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要为自己的错事买单,而不是你做错了事情哭两嗓子,就指望别人把这件事情给忘了,天底下没有那么好的事儿,所以现在到你们该赎罪的时候了。
所有的老百姓都站在城外的土坯子,上泪眼朦胧的目送自己家里的男人离开,现在他们心里恨两股人,一股人是之前的国王,另外一股人自然是大唐军队。
当然还有一部分在恨阿拉伯帝国的人,如果要是你们没有派遣使者来的话,我们怎么可能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临走的时候李成义回头看了看,最多也就是三两年的时间,这座城市可能会消失在风沙当中,没有男人的城市是坚持不下去的,等到这3000人在战场上战死的时候,你们这些女人和孩子肯定会迁移到别的地方,这座城市也就没有人记得了。
在这一次的内部清扫当中,大约有七八座城市,都要用这样的方式消失,剩下的那些人这两年还能够坚持得住,但是当听说他们的男人都站死了,他们也就无法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当中生活下去,那他们只能是选择迁移往其他的城市。
李象的策略非常简单,既然你们选择和阿拉伯帝国合作,那就不是我大唐的子民了,没有必要让你们存活下来。
在李象的印象当中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你为我作战,要么你与我作战,当你和阿拉伯帝国的特使商谈的时候,那就有可能会成为我们的敌人,虽然现在你们没有走出那一步,但是我们不能够等了,那就把你当做敌人就行。
西域各国也不是没有反抗的,李成义的下一站就遭遇到了反抗,2000多名骑兵和大唐军队打了起来,结果这场战争仅仅进行了不到一个时辰,这2000多名骑兵就都变成刀下鬼了。
李成义每到一个城市的时候,当然要把这里给调查清楚,怎么可能会没有准备呢?表面上看他手下的军队连战斗队形都没有打开,他如果要是你的人敢反叛的话,不到两个呼吸的功夫,我们这边的连环奴就要射杀你们的第一梯队。
双方之间的训练和武器装备差的太远,最主要的就是李成义手下的士兵都是战场上的老兵,不知道见过多少流血事件了,西域各国也是好几年没有打仗了,很多士兵手都生疏了,双方要是站在一块,谁输谁赢不是很容易判断吗?
第1323章 十几个城算啥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西域各国可以说是战火四起,本身就处于一个危机动荡之中,但是在程处亮的这项政策之下,各国很多都站起来反对了。
西域各国官员纷纷向朝廷上书,要求惩治程处亮的这个做法,并且要把这个家伙给绑回长安去,包括他手下的莫伦将军和李成义在内,他们都对西域各国造成了巨大的损伤,绝不能够让他们继续在这个位置上。
当奏折送到长安的时候,朝廷内部的确是有很多人站出来了,把这三人的罪行也都给列出来了,可是这三人都隶属于天策上将府,现在李象都没吭声,你们这些人站出来干什么呢?
别看一群文官跳动的很厉害,但是最终的决策权在天策上将府西域是人家打下来的,这些官员也不是人家委派的,当初是朝廷委派的,现在出了事了,你们想要绕过天策上将府,擅自处置这些官员,这怎么能行呢?
不过起来弹劾的官员越来越多,李世民承担的压力也很大,对于西域那边的事情,李世民知道的也不怎么多,他对于那种鸟不拉屎的地方一向都不怎么上心。
退潮之后,李世民也把主要的人员给留下来了,尤其要问问李象是怎么回事,早先说发现了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你这小子要一个劲的去西边,现在竟然是在长安城待了几个月了。
“你自己给朕说说,刚才在朝堂之上的时候,那么多人站出来谈,可你硬是一句话都没表态,你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要给朕说清楚。”
李世民有些气愤的说道,这也就是到了现如今这个时候了,如果要是之前和李象闹别扭的时候,恐怕天策上将府都得被裁撤了,给你设置这个府衙,你得把该办的事都给办好才行,现在这么多大臣站起来反对,刚才在朝堂之上,你倒是吭声呀。”
其他的大臣们虽然有心帮忙,但是对于西域的情况不太了解,所以也都老老实实的在自己的位置上。
“陛下,这还有什么好说的,很明显就是西域奸细混进来了,你看看这些站出来的官员们还不都是那些老贵族的代表,他们一定是想要趁着这件事情对我大唐做点不好的事,要我说,就该把他们抓起来,严刑拷打,狠狠的审问才行。”
程咬金的儿子在被弹劾之列,所以这家伙立马就忍不住了,当然他所说的也是实话,其他的人心里也都猜测到了,但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谁能够站出来乱说呢,程咬金就无所顾忌了,本身他平时办事也没有什么规矩,现在借着他的嘴把这个话给说出来,李世民也要怀疑一二了。
“你少在这里胡搅蛮缠,你的儿子在西域主持这件事情,难道还不允许别人说话了吗?整个西域都是你们老程家的吗?”
总共有30多名官员上表弹劾,你现在一句话把这些人都归结到老贵族的身上了,如果要是按你的这个做事方式,以后还有人敢站出来说话吗?这30多人也不都是老贵族。
“陛下,您这个话不能这么说呀,从我老程开始,那都是给陛下看家护院的,怎么能说整个西域是我们家的呢?那西域每年运来那么多的珍稀宝物,难道都到了我家库房里了?”
程咬金一听这个话就着急了,李世民虽然对下面的大臣们非常的放松,但是并不代表着就允许你结党营私。
这个帽子如果要是扣在头上的话,那可真是翻不了身了,别看他女婿是李象,真要是有这个帽子的话,李氏皇族第1个对付的就是他。
“行了行了,别在这里胡搅蛮缠,朕问的是他。”
李世民一挥手,表示自己明白这件事情了,这里面应该有五姓七望的参与,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李象的西域政策,如果要是不出现问题的话,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人反对呢,而且这中间也不都是老贵族,还有很多是咱们自己提拔的人。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集中到了李象的身上,对于李象的西域政策,大家也是看的云里雾里的,当年你从西域回来的时候,表示要对西域进行怀柔政策,所以咱们在西域驻扎的军队不多,现如今突然又这么严厉,这是代表之前的政策已经失败了吗?
看了看周围这些大臣的眼神,再看看李世民那个要吃人的样子,李象不得不站出来了。
“回祖父的话,此一时彼一时,有些事情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原本孙儿准备感化西域的各族掌权者,但是现在看来恐怕还是孙儿想错了。”
李象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件事情本来就是他判断错误,本以为通过长期的感化,这些人就都能够加入大唐的阵营,谁知道当阿拉伯帝国的手伸过来的时候,还是有那么多人选择站在咱们的对立面,当初真是没把他们给找出来。
“那现在就要动刀?就要灭了十几座城?”
李世民的话里还是带着愤怒的,这些年西域对整个长安的贡献不小,如果要是灭掉这十几座城的话,每年送过来的钱都要减少一部分,大唐的很多摊子都铺开了,如果要是没这些钱的话,到时候找谁去要?
“回祖父的话,这件事情是做的过分了一点,但是孙儿准备要对西域用兵,目标就是占领阿拉伯帝国的安东总督府,也就是撒马尔罕城,那里可是极为富饶的,如果要是能占领那里的话,这十几座城的损失马上就能够补上。”
李象瞬间就画了个大饼,李世民和一些户部官员的脸上松了一口气,他们要的就是西域源源不断的金银财宝,如果要是没有这些钱的话,那么很多工程如何进行下去?
至于说西域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们没有想那么多,在他们的眼中真正的大唐领土仅仅是到高昌,外面只不过是一个殖民地而已啊!
乱了就乱了,不缺钱就行。
第1324章 我们没乱征兵
李世民是带兵的人,很多事情不需要解释的那么细致,就犹如现在的西域一样,马上就要打仗了,如果要是不把这些不稳定因素给剔除出去,那么我们打仗的时候,随时也要担心后方着火。
大家都是从战场上过来的,如果要是出现这种情况,别说是前线取得胜利了,天天光是提心吊胆的那个样,也把我们的战斗力消磨了一半了,怎么能够为帝国打胜仗呢?
听到李象的这个解释之后,很多人也都点了点头,阿拉伯帝国既然是我们的劲敌,那么就应该先把他们的前沿阵地给拿下。
占领了撒马尔罕城之后,那么我们的控制区域就往西推进了将近2000里,虽然我们没有实际占领这些地方,但是按照我们以前的政策进行委任,统治我们的控制区域也能够往西不少,到时候如果要是阿拉伯帝国的军队进攻的话,那也不会在我们的地盘上。
“说你们在西域胡乱征兵是怎么回事?一个只有3万人的城市,你们要拉走3000士兵,还有1500名运输队,那就等于把整个城市的青壮劳动力都给拉走了,那这个城市还能存在吗?”
李世民找出了其中的一封奏折,这件事情的确是有点过分了,之前李象给大家描述了什么叫做可持续发展,你就是这样可持续发展的吗?
“祖父,这事儿也不能怪我们,整个城市之前和阿拉伯帝国合作过,我要是直接灭掉这座城市的话,那恐怕会引起很多人的反抗,那就不如慢割肉……”
李象从容不迫的回答问题,这个时候大家才感觉到,并不是程处亮那个家伙擅自做主,而是所有的一切都出自于李象这里,所以他们才有那么大的胆子,要不然的话怎么感觉直接破灭十几座城呢?
慢割肉不疼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就凭你们和阿拉伯帝国合作,那么你们这座城市也不能够留下来,在座的人都是心狠手辣的人,你们这些人依然是背叛了大唐帝国,那么就不能够算是我国子民了。
听完了李象的这些解释之后,李世民的脸上也稍微缓和了一点儿。
面对乱臣贼子如果要是心不够狠的话,早晚你会被他们给吞掉,早些年李世民打江山的时候无比困难,如何能够不知道这个道理呢?这十几座城市的老百姓听上去不少,但是在李世民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多少的分量,如果要是为了维护大唐的统治,灭了也就灭了。
更何况我们也没有把这些人给灭了,仅仅是驱使他们去别的城市,当这座城市里的人越来越少的时候,那么这座城市肯定无法维持了,将来也就会变成一片废墟。
既然我们没有能力控制这里留下来,就是敌人的一个据点,那就不如慢慢的毁灭这里,这也符合大唐对边疆地区的统治,谁让我们现在没这个能力呢!等我们有这个能力的时候重建这里也不迟。
“那京城这边又是怎么回事,突然间冒出来这么多人关注西域的局势,你觉得他们是不是都被阿拉伯帝国给渗透了呢?”
长安城里的外国人越来越多,这几乎是一座万国之都,当年李象还没有崛起的时候,这里的外国人数量就已经是不少了,这些年朝廷虽然对他们严加管制,而且皇城司衙门也没闲着,动不动的就对这些人进行一遍大筛查,但还是难免有一些间谍混进来。
“孙儿以为不敢说全部被渗透了,但其中一部分也肯定想要借着这件事情搞事儿,那就不如按照程老将军所说的,把其中跳的最欢的一些人给摘出来,打蛇先打七寸,看看他们的反应。”
李象的话说完之后,周边的人也是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要是这样的话,我大唐开明的朝廷政策,岂不是就受到影响了吗?以后还会有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吗?
“当然各位大人担心的事情在下也明白,我们肯定不能随便的抓人没有证据,如果要是抓人的话,那不是我大唐朝廷做事的规范。”
看到周围这些大人们脸色巨变,李象赶紧的,就这件事情进行解释,乱抓人那绝对不是一个开明的朝廷,但如果要是我们的手里有了证据的话,那就是依法办事。
“你有他们私通外国的证据?”
李世民有些奇怪的说道,五姓七望私通外国这几乎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但是想抓到他们的证据,十分的艰难,之前的时候也破获了几件案子,但是到了一个中间管理人的时候,这条线立刻就被切断了。
“孙儿哪里有那么大的本事,不过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有些人会有的。”
在场的都是李世民的亲信,而且也都是德高望重之人,他们参与这样的会议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当李象说这个话的时候,所有人的脑海里立刻就出现了一个人的身影,那就是崔家现在的掌门人崔三爷。
崔家本来是五姓七望的头部,他们可以说是号令这些老贵族和朝廷对抗,一度曾经达到过顶峰,但是李象崛起之后,崔三爷立刻就察觉到以后的变化。
这家伙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陪着其他人继续衰落呢?所以崔三爷就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那就是把他这一块和李象联系上,至于崔家以及其他家族是怎么想的,他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在朝廷一刀又一刀的惩罚当中,其他各大家族都损失惨重,但是朝廷掌握住了实际证据,这些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只能是看着自己的枝叶一支又一支的被砍下来。
可是崔三爷以及他的嫡系就不一样了,这些老贵族的势力被清除之后,得到利益最大的自然是朝廷,可崔三爷也能够排到第2位乃至第3位,这就很让人怀疑了。
现在李象这么说,肯定是崔三爷又通风报信儿了……
第1325章 清理长安
西域的那股狂风还没有刮过去,长安城的风暴又来了,皇城司衙门的人联合右武卫军,晚上还没开始宵禁的时候,这就已经是在长安城抓人了。
一般来说,如果要是各部衙门出来抓人的话,那都是犯了一些寻常的罪,而且也不是多么严重,可如果要是皇城司衙门的人出来抓人,这可就不是小事儿了。
亲贵子弟犯了罪,顶多也就是被带进去训斥一番,只要是没有人命,拿钱赎罪就是了,可如果要是进了皇城司衙门,有些事儿就不太好说了。
这一次除了五姓七望的子弟之外,最要紧的就是还抓住了一位皇族子弟。
唐高祖李渊没有了权力,之后被李世民送去养老,结果这位老爷子也没闲着,隔三差五的就会弄点孩子出来,结果李世民一下子就多了10来个弟弟。
当初被李象给杵着的李元昌是一个,现在跪在李象眼前的李元贵也是一个。
隋王李元贵。
听这个封号就不怎么样,但是根据大唐的规矩,唐高祖李渊所生的所有儿子都必须得封一字王。
大唐的江山是从隋朝拿过来的,既然给了他这个封号,那就说明李世民对这个人不待见,所以平时的时候还是好生过日子,不要掺合这些政治事件才对。
结果在皇城司衙门调查的过程当中,这个家伙不但接触了阿拉伯帝国的密探,竟然还从中联络各位亲贵,说他是主谋也不为过。
旁边跪着的是太原王氏的现任族长王乾炳。
其他五姓七望的子弟也有所参与,但是并没有整个家族参与进来,按照以前大唐的规矩,只需要把这些人给杀了,并不会深入追究,毕竟他们这些大家族牵一发动全身。
还是李象和李世民商业的办法,慢割肉不疼,咱们不能够一下子都给杀了,如果要是一下子都给杀了的话,所造成的帝国动荡也不是我们能够承受得了的。
可是太原王氏就不一样了,整个家族处于最低等的状态,所以他们要豪赌一把,整个家族都参与进来了。
当然当初闹的有多么欢,现在就有多么的落魄,太原王氏72名主要子弟,现在全部都在天牢里,李象也坐在皇城司衙门的审问席上,看看这两人还有何所说。
“五姓七望当年也是响当当的名号,虽然和朝廷有各种矛盾,但也不至于投敌卖国,现在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吗?如果要是没什么好说的,你们王家70余名主要子弟明天将会推出长安城问斩。”
李象义正词严的说道,这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可没想到你们竟然是和阿拉伯帝国勾结,妄图在长安城制造混乱,进而影响整个西域,让西域各国倒向阿拉伯帝国,如果要是那样的话,阿拉伯帝国的军队能够直达高昌。
除此之外,西域各国还能够组建起十几万的联军,这十几万联军将会跟随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作战,真到了那个时候,我大唐在西域的疆域将会一点都没有,而且还要组织军队前往高昌,一旦要是战败的话,阿拉伯帝国甚至能够长驱直入。
“这没有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成王败寇,现在还有五姓七望吗?在殿下的连番打击之下,我们的实力到底减少了多少?恐怕没有人比殿下更加清楚了,我太原王氏曾经显赫的时候,你们李氏皇族都不敢与我们对抗,现在我们过的是什么日子?什么话都不用多说,我们只要是失败了,那就任凭你处置不过你,也记住了,你们李氏皇族也未必能够走得更远,这天下终不可能是你一家做主。”
王乾炳也是光棍的很,他知道走到这一步,对方肯定是掌握了所有的证据,要不然不可能把这70多人都给抓起来,要知道其中20多人还在各地做官,把这些人给抓起来的话,那牵动的人可就不少了,但是大唐朝廷依然这么做了,那就说明铁证如山。
听这个家伙颇有一番大无畏的意思,李象也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背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竟然是还这么理直气壮。
“我也不同你多说什么了,既然你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那除了这70多人之外,你们王家任何人都不能够留下,传本王的旨意太原王氏诸九族。”
当李象的话说完之后,这家伙也没有了刚才的淡定。
死了这70多个人对于太原王氏来说,那的确是损失惨重,但至少家族还是存在的,可如果要是诛九族的话,那就等于什么都没有了。
“等等都说你太孙殿下办事公道,我家里的老弱病幼足足有几百人,难道他们也做错了吗?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件事情。”
面对全家上下的老少,这位当族长的终于是忍不住了。
“你虽然是汉人,但是你做的事情对不住汉人,我们内部的争斗就如同你所说的一样,我李家也不可能千年万年的延续下去,但是这都属于我们内部的争斗,都能够保住这汉家江山,可你做的事情会让我们保不住这汉家江山,一旦要是异族人进入中原,你知道会死多少人吗?”
历史上这类事情也不少,当游牧民族进入中原的时候,我们汉人的命运可是异常悲惨的,五湖乱华的事情又不是不知道,当时的汉人被称之为两脚羊。
当李象说这个话的时候,这位王氏家族的族长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做的事情的确已经超越了别人的底线,所以李象的惩罚虽然严重了一点,但也算是给其他的人提个醒。
内部争斗怎么做都可以,至少不会让汉家江山到别人的手里,可如果你要是勾结外族的话,这就是你们的结果,任何人都不可以避免。
“下辈子若是想和外族合作,那你就去当个外族吧。”
李象一挥手,手下的人把这家伙给拉出去了,剩下的就是这位隋王李元贵了。
第1326章 皇族也照杀
“我不是主谋,你听我说我真的不是主谋,我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就被这些人给拉进去了,你让我见见皇上……”
当察觉到李象的眼光看过来的时候,李元贵立刻就跪在地上了,连一个大家族全家都能够诛灭九族,他这种身份算得了什么呢?就算是李世民的亲弟弟,该死的时候也得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