门。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李象竟然是从扶桑过来了,虽然他们也听说了很多关于李象的消息,但他们认为这种贫穷的地方,李象是不可能看在眼里的。

  所以听说李象要路过这里的时候,地方官员们也没有在意,顶多也就是过来给李象磕个头,然后带着李象在当地溜达两圈,接着李象就会从这里转道前往南诏了。

  可没想到李象来了之后并没有急着走,反而是把所有的地方官员给清查了一遍,这一下子他们做的事情就捂不住了,阮元甲这个家伙也是一条奸狗,看到李象带来的军队实力强悍,这家伙竟然是倒到长安那边去了。

  当天下午的时候,各大家族就接到了官府的文书,让他们家里多少要让出几个位置,来毕竟按照大唐律例,当地至少要有1/3以上的汉人官员才行,你们现在把官职都给分割完了,如果要是你们不让出来的话,该如何给李象交差呢?

  “我们不能够这么做,如果要是我们一开始屈服了的话,那我们在当地所有的势力都会丢失,我看他带来的人也不多,不管多么精锐,不可能是我们的对手,长安城离我们还远着呢,大不了反了就是了。”

  说话的人是胡家家主胡亮志。

  胡姓也是这里的大姓,掌控了全州上下1/10的官员,并且还掌握着当地的运输业。

  长久以来,他们把持着通往内地的通道,让他们的家族赚了不少的钱,如果要是李象重新洗牌的话,那就等于他们家族没有了官府的支持,那么家族所获得的利润肯定会直线下降。

  到时候先不说该如何和各大家族竞争,光是家族上下这几百口子,人如何养活他们都是一个大问题了,总不能让他们这些贵族去种地吧?更何况当地还没有多少平原。

  “你说的可真是容易,长安城距离我们的确是不近,暂时也奈何不了我们,可是南诏和我们的距离非常的近,更何况我们脚下的土地还是大唐的土地,在我们的境内还有三成的人都是汉人,他们可都盼着太孙殿下进行改革呢。”

  以往南诏还是一个国家的时候,他们可以说是非常安全,大唐的军队如果要到他们这里来,那必须得走很长时间的路才行,等到走过来之后,多少的雄心壮志都被磨平了,再给他们塞上一点钱,然后伺候的好一点,不管多么大的问题都能解决。

  可现在这个情况不一样了,南诏已经变成了大唐的属地,而且大唐在南诏还驻扎了不少兵力,如果要是太孙殿下去调兵的话,最多也就是两天的时间,在南诏土地上的军队就能够杀过来。

  其实他们还漏算了一点,主要也是因为他们对大唐不太了解,他们所有的领地都在海边,大唐水师如果要进攻他们的话,根本就不需要从南诏调兵,光是李象携带的大唐水师就够他们喝一壶的,甚至在某种方面,他们的武装力量还赶不上扶桑人。

  众人你一言我一句的,到最后也没有商量出一个方案,主要是以前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李象做事情的确也不是普通人的做事方式,而且也没有给他们考虑的时间,直接就把命令给下达了,这可当真是有王者风范,只是苦了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了。

  “启禀各位大人,阮大人的文书又到了。”

  他们还没有商量出个事儿来的时候,阮元甲的文书已经第2次送到了,这个家伙虽然是个京族人,但很明显要靠到李象那边去了。

  “这个混蛋看来是忘了谁把他给捧上去的了,那我们就应该给他点颜色才行,让他知道谁才是他的主子。”

首节 上一节 335/4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