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长安城的老百姓还不懂得平方公里这个面积单位,但是他们能够明白一个比量,那就是有十几个省的面积那么大。
虽然都是一些不毛之地,但是按照殿下所说的把我们的疆域向西扩展了那么多,这就代表着国内的老百姓更有机会了,每当我们占领一块新的地方的时候,只要是你有胆子有脑子,那么都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还能够改变的很好。
朝廷上上下下也非常高兴,唯独一个人不怎么高兴,那就是李象。
这家伙虽然不是个战争贩子,但也想着自己在战场上威风一下,可没想到这一次缺少了他,但是前线的人依然取得了胜利,这也就代表着他以后不需要到各地去厮杀了,只需要在长安城制定政策就行,下面有人专门会替他打仗。
当然他也不会把这个情绪给表现出来一个帝国单靠一个人是不行的,现如今有了独挡一面的人才之后,李象也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了,以后当了太子当了皇上的时候,难道还动不动的就要御驾亲征吗?天底下也没这样的太子和皇上。
对于这样的一个结果,大唐王朝上上下下都进行了庆祝,得知有一批俘虏要被运回来,人数大约十万人左右,整个长安城都沸腾了,这可是最近这些年的一场大胜。
朝廷上上下下都在准备庆祝活动,可是西域的将军们却没闲着,他们知道朝廷短时间之内不可能增兵了,但他们也不能够放弃。
萧守规和程处亮碰了个头,必须得大规模的征召西域各国的力量,靠他们占领新的土地……
第1373章 增兵西域
对于西域发生了变化,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料到的,李象以前的时候一直实行精兵简政,并不想让军队给大唐带来太大的麻烦,所以把全国一些没怎么有用的士兵都给裁撤了,希望能够让他们回归到社会建设当中去。
现在看着前线的奏报,这才发现当真是无兵可调派了,各地虽然还有一部分士兵,但如果要是全部调动到西域去的话,那么各地可能会出现防御空虚,万一要是有什么事发生,手里连点能用的人都没有。
京城这边倒是也有一部分闲散人员,但是他们必须得护卫京城的安全,不管外面占了多少的土地,那都算是锦上添花。如果要是京城出现了危险的话,那么你的功劳再大也没有用处,很快就有人会站出来攻击你,这可是整个大唐帝国的根基。
天策上将府。
“现在就这么个情况,西域各处都缺少军队,我们至少还得派遣将近两万人过去,要不然的话根本支撑不住,就算是西域各国还有人口可以调遣,但是那些人我们也信不过,你们也都说说自己的想法,看看该从什么地方调动军队。”
李象把上将府的属官都给找来了,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如果要是打仗的话,李象有的是办法,但如果要是涉及到地方军队调动的话,那就得听听大家的意见了,省得出现一些漏洞,毕竟一个人的脑子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方方面面都给想清楚。
大家此刻也都皱着眉头,思考着关乎到国家大事,可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所以即便是李象现在着急,那也得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才行,要不然仓促的做个决定,可能会因为西域引起整个大唐的不稳定,到时候咱们就得不偿失了。
“高句丽那边日渐平静,我们现在驻扎着三万多人,他们这里是能够抽出五千人的,而且还能够抽出五千名高句丽劳动力,让他们也组建一支军队,反正到了西域之后,只需要他们看管某些地方,又不需要他们上战场,这就能够替代出我们在西域的五千作战部队。”
苏定方对于高句丽那边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他也主要负责那边经过最近一个月的汇总,那边是能够抽出五千人的。
在大唐的版图当中,高句丽是比较早被打下来的,他们的老百姓也被改造了,有些年份了,现如今要把他们给运到西域去的话,想必是有很多人愿意的。
毕竟在原来的土地上,他们犹如奴隶一样干完了今天的活干不完明天的活每天都是在地里劳作,这些人老早就不愿意了。
“既然已经征召了,那就多弄上一点,如果要是对高句丽当地的生产没有影响的话,这次征召一万名高句丽士兵,配合我们的五千人,让他们即刻赶往西域。”
李象也是点了点头,高句丽那边人数众多,而且被大唐占领了之后,当地的新生人口也没有减少,现在正好是用得着他们的时候。
“不过可得给那帮家伙说清楚,到了西域之后,他们可不是人上人,别动不动的去欺负当地的老百姓,如果要是这样的话,把他们调动到西域,反而是一个不安定的团体,会给我们的西域政策带来不少压力的。”
程咬金也出席了,今天的会议他也是去过高句丽的,自然知道那边的人是个什么情况,见到大唐老百姓的时候,一个个卑躬屈膝的满脸一副奴才样。
可是他们去了扶桑呢,对扶桑的老百姓可是极尽压榨,都快把自己当成地主老爷了,如果要不是大唐军队发现的早的话,很有可能会让扶桑引起叛乱,到时候还不是我们去收拾。
“程大将军说的这件事情很重要,你一定要给这次带兵的人说清楚,让他好好的敲打一下高句丽的这帮人,到西域之后只负责管理就好,不用他们多管闲事儿。”
李象早前也听过这件事情,现如今既然程咬金说出来了,那就必须得好好的重视起来,这种小事儿,平时的时候看不上,真要是出了事的话就是大事儿。
“南诏国那边也可以出五千人,当然都是他们当地的士兵,我们大唐军队是有点捉襟见肘了,如果要是有必要的话,可以在东都洛阳练兵,那边也有不少人,很多人也愿意为国出力。”
牛进达想起了南诏国那边,本身南诏国的人力资源就非常丰富,而且他们归顺大唐的时候,并没有进行太大规模的战争,除了镇南王和南诏国王在京城的战争之外,全国各地都是平稳交接的。
“南诏国作为我们南进策略的大本营,如果要是调动这五千军队的话,他们还能够对我们在南方的军队进行支援吗?如果要是受到影响的话,那我们不能够从那里调兵。”
李象想了想说道,虽然自己从南方回来了,但是对于南方的战场还是记挂着的,尤其是还有一个巨大的天竺国呢,如果要是天竺国那边提前开战,南诏国的人还是不动的好。
“殿下放心,只是区区五千人而已,他们往朝廷素的奏折已经有四五封了,都是想要跟随我们出战的,原本还想着南方战场打起来,谁知道南方战场停下来了,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如把他们调到西域试一试,如果要是适应不了当地的天气的话,我们以后也就别打这个想法了。”
牛进达所说的也很重要,帝国各处的仆从军都要相互调动,让他们适应帝国各处的天气气候,如果要是真的适应不了的话,那我们也就没有必要继续干这种无用功。
“那就先给西域那边进行回复,加上这五千人,也算是给他们凑够了一万人,在洛阳新建一直打赢规模在五万人左右,给他们五个月的时间进行训练,在江南也建一个五万人的大营……”
第1374章 晋王的日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战争之后,李象就让很多士兵脱下了军装,然后回家去养老了,毕竟他们为这个帝国付出了很多,总不能让他们继续付出。
现在随着战争的加深,李象越发感觉到当初的决定可能是错了,应该让一部分人重新回到军队才行。
所以在这一次征兵之中,原来的老兵就是最受欢迎的,如果要是以前的老兵回归军队的话,那么不但能够按照原来的俸禄发放,而且还能够多给两成。
对于朝廷这样的举措,很多已经年老的老兵也是非常向往,但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这个时候如果要是还到军队里去的话,那纯粹就是给朝廷增加困难了,更何况考核也通不过。
但是对于很多三十来岁的人来说,他们退伍回家本身就不是自己所想的,而是朝廷想着发展地方经济,所以才让他们退伍的,现如今终于给了个机会,他们当然愿意立刻回到军营里去。
虽然拿着一笔朝廷的退伍金,再加上自己原来积攒了一部分钱,现在也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了,但是平淡的生活总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这些人还是喜欢在战场上的日子。
更何况回到自己的家乡之后每天都过着这种普通日子,他们感觉实在是太浪费生命了,如果要是能够再次回到军队的话,对家里也是一个帮助。
所以当李象的命令下达之后,数万老兵再次回到了军队,他们根本就不需要五个月的训练,仅仅需要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适应性训练,这些人马上就是大唐最强壮的军队,别说是去西域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对他们来说都是如履平地。
对于李象的这一番指令李世民也没有吭声,反正把军事上的事情都交给李象了,那就得放开手脚才行,谁还没有做错事的时候呢,如果要是做错了事情就把权利给剥夺了,那么估计这一辈子也选不出一个继承人。
“我九叔在南方怎么样?”
快要散会的时候,李象忽然想起另外一个事情,他从南方回来的时候留下的局面是相当不错的,现在晋王李治到了南方,只要是能够保持住现在的局面,那就算是一个胜利了,千万不要把这样的局面给打破了。
同时国内的高层也看出来了,如果要是同时进行两场战争的话,顺风顺水我们也会遇到兵力不足的状态,所以李象的眼光大家算是都相信了,当初李象就不允许进行两场战争,现在看来是正常的。
“晋王殿下到了南方之后,并没有更改大的一些策略,反而是经常给长孙冲写信,也算是得到了长孙冲留下的真传。”
听到牛进达这么说的时候,李象才想起了长孙冲已经回到京城了,而自己这一段时间忙的要命,竟然是没有过去看看。
“那就好,给他配备充足的属官,不管有什么事情一定要看好了,此人是个有能耐的人,但绝不能够把绳子放的太松了。”
听到李象这么说,其他人也只是点点头,谁也不敢如此评价皇上的,儿子李象这么评价,其实已经是有点越轨了,但是李象是上将府的主人,而且大唐有今天的一切李象,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晋王李治除了是皇上的儿子之外,对这个国家其实并没有多大的贡献,所以李象说的过分,但其他人并没有听出来,好像这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一样。
长孙云逸刚刚有了身孕,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长孙冲回到了京城,所以来到了后府之后,李象准备去一趟长孙府。
“殿下。”
看到李象进来长孙云逸就要给李象行礼,不过被李象给扶住了,现在是第四个月了,虽然身体还算是不错,但是这些虚头巴脑的礼节也没有多大的用处。
“你叔叔已经是回到了京城,我估计这心里有些不顺畅,你觉得是请他来咱们府里的,还是去他那里呢?”
长孙冲是长孙家族下一代的家主,李象有两个老婆,都是来自这个高门大宅的,所以此人必须得安抚好了才行,要不然的话将来会出事的。
“殿下自己决断就好,叔叔不是小气的,人想来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计较的,而且督察院也不错,手里的权力并没有半分减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些加强。”
长孙云逸从小在京城长大,对于京城的各大衙门也是非常了解的,长孙冲到了督察院之后当上了督察院的副院长,那也是位高权重,只是和长孙冲以前的军功没什么关系。
“那还是你派人送份帖子吧,就说今天晚上咱们过去……”
再三思考之后李象还是决定过去一趟,虽然天策上将府的事情有很多,但是长孙冲毕竟是第一波跟着自己的人,如果要是心里有疙瘩的话,那还是要尽早解开比较好。
李世民把长孙冲给调回来,那也是有原因的,从现在这个时候开始,必须得限制长孙家的权利,你老爹是文官的首脑,那你也只能在文官集团里混下去,不能够继续在军队里混下去了。
长孙泽之所以可以,那是因为这家伙胸无点墨,纯粹是一个办事的人,如果要让他动脑子的话,那恐怕比猪上树还要难。
所以李世民把长孙泽给留下了,把长孙冲给调回来了,长孙无忌是个老狐狸,当然明白李世民心中所想的,这个家伙连问一句都没有,就当做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这才是真正的狡猾。
如果要是真的问起来了的话,那就等于把这件事情放在明面上了,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多年的情谊都会受到影响,这是断然不能问的,问出来就得不偿失。
长孙云逸看到李象如此在乎娘家,内心当中也是高兴的不轻,既然是这样的话,那就让人给娘家送个信儿,现在的李象和以前也不一样了,过去吃顿饭就算是不老实动动,那也得通知到了才行。
第1375章 给李世民收尾
说句实在话,长孙冲回来之后,这心里还真是不怎么舒坦,明明都已经是统兵一方的大将军了,督察院的副职也不错,可是他并不愿意干。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在自己的理想上做到了将军的位置,当然是最好的一个结果,如果要是能够把南边都给打下来的话,将来那也是程咬金那个级别的,在帝国内部也是赫赫有名。
可没想到正准备积攒功劳的时候,皇上一封圣旨直接就把你给拉回来了,连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事前一点风都没听到,原因就是因为你侄女怀了龙种了。
对于别的家族来说,这样的事情算是锦上添花,毕竟长孙家族已经是第一家族了,但是对于他们内部的人来说,这一点好处都没有,各方面都得收缩,这会引起皇室的打压。
现在这个打压不就来了吗?虽然长孙无忌的身上没有受到任何的压制,还是负责原来那些事儿,但是长孙冲已经不一样了,必须得把手里的兵权给交出来,快点回到京城去当一名文官。
表面上看兄弟两个文武呼应,算是比原来提高了,但实际上的情况只有他们自己明白,长孙泽根本就没有办法独当一面,只能是负责攻城略地,如果要是管理地方的话,那当真是能力有限。
所以在不远的将来,长孙家很有可能会衰弱下去,当然即便是衰弱的话,那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在长安城依旧有自己的地位,就凭人家家有李象两个孩子,这就不是一个小事,谁敢小看他们呢?更何况早些年长孙无忌对李象的帮助,这可是用肉眼能看得到的,李象也不是个忘恩负义的人,绝不会让长孙家衰弱下去的。
长孙无忌就是因为看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没什么好着急的,李世民愿意怎么弄就怎么弄,我们长孙家全部都服从,反而是让李世民不好意思第二步下手了,毕竟长孙无忌这个舅子哥也给了他不少的帮助,如果要是没有长孙无忌出谋划策的话,包括玄武门事变在内,那恐怕很多事情就都不是这个结果了。
现在这样的结果应该是最好的,唯一不好的就是长孙冲这个家伙是个直性子,心里可能想不过来,所以李象还得过来喝顿酒才行,按照以前的那种关系,长孙冲回到京城了,肯定会到李象那里去报到的,但现在这么长时间过去了,长孙冲都没有露过面,这说明心里的确是不舒坦。
此刻长孙冲坐在吧台大轿里,浑身上下一点精神都没有,要知道在前线是骑着战马的,想干什么事一溜烟就过去了,但现在当上了督察院的副职,之后做任何事情都代表着,朝廷那必须得稳重才行,而且现在是个文官了,骑马不是不可以,但显得太特立独行了。
所以在长孙无忌的劝说之下,这个家伙只能是开始做轿子了,这玩意儿天天能把自己的线儿给晃出来,而且速度还不快,这可真是让长孙冲郁闷透顶。
“大少爷,老爷派人送信儿来了,皇太孙殿下今天晚上要在咱们府上用膳,老爷让您抓紧回去。”
听到手下人的话之后,长孙冲的脸上不知道是个什么表情,李象还是选择来见他了,反而是让长孙冲的心里有些过不去,明明自己是个当大臣,的应该先去见李象才对现如今反而是心里不顺,天天活在这种郁闷当中,还让人家来开解咱。
这也就是李象了,换了任何一个当权者怎么可能会管你一个手下的想法呢?更何况对你的安排也不错,如果要是你不满意的话,那你直接辞官好了,有的是地方让你自己呆着,更别说督察院的副职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要这个职位。
“那你吩咐厨房,那边按照殿下的喜好添置几味菜,晚上也不需要人太多了,我和父亲在就行了。”
长孙冲知道李象的性格,不喜欢铺张浪费,更不喜欢大摆宴席,父子两个和李象喝杯酒,这事儿也就算是过去了,如果要是叫来的人太多的话,那反而有些不好。
这也是李象赞赏长孙冲的地方,换成其他人从前线调回来肯定会借着这个机会大摆宴席,让整个长安城的人明白,虽然老子从前线回来了,但老子依然是皇太孙殿下心尖上的人,你们这些人要是有别的想法的话,那就别怪老子对你们不客气了。
当然长孙冲如果要是这么做的话,李象也肯定会给这个面子的,长安城的人都是名利场上的人,他们最会干的事情就是踩低捧高,所以给长孙冲这个面子,那也就等于给自己两个媳妇面子。
当李象来到长孙府的时候,门口也没有增加多少人,还是和以前的时候一样,李象带着长孙云逸这个时候过来,也没有多大的铺张。
“表叔这个脸上可是带着一股不高兴,很明显就是对祖父的安排有意见,不过这件事情我也替你周旋不了多少,只能是多带两坛好酒来,今天晚上咱们多喝几杯。”
李象从轿子里出来,没等着长孙冲下跪呢,赶紧就把这个人给扶起来了,并且指着后面的几坛好酒说道,这可都是执到宝最高等的,就算是长安城的权贵,那也得排号购买才可以。
“殿下,这是说的哪里话,咱既然给朝廷办事儿,那就得听朝廷的吆喝才行,要是没有皇上的隆恩的话,哪有我长孙冲的今天呢,不过有些事儿可是殿下说的,今天晚上要多喝几杯,要是能让殿下离开这桌子,那可是在下的不是了。”
长孙冲看到李象的时候,忽然感觉李象这小子就有一股天然的感染力,并没有用官方的称呼,而是破天荒的叫了自己一句表叔,这个称呼可是很长时间没有见过了。
一行人乐呵呵的往里走,黑衣人也把这里的消息传回皇宫……
第1376章 长孙云逸有孕
“见过舅公…”
说起来这长孙家也是有时间没过来了,这几次回到长安都是来去匆匆,在大殿上和长孙无忌见个面,接着就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长孙无忌的心理也是有些不舒服的,毕竟李象现在成长起来了,很多事情不需要自己出主意了,不和以前的时候一样了。
但是很快就释然了,要知道每个人都是会成长的,如果老是跟当年那个小孩一样,怎么可能成长得起来呢?现如今的李象做的就非常不错,长孙无忌也是老怀安慰。
尤其是当李象同意晋王李治的安排,长孙无忌就更加满意了,晋王李治也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这也是血脉相连的任何人都会同情弱者,晋王李治在封地里过那种日子,长孙无忌也想着给安排一下,但是想到李象的反应,最终也是选择……
可不管不代表着心里不挂念,现如今李象能够同意晋王李治前往南方,这也算是对得起妹妹了,长孙无忌此刻脑子里一会儿想过那么多的事情,这的确是个能人,换成别人根本就想不过来。
“都是一家人就不要那么多礼了,今天也没有其他的人,你表叔知道你不喜欢热闹,所以就咱们爷三个,小菜也就那么几个,你还经常提倡节俭,现如今长安城里的大户人家,谁都不敢大吃二喝了。”
长孙无忌指着桌子上的六个热菜四个凉菜说道,按说三个人吃饭,这也的确是够了奢侈了,不过要知道这可是长安城最顶级的贵族吃饭,这点小菜算不了什么。
“主要是实在没那个必要,就拿长安城的贵族来说,每顿饭必定要二三十道菜,可是每个菜只尝一口,剩下的就全部浪费了,咱们现在日子虽然过得好了,但也不能这个玩法,如果要是这样的话,不出三十年的时间,我大唐贵族基本上就全部腐化了。”
李象的这个话长孙家爷俩深感唯一两人都同时点了点头,历史上一个王朝的腐化程度是非常快的,哪怕是几十年的功夫,那也能让人非常吃惊。
“我知道你到这里来是干什么的,无非就是觉得你表叔可能心里过不去,他回来之后也一直是拧着那个性子,跟我说话的时候也是话不多,不仅仅是怪你,连我这个老爹都怪上了,怪我们没有在皇上面前给他说句话。”
被自己的老爹说到了心里,长孙冲的脸上有些尴尬。
在南方接到圣旨的时候,这个家伙的确是浑身上下不舒服,要知道按照他老爹在朝廷里的地位,哪怕是站出去说一句话,又或者是通过其他方式表达一下自己的不满意,李世民肯定会重新想这件事情的。