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任务就和他不一样了,要把港口整修出来,现在的港口肯定是不行的,稍后会有专门的人和你对接,在整个交州征伐三千民工,让他们把港口好好的修缮一下,款项也会专门拨下来。”
一个负责打探消息,一个负责整修港口,等到真正打起来的时候,靠着陆地补给基本上是不行的,这一路李象也看得非常清楚,就算是他们轻车简从的话,那也是费了不少的劲。
“请殿下放心,卑职也一定会全力以赴。”
听说自己是这个任务,朱国章也松了,一口气如果要说到和当地老百姓之间的关系,那么自己肯定比不上阮元甲,毕竟这个家伙就是当地人,咱可是汉人。
但如果要说建设港口的话,阮元甲恐怕就比不上咱了,原来当驿站主管的时候,对这些东西也是多有研究的,现在有了殿下的支持,再加上上面会拨款,当地很多老百姓都吃不饱饭,找三千民夫不是很容易吗?
在现如今这个年代,只要是你能够让这些民夫吃饱饭,那么什么样的工作都能给你做,别说是稍微修缮一下港口了,即便是重新建一个都没问题,但你得管饭还得给钱。
修缮港口的钱李象也不需要向朝廷要,几大家族,都已经被抄家了,家里各种值钱的玩意儿多的是,只需要拿出一半来,修缮港口的钱就绰绰有余了,李象还能够储存起另外一半充当军费……
第1194章 南疆
李象这一趟主要是一路视察,所以也不能够在这里耽误太多的时间,等到整个交州城的事情传出去之后,李象也就不在这里做过多的停留了。
除了留下了200人,之外李象还在城外驻扎了1000多人,这些人的作用很简单,交州城这边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其他各大城市当地的官员或许会有动作,如果要是他们有动作的话,那么这1000多人就得奉命剿灭他们。
这个任务李象也交给了阮元甲,毕竟这个家伙已经执行过两次这样的任务了,所以再做起来那也是得心应手,听说周边两个州的事都交给自己了,阮元甲的内心也是感觉得到了重用。
当然这个重用是怎么换来的,恐怕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再把周边的这些反抗分子给杀了之后,阮元甲也就别想着能够善终了,他必须得好好的跟在李象的周围。
长安城。
李世民也接到了李象的秘报,对于李象在南部边境的事情,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他们李氏皇族的身上其实也是有胡人的血的,只不过一直以来李世民没有谈这个事情,李象如果要是这么做的话,恐怕会引起大唐内部很多官员的不满。
“这个小子的这种做法并不是说不对,而是如此大张旗鼓的去做,朕害怕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就拿现在在长安的这些官员来说,有很多人的身上都有胡人的血脉。”
在勤政殿前面的广场上,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二人徐徐前行。
“陛下,微臣认为太孙殿下此举或许会引起一些反应,但是对我朝廷来说利大于弊。”
其实朝廷的汉人官员们早就有这样的想法,胡人当官,不但占用了他们的名额,更主要的就是这些年很多外族人不稳。
长孙无忌列举了北方的几个外族官员大唐朝廷强势的时候,他们自然是跟随大唐朝廷的,但如果要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强势,这些人立刻又会改弦易辙,所以别指望他们一心跟着谁。
可如果是汉人官员就不一样了,这些汉人官员知道自己的根基在什么地方,即便是游牧民族带着军队来攻打,他们也会死战到底,一旦要是撤退的话,那么他们将死无葬身之地。
“你说的这些朕也明白,但天下本就是各族都在的,如果要是光让汉人当官,那么各族人根本就看不到希望,他们如何会真正的加入我们呢?”
在民族融合方面,李世民看到的的确是相当的长远,这也是他被称之为天可汗的原因,可问题是在现如今这个阶段,他的这些思想太过于超前了。
长孙无忌也在旁边犹豫着该如何提醒李世民,其实李象提出的一些策略还是可以的,现阶段还是以汉人为主,但如果要是在大唐境内生活十几年之后,那么这些人将和大唐的子民拥有一样的权利。
当然李象在其中也是设定了许多限制的,比方说扶桑人以后也不会有这样的权利。
高丽人是分区而治的,在辽东的高丽人会在20年之后拥有这样的权利,但如果要是高丽半岛上的,那他们百年之后才拥有这样的权利。
“不如试试殿下的办法,先让这些人按照我们的方式生活一段时间,如果要是他们不出差错的话,那我们给他们一个平等的权利也无可厚非,但是现阶段绝不能够对他们太好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长孙无忌冷酷的脸上说出了李象的想法,在这方面他们爷俩是一样的想法,以前的时候李世民总觉得长孙无忌太过于无情,每当讨论这样的事情的时候,都会把房玄龄给找来。
但是听过长孙无忌举的例子之后,李世民的心理也发生了变化,再加上李象的奏折上说的很清楚,就拿这次交州的事情来说,除了一个驿站总管之外,当地根本就没有一个汉人官吏,他们公然违背朝廷的律例,这又怎么说呢?
“有的时候这小子说的也不错,那就先按照他的方法来吧,南部边疆地区要派出专人进行巡查,这种情况再不能发生了,我汉人子民在边疆地区生活也是困苦。”
李世民的这句话说完之后,旁边的长孙无忌已经定下来了,这基本上就形成了一个国策,这也算是让边疆地区的汉人生活的好一点。
当然长孙无忌他们也不会做的太过分了,对于边疆地区的其他民族,只要是人家真心为我大唐付出,那也要保障人家的权利才行,绝不能够侵害人家的权利。
“对了,那小子准备什么时候到长安?”
李世民以前的时候从来没有想过这个孙子,主要也是因为他经常和自己对着干,但是现在长时间不见面了,李世民还真是有点想这个小子,最近一段时间,爷孙两个并没有什么分歧,这还是能够很好的成为一家人的。
“回陛下的话,按照太孙殿下的奏折,应该会在两月之内抵达长安,那时殿下的第1个孩子也该……”
大唐昆州
经过几日的前行之后,李象已经是快马加鞭的来到了昆州。
这边的情况因为靠近南诏,所以对于朝廷的旨意还是不敢阳奉阴违的,李象也把当地的地方官员都给查了一遍,基本上符合朝廷的规定。
对于当地的地方官员,李象也是褒奖一番,然后也没有在当地做过多的停留,只是留下了几名文官,让他们在当地修建大型仓库,以备军需。
这都是朝廷提前交代下来的,李象只不过是过来安排人员,当地的官员们已经是开始准备了,现在才开始实施。
按照他们的想法,朝廷在当地要修建大量仓库,这对于当地的经济也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当地肥沃的土地实在是太少了,所以要想让所有的人都吃饱饭的话,朝廷的大型工程是必须的,之前南诏那边就因此而获得了腾飞,所以昆州这边的官员终于是等到了……
第1195章 再次抵达南诏王城
从昆州离开之后,李象并没有耽搁时间,带着永宁公主直奔南诏王城。
离家越来越近,永宁公主也是激动万分,算起来自己已经是走了一年多的时间。
虽然现在整个南诏已经改换了天地了,但是对于永宁公主来说,朝廷上的政治人家不关心,人家关心的就是这里是自己的家乡。
更何况在扶桑呆了一阵子,看看扶桑天皇的结果,再去想想自己家里人的结果,那已经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了,至少自己的父亲没有到长安去学习佛法。
当然这一切都是因为李象的原因,如果要是李象不这么做的话,恐怕南诏国王也没有什么好结果。
路过沿途的一些城镇,小公主看着以前熟悉的街景,眼泪不自然的流下来了,到底还是年轻。
以前的时候总想看看外面的情况,可是在外面看够了之后,这才发觉自己的家乡好。
沿途的老百姓也都自发的送来了一些东西,他们也知道小公主今天回家了,之所以南诏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样,小公主可以说是立下大功了,如果要是没有之前和李象的和亲的话,谁也不敢想象现在的南诏是一个什么局面。
在王朝更替的过程当中,虽然南诏也出现了流血事件,但是相比其他地方来说,这里的流血事件实在是小的可怜。
整个国家仅仅牵连到不到2%的人,如果要是放在扶桑的话,这个比例能够扩大15倍,想想扶桑的海里飘荡着的那些尸体,小公主就觉得自己当初嫁给李象是值得的,这也算是为了国家而付出了。
更何况随着大唐的占领,整个南诏的经济也开始腾飞,这里的很多货物都被运送到了大唐各地,而且大唐北部的一些货物也都运过来了,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市场。
最主要的就是还有很多没有产业的人,他们现在已经是在交州上船了,就如同自己在扶桑看到的一样,这些人可以去扶桑和高句丽分得一批土地,由此也过上了有产者的生活。
快马加鞭之下,终于是在三天之内抵达了南诏王城,看着远处那座城池,李象的心里也是感慨万千,上一次来这里的时候,还在盘算着如何得到,没想到现在已经是大唐的了。
南诏王室所有的人员都在城外十里处等待迎接了,包括自己的岳父岳母在内,都老老实实的跪下给李象行礼。
永宁公主虽然觉得有些不舒服,但也知道这是国礼,长安城的姑娘如果要是嫁给皇室子弟,那么他们家里的人也应该先行国礼,再续家礼。
李象看到这位国王岳父比之前的时候消瘦了不少,应该也是受到了巨大的打击,虽然在和弟弟的斗争当中赢了,但最终也失去了整个国家,说不定心里怎么骂自己了,当然这脸上的笑容还得表现的相当真诚。
“见过岳父岳母……祖母大人……”
李象此刻也得下去行礼了,大唐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地方,刚开始的时候长辈已经给你行了礼了,那么现在你也得给人家行礼才行。
“殿下快快请起……”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这句话绝对不假,南诏王妃看到李象弯腰之后,两只眼睛已经笑得如同月牙一样了,只是旁边的国王还显得有些木讷,不知道该如何和自己的女婿相处。
之前的时候李象就是他仰视的存在,但没想到李象一直以来目的不纯,现在也算是想清楚了,那时李象心里想的是什么,可惜的是现在没有卖后悔药的了,如果要是能够回去的话,真想着联合自己的弟弟抵抗一下,不管王位落到谁的手里,至少现在这里还是他们家的,而不是当一个傀儡国王。
至于旁边的王太后脸上带出一丝比哭还难看的表情,然后对着李象点了点头,李象之前的时候就和这位王太后不对付,现在能够出城来迎接,而且还那么大的岁数,这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李象就当做尊敬长辈了,不和这位王太后计较。
旁边的霍去病也在观察李象的表情,如果要是李象皱一下眉头的话,那么现在王太后肯定已经被拿下了,他比苏定方做事情还要火爆。
“这都是扶桑的一些特产,永宁在扶桑的时候就经常挂念着你们,所以在扶桑采购了不少。”
李象闪身让过后面的小太监,上面装的的确都是扶桑的特产。
南诏皇室的人自然是点头道谢,接下来南诏国王陪着李象,王后自然是拉着自己的女儿说悄悄话去了。
至于那位王太后,直接就说自己身体不适,然后回王宫休息去了,李象也没有计较这个,对于李象来说,南诏王城就好像是故地重游一样,如果要是那位王太后也跟着的话,全程都黑着一张脸,恐怕李象玩的也不舒服。
南诏国王还不知道自己的两个女儿都跟了李象了,因为永平公主没有回来,所以南诏国王说起永平公主的时候,还希望李象能够在长安城多照顾一下,李象当时回答的也是很好的,只是心里就是另外一个滋味儿的,都给你照顾到床上去了,够负责任的了吧?
此次游玩南诏王城的时候,李象发现道路两边多了,很多大唐的商人从他们的店铺装修风格上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些商铺和长安城里的很多商铺相似,应该就是长安城里的分店。
当然市中心最大的自然是执到宝了,路过自家店铺的时候,李象也让人停下了,马车然后和霍去病进去看看,并且嘱咐南诏国王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不需要在这里陪着自己。
“见过殿下,在下赵怀吉,执到宝在南诏王城的掌柜。”
当李象从车上下来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李象要视察执到宝了,自这位赵掌柜之下几十个人都已经准备好了,得到李象要来这里的消息后,他们就已经预测李象要视察执到宝了。
第1196章 商业发展
从外观上来看,南诏王城的执到宝面积也不小,几乎占了将近半条街,但是和京城的商业综合体比起来,这里还是有所不如的,当然京城那边算面对的客商也比较多,这里经济还是不够发达。
李象从头到尾都看了一遍,从经营各种货物到吃喝玩乐,基本上也算是一条龙服务,不过总觉得比京城要欠缺点什么。
“怎么总感觉没有京城热闹?”
李象从里到外的溜达了一圈,最终得出这个结论。
“殿下,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这里缺少一掷千金的豪客。”
赵掌柜的一句话,李象也算是明白过来了。
就拿京城来说,那种一掷千金的豪客多的是,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各路的商人,他们的手上有的是钱,往往为了自己一时的高兴,他们会把这个钱随处往外扔。
但是南诏王城这边就不一样了,南诏国和大唐比起来体量太小,虽然也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享乐而花钱,但是不可能会花的太多,如果要是再加上一些其他的事情,那么花的就更少了。
就拿门口开辟出的停车区来说,如果要是在京城的话,根本就没有什么所谓的车位,如果要是你想要停下的话,那必须得时刻在这里呆着,里面出来一辆马车你才能进去。
可是南诏王城这里呢停车位开辟的比较多,可问题是没有那么多的客户,当然现在是白天的原因,如果要是到了晚上的话,来的人可能会多一点。
“当初咱们创建这里的执到宝的时候,还是没有考虑到这里的实际购买力,看来很多地方都荒废了。”
李象所说的是实话,这里的建筑规模是和洛阳城相等的,但是从目前这个情况来看,这里的营收连洛阳城五分之一都没有,至于纯利润那可就低的更多了。
当然李象也知道这件事情和赵掌柜没有关系,当初要创建南诏王城的执到宝,那还是李象自己拍板决定的,如果要说预测错误的话,那也是李象预测错误了。
当初李象刚刚来到南诏王城,看到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比较富足,所以就觉得在这里创建一个执到宝,应该是能赚大钱的买卖,现在看来是自己当时估计错了。
“殿下也不必这么说,前一段时间主要是因为战乱的原因,现在南诏的经济正在慢慢的恢复,就拿我们的营业额来说,这已经是连续第五个月上升了,虽然上升的幅度都不是很大,但是能保持连续五个月上升,这足以说明南诏的经济正在复苏。”
赵掌柜既然选择来这里当值,那么就得把周围的情况给研究透了才行,李象也并不仅仅让你负责这一个执到宝,如果要是你有能力的话,将来还能给我升的更高,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你所说的不错,另外还有个事情马上朝廷就要进行对南部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可能有点长,到时候你就看看执到宝有什么业务可以对接。”
执到宝是李象自己的买卖,既然朝廷的很多贵族都在这方面占便宜,李象也就不介意把这个话给说出来,当然执到宝不能够妨碍国家的利益,李象在心里还是有底线的,赚钱必须得随同整个大唐的扩张来。
“属下明白。”
赵掌柜的眼睛里也露出了金光,他这个地方比不得长安洛阳,甚至是连江浙一带都比不上,所以他这个掌柜的当的要排名在十几名之后,虽然这里说的好听一点叫南诏王城,但其实连大唐的一个普通城市都比不上。
如果要是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动,恐怕他这里的营业额几年都不会发生,变化虽然在稳步的上升,但是每个月上升的幅度实在是太小了,说白了也就是缺少大的机遇。
现在终于是有一个大的机遇了,如果要是大唐军队继续往南的话,那么这里就有可能会变成后方,基地之前攻打南诏的时候,四川就是各路大军的后方,基地现在的四川已经有发展成为天府之国的趋势,所以赵掌柜也看出来了,咱们这里机会马上就来了。
参观完了执到宝之后,晚上自然是王公赐宴,按照大唐朝廷的政策,虽然我们已经接管了整个南诏大部分的权利,但是王工还是给人家一家人留下来了。
一来是因为他们的王室成员在老百姓当中的口碑还不错,如果要是直接抓走又或者是杀了的话,对咱们统治当地没什么好处。
二来自然就是永宁公主的原因了,李象对永宁公主宠爱异常,这在大唐朝廷内部并不算是什么秘密,如果要是把国王和王后给杀了,那么人家两口子还能过下去吗?就算永宁公主再怎么大度,大唐的人也不可能让两人在一块儿,万一要是永宁公主心存歹心的话,那李象的安全怎么办呢?
经过这一多个下午的交流,李象能够看得出来永宁的心情,非常的高兴,再次见到自己的父母那是有着说不完的话,如果要不是因为朝廷礼仪的话,李象也不过来打搅这一家人。
能看得出来,这场晚宴是悉心准备的,现在的南诏皇室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虽然还有自己封地的收入,但是早已经比不上以前了,所以再准备这样的一场宴会,花销可是不少的。
王太后还是露了个脸就走了,想必这位王太后也很清楚,自己在这里呆的时间长了,会导致所有的人不舒服。
李象肯定是不和王太后说话,两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