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不见面更好
“我的这位堂哥不会关心这个的,而且后面的人还多的,是我要在这里等到天黑吗?”
成都王翻了个白眼,说道这家伙从来没有和李象一起共过事儿,不过这家伙却明白一个道理,李象不会因为一个礼数的问题就找他的麻烦。
当然有的时候也不一定前提条件是你先得罪了他,那么任何一个机会他都不会放过,你成都王自认为自己和李象没有什么瓜葛,所以等到李象的车架过去之后,这家伙也就准备回王府歇着去了。
按照大唐朝廷的规定,当有出征的军队经过你的封地的时候,你必定得在旁边站着看才行,如果要是早回去的话,那也是一个罪过。当年唐高祖李渊制定这项规定的时候,为的也是让皇族子弟给出征的军队鼓舞。
现在成都王没等着军队走完就回去了,李象很快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不过就如同成都王所想的一样,李象没那个功夫和他计较这些小事儿,现在的李象也已经不是原来的李象了,眼界也比原来提高了很多,计较这样的小事儿也是掉咱的身价。
成都王虽然回去了,但是在另外一个山峰上,蜀王李恪却看着山下的军队,不知道在想什么。
“终究是没有再带兵的机会了。”
蜀王李恪摸着自己的长枪,看到山下威武的大唐,士兵心里真是不是个滋味儿。
当然这也怪不到,别人当初李象东征高句丽的时候,北方的薛延陀发兵攻唐,那个时候算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李世民力排众议,让他带兵前往北边儿。
可这个家伙中间犯了毛病了,被对方诱敌深入,导致长安城户户挂白,最后如果要不是李象前去救援的话,没准他那条命就要扔到草原上了。
每次他有带兵的机会,朝廷大臣立刻就会把这个事给拿出来,当然他自己的心里也非常的内疚,当初那批士兵是最优秀的大唐士兵,而且还是李世民所掌握的六军之一。
那可以说是天子亲军,但就是这样的士兵让他在北方全部都给败光了,如果要是还能让他带兵出征的话,那么大唐朝廷里都是一群酒囊饭袋。
所以此刻蜀王李恪不怪别人,要怪的话就只能是怪自己了。
蜀王妃静静的站在远处,这个时候知道不能够来打搅自己的夫君,每个人都有带兵上阵的一个梦想,但是机会只有一次,如果要是这个机会你丢了的话,那就别指望上天再给你第二次。
之前杨妃娘娘也从京城当中写信过来了,说了一下杨云珠嫁给李象的事情,如果要是儿子还想要带兵上前线的话,杨妃娘娘就想要和杨云珠一块跟李象谈谈,怎么着也想着为儿子找一个机会,哪怕是只带着一部分军队上前线,也能够了却儿子心中的这个想法。
但是蜀王李恪被朝廷给整怕了,一次又一次的风波,现在来到成都这个地方,能够让自己好好的过日子,这就已经是相当不错了,至于说带兵上前线,现在真没有那个想法。
打一场胜仗又能如何呢?现在天策上将府都成立了,李象已经是事实上的军队最高统帅了,就算是你打一次胜仗的话,那也只能是去给人家当一个副将,难道李世民能够把天策上将府册封给他?
更何况战场上的胜仗哪有那么容易打的,自从那一次薛延陀战败之后,每次闭上眼睛,这位年轻王爷的心里都是极为煎熬的,那些能够替他卖命的老部下,每次都在他想起这些事情的时候出现在眼前,这实在是太难受了。
所以蜀王李恪仅仅是在远处目送大唐军队,绝对没有再次带兵上前线的想法了,虽然这一辈子有这样的一个遗憾,但是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时候绝不能够鲁莽行事。
李象也派人探查过自己三叔所在的位置,得知三叔在旁边的山峰上,看着李象也没有过去见面,这个时候如同回来的那一次根本就没办法见面。
帝国只需要一个皇帝,除非你把这个位置拱手相送,那么你们之间的感情能够好一点,除了这件事情之外,其他的事情都没有办法暖了这些人的心。
上一次薛延陀战败的时候,李象和李承乾做了很多的工作,就是希望能够把这个三叔给拉过来,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还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毕竟是皇上的儿子,谁不对那个位置有想法呢?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李象就把这层关系给看明白了,要么你能够把皇上的位置拱手相让,要不然的话你就别想着拉拢这些人,大家都是龙子龙孙,谁也不会真正的为另外一个人卖命。
李象这个时候想到了大清的怡亲王胤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当中,如果要说针对王朝有贡献的王爷,而且还得和当朝皇上的关系非常的好,恐怕这位怡亲王胤祥应该排在第一位了。
人家一直都在辅佐雍正皇帝,而且是从头到尾都没有其他的想法,这样的人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但是李象不奢望有一个这样的,弟弟只要是那些弟弟和叔叔们不给自己找事儿,那就已经是去烧高香了。
大军以极快的速度离开了成都,在这边还带上了五千名土司的军队,这些人迅速的和长安军队混打起来,虽然军队内部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李象也绝不敢于让他们独立成军。
原来的土司老爷们已经是没有了斗志了,但他手下的这些士兵还都是有战斗力的,虽然他们对于出征南方非常的不满意,但是朝廷的命令已经下来了,如果要是他们不跟随李象出征的话,那你们现在拥有的一切朝廷都要收回。
说白了也就是强制你们加入军队,减丁政策也好,让你们拥有帝国的荣誉也好,不管什么样的想法,朝廷说什么你们就得做什么。
第1259章 肮脏的政治
对于这些土司老爷,李象一直都是持关注态度的,别看当初把他们都给弄的福气了,但在很多老百姓的心里,他们还是不愿意改变自己自古以来的生活。
当时之所以认输,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选择了,现在生活稍微安定下来,反抗的想法再次萌生。
当然这部分人占的比例不多,可就算是不多的话,那也是地区不安定因素之一,李象就有必要关注他们。
从萧老爷子开始历代执掌四川的官员,李象都给他们写过信,让他们好好的关注这些人,一旦要是有那么一点苗头的话,那必须得杀光才行,绝不能够让这种思想抬头。
就算是到了成都王这里,李象也让人写了一封信,堂兄弟两个之间关系不好,但关乎到自己领地的安全,成都王还是不敢怠慢的。
一路上李象也在仔细观察这五千名士兵,有一部分是愿意跟随大唐军队出征的,因为从战场上下来,他们的地位可以提高,也能够获得大量的金钱,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
但更多一部分人是不愿意出去的,在他们看来打仗就有死亡,如果要是老老实实在山上生活的话,怎么可能会有这个死亡呢?这一切都是大唐给他们带来的。
别看现在大唐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可为的就是让他们的勇士却为大唐流血,这种思想还不在少数,李象暂时也想不到该如何对付他们,只能是用武力让他们上战场。
两族之间的融合不是那么简单,一味的强硬不行,一味的柔软更加不行,必须得找到一个合适的中间点才行,现在也是正在摸索。
路上闲着无事的时候,李象就把张九里给叫过来了,这家伙也曾经主政四川,不知道对这件事情是不是有高见,不过李象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这家伙主政四川的时候,两族之间的关系也没得到改善,当时因为军力薄弱,这家伙差点让大唐朝廷丢人。
当然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土司老爷们占山为王,你如果要是想要让他们臣服的话,就得和李象一样把他们给打服了才行,如果要是指望恩赐的话,那还是别指望了。
“这些日子小的也在他们中间走访过,发现持两种态度的人是一边一半,我们只能是从这一边想办法。”
张九里听了李象的话之后,马上就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了,这一边一半自然是亲近大唐的一半,仇恨大唐的一半。
“你的意思是拉拢亲近的?”
李象听出了这家伙话里的意思,果然不愧为鬼才,什么样的事情到了他那里,都能够给你一个解决办法,当然你还得斟酌着来才行,这家伙的解决办法一向代价很大。
“请殿下先恕臣无罪。”
张九里看了看外面正在行进的军队,这周围全部都是从长安城带来的士兵,他们不会和这些土司老爷们的军队交往过甚,所以就算是被他们听见的话,那也不用害怕会传出去。
“看来你这个办法不怎么光彩,那你说就是了,咱们都是腹黑之人。”
张九里之所以愿意跟着李象,就是因为李象说话办事比较实在,就拿现在李象说的话来说,历朝历代的掌权者都不敢说,他们都把自己标榜成一个正大光明的形象,这些破事儿都是下面的人去做,怎么可能会和他们有关系呢?
可是李象就不这个样子,人家能把话给你说在明里,人家自己就不是个正大光明的人,为了维持大唐的统治,什么样的事儿都能干。
“小的希望殿下能够把土司老爷的军队分成两部分,当然不那么明显,一部分自然是亲近我们的,让他们跟随大唐军队行动,另外一部分既然在心里已经存了祸心了,那就让他们在战场上消亡殆尽吧!一个民族最主要的就是这些年轻劳动力,当他们的年轻劳动力都消失的时候,剩下的那些老弱病又成不了事儿。”
张九里压低了自己的声音,这也让李象大吃一惊,没想到你小子的胆子竟然这么大,现在他们穿着大唐士兵的铠甲,一旦要是传出去的话,咱们两个也是吃不了兜着走,李象树立的形象可能也会垮台。
看到李象凌厉的眼神,张九里赶紧跪下了,不过李象还是把这家伙给扶起来了,虽然他说的有点过分,但也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政治永远是肮脏的,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办吧,把他们分成两部分,一定要仔细的甄别,当然也不要分的那么清楚,有些人如果要是心存祸心,那这次就不让他们回来了。”
李象说到这里的时候,忽然想起了另一个事儿,毕竟他是从现代社会来的,尊重生命已经印在了他的脑子里。
“有没有这样的可能,把他们留在我们的新占领地,让他们帮着我们管理海外领地呢?”
虽然这些人还心藏祸心,但是李象还是觉得应该给他们一次机会,毕竟都已经是大唐子民了,战场上这样算给他们,李象的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如果要是高丽和扶桑人李象的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这也不是不可以,但是短时间之内不能让他们的家人过去,只能让他们自己在那里,这样才能够控制他们,要不然的话容易战山为王,到时候又是一场祸害。”
张九里对于李象的这个建议也是持同意态度的,毕竟新占领的土地太多,比起当地的那些军队来,他们还算是能够信得过的。
而且每占领一个新的地方,当地的反抗都会很激烈,他们在当地驻扎的时候,也没有那个时间想着如何反抗大唐,先把当地给镇压下来再说,要不然的话每天都会面临五花八门的刺杀,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呢,命就先没了。
“那就暂时先别把他们分开,省得打草惊蛇。”
李象看着远处的土司军队,若有所思的说道……
第1260章 兵贵神速
如果要是没有和这支军队在一块,李象也发现不了这其中的问题,当在一块相处的时候,李象能够从这些人的眼神当中看得出来,他们对大唐并没有多少的归属感,还是想着延续老祖宗的生活习惯……
如果要是对大唐的统治没有什么干涉,李象也不会把他们都从山上弄下来,但是这一代你们不会起兵反抗,下一代呢,只要是你们继续在山上生活,那么整个四川就是不稳定的因素,李象绝不会在长安附近留下这样的一个隐患。
所以即便是各种难处多,李象也得把这些人从山上拉下来,这是有利于子孙后代的事情,如果要是我们闪过这个问题的话,那么子孙后代会有十倍的资源去解决,到时候更揪心。
很快军队就到了南诏境内长孙泽已经在这里等着了。
“你不在南方的边境线上跑到我这里干什么?难道真害怕不带着你们去打仗吗?”
李象的话让长孙泽有些尴尬,其实他们兄弟两个也的确是这样的想法,如果要是李象不带着他们兄弟上前线的话,那么想要升官发财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即便他们的父亲是朝廷首辅大臣,那手里也得有拿得出来的功劳才行,要不然就算是你爹想跟你说话,但朝廷也不是你爹的。
“我兄长在边境附近就行了,我在那边也没多大的作用,还不如到这里为殿下护驾。”
长孙泽笑呵呵的说道,远处是他的骑兵队大约两千来人,李象从车上也看见了,当真是精锐的很,这些日子这小子也没干别的使劲的操练手下的,士兵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能够上战场,用这支军队为自己建功立业。
“南诏国内的准备情况怎么样了?上次本王走的时候已经给他们提过了。”
说几句闲话就进入了正题,越来越接近于边境线,上次是过去看看的这一次可是真的要打仗了。
“难道国内各界都非常的配合目前边境地区,我们修建的仓库都已经装满了,另外他们国内的各类资源还在继续集中,完全能够支撑我们打这一场战争。”
听到这个话之后李象点了点头,难道国内的老百姓地位提高,这也算是给对了,他们本身就对大唐没有多少抗拒,而且朝廷也答应他们了,只要是打下南方的土地,他们可以优先购买。
对于南方的那些土地,南诏国内的老百姓是很清楚的,平原面积并不是太多,但能够达到每年三十,这就代表着产出的稻米数量巨大,一旦要是拿下来的话,跟朝廷买上一块地,运气好的再分上一些战俘,这立马就是小地主了。
南诏境内很多人在扶桑就是这么过日子的,可惜扶桑离家太远了,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这要是在他们那边弄一块地的话,离家也不是很远,既能够照顾家,还能发家致富,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现在想那些事情还太远,最主要的就是大唐得先取得胜利才行,只要大唐军队取得胜利,那我们的小日子就摆在眼前了,所以在进行战争准备的时候,我们这些人也得出一份力才行,要不然连购买资格都没有。
“你们兄弟两个到底是有脑子的人,连这个购买资格都能够想得出来……”
李象听到这里的时候连连夸奖,这兄弟两个算是把这些事情给玩明白了,用行政命令让一个人去做事,表面上可能做的不错,但暗地里并没有用心,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但如果要是他自己愿意做的话,不管你这边有没有行政命令,他都会想着把这件事情给做好,南方代表着他们的地主梦,所以他们会更加的上心。
“这都是殿下给提供的消息,咱们内地的人对这些地方没多大兴趣,如果要是让他们到这里来的话,我估计找不出仨瓜俩枣,到时候如果要是没人过去,光靠着军队占领,当地我们的统治有些太飘,如果要是南诏的人愿意过去当地主,为了保住他们的财产,他们也会建立一批自己的私人武装,那我们的统治会更加坚固。”
关于这个事情,长孙泽早已经是和他的兄长商量过很多次了,如果要是我们的老百姓不过去,那么我们的军队在当地就是无根之水,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吹走。
老百姓的私人武装的确是会威胁我们的统治,但是在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朝廷需要他们的私人武装稳定四方,这些地主和朝廷的利益是一致的。
等到过了这个危险的风头,咱们就可以建立当地的治安势力,然后把这些地主的私人武装给收缴起来。
地主们无非就是求财,他们也不想着维持这样一支私人武装,毕竟每个月的花销也不是个小数,朝廷能够保障他们的安全,他们何必捣鼓这个呢?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怀了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比方说自己想当个霸王什么的,如果要是这样的话,朝廷的军队又不是吃素的,到时候送你一程就是了,连你的家产在内全部收没入官。
“你去安排一下,这一次就不进入南诏王城了,还有南诏的一些官员,就让他们也别过来拜见了,好好的给朝廷做事,等我们打下南方的骠国之后,少不了他们的好处。”
眼看就要接近南诏王城了,李象知道这些官员肯定也有各种各样的事儿,前段时间才刚刚见了面,现在也没有必要继续浪费时间了。
李象打仗一向讲究的就是兵贵神速,从长安城出发到直接开战,那也就是一个月的事儿,路上尽量不要有各种耽搁,耽搁的时间越长,那么战争的突然性也就越小,所取得的胜利也就越难,这一点李象比任何人都清楚。
“属下立刻去办。”
长孙泽点了点头,然后命令属下的人给南诏王城的人送消息,让他们老老实实在城市里呆着,别搞这些虚头巴脑的事儿……
第1261章 包围大唐会馆
瓦城,大唐会馆。
自从李象走了之后,曹连已经是在这里站住脚了,再加上一些大唐商人的拥护,他们已经成为城内的一大势力。
本来事情就这么发展下去,对他们来说也不错,至少没有人敢于乱欺负大唐商人了,但是一个多月之前的时候,边境地区传来了一些纷争。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没有一个好消息传过来,先是真腊和骠国双方的大臣会谈,接着又结成了所谓的军事同盟,共同对抗北方大唐的渗透。
曹连那个时候就感觉到了,他们的日子可能会越来越难过,还没等他们这边反应过来呢,瓦城之府就已经是开始动手了,给他们提出了多条限制协议。
原来的时候他们不敢这么做,因为他们没想好和大唐翻脸,毕竟相对于大唐来说,他们这个国家的实力太弱了,一旦要使这些强有力的措施惹怒了大唐,到时候他们这些人都没好日子过。
可是骠国朝廷已经决定了,他们要和真腊朝廷进行合作,共同对抗大唐,那么在他们境内的这些大唐会馆,那就得先行进行剔除才行。
虽然制定了政策,可他们也不敢把大唐得罪的太狠,毕竟大唐要对他们用兵的事情还没有确定,仅仅是得到了一些消息而已,现在还没有得到证实,如果要是你们的动作太大的话,万一到时候大唐不准备打你们,可因为你们的动作太过分,那也得开打了。
所以思前想后许久,他们只是做出了一些限制条件,今天就是这些限制条件该实施的时候,瓦城之府带着人已经是到了大唐会馆,希望能够和曹连把这个事情给定下来。
在这小半个月的时间,曹连一个劲的推脱,不是今天有事儿就是明天有事儿,就是希望能够把时间推得更长一点,可今天瓦城之府派人堵住了,他并且直接带着人来了,所以曹连也无法推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